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制备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
背景技术:2.在水煤气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探测碳层厚度来决定是否加焦,现在的生产工艺也推出了较多的自动加焦设备,但由于焦体原料本身大小不一,且因为长时间的放置导致出现粘结现象,加焦后由于焦层分布不均匀及粘粘,使得原料反应不充分且容易生成副产物气体。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能够在添加原料的同时叫原理进行均匀混合,并通过振动打散产生粘结的原料,且能够根据探测的结果自动实现加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包括布料桶,布料桶底部设有阀芯,阀芯与布料桶底部接触时形成密封,阀芯与阀杆连接,布料桶顶端设有伸缩缸体,伸缩缸体内活塞与阀杆连接,布料桶一侧设有贯通的进料管,进料管的上端设有垂直方向的管体,垂直管体内设有匀料盘,匀料盘与料罐转动连接,料罐开口上方设有进料口。
6.上述的匀料盘包括与进料管垂直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的盘体,盘体内设有振动滑槽,振动板内嵌于振动滑槽内,振动板设有振动板通孔,振动板通孔上设有旋转料盘基座,料罐放置于旋转料盘基座上,旋转电机位于旋转料盘基座一侧,旋转电机与下方的旋转驱动轮连接,旋转驱动轮的一部分伸出旋转料盘基座侧壁并与料罐啮合连接 ,驱动料罐旋转,匀料盘上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位于振动板一侧,振动电机通过线性振动装置与振动板连接 。
7.上述的线性振动装置包括与振动板端部固定连接的振动连杆,振动连杆穿过振动滑槽并与振动滑槽一端的线性振动导向台滑动接触,振动电机电机轴与下端的曲柄盘固定连接,曲柄盘上设有伸出的连接柱,连接柱与振动曲柄转动连接,振动曲柄和振动连杆通过球拉杆连接,曲柄盘带动振动连杆做线性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振动板的振动动作。
8.上述的料罐包括罐体,罐体内底板上设有出料孔,罐体底部放置于旋转料盘基座上,罐体底部外侧设有一圈旋转齿盘,旋转齿盘与旋转驱动轮啮合连接,旋转齿盘上方设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内侧与罐体外壁涨紧连接,旋转轴承外侧与旋转料盘基座侧壁接触。
9.上述的出料孔孔径大于加焦机待添加的物料最大粒径。
10.上述的伸缩缸体与dcs控制系统连接,在与布料桶 连接的煤气炉内设有探焦器,探焦器与dcs控制系统连接,通过dcs控制系统通过探焦器检测碳层厚度来控制布料桶阀芯的开闭。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通过在布料桶内设置阀杆和伸缩
缸体,通过伸缩缸体带动阀芯来控制是否加焦,通过探焦器检测碳层厚度来实现自动加焦,通过在进料管上设置匀料盘,匀料盘在带动料罐振动的同时还可以驱动料罐旋转,通过料罐的振动和旋转实现加焦原料的复合运动使得原料均匀布置,且能够将粘结的原料打散,最后通过料罐的出料口进入布料桶。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匀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匀料盘的剖视图;
16.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图5为线性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布料桶1、阀杆2、阀芯3、伸缩缸体4、进料管5、进料口6、匀料盘7、盘体71、振动板72、振动板通孔73、旋转料盘基座74、旋转电机75、旋转驱动轮76、振动电机77、线性振动装置78、振动连杆781、线性振动导向台782、球拉杆783、振动曲柄784、连接柱785、曲柄盘786、盘体通孔79、料罐8、罐体81、旋转齿盘82、旋转轴承83、出料孔24、振动滑槽9。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6中所示,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包括布料桶1,布料桶1底部设有阀芯3,阀芯3与布料桶1底部接触时形成密封,阀芯3与阀杆2连接,布料桶1顶端设有伸缩缸体4,伸缩缸体4内活塞与阀杆2连接,布料桶1一侧设有贯通的进料管5,进料管5的上端设有垂直方向的管体,垂直管体内设有匀料盘7,匀料盘7与料罐8转动连接,料罐8开口上方设有进料口6,伸缩缸体4带动阀杆2实现布料桶1下端出口的开闭,能够控制煤气炉的加焦与否。
21.上述的匀料盘7包括与进料管5垂直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的盘体71,盘体71内设有振动滑槽9,振动板72内嵌于振动滑槽9内,振动板72设有振动板通孔73,振动板通孔73上设有旋转料盘基座74,料罐8放置于旋转料盘基座74上,旋转电机75位于旋转料盘基座74一侧,旋转电机75与下方的旋转驱动轮76连接,旋转驱动轮76的一部分伸出旋转料盘基座74侧壁并与料罐8啮合连接 ,驱动料罐8旋转,匀料盘7上设有振动电机77,振动电机77位于振动板72一侧,振动电机77通过线性振动装置78与振动板72连接,振动电机77驱动振动板72以及振动板72上的料罐8振动,同时旋转电机75带动料罐8旋转,实现两种运动的复合。
