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炭化炉回收气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炭化炉回收气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碳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炭化炉回收气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为降低能源的浪费,一部分碳化炉在碳化时通常会对碳化时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回收,因其可燃气体中含有木焦油以及木醋液等杂质,故而为保证可燃气体的使用环保性,一般需要将可燃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分离,分离时是采用喷洒冷却液如温度为

15℃—0℃的盐水溶液对高温可燃气体进行降温,使其夹杂在高温可燃气体中的气态的木焦油以及木醋液杂质转化为液态以分离出可燃气体中,然而现有的在分离时高温可燃气体为持续的注入罐体中,因罐体为中空管状且罐体中喷洒出的冷却液的范围有限,造成进入罐体中的可燃气体未充分与喷出的冷却液相接触即被后续进入罐体中的可燃气体推动排出罐外,致使可燃气体未被充分降温,从而造成可燃气体中的气态的木焦油以及木醋液杂质未完全转化为液态分离,严重的影响了分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炭化炉回收气油水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炭化炉回收气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旋合有驱动螺纹筒,所述驱动螺纹筒的外侧镶嵌有集气导片,所述集气导片的外表面贴合于装置主体的内部外表面,所述集气导片的上端面中部贯穿镶嵌有冷却喷管,所述集气导片与冷却喷管均呈螺旋状,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面贴合安装有盖体,所述驱动螺纹筒转动贯穿镶嵌于盖体的下端面中部,所述驱动螺纹筒的端部延伸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盖体的上端面,所述盖体与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导向件,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活动贯穿安装有清洁架,所述集气导片的外表面与冷却喷管的外表面均贴合于清洁架的内部外表面,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延伸有限制架,所述清洁架弹性安装于限制架的内部。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下方延伸有固定板,所述螺纹杆的下端部与固定板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排液管。
6.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另一侧上部贯穿镶嵌有进气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另一侧下部贯穿镶嵌有排气管。
7.优选的,所述冷却喷管的端部延伸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滑动贯穿于盖体的下端面靠近边缘处,所述冷却喷管的上下端面均贯穿开设有多组喷孔。
8.优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延伸在装置主体的前后两端面下部的两组撑架,两组所述撑架的上端面分别延伸有两组导向杆,所述盖体的前后两端面分别延伸有两组l形架,两组所述l形架分别滑动贴合于两组导向杆的外侧。
9.优选的,所述限制架的内部延伸有定向杆,所述清洁架滑动贴合于定向杆的外表面,所述定向杆的两端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组弹簧体,两组所述弹簧体分别压紧于清洁架的上下端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螺旋状的集气导片以及冷却喷管,能够使其可燃气体在进入装置主体中后,在集气导片的作用下被集中并进行引导,使其延长可燃气体在装置主体中滞留的时间,同时在冷却喷管上的多组喷孔的作用下对集中引导在集气导片中的可燃气体进行多点以及多次喷洒,以此保证冷却液能够充分的和可燃气体进行接触,以保证可燃气体能够被充分降温,继而使其可燃气体中的杂质被充分液化分离,以此提高其分离质量,同时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能够带动驱动螺纹筒转动,使其集气导片以及冷却喷管能够在驱动螺纹筒和螺纹杆之间的螺纹性能的作用下转动并上移,以通过清洁架对吸附在集气导片以及冷却喷管表面的杂质进行清刮以达到清理的目的,以此避免需要通过人工对集气导片以及冷却喷管进行清刮的现象,有效的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的放大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另一视角局部视图。
15.图中:1、装置主体;2、驱动螺纹筒;3、盖体;4、伺服电机;5、l形架;6、撑架;7、导向杆;8、排气管;9、进气管;10、集气导片;11、冷却喷管;12、清洁架;13、限制架;14、定向杆;15、弹簧体;16、螺纹杆;17、固定板;18、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8.如图1

图4所示的一种炭化炉回收气油水分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安装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的外侧旋合有驱动螺纹筒2,驱动螺纹筒2的外侧镶嵌有集气导片10,集气导片10的外表面贴合于装置主体1的内部外表面,集气导片10的上端面中部贯穿镶嵌有冷却喷管11,集气导片10与冷却喷管11均呈螺旋状,装置主体1的上端面贴合安装有盖体3,驱动螺纹筒2转动贯穿镶嵌于盖体3的下端面中部,驱动螺纹筒2的端部延伸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固定于盖体3的上端面,盖体3与装置主体1之间设置有导向件,装置主体1的一侧活动贯穿安装有清洁架12,集气导片10的外表面与冷却喷管11的外表面均贴合于清洁架12的内部外表面,装置主体1的一侧延伸有限制架13,清洁架12弹性安装于限制架13的内部。
19.装置主体1的内部下方延伸有固定板17,螺纹杆16的下端部与固定板17的上端面
中部固定连接,装置主体1的下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排液管,通过设置的固定板17能够对螺纹杆16进行固定,排液管起到排放冷却液以及杂质的作用。
20.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上部贯穿镶嵌有进气管9,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下部贯穿镶嵌有排气管8,通过设置的进气管9以及排气管8能够起到进、排可燃气体的作用。
21.冷却喷管11的端部延伸有连接软管18,连接软管18滑动贯穿于盖体3的下端面靠近边缘处,冷却喷管11的上下端面均贯穿开设有多组喷孔,通过设置的连接软管18能够将冷却液导入冷却喷管11中,同时清刮时可以将连接软管18从盖体3上按下,使其清刮时冷却喷管11以及集气导片10能够稳定转动。
22.导向件包括延伸在装置主体1的前后两端面下部的两组撑架6,两组撑架6的上端面分别延伸有两组导向杆7,盖体3的前后两端面分别延伸有两组l形架5,两组l形架5分别滑动贴合于两组导向杆7的外侧,通过设置的撑架6能够对导向杆7进行固定。
23.限制架13的内部延伸有定向杆14,清洁架12滑动贴合于定向杆14的外表面,定向杆14的两端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组弹簧体15,两组弹簧体15分别压紧于清洁架12的上下端面,通过设置的定向杆14能够对清洁架12进行定向,弹簧体15能够对清洁架12进行限制,使其清刮时清洁架12在脱离盖体3的挤压后,能够进行小幅度的上下移动,以保证清刮时集气导片10以及冷却喷管11能够稳定的转动并上移。
24.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冷却液通过连接软管18注入冷却喷管11的内部,随后使用者将回收的可燃气体通过进气管9注入装置主体1中,待可燃气体进入装置主体1中后,会在集气导片10的作用下被集中并进行引导,同时在冷却喷管11上的多组喷孔的作用下将冷却液喷出对集中引导在集气导片10中的可燃气体进行喷洒,让其可燃气体被充分降温,继而使其可燃气体中的杂质被充分液化分离,分离完成后的可燃气体通过排气管8排出,而分离出的杂质一部分吸附在集气导片10上,另一部分随着装置主体1底部的排液管排出,长时间使用下,可以通过伺服电机4带动驱动螺纹筒2转动,使其集气导片10以及冷却喷管11能够在驱动螺纹筒2和螺纹杆16之间的螺纹性能的作用下转动并上移,以通过清洁架12对吸附在集气导片10以及冷却喷管11表面的杂质进行清刮以达到清理的目的,同时盖体3在随着驱动螺纹筒2上移时,l形架5会在导向杆7的表面滑动,使其盖体3能够垂直上移不会出现转动现象。
25.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
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