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一种长焦镜头和相机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长焦镜头和相机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长焦镜头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长焦镜头和相机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相机镜头是相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拍摄成像的质量。长焦距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长焦距镜头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长焦镜头又称远摄镜头、望远镜头。在拍摄远处物体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发现无法拉近拍摄对象。这就需要用上长焦镜头,它能很好地表现远处景物的细节,拍摄到一些我们不容易接近的拍摄体。特别是在野生动物拍摄中,选择一支合适的长焦镜头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创作机会。
3.现有的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口一般通过螺纹连接,当长焦镜头重量较大时,长焦镜头与相机会连接的不够稳固,长焦镜头和相机的同轴性会出现偏差,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口一般通过螺纹连接,当长焦镜头重量较大时,长焦镜头与相机会连接的不够稳固,长焦镜头和相机的同轴性会出现偏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长焦镜头和相机的连接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长焦镜头和相机的连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长焦镜头和相机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加固盖,所述支撑架和加固盖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防护垫,所述支撑板的正面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加固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通过螺栓与加固盖配合能够限制长焦镜头的位置,使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部位更加稳固,增强长焦镜头和相机的同轴性控制,当长焦镜头重量较大时,也能够尽量避免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部位损坏,第一防护垫能够起到隔离防护长焦镜头的作用,连接条与滑动槽相互配合使移动板能够带动加固机构进行移动,移动板能够限制加固机构的移动位置,对称设置的加固机构能够对长焦镜头再次固定。
8.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表面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防护垫位于第一弧形板的内壁,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另一侧与加固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与加固盖相互卡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能够使支撑架更加的稳固,第一弧形板使支撑架的内壁更加贴合长焦镜头的外壁,第一连接块与卡接槽配合能够限制加固盖的位置。
10.可选的,所述加固盖包括设置在第一弧形板顶部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防护垫
位于第二弧形板的内壁,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侧与支撑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的外壁与支撑架相互卡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弧形板使加固盖的内壁更加贴合长焦镜头的外壁,能增强对长焦镜头的定位效果,第二连接块与卡接头配合能够限制加固盖的位置。
12.可选的,所述移动板包括设置在连接条上表面的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t形连接头,所述t形连接头的外壁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板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矩形安装孔,所述矩形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外壁与加固机构相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连接头能够限制移动板安装和移动的位置,矩形安装孔与限位条配合能够限制加固机构的位置。
14.可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设置在矩形安装孔内壁的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侧壁开设有矩形连接孔,所述矩形连接孔的内壁与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弧形板,所述第三弧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连接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接块能够将加固机构与移动板连接,第三弧形板使加固机构的内壁更加贴合长焦镜头的外壁,能够增强对长焦镜头的固定效果,使长焦镜头更加的稳固,第四连接块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使螺纹孔与螺丝配合能够对加固机构进行定位。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二弧形板的一侧设置有扣动板,所述卡接头的外壁与卡接槽相连接,所述卡接头的外壁与卡接槽的内壁相匹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动板能够便于使用者手动通过扣动板将第二弧形板打开。
18.可选的,所述矩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防护垫。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能够与长焦镜头的外壁更加贴合,限制长焦镜头的放置位置,第二防护垫能够起到防护隔离的作用,使长焦镜头不会直接与弧形槽接触。
20.可选的,所述矩形连接孔的内壁与限位条相连接,所述矩形连接孔的内壁与限位条的外壁相匹配,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三防护垫。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三防护垫能够起到防护隔离的作用,使长焦镜头不会直接与第三弧形板接触,尽量避免剐蹭。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板用来放置相机限制相机的位置,支撑架通过螺栓与加固盖配合能够限制长焦镜头的位置,使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部位更加稳固,增强长焦镜头和相机的同轴性控制,当长焦镜头重量较大时,也能够尽量避免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部位损坏,第一防护垫能够起到隔离防护长焦镜头的作用,连接条与滑动槽相互配合使移动板能够带动加固机构进行移动,使本技术更加的利于使用,设置的移动板能够限制加固机构的移动位置对称加固机构能够对长焦镜头再次固定,使长焦镜头的位置更加稳固;
