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天然气脱硫半撬装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天然气脱硫半撬装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天然气脱硫半撬装式装置,属于天然气脱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伴随油气能源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含硫气藏和伴生气藏已具备开发价值,天然气脱硫装置的应用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为了节省空间,大多数气田的脱硫处理设备一般采用撬装的方式,撬装式是指将功能组件集成于一个整体底座上,可以整体安装、移动的一种集成方式。所谓撬装是由设备的移动、就位使用撬杠就可方便地进行。一方面,撬装式设备的生产、组装都在工厂内完成,现场安装工作量少,只需完成接口管道及外部电气的连接就可以工作;由于功能组件集成于一个整体底座,可以方便地整体迁移;另一方面,橇装式设备结构紧凑,比传统的安装方式减少占地。
3.但是现有的整体撬装式脱硫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管路等“蜿蜒曲折”会造成检修不便;部分仪表受空间影响不能按要求安装而造成测量偏差;由于撬装后空间小,设备布置紧凑巡检也比较麻烦。由此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天然气脱硫半撬装式装置,可以降低设备占地空间,同时减少了设备运输费用;可以使空间布置更合理,便于设备检修,节省了检修时间。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天然气脱硫半撬装式装置,包括地基,所述地基上设有撬块部分以及未成撬设置的吸收塔部分和加热炉部分。
6.进一步地,所述撬块部分包括撬块框架,所述撬块框架上设有一层平台、二层平台、以及二层平台底部三个安装部;
7.所述撬块框架上有序排列集成有过滤装置、程控阀、换热器以及设备连接管路。
8.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塔部分包括成排设置的多台吸收塔,每台吸收塔单独安装在地基上;
9.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为全部吸收塔共用。
10.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部分设在撬块部分的右前方位置;
11.所述加热炉部分包括多台加热炉,多台加热炉成排设置;每台加热炉各自独立安装在地基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至少四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并排设置在撬块框架二层平台底部的左后部,并贯穿二层平台;
13.所述换热器设在撬块框架一层平台左前部,所述换热器至少为一台。
14.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炉部分和撬块部分之间通过中间管廊连接;所述中间管廊的
高度距离地面2~3m。
15.进一步地,每台吸收塔的顶部进口管路并联三个程控阀后分别连接到进气主管路、再生气体管路、冷却气体管路上;
16.与每台吸收塔顶部进口管路相连的程控阀分三组并排排列设置在撬块框架一层平台右前部。
17.进一步地,每台吸收塔的底部出口管路并联三个程控阀后分别连接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上、第三管路上;
18.与吸收塔底部出口管路相连的程控阀分三组并排排列设置在撬块框架一层平台右后部。
19.进一步地,所述再生气体管路与再生气体过滤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却气体管路与冷却气体过滤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一气体过滤器进气口、第二气体过滤器的进气口均连接;
20.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器、第二气体过滤器的出气口管路与第三管路并联相汇于出气主管路;
21.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到再生气体管路上;
22.所述第三管路还连接到冷却气体管路上。
23.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的进气口分别与冷却气体过滤器、再生气体过滤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气口与加热炉部分连接,所述加热炉部分的出气口连接到第二管路上。
2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5.本实用新型采用半撬块的方式进行设计,三个吸收塔未成撬设置,即三个吸收塔分别单独固定在地基上,未成撬的三个吸收塔顶部共用一块操作平台,与通常设计采用一塔一平台方式不同,这种设计不仅符合强度理论,相对于三座吸收塔成一个撬块或者每个吸收塔单独成撬来说降低了占地的空间及运输费用,而且半成撬的设计还解决了天然气脱硫装置撬块大难以运输的问题。
26.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管廊采用架空,且操作机构如过滤器装置、程控阀、换热器等放置在撬块部分的一层平台和二层平台上,即采用了“一层平台,二层平台以及二层平台底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于未成撬设计,装置占地空间约节省20~40%,管路总长约省约30~50%。
27.本实用新型中各设备与结构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方便后期设备拆卸、维修。
28.本实用新型撬块部分中一层平台和二层平台为操作以及检修空间,该空间集中放置了需要操作的仪表以及需要维护的设备,后期设备维护以及巡检只需通过该过道就可以完成,方便检修而且也能够节省时间。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撬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吸收塔部分与撬块部分设备的连接图;
33.图4是加热炉部分的示意图;
34.图5是撬块部分中天然气吸收、冷却流程中各设备的连接图;
35.图6是撬块部分中天然气再生流程中各设备的连接图;
36.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37.图中,1