22.上述的线性振动装置78包括与振动板72端部固定连接的振动连杆781,振动连杆781穿过振动滑槽9并与振动滑槽9一端的线性振动导向台782滑动接触,振动电机77电机轴与下端的曲柄盘786固定连接,曲柄盘786上设有伸出的连接柱785,连接柱785与振动曲柄784转动连接,振动曲柄784和振动连杆781通过球拉杆783连接,曲柄盘786带动振动连杆781做线性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振动板72的振动动作,通过曲柄盘786的旋转使得振动连杆781往复循环运动。
23.上述的料罐8包括罐体81,罐体81内底板上设有出料孔24,罐体81底部放置于旋转料盘基座74上,罐体81底部外侧设有一圈旋转齿盘82,旋转齿盘82与旋转驱动轮76啮合连
接,旋转齿盘82上方设有旋转轴承83,旋转轴承83内侧与罐体81外壁涨紧连接,旋转轴承83外侧与旋转料盘基座74侧壁接触,旋转轴承83实现罐体81的定心。
24.上述的出料孔24孔径大于加焦机待添加的物料最大粒径,可保证振动散后的原料可以全部进入布料桶1。
25.上述的伸缩缸体4与dcs控制系统连接,在与布料桶1 连接的煤气炉内设有探焦器,探焦器与dcs控制系统连接,通过dcs控制系统通过探焦器检测碳层厚度来控制布料桶1阀芯3的开闭,实现加焦自动运行。
技术特征:1.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其特征是:包括布料桶(1),布料桶(1)底部设有阀芯(3),阀芯(3)与布料桶(1)底部接触时形成密封,阀芯(3)与阀杆(2)连接,布料桶(1)顶端设有伸缩缸体(4),伸缩缸体(4)内活塞与阀杆(2)连接,布料桶(1)一侧设有贯通的进料管(5),进料管(5)的上端设有垂直方向的管体,垂直管体内设有匀料盘(7),匀料盘(7)与料罐(8)转动连接,料罐(8)开口上方设有进料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料盘(7)包括与进料管(5)垂直管道内壁固定连接的盘体(71),盘体(71)内设有振动滑槽(9),振动板(72)内嵌于振动滑槽(9)内,振动板(72)设有振动板通孔(73),振动板通孔(73)上设有旋转料盘基座(74),料罐(8)放置于旋转料盘基座(74)上,旋转电机(75)位于旋转料盘基座(74)一侧,旋转电机(75)与下方的旋转驱动轮(76)连接,旋转驱动轮(76)的一部分伸出旋转料盘基座(74)侧壁并与料罐(8)啮合连接,驱动料罐(8)旋转,匀料盘(7)上设有振动电机(77),振动电机(77)位于振动板(72)一侧,振动电机(77)通过线性振动装置(78)与振动板(7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性振动装置(78)包括与振动板(72)端部固定连接的振动连杆(781),振动连杆(781)穿过振动滑槽(9)并与振动滑槽(9)一端的线性振动导向台(782)滑动接触,振动电机(77)电机轴与下端的曲柄盘(786)固定连接,曲柄盘(786)上设有伸出的连接柱(785),连接柱(785)与振动曲柄(784)转动连接,振动曲柄(784)和振动连杆(781)通过球拉杆(783)连接,曲柄盘(786)带动振动连杆(781)做线性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振动板(72)的振动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罐(8)包括罐体(81),罐体(81)内底板上设有出料孔(24),罐体(81)底部放置于旋转料盘基座(74)上,罐体(81)底部外侧设有一圈旋转齿盘(82),旋转齿盘(82)与旋转驱动轮(76)啮合连接,旋转齿盘(82)上方设有旋转轴承(83),旋转轴承(83)内侧与罐体(81)外壁涨紧连接,旋转轴承(83)外侧与旋转料盘基座(74)侧壁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孔(24)孔径大于加焦机待添加的物料最大粒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缸体(4)与dcs控制系统连接,在与布料桶(1)连接的煤气炉内设有探焦器,探焦器与dcs控制系统连接,通过dcs控制系统通过探焦器检测碳层厚度来控制布料桶(1)阀芯(3)的开闭。
技术总结一种均匀进料的自动加焦机,包括布料桶,布料桶底部设有阀芯,阀芯与布料桶底部接触时形成密封,阀芯与阀杆连接,布料桶顶端设有伸缩缸体,伸缩缸体内活塞与阀杆连接,布料桶一侧设有贯通的进料管,进料管的上端设有垂直方向的管体,垂直管体内设有匀料盘,匀料盘与料罐转动连接,料罐开口上方设有进料口。通过在布料桶内设置阀杆和伸缩缸体,通过伸缩缸体带动阀芯来控制是否加焦,通过探焦器检测碳层厚度来实现自动加焦,通过在进料管上设置匀料盘,匀料盘在带动料罐振动的同时还可以驱动料罐旋转,通过料罐的振动和旋转实现加焦原料的复合运动使得原料均匀布置,且能够将粘结的原料打散,最后通过料罐的出料口进入布料桶。最后通过料罐的出料口进入布料桶。最后通过料罐的出料口进入布料桶。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桥 张明 张东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8
技术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