24.2.本技术设置的连接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能够使支撑架更加的稳固,第一弧形
板使支撑架的内壁更加贴合长焦镜头的外壁,第一连接块与卡接槽配合能够限制加固盖的位置,第二弧形板使加固盖的内壁更加贴合长焦镜头的外壁,能够增强对长焦镜头的定位效果,第二连接块与卡接头配合能够限制加固盖的位置,扣动板能够便于使用者手动通过扣动板将第二弧形板打开;
25.3.本技术设置的t形连接头能够限制移动板安装和移动的位置,矩形安装孔与限位条配合能够限制加固机构的位置,第三连接块能够将加固机构与移动板连接,第三弧形板使加固机构的内壁更加贴合长焦镜头的外壁,能够增强对长焦镜头的固定效果,使长焦镜头更加的稳固,第四连接块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使螺纹孔与螺丝配合能够对加固机构进行定位,弧形槽能够与长焦镜头的外壁更加贴合,限制长焦镜头的放置位置。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施例的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施例的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板;2、支撑架;201、连接座;202、第一弧形板;203、第一连接块;204、卡接槽;3、螺栓;4、加固盖;401、第二弧形板;402、第二连接块;403、卡接头;404、扣动板;5、第一防护垫;6、连接条;7、滑动槽;8、移动板;801、矩形板;802、t形连接头;803、弧形槽;804、第二防护垫;805、矩形安装孔;806、限位条;9、加固机构;901、第三连接块;902、矩形连接孔;903、第三弧形板;904、第四连接块;10、第三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实施例: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长焦镜头和相机的连接装置。参照图1和图2,长焦镜头和相机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用来放置相机的位,支撑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部通过螺栓3活动连接有加固盖4,支撑架2通过螺栓3与加固盖4配合能够限制长焦镜头的位置,使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部位更加稳固,增强长焦镜头和相机的同轴性控制,当长焦镜头重量较大时,也能够尽量避免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部位损坏,支撑架2和加固盖4的内壁均安装有第一防护垫5,第一防护垫5能够起到隔离防护长焦镜头的作用,支撑架2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上表面的连接座201,连接座201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能够使支撑架2更加的稳固,连接座20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202,第一弧形板202使支撑架2的内壁更加贴合长焦镜头的外壁,第一防护垫5位于第一弧形板202的内壁,第一弧形板20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03,第一弧形板202的另一侧与加固盖4之间通过螺栓3连接,第一连接块203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接槽204,卡接槽204的内壁与加固盖4相互卡接,第一连接块203与卡接槽204配合能够限制加固盖4的位置。
34.参照图2,为了限制长焦镜头的位置,加固盖4包括设置在第一弧形板202顶部的第二弧形板401,第二弧形板401使加固盖4的内壁更加贴合长焦镜头的外壁,能够增强对长焦镜头的定位效果,第一弧形板202与第二弧形板401之间通过螺栓3连接,使第二弧形板401
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开合,第一防护垫5位于第二弧形板401的内壁,第二弧形板40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02,第二弧形板401的另一侧与支撑架2之间通过螺栓3连接,第二连接块402的下表面连接有卡接头403,第二连接块402与卡接头403配合能够限制加固盖4的位置,卡接头403的外壁与卡接槽204相连接,卡接头403的外壁与卡接槽204的内壁相匹配,第二连接块402远离第二弧形板401的一侧连接有扣动板404,扣动板404能够便于使用者手动通过扣动板404将第二弧形板401打开。
35.参照图1和图3,支撑板1的正面安装有连接条6,连接条6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7,滑动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加固机构9,连接条6与滑动槽7相互配合使移动板8能够带动加固机构9进行移动,使本技术更加的利于使用,移动板8能够限制加固机构9的移动位置,对称设置的加固机构9能够对长焦镜头再次固定,使长焦镜头的位置更加稳固,移动板8包括设置在连接条6上表面的矩形板801,矩形板801的下表面连接有t形连接头802,t形连接头802的外壁与滑动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t形连接头802能够限制移动板8安装和移动的位置,矩形板801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803,弧形槽803的内壁能够与长焦镜头的外壁更加贴合,以限制长焦镜头的放置位置,弧形槽803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防护垫804,第二防护垫804能够起到防护隔离的作用,使长焦镜头不会直接与弧形槽803接触,尽量避免剐蹭,矩形板80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矩形安装孔805,矩形安装孔805的内壁连接有限位条806,限位条806的外壁与加固机构9相连接,矩形安装孔805与限位条806配合能够限制加固机构9的位置。
36.参照图3和图4,加固机构9包括设置在矩形安装孔805内壁的第三连接块901,第三连接块901能够将加固机构9与移动板8连接,第三连接块901的侧壁开设有矩形连接孔902,矩形连接孔902的内壁与限位条806相连接,矩形连接孔902的内壁与限位条806的外壁相匹配,第三连接块901的顶部连接有第三弧形板903,第三弧形板903使加固机构9的内壁更加贴合长焦镜头的外壁,能够增强对长焦镜头的固定效果,使长焦镜头更加的稳固,第三弧形板903的内壁安装有第三防护垫10,第三防护垫10能够起到防护隔离的作用,使长焦镜头不会直接与第三弧形板903接触,第三弧形板903的上表面连接有第四连接块904,第四连接块904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使螺纹孔与螺丝配合能够对加固机构9进行定位。
37.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长焦镜头和相机的连接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38.使用时相机放置在支撑板1上,支撑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部通过螺栓3活动连接有加固盖4,支撑架2通过螺栓3与加固盖4配合,卡接头403的外壁与卡接槽204的内壁相互卡接,支撑板1的正面安装有连接条6,连接条6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7,连接条6与滑动槽7相互配合使移动板8能够带动加固机构9进行移动,对长焦镜头再次固定,使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部位更加稳固,增强长焦镜头和相机的同轴性控制,当长焦镜头重量较大时,也能够尽量避免长焦镜头与相机的连接部位损坏。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