吸收塔部分,11

第一吸收塔,12

第二吸收塔,13

第三吸收塔,14

操作平台,2

撬块部分,21

撬块框架,22

过滤装置,221

第一气体过滤器,222

第二气体过滤器,223

再生气体过滤器,224

冷却气体过滤器,23

程控阀,24

换热器,25

管路部分,251

进气主管路,252

再生气体管路,253

冷却气体管路,254

第一管路,255

第二管路,256

出气主管路,257

第三管路,3

中间管廊,4

加热炉部分,41

第一加热炉,42

第二加热炉,5

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9.实施例1
40.如图1

7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天然气脱硫半撬装式装置,包括吸收塔部分1、撬块部分2以及加热炉部分4;所述吸收塔部分1包括多台成排设置的吸收塔,每台吸收塔单独安装在地基5上;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有操作平台14,所述操作平台14将吸收塔部分1中的全部吸收塔顶部连接,使所有吸收塔共用一个操作平台;所述吸收塔的数量至少为三台,本实施例中优选三台吸收塔,分别为第一吸收塔11、第二吸收塔12和第三吸收塔13。
41.所述撬块部分2设置在吸收塔部分1的前方,所述撬块部分2包括撬块框架21,以及有序排列集成安装在撬块框架21上的过滤装置22、程控阀23、换热器24、管路部分25。
42.所述撬块框架21为双层框架结构,所述撬块框架21的高度为3~5m,所述撬块框架21一层平台、二层平台、以及二层平台底部分别为三个安装部;所述撬块框架21的一层和二层结构之间设有爬梯,工作人员可以经爬梯从一层爬到二层中进行操作。
43.所述过滤装置22包括多台过滤器,多台过滤器并排设置在撬块框架21二层平台底部的左后部,并贯穿二层平台;所述过滤器的数量为至少四台,本实施例中优选四台,分别为第一气体过滤器221、第二气体过滤器222、再生气体过滤器223和冷却气体过滤器224。
44.所述程控阀23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程控阀23均设置在撬块框架21的一层平台右端。
45.所述换热器24设置在撬块框架21一层平台左前部,所述换热器24的数量至少为一台。
46.所述加热炉部分4设置在撬块部分2的右前方位置,所述加热炉部分4包括多台加热炉,多台加热炉成排设置;每台加热炉各自独立安装在地基上5上;所述加热炉的数量至少为两台,本实施例中优选两台加热炉,分别为第一加热炉41和第二加热炉42,两台加热炉可以形成一开一备的状态,保证其中一个加热炉在维修时可以保证脱硫的正常进行。
47.所述加热炉部分4和撬块部分2之间通过中间管廊3连接。
48.每台吸收塔的顶部进口管路上均并联有三个程控阀23;与每台吸收塔顶部进口管
路相连的程控阀23分三组并排排列设置在撬块框架21一层平台右前部。
49.每台吸收塔的顶部进口管路通过一个程控阀23与进气主管路251连接。
50.每台吸收塔的顶部进口管路还通过一个程控阀23连接到再生气体管路252上,所述再生气体管路252与再生气体过滤器223的进气口连接。
51.每台吸收塔的顶部进口管路还通过一个程控阀23连接到冷却气体管路253上,所述冷却气体管路253与冷却气体过滤器224的进气口连接。
52.每台吸收塔的底部出口管路上均并联有三个程控阀23;与吸收塔底部出口管路相连的程控阀23分三组并排排列设置在撬块框架21一层平台右后部。
53.每台吸收塔的底部出口管路均通过一个程控阀23连接到第一管路254上,所述第一管路254与第一气体过滤器221进气口、第二气体过滤器222的进气口均连接。所述第一气体过滤器221、第二气体过滤器222的出气口均连接到出气主管路256上,经过第一气体过滤器221、第二气体过滤器222过滤后的天然气经出气主管路256输出至其他设备。
54.每台吸收塔的底部出口管路还通过一个程控阀23连接到第二管路255上,所述第二管路255通过管路连接到再生气体管路252上;所述第二管路255与再生气体管路252连接的管路上设有一个程控阀23。
