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90A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90a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沥青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90a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原油的日益重质化,减压渣油收率逐渐提高,渣油中重金属含量、硫含量等增大,渣油的轻质化加工难度随之增加,而利用劣质渣油生产沥青是较为简单的加工方案,且经济效益较高。中国沥青生产主要采用蒸馏调和工艺,但随着渣油的劣质化及开采过程中轻油的注入,渣油中饱和分和沥青质相对含量增高,芳香分和胶质相对含量减小,且沥青质的缔合程度升高,存在形态更为复杂。此时再采用简单的蒸馏调和工艺难以生产出合格的道路沥青,对原油性质要求更高的90号a级道路沥青的生产更加困难。
3.比如,塔河稠油,其为重要的石油资源,但其结构组成、物理化学性质与其他油源差别很大,塔河减压渣油收率超过70%,属于高硫、高残碳、高沥青质和高重金属含量渣油。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开始生产塔河90号a级沥青,当时其减压渣油针入度60~70,闪点在260℃~270℃之间。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塔河原油逐渐变重,减渣沥青质含量2007年和2009年分别达到15%和23%,2019年沥青质含量超过40%,在此现状下,再采用原有生产工艺,已不能够制备得到闪点和低温性能同时满足90号a级道路沥青要求的产品,并且由于油源的劣质化,沥青质在老化过程中缔合速度和程度都提高,沥青抗老化能力变差。因此,只能将塔河炼厂的渣油进行焦化或者生产60号沥青,但这却大大降低了工业经济效益。因此,针对目前越来越劣质化的原油,开发出一种合格90a沥青的生产方案十分重要。
4.cn109593541a公开了一种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90号a级道路沥青由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催化裂化油浆馏分和多聚磷酸制备得到,通过催化裂化油浆馏分提升沥青的针入度,用多聚磷酸提高粘度、软化点等指标。该方法只是将几种材料进行简单调和,虽然最终能将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调和为90a,但是由于添加了催化裂化油浆,沥青的抗老化性能、低温延伸性能相应下降,轻组分的加入也降低了沥青闪点,对于劣质油源来说,无法用此方法来生产90a沥青。
5.cn110484009a公开了一种110号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70号道路石油沥青、减三线蜡油、多聚磷酸进行调和搅拌,得到符合11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标准的产品,制备工艺简单方便。但是减三线蜡油的直接加入降低了沥青闪点,多聚磷酸直接掺入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还一定程度抑制了减三线蜡油的增延效果。
6.cn103102498a公开了一种丁苯橡胶改性沥青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大大增加了沥青低温延伸度,解决了高沥青质、低芳香分基质沥青改性困难的问题。但是,该方法仅仅增加了沥青的低温延伸度,对沥青闪点、抗老化性能等并无实质性帮助。
7.cn1231308a公开了一种改善老化性能的道路沥青生产方法。专利将硬质沥青、催化裂化油浆、乙烯焦油等进行调和生产沥青,该方法减少了轻组分的挥发,但是无法抑制沥青质的缔合,抗老化效果一般,且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催化裂化油浆、乙烯焦油的加入会加速老化作用。
8.综上,以上方法均不适合于劣值化原料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传统的调和方法也无法使所得产品同时满足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及闪点要求。因此,对于高沥青质、低芳香分的原料,需要针对性开发新的沥青生产工艺,以提高低质资源的附加值。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难处理的劣质常渣为原料,得到了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同时闪点及其他指标也能够符合标准要求的90号a级道路沥青。
