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富硒桑椹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


背景技术:

2.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硒元素含量远高于其它茶叶的茶被称为富硒茶,内部添加桑葚,就是用桑葚和茶叶混合搭配做成的茶饮,具有护肝、明目、美白皮肤的作用,而炒茶锅需要对茶叶进行炒制制作。
3.目前市面上炒茶锅在使用中,经常无法理想的控制炒茶锅的温度,过于考验炒茶人的经验,导致出现茶叶炒坏或炒制完的茶叶火候不够,成品不合格的现象,极大影响茶叶加工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经常无法理想的控制炒茶锅的温度,过于考验炒茶人的经验,导致出现茶叶炒坏或炒制完的茶叶火候不够,成品不合格的现象,极大影响茶叶加工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包括支架、均匀加热机构、感应控温机构和分层保护机构,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均匀加热机构,所述均匀加热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感应控温机构,所述感应控温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分层保护机构;
6.所述感应控温机构包括:
7.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均匀加热机构的内部两侧;
8.调节阀,其连接于所述均匀加热机构的底端外壁;
9.接气口,其连接于所述调节阀的底端。
10.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调节阀之间相连接,且调节阀与均匀加热机构、接气口之间为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
12.底座,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底端外壁;
13.防滑垫,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端。
14.优选的,所述底座四周尺寸与防滑垫四周尺寸相匹配,且底座与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均匀加热机构包括:
16.锅架,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端;
17.集中管,其设置于所述锅架的内部中端;
18.传导管,其设置于所述集中管的两侧外壁;
19.灶头,其设置于所述锅架的四周内壁;
20.支撑架,其设置于所述传导管的上方。
2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灶头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集中管、传导管与灶头之间相连接。
22.优选的,所述分层保护机构包括:
23.内锅,其设置于所述均匀加热机构的四周内壁;
24.保护面,其设置于所述内锅的四周外壁;
25.陶瓷涂层,其设置于所述内锅的四周内壁。
26.优选的,所述保护面与内锅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陶瓷涂层与内锅之间相贴合。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在此炒茶锅的底端由于设置有与支架之间固定连接的底座,可以整体支撑提供受力点,而底座四周尺寸相匹配的防滑垫,则可以让使用者在使用此设备进行炒茶过程中,减少侧滑整体不稳的现象,在此设备炒茶加热的过程中,操作者可通过均匀加热机构进行均匀加热,经过感应控温机构能够更方便的感觉锅体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达到设定的高度时,通过调节阀的自动调节让其固定连接的均匀加热机构、接气口减少燃气排放,进而减少温度提升,形成自动控温的目的,分层保护机构则为内锅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锅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完成整个炒茶锅的使用过程。
28.集中管、传导管与灶头之间相连接,在此设备炒茶加热的过程中,操作者可通过集中管、传导管与灶头之间的相连接,将燃气通过集中管分散至各个灶头产生明火后进行均匀加热,而与与灶头之间固定连接的支撑架,则可以在为灶头和分层保护机构提供支撑力的同时,对下方埋设的传导管进行保护,让整个均匀加热过程更加稳定和安全。
29.温度传感器与调节阀之间相连接,在此炒茶锅进行炒茶加工作业时,经过与调节阀之间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将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支撑架内部,能够更方便的感觉锅体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达到设定的高度时,将信息传导至调节阀,通过调节阀的自动调节让其固定连接的均匀加热机构、接气口减少燃气排放,进而减少温度提升,形成自动控温的目的,让使用者进行炒茶的过程更加便捷,制茶作业更加效率。