55.每台吸收塔的底部出口管路还通过一个程控阀23连接到第三管路257上,所述第三管路257通过管路连接到出气主管路256上,使所述的第三管路257与第一气体过滤器221、第二气体过滤器222的出气口连接管路并联相汇于出气主管路256。
56.所述第三管路257还通过管路连接到冷却气体管路253上;所述第三管路257与冷却气体管路253连接的管路上设有一个程控阀23。
57.所述冷却气体过滤器224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换热器24的一个进气口连接;所述再生气体过滤器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换热器24的另一个进气口连接;所述换热器24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加热炉进气口连接,所述加热炉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到第二管路255上;所述加热炉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通过支架架空至与撬块框架二层底部相同高度,形成中间管廊3,所述中间管廊3的高度距离地面2~3m,节省了空间便于人员操作以及后期扩产。
58.所述天然气脱硫半撬式装置中管路部分25除了需要安装操作的阀门以及仪表的部分之外,管路部分中的其他相连的管路在空间上采用悬挂的方式并排放置于撬块框架21的二层平台底部。
59.本发明脱硫操作步骤如下:
60.在运行过程中,多台吸收塔交替进行吸收、再生和冷却。多台吸收塔的运行顺序将由本地控制系统通过切换程控阀开关控制天然气在装置中的进出。
61.未经处理的天然气通过进气主管路251进入吸收塔内进行脱硫,脱硫后的天然气从吸收塔底部出口输出并由第一管路254同时输入第一气体过滤器和第二气体过滤器除去固体颗粒,除去颗粒后的天然气:一部分通过出气主管路256输送到下游设备。一部分进入吸附剂再生流程,具体为:除去颗粒后的天然气依次经出气主管路256、第三管路257从吸收塔底部进入并从顶部输出,然后经再生气体管路252进入再生气体过滤器223,过滤后的气体进入换热器内进行预热,然后进入加热炉加热,加热后的天然气经第二管路255进入吸收塔内进行吸附剂的脱附再生。一部分气体经冷却气体过滤器后回到三个吸收塔中的一个用于高温再生后吸附剂的降温。具体为:处理后的天然气从从吸收塔顶部进底部出,经过第三
管路257进入冷却气体管路253,然后进入冷却气体过滤器224,从冷却气体过滤器224出来后进入换热器24,在换热器24内对从再生气体过滤器223进入的天然气进行预热。整个过程不仅实现了天然气的脱硫,也实现了吸附剂的循环再利用。
62.本实用新型采用半撬块的方式进行设计,三个吸收塔未成撬设置,即三个吸收塔分别单独固定在地基上,未成撬的三个吸收塔顶部共用一块操作平台,与通常设计采用一塔一平台方式不同,这种设计不仅符合强度理论,相对于三座吸收塔成一个撬块或者每个吸收塔单独成撬来说降低了占地的空间及运输费用,而且半成撬的设计还解决了天然气脱硫装置撬块大难以运输的问题。
63.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管廊采用架空,且操作机构如过滤器装置、程控阀、换热器等放置在撬块部分的一层平台和二层平台上,即采用了“一层平台,二层平台以及二层平台底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于未成撬设计,装置占地空间约节省20~40%,管路总长约省约30~50%。
64.本实用新型中各设备与结构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方便后期设备拆卸、维修。
65.本实用新型撬块部分中一层平台和二层平台为操作以及检修空间,该空间集中放置了需要操作的仪表以及需要维护的设备,后期设备维护以及巡检只需通过该过道就可以完成时间,方便检修而且也能够节省时间。
66.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