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90a道路石油沥青,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常渣:100份;多聚磷酸:0.05~2.5份,优选为0.1~2.2份;引发剂:0.02~0.15份,优选为0.03~0.12份;组分调节剂:5~30份,优选为10~28份;低温改性剂:3~20份,优选为4~13份;稳定剂:3~7份,优选为3~5份。
11.所述常渣的性质包括:闪点为246~258℃、硫含量为2.77wt%~3.63wt%,以质量分数计,饱和分占26.1%~37.7%、芳香分占20.2%~34.5%、胶质占18.3%~24.8%、沥青质占21.3%~30.1%,沥青质优选为21.3~25.0%。
12.所述常渣还具有如下的基本性质:残炭值为19wt%~28wt%,镍、钒总含量为310~365μg/g,缩合指数ci为0.22~0.30。
13.所述常渣可以为塔河常渣或是满足上述性质的其它常渣。所述常渣为初馏点大于350℃的馏分。
14.所述多聚磷酸包括第一多聚磷酸及第二多聚磷酸,第一多聚磷酸为低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第二多聚磷酸为高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其中低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占多聚磷酸总质量的20%~50%,高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占多聚磷酸总质量的50%~80%。
15.所述低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是指多聚磷酸中所含的磷酸(以h3po4计)的质量含量为105%~125%,优选为110%~120%。
16.所述高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是指多聚磷酸中所含的磷酸(以h3po4计)的质量含量为130%~145%,优选为130%~140%。
17.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焦亚硫酸钠、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异丙苯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几种。
18.所述组分调节剂为焦化蜡油、抽出油、催化油浆、焦化循环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组分调节剂的组成,以质量分数计,饱和分占25%~50%,芳香分占30%~60%,胶质占10%~30%,沥青质占0%~3%,其沸程的初馏点为295~310℃,终馏点为430~455℃。
19.所述稳定剂包括第一稳定剂a和第二稳定剂b,第一稳定剂a相较于第二稳定剂b具有极性更强的头部结构,而第二稳定剂b相较于第一稳定剂a具有链长更长的尾部结构,优选的第一稳定剂a为直链烷基苯磺酸,烷基碳数为8~12,优选为10~12,优选的第二稳定剂b为直链烷基苯酚,烷基碳数为13~18,优选为16~18;第一稳定剂a占第一稳定剂a和第二稳定剂b总质量的70%~90%,第二稳定剂b占第一稳定剂a和第二稳定剂b总质量的10%~30%。
20.所述低温改性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富芳烃馏分油:100份;丁苯橡胶:5~30份,优选为10~20份。
21.所述富芳烃馏分油的芳烃质量含量为30%~90%,其沸程的初馏点为300~315℃,终馏点为440~478℃,具体可以是减一线抽出油、减二线抽出油、减三线抽出油、减四线抽出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优选为减三线、减四线抽出油中的一种或两者混合。
22.所述丁苯橡胶为低温聚乳丁苯橡胶(esbr)、溶聚丁苯橡胶(ssbr)中的一种或两者混合物。
2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90a道路石油沥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低温改性剂;(2)将常渣加热至流动态、向其中加入第一多聚磷酸进行反应;(3)向步骤(2)所得物料中加入第二多聚磷酸、引发剂、组分调节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剪切;(4)将步骤(3)剪切后的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减渣;(5)向步骤(4)所得的减渣中加入第一稳定剂a并搅拌均匀,向步骤(1)制备的低温改性剂中加入第二稳定剂b并搅拌均匀,将二者混合后进行剪切,然后在搅拌下进行发育,发育结束后得到90a道路石油沥青。
24.其中,步骤(1)低温改性剂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将丁苯橡胶粉碎后,加入到预加热的富芳烃馏分油中,加热条件下进行剪切,得到预改性剂;得到的预改性剂在惰性气氛下搅拌发育,发育结束后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得到低温改性剂。
