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悬索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悬索桥,又名吊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的缆索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其缆索几何形状由力的平衡条件决定,一般接近抛物线,从缆索垂下许多吊杆,把桥面吊住,在桥面和吊杆之间常设置加劲梁,同缆索形成组合体系,以减小荷载所引起的挠度变形,在悬索桥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临时支撑装置。
3.大跨度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前锚室顶板在施工中多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由于多支架容易与前锚室主缆索股发生冲突,对主缆索股易造成人为损伤,存在支架搭设和拆除困难,支架数量多,需要对前锚面进行打磨开孔或预埋等,施工效率低、施工难度高以及施工成本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跨度悬索桥重力式锚碇前锚室顶板在施工中多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由于多支架容易与前锚室主缆索股发生冲突,对主缆索股易造成人为损伤,存在支架搭设和拆除困难,支架数量多,需要对前锚面进行打磨开孔或预埋等,施工效率低、施工难度高以及施工成本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包括侧墙和前墙,所述侧墙和前墙一端开设有锚面,所述侧墙和前墙一端均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是由主梁和次梁组合而成。
6.优选的,所述侧墙和前墙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主梁,两个所述主梁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次梁,所述主梁与次梁之间交叉处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栓贯穿主梁和次梁连接位置处,所述连接螺栓包括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杆一端与固定螺母一端分别与次梁一端和主梁一端相互接触。
8.优选的,所述主梁两端固定安装于侧墙一侧,所述次梁固定安装于主梁一端,形成承重体系。
9.优选的,两个相邻所述次梁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和摩擦型连接板相连接,所述摩擦型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次梁相互接触,所述摩擦型连接板两端均匀通过固定螺栓分别与两个相邻次梁之间相互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次梁为节段式型钢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主梁、次梁、连接螺栓、固定螺栓和摩擦型连接板的使用,起到支撑前锚室顶板自重和施工荷载的作用,解决前锚室顶板施工时落地支架装拆复杂、容易损伤索股以及满堂支
架对前锚室打磨开孔问题,增强主梁和次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主梁和次梁结构强度更强,进而使得主梁和次梁的支撑能力更加,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在附图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螺栓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梁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螺栓安装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1、锚面;2、主梁;3、次梁;4、侧墙;6、前墙;8、连接螺栓;10、固定螺栓;11、摩擦型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包括侧墙4和前墙6,侧墙4和前墙6一端开设有锚面1,侧墙4和前墙6一端均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是由主梁2和次梁3组合而成,次梁3为节段式型钢梁,用于次梁3的强度,两个相邻次梁3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0和摩擦型连接板11相连接,摩擦型连接板11两端分别与两个次梁3相互接触,摩擦型连接板11两端均匀通过固定螺栓10分别与两个相邻次梁3之间相互连接,便于两个次梁3之间的连接,且使得次梁3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进而避免了次梁3连接后出现晃动的问题出现。
21.侧墙4和前墙6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主梁2,主梁2两端固定安装于侧墙4一侧,次梁3固定安装于主梁2一端,形成承重体系,便于对侧墙4和前墙6一端进行支撑,且使得支撑的更加稳定,避免了支撑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出现,两个主梁2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次梁3,主梁2与次梁3之间交叉处通过连接螺栓8相连接,连接螺栓8贯穿主梁2和次梁3连接位置处,连接螺栓8包括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母,固定螺杆一端与固定螺母一端分别与次梁3一端和主梁2一端相互接触,便于将主梁2和次梁3进行连接,且使得主梁2和次梁3连接的更加稳定,避免了主梁2和次梁3在连接后出现晃动的问题出现。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施工前,工作人员先根据施工荷载大小选用主梁2与次梁3尺寸,同时主梁2和次梁3可根据侧墙4和前墙6尺寸布置多道,当一根次梁3的长度不够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固定螺栓10和摩擦型连接板11将多个次梁3连接,解决了由于次梁3长度不够的问题,通过主梁2和次梁3夹持形成的承重体系,可以对侧墙4和前墙6顶端的顶板支撑,进而起到支撑前锚室顶板自重和施工荷载的作用,解决前锚室顶板施工时落地支架装拆复杂、容易损伤索股以及满堂支架对前锚室打磨开孔问题,将主梁2和次梁3焊接结束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连接螺栓8将主梁2和次梁3进行相互连接,进而增强主梁2和次梁3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主梁2和次梁3结构强度更强,进而使得主梁2和次梁3的支撑
能力更加,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包括侧墙(4)和前墙(6),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4)和前墙(6)一端开设有锚面(1),所述侧墙(4)和前墙(6)一端均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是由主梁(2)和次梁(3)组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4)和前墙(6)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主梁(2),两个所述主梁(2)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次梁(3),所述主梁(2)与次梁(3)之间交叉处通过连接螺栓(8)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8)贯穿主梁(2)和次梁(3)连接位置处,所述连接螺栓(8)包括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杆一端与固定螺母一端分别与次梁(3)一端和主梁(2)一端相互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两端固定安装于侧墙(4)一侧,所述次梁(3)固定安装于主梁(2)一端,形成承重体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次梁(3)之间通过固定螺栓(10)和摩擦型连接板(11)相连接,所述摩擦型连接板(11)两端分别与两个次梁(3)相互接触,所述摩擦型连接板(11)两端均匀通过固定螺栓(10)分别与两个相邻次梁(3)之间相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3)为节段式型钢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索桥锚碇前锚室顶板悬挂式临时支撑装置,包括侧墙和前墙,所述侧墙和前墙一端开设有锚面,所述侧墙和前墙一端均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是由主梁和次梁组合而成,所述侧墙和前墙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主梁,两个所述主梁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次梁,所述主梁与次梁之间交叉处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起到支撑前锚室顶板自重和施工荷载的作用,解决前锚室顶板施工时落地支架装拆复杂、容易损伤索股以及满堂支架对前锚室打磨开孔问题,增强主梁和次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主梁和次梁结构强度更强,进而使得主梁和次梁的支撑能力更加,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照辉 艾祖斌 曹野 钟高洁 韩泓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