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2.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具有抗滑、强度高、耐用和利于夜间行车的优点,主要由垫层、基层及面层构成,常见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等。
3.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不断建造,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
4.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性差,导致路面易积水,且垫层和基层组分与结构分布设计不合理,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易塌陷破裂,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频繁养护维修。
5.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性差,导致路面易积水,且垫层和基层组分与结构分布设计不合理,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易塌陷破裂,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频繁养护维修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土基、基层透水混凝土和入骨料透水混凝土,所述土基上铺设有第一碎石层,且第一碎石层上设置有细沙层,并且细沙层上铺设有第二碎石层,所述第二碎石层中心设置有排水槽,且排水槽侧壁与转移水管一端固定,并且转移水管另一端贯穿安装在主排水管边侧,所述主排水管设置在第二碎石层内,且主排水管与排水槽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护板,并且防护板底端与细沙层顶面贴合,所述第二碎石层顶面和排水槽顶部均与分隔万孔板底面贴合,且分隔万孔板顶部设置有基层透水混凝土,并且基层透水混凝土上端面设置有入骨料透水混凝土和定位岩板,所述定位岩板边侧与入骨料透水混凝土边侧贴合,且定位岩板上固定安装有侧万孔板。
8.优选的,所述土基包括夯土和大石块,且夯土内密集设置有大石块。
9.优选的,所述细沙层的厚度大于第一碎石层的厚度,且第一碎石层内碎石的直径大于第二碎石层内碎石的直径。
10.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正视剖面形状为钝角三角形,且排水槽关于入骨料透水混凝土对称分布,并且排水槽底部两个倾斜面均由预制板铺设。
11.优选的,所述转移水管在排水槽与主排水管之间等间距密集分布,且转移水管为倾斜设置,并且转移水管上方设置有侧视剖面为等腰梯形的防护板,同时防护板为预制板。
12.优选的,所述侧万孔板和定位岩板均关于入骨料透水混凝土对称分布,且侧万孔
板上的孔洞直径大于分隔万孔板上的孔洞直径,并且定位岩板的正视剖面形状为水平放置的直角梯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透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垫层和基层的组分和分布进行了优化,并且设置了透水、集水和排水结构,大大增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透水性能,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不易积水,不需要频繁养护维修;
14.1、通过土基、第一碎石层、细沙层、第二碎石层、分隔万孔板、基层透水混凝土和入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结构稳定且强度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的透水性;
15.2、通过排水槽、转移水管、主排水管、防护板、定位岩板和侧万孔板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将入骨料透水混凝土表面的雨水向两侧快速排离,而且可以对向下渗透的雨水进行集中快速排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槽和转移水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入骨料透水混凝土和侧万孔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土基;101、夯土;102、大石块;2、第一碎石层;3、细沙层;4、第二碎石层;5、排水槽;6、转移水管;7、主排水管;8、防护板;9、分隔万孔板;10、基层透水混凝土;11、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2、定位岩板;13、侧万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透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土基1、夯土101、大石块102、第一碎石层2、细沙层3、第二碎石层4、排水槽5、转移水管6、主排水管7、防护板8、分隔万孔板9、基层透水混凝土10、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定位岩板12和侧万孔板13,土基1上铺设有第一碎石层2,且第一碎石层2上设置有细沙层3,并且细沙层3上铺设有第二碎石层4,第二碎石层4中心设置有排水槽5,且排水槽5侧壁与转移水管6一端固定,并且转移水管6另一端贯穿安装在主排水管7边侧,主排水管7设置在第二碎石层4内,且主排水管7与排水槽5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护板8,并且防护板8底端与细沙层3顶面贴合,第二碎石层4顶面和排水槽5顶部均与分隔万孔板9底面贴合,且分隔万孔板9顶部设置有基层透水混凝土10,并且基层透水混凝土10上端面设置有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和定位岩板12,定位岩板12边侧与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边侧贴合,且定位岩板12上固定安装有侧万孔板13。
24.本例的土基1包括夯土101和大石块102,且夯土101内密集设置有大石块102,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夯土101更加不容易塌陷,保证夯土101上层结构的稳定。
25.细沙层3的厚度大于第一碎石层2的厚度,且第一碎石层2内碎石的直径大于第二
碎石层4内碎石的直径,上述的设计使得第一碎石层2、细沙层3和第二碎石层4结合紧密,稳定性高。
26.排水槽5的正视剖面形状为钝角三角形,且排水槽5关于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对称分布,并且排水槽5底部两个倾斜面均由预制板铺设,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积水在下渗后,可以进入排水槽5中,便于后续排出。
27.转移水管6在排水槽5与主排水管7之间等间距密集分布,且转移水管6为倾斜设置,并且转移水管6上方设置有侧视剖面为等腰梯形的防护板8,同时防护板8为预制板,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转移水管6可以将排水槽5内的积水快速排出,且防护板8可以对转移水管6进行稳定的遮挡保护。
28.侧万孔板13和定位岩板12均关于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对称分布,且侧万孔板13上的孔洞直径大于分隔万孔板9上的孔洞直径,并且定位岩板12的正视剖面形状为水平放置的直角梯形,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定位岩板12和侧万孔板13可以对表面雨水进行快速导出,而分隔万孔板9则可以对上下结构进行有效分隔,并保证下渗雨水可以顺利穿过分隔万孔板9。
29.工作原理:当雨量较大时,一部分雨水无法