25.进一步地,低温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中,丁苯橡胶粉碎后粒径为0.1~3.0cm,优选为0.1~1.5cm。富芳烃馏分油预加热的温度为100~110℃,剪切时加热的温度为120~140℃,剪切的速率为2000~5000 r/min,优选为3000~4500 r/min,剪切时间为40~120min,优选为40~80min。丁苯橡胶与富芳烃油的重量比为(5~30):100,优选为(10~20):100。发育过程所述惰性气氛为惰性气体和/或n2,所述搅拌速度为200~500 r/min,发育温度为110~120℃,发育时间为120~180min;保温的温度为80~100℃,保温时间为3~6h。
26.步骤(2)中,所述第一多聚磷酸为高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多聚磷酸中所含的磷酸,以h3po4计,的质量含量为130%~145%,优选为130%~140%。所述第一多聚磷酸加入量为第一多聚磷酸与第二多聚磷酸总质量的50%~80%。
27.步骤(2)中常渣加热至流动态后、加入到初始温度为100~120℃的反应釜中,再加入第一多聚磷酸到反应釜中,持续搅拌并加热至反应温度,在保护气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保温处理。所述的搅拌速度为600~900r/min。所述加热至反应温度为采用程序升温加热至反应温度,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130℃~150℃,优选为135℃~150℃。所述保护气为惰性气体和/或n2,所述保护气的量使反应釜内的压力维持为0.2~0.9mpa,优选为0.3~0.8mpa。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6h。所述保温处理的条件为在80~110℃下保温8~12h。
28.步骤(3)中,所述第二多聚磷酸为低磷酸含量的多聚磷酸,多聚磷酸中所含的磷酸,以h3po4计,的质量含量为105%~125%,优选为110%~120%。第二多聚磷酸加入量为第一多聚磷酸与第二多聚磷酸总质量的20%~50%。
29.步骤(3)中,所述剪切的速率为2000~4000 r/min,剪切的时间为40~100min,剪切所需的温度为130~150℃。
30.步骤(4)中,所述减压蒸馏为在减压蒸馏釜中进行。所述减压蒸馏的条件为:减压蒸馏塔塔底温度控制在400℃以上(经过换算后的常压温度),减压蒸馏的最终温度为425~440℃,减压蒸馏过程中减压蒸馏釜内转子转动速度为100~300 r/min。
31.步骤(5)中,所述向减渣中加入第一稳定剂a后搅拌温度为130~145℃,速率为600~800r/min,搅拌的时间为3~5h,低温改性剂中加入第二稳定剂b后搅拌温度为120~135℃,速率为400~600r/min,搅拌的时间为2~4h;所述剪切的速率为2500~4500 r/min,优选为3000~4500 r/min,剪切的时间为40~80min,剪切时所需温度为120~160℃,优选为120~140℃。所述搅拌下进行发育时搅拌的速率为300~600r/min,优选为400~600r/min,搅拌的时间为2~4h。所述进行发育的温度为130~160℃,优选为140~160℃。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90a道路石油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了性质特殊的常渣为原料,其本身会影响沥青的正常生产,例如对于沥青质含量高、存在形态非常特殊、综合性能极其劣质的塔河常渣为原料,采用现有方式均得不到合格的90号a级道路沥青。但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常渣和多聚磷酸、引发剂、组分调节剂、低温改性剂和稳定剂协同配合,得到的90号a级道路沥青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的同时闪点及其他指标也能够符合90号a级道路沥青的标准要求。
33.(2)本发明优选多聚磷酸分两次加入,且不同加入时期多聚磷酸种类、反应条件不同,对渣油中的沥青质团簇和链状轻组分进行针对性调节,使得中间馏分代替轻组分的过程更加彻底,蒸馏效果更好,对闪点的提升更明显。
34.(3)本发明除了通过特定方式加入的多聚磷酸,还引入了其它合适的组分调节剂,各组分协同作用,通过强化混合蒸馏方式将渣油中的轻组分蒸出并补充中间馏分,从微观层面调节了渣油的组成结构,另外,引入的低温改性剂对沥青低温延伸性能进行改善,低温改性剂的制备过程避免了热氧老化,使得改性剂性能更佳,且后续抗老化能力更强。
35.(4)本发明引入的稳定剂优选由第一稳定剂a和第二稳定剂b组成,两种稳定剂的特征、掺量等与渣油性质密切相关,二者协同配合,通过偶极作用力、π-π作用、电荷转移作用、氢键作用力等分子间作用力与分散的沥青质、沥青质上的ppa残基紧密结合,抑制沥青质的缔合沉淀,提高了沥青的抗老化能力。稳定剂的非极性尾部与沥青中轻组分相容性高,不仅可以增加沥青质的胶溶能力,提高胶体稳定性,还能抑制轻组分的挥发,进一步提高了闪点和抗老化能力。