30.陶瓷涂层与内锅之间相贴合,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与内锅之间固定连接的保护面可以在放置和碰撞的过程中,为内锅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锅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而与内锅之间相贴合的陶瓷涂层则可以在炒茶过程中,避免出现粘锅现象,为使用者带来便捷。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感应控温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层保护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支架;2、底座;3、防滑垫;4、均匀加热机构;401、锅架;402、集中管;403、传导管;404、灶头;405、支撑架;5、感应控温机构;501、温度传感器;502、调节阀;503、接气口;6、分层保护机构;601、内锅;602、保护面;603、陶瓷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36.如图1所示,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包括:支架1;底座2,其设置于支架1的底端外壁;防滑垫3,其设置于底座2的底端;均匀加热机构4,其设置于支架1的顶端;感应控温机构5,其设置于均匀加热机构4的内部;分层保护机构6,其设置于感应控温机构5的上方,底座2四周尺寸与防滑垫3四周尺寸相匹配,且底座2与支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炒茶锅的底端由于设置有与支架1之间固定连接的底座2,可以整体支撑提供受力点,而底座2四周尺寸相匹配的防滑垫3,则可以让使用者在使用此设备进行炒茶过程中,减少侧滑整体不稳的现象,增加整体炒茶设备的稳定性。
37.如图2所示,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均匀加热机构4包括:锅架401,其设置于支架1的顶端;集中管402,其设置于锅架401的内部中端;传导管403,其设置于集中管402的两侧外壁;灶头404,其设置于锅架401的四周内壁;支撑架405,其设置于传导管403的上方,支撑架405与灶头404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集中管402、传导管403与灶头404之间相连接,在此设备炒茶加热的过程中,操作者可通过集中管402、传导管403与灶头404之间的相连接,将燃气通过集中管402分散至各个灶头404产生明火后进行均匀加热,而与与灶头404之间固定连接的支撑架405,则可以在为灶头404和分层保护机构6提供支撑力的同时,对下方埋设的传导管403进行保护,让整个均匀加热过程更加稳定和安全。
38.如图3所示,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感应控温机构5包括:温度传感器501,其设置于均匀加热机构4的内部两侧;调节阀502,其连接于均匀加热机构4的底端外壁;接气口503,其连接于调节阀502的底端,温度传感器501与调节阀502之间相连接,且调节阀502与均匀加热机构4、接气口503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炒茶锅进行炒茶加工作业时,经过与调节阀502之间相连接的温度传感器501,通过将温度传感器501设置于支撑架405内部,能够更方便的感觉锅体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达到设定的高度时,将信息传导至调节阀502,通过调节阀502的自动调节让其固定连接的均匀加热机构4、接气口503减少燃气排放,进而减少温度提升,形成自动控温的目的,让使用者进行炒茶的过程更加便捷,制茶作业更加效率。
39.如图4所示,一种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分层保护机构6包括:内锅601,其设置于均匀加热机构4的四周内壁;保护面602,其设置于内锅601的四周外壁;陶瓷涂层603,其设置于内锅601的四周内壁,保护面602与内锅6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陶瓷涂层603与内锅601之间相贴合,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与内锅601之间固定连接的保护面602可以在放置和碰撞的过程中,为内锅601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锅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而与内锅601之间相贴合的陶瓷涂层603则可以在炒茶过程中,避免出现粘锅现象,为使用者带来便捷。
40.综上,该富硒桑椹茶生产用自动控温炒茶锅在使用时,首先在此炒茶锅的底端由于设置有与支架1之间固定连接的底座2,可以整体支撑提供受力点,而底座2四周尺寸相匹配的防滑垫3,则可以让使用者在使用此设备进行炒茶过程中,减少侧滑整体不稳的现象,在此设备炒茶加热的过程中,操作者可通过集中管402、传导管403与灶头404之间的相连接,将燃气通过集中管402分散至各个灶头404产生明火后进行均匀加热,而与与灶头404之间固定连接的支撑架405,则可以在为灶头404和分层保护机构6提供支撑力的同时,对下方埋设的传导管403进行保护,在此炒茶锅进行炒茶加工作业时,经过与调节阀502之间相连
接的温度传感器501,通过将双金属片式温度传感器501设置于支撑架405内部,能够更方便的感觉锅体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达到设定的高度时,将信息传导至调节阀502,通过调节阀502的自动调节让其固定连接的均匀加热机构4、接气口503减少燃气排放,进而减少温度提升,形成自动控温的目的,让使用者进行炒茶的过程更加便捷,与内锅601之间固定连接的保护面602可以在放置和碰撞的过程中,为内锅601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锅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而与内锅601之间相贴合的陶瓷涂层603则可以在炒茶过程中,避免出现粘锅现象,完成整个炒茶锅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