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及其加工调制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及其加工调制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饲料及其加工调制方法,具体地说是以食用菌菌糠为酶源,以乳熟到完熟期收获的全株稻为发酵底物,二者经适度粉碎后按适当比例混合并经厌氧发酵制成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该发酵饲料主要用于饲喂草食动物,杂食动物饲粮中也可适量使用;与全株稻青贮料相比,其木质素、粗纤维含量降低,对动物的适口性、消化率、营养物质转化率提高。
2.技术背景
3.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谷物种类,也是南方单产最的谷物,因此被认为是解决南方饲草供应问题的主要潜在资源。但是,与全株玉米相比,由于全株水稻木质素、粗纤维、硅含量偏高,无论是鲜料、干料还是青贮,其饲用效果均与全株玉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采取更有效的加工调制方法,以提高全株稻的饲用价值,从而促进全株稻饲用率的提高。
4.当前旨在降解生物质中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发酵生产工艺中,一般是直接利用真菌活菌对底料进行发酵,这类发酵由于是需氧的,因此需要对发酵原料进行消毒处理,否则难免发生霉变,这种生产工艺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发酵底物的能量损失也比较大。也有在秸秆青贮中添加酶制剂的研究,但所用酶制剂多是专门化生产的制剂,价格通常较高,难免影响推广应用。目前,以食用菌菌糠作为酶源,用以发酵全株稻或其它各类生物质材料,从而改善底物饲用价值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质廉价的粗饲料,以及加工调制这种粗饲料的方法。该粗饲料系以食用菌菌糠为酶源,以乳熟到完熟期收获的全株稻为发酵底物,二者经适度粉碎后按适当比例混合并经厌氧发酵而制成。具体地说,该粗饲料为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选用刚收完菇后的新鲜、洁净、无霉变的食用菌菌糠,首选木质素降解酶类活力强的菌糠种类,去除包被材料,用粉碎机轻度粉碎,装于容器中密封备用或即时使用;选用乳熟到完熟期的水稻,按留茬2~8cm收获地上部分,即时进行适度铡切粉碎或揉丝;处理好的全株稻及菌糠以干物质计按全株稻∶菌糠=80~99∶20~1的比例混合,装盛于适宜的设施或容器中密封,自然温度下发酵、贮藏;夏季发酵3~6天、秋季发酵6~15天成熟,即得到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
8.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主要用于饲喂草食动物,杂食动物饲粮中也可适量使用。与全株稻青贮料相比,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木质素、粗纤维含量降低,对动物的适
口性、消化率、营养物质转化率提高。发酵成熟后的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适宜贮藏期为0~210天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的实施举例能帮助理解本发明,但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0.实施例1:选用刚收完菇后的新鲜、洁净、无霉变的平菇菌糠,去除包被材料,用粉碎机轻度粉碎,装于容器中密封备用;选用乳熟期的水稻,按留茬2~5cm收获地上部分,略加晾晒,使水分含量下降到60%左右,即时用铡草机适度铡碎;处理好的全株稻及平菇菌糠以干物质计按全株稻∶菌糠=90∶10的比例混合均匀,用牧草打捆裹包机打捆裹包,捆包置于防雨防水棚内堆叠贮藏。夏季发酵3~6天、秋季发酵6~15天成熟,即可开包饲用。开包后的饲料宜在当天用完。
11.实施例2:选用刚收完菇后的新鲜、洁净、无霉变的香菇菌糠,去除包被材料,用粉碎机轻度粉碎,装于容器中密封备用;选用蜡熟后期的水稻,按留茬5~8cm收获地上部分,即时用牧草粉碎揉丝机进行粉碎揉丝;处理好的全株稻及香菇菌糠以干物质计按全株稻∶菌糠=83∶17的比例分层喷填于清洁的青贮窖内,两种物料要均匀分布,每装填25cm厚层即进行一次镇压,全部装填完毕并压实后用塑料膜密封暴露面。夏季发酵3~6天、秋季发酵6~15天成熟,即可开窖饲用,开窖取料技术参考普通窖贮青贮料相应技术。


技术特征:
1.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是以食用菌菌糠为酶源,以乳熟到完熟期收获的全株稻为发酵底物,二者按适当比例混合并经厌氧发酵制成的粗饲料,该粗饲料主要用于饲喂草食动物,杂食动物饲粮中也可适量使用;与普通全株稻青贮料相比,其木质素、粗纤维含量降低,对动物的适口性、消化率、营养物质转化率提高。2.权利要求1所述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刚收完菇后的新鲜、洁净、无霉变的菌糠,首选木质素降解酶类活力强的菌糠种类,去除包被材料,用粉碎机轻度粉碎,装于容器中密封备用或即时使用;选用乳熟到完熟期的水稻,按留茬2~8cm收获地上部分,即时进行适度铡切粉碎或揉丝;处理好的全株稻及菌糠以干物质计按全株稻∶菌糠=80~99∶20~1的比例混合,装盛于适宜的设施或容器中压实或抽气密封,自然温度下发酵、贮藏;夏季发酵3~6天、秋季发酵6~15天成熟,即可启封使用;发酵成熟后的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适宜贮藏期为0~210天。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及其加工调制方法。选用刚收完菇后的新鲜、洁净、无霉变的食用菌菌糠,首选木质素降解酶类活力强的菌糠种类,去除包被材料,用粉碎机轻度粉碎;选用乳熟到完熟期的水稻,收获地上部分,即时进行适度铡切粉碎或揉丝。处理好的全株稻及菌糠以干物质计按全株稻∶菌糠=80~99∶20~1的比例混合,装盛于适宜的设施或容器中压实或抽气密封,自然温度下发酵、贮藏;夏季发酵3~6天、秋季发酵6~15天成熟,即得到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主要用于饲喂草食动物,杂食动物饲粮中也可适量使用。与全株稻青贮料相比,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木质素、粗纤维含量降低,对动物的适口性、消化率、营养物质转化率提高。发酵成熟后的全株稻与菌糠共发酵饲料适宜贮藏期为0~210天。发酵饲料适宜贮藏期为0~210天。


技术研发人员:闫景彩 黄丽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