36.(5)本发明只需引入少量添加剂对组成结构进行调整,而不是通过引入大量其他油源沥青进行传统调和,工艺过程更加简单,生产成本更低,且所用添加剂沸点高、无挥发,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这些实施例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涉及的wt%为质量分数。
38.实施例1(1)先将15份溶聚丁苯橡胶(ssbr)粉碎至粒径为0.5cm,然后将粉碎后的ssbr加入100
份预热至110℃的富芳烃馏分油中(芳烃含量为45wt%,沸程为310℃~450℃),在130℃下剪切60min,剪切速度为4000r/min;剪切结束后倒入反应釜中,在氮气氛围下搅拌发育120min,搅拌速度为400 r/min,发育温度为115℃;发育结束后将其置于100℃烘箱中保温5h,得到低温改性剂待用。
39.(2)将100份加热至流动状态的塔河常渣(性质见表1)加入温度为110℃的高压反应釜中搅拌,将0.2份磷酸含量(以h3po4计)为135%的多聚磷酸缓慢加入反应釜(3min内加完),在6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按照2℃/min的速度程序升温至140℃,升温结束后在n2氛围下进行反应,反应釜中压力维持在0.5 mpa,反应时间为4h;反应结束后置于烘箱中进行保温,保温温度为100℃,保温时间为8h。
40.(3)将0.1份磷酸含量(以h3po4计)为110%的多聚磷酸加入步骤(2)中反应后的塔河常渣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0.05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和0.01份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5份组分调节剂(以质量分数计,饱和分占25%,芳香分占50%,胶质占24%,沥青质占1%),将以上混合体系进行高速剪切,剪切速度为4000 r/min,剪切时间为50min,剪切时加热温度为140℃。
41.(4)将(3)中混合物装入减压蒸馏釜进行减压蒸馏,调节釜内转子转动速度为300 r/min,减压蒸馏至430℃(经过换算后的常压温度)结束,得到减渣a1。
42.(5)将3.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加入(4)所得的减渣a1内,在140℃下搅拌5h,搅拌速率为700 r/min,将1.5份十六烷基苯酚加入5份低温改性剂中,在130℃下搅拌4h,搅拌速率为500 r/min。将二者混合,在130℃下剪切50min,剪切速率为4000 r/min;剪切结束后在140℃下搅拌发育,搅拌速率为400r/min,搅拌时间为3h,发育结束即得到90a沥青a11。
43.实施例2(1)先将15份溶聚丁苯橡胶(ssbr)粉碎至粒径为0.5cm,然后将粉碎后的ssbr加入100份预热至110℃的富芳烃馏分油中(芳烃含量为45 wt %,沸程为310℃~450℃),在130℃下剪切60min,剪切速度为4000r/min;剪切结束后倒入反应釜中,在氮气氛围下搅拌发育120min,搅拌速度为400 r/min,发育温度为115℃;发育结束后将其置于100℃烘箱中保温5h,得到低温改性剂待用。
44.(2)将100份塔河常渣(性质见表1)加入温度为110℃的高压反应釜中搅拌,将0.1份磷酸含量(以h3po4计)为135%的多聚磷酸缓慢加入反应釜(3min内加完),在6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按照2℃/min的速度程序升温至140℃,升温结束后在n2氛围下进行反应,反应釜中压力维持在0.5 mpa,反应时间为4h;反应结束后置于烘箱中进行保温,保温温度为100℃,保温时间为8h。
45.(3)将0.1份磷酸含量(以h3po4计)为115%的多聚磷酸加入(2)中反应后的塔河常渣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0.05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和0.01份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加入18份组分调节剂(饱和分占25%,芳香分占50%,胶质占24%,沥青质占1%),将以上混合体系进行高速剪切,剪切速度为4000 r/min,剪切时间为50min,剪切时加热温度为140℃。
46.(4)将(3)中混合物装入减压蒸馏釜进行减压蒸馏,调节釜内转子转动速度为300 r/min,减压蒸馏至433℃(经过换算后的常压温度)结束,得到减渣a2。
47.(5)将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加入(4)所得的减渣a2内,在135℃下搅拌4h,搅拌速率为700 r/min,将1份十八烷基苯酚加入5份低温改性剂中,在130℃下搅拌4h,搅拌速率为
r/min,减压蒸馏至425℃(经过换算后的常压温度)结束,得到减渣a4。
57.(5)将8.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加入(4)所得的减渣a4内,在140℃下搅拌4h,搅拌速率为700 r/min,将1.5份十六烷基苯酚加入8份低温改性剂中,在130℃下搅拌4h,搅拌速率为500 r/min。在135℃下剪切45min,剪切速率为4500 r/min;剪切结束后在155℃下搅拌发育,搅拌速率为550r/min,搅拌时间为2h,发育结束即得到90a沥青a44。
58.对比例1(1)按照实施例1制备低温改性剂。
59.(2)直接将塔河常渣装入减压蒸馏釜进行减压蒸馏,调节釜内转子转动速度为300 r/min,减压蒸馏至430℃(经过换算后的常压温度)结束,得到减渣b1。
60.(3)将5份低温改性剂加入(2)中减渣b1内,在130℃下剪切50min,剪切速率为4000 r/min;剪切结束后在140℃下搅拌发育,搅拌速率为400r/min,搅拌时间为3h,发育结束即得到90a沥青b11。
61.对比例2(1)按照实施例1制备低温改性剂。
62.(2)将15份组分调节剂(饱和分占25%,芳香分占50%,胶质占24%,沥青质占1%)加入100份塔河常渣,将以上混合体系进行高速剪切,剪切速度为4000 r/min,剪切时间为50min,剪切时加热温度为140℃。
63.(3)将(2)中混合物装入减压蒸馏釜进行减压蒸馏,调节釜内转子转动速度为300 r/min,减压蒸馏至430℃(经过换算后的常压温度)结束,得到减渣b2。
64.(4)将5份低温改性剂加入(3)中减渣b2内,在130℃下剪切50min,剪切速率为4000 r/min;剪切结束后在140℃下搅拌发育,搅拌速率为400r/min,搅拌时间为3h,发育结束即得到90a沥青b22。
65.对比例3同实施例1,只是制备过程中不加0.1份磷酸含量(以h3po4计)为110%的多聚磷酸、0.05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和0.01份的偶氮二异丁腈。此对比例得到的减压渣油为b3,得到的90a沥青为b33。
66.对比例4同实施例1,只是制备过程中不加0.2份磷酸含量(以h3po4计)为135%的多聚磷进行反应。此对比例得到的减压渣油为b4,得到的90a沥青为b44。
67.对比例5同实施例1,只是制备过程中不加复合稳定剂。即步骤(5)中直接将5份低温改性剂加入(4)所得的减渣a1内,在130℃下剪切50min,剪切速率为4000 r/min;剪切结束后在140℃下搅拌发育,搅拌速率为400r/min,搅拌时间为3h,发育结束即得到90a沥青。此对比例得到的减压渣油为同a1,得到的90a沥青为b55。
68.对比例6同实施例1,只是制备过程中不加第一稳定剂a,即步骤(5)中不加十二烷基苯磺酸。此对比例得到的减压渣油为同a1,得到的90a沥青为b66。
69.对比例7同实施例1,只是制备过程中不加第二稳定剂b,即步骤(5)中不加十六烷基苯酚。此对
比例得到的减压渣油同a1,得到的90a沥青为b77。
70.测试例对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的塔河减渣、90a沥青进行关键性指标测试(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合格90a沥青产品的各项指标须达到《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jtg f40-2004》的相关要求。测试结果见表2。
71.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所用塔河常渣的性质密度(20℃)/(g/cm3)1.0211残炭值/wt%24.1闪点(开口)/℃248碳含量/wt%87.02氢含量/wt%8.67硫含量/wt%2.86饱和分/%29.8芳香分/%28.7胶质/%19.4沥青质/%22.1镍含量/(μg/g)43.8钒含量/(μg/g)271.1运动粘度(80℃)/(mm2/s)>20000运动粘度(100℃)/(mm2/s)6596缩合指数ci0.23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减渣及90a沥青的性质 25℃针入度/0.1mm软化点/℃15℃延度/cm闪点/℃pi值60℃粘度/pa.s标准要求80~100≥45≥100≥245-1.5~+1.0≥160a16253212670.8261473a119247.51082530.608397a26154232670.9791544a229248.31132560.611420a35857352641.1061347a338952.21212520.503341a45762392631.1451488a4489541312510.679390b1347302672.8652861b117065322611.413873b2436462451.8922174b228257372390.936823b35055192631.6621364b338850792540.703577b44561142591.5411543b448358782410.928601b5591481072550.571401b669049.21052560.614397b7789491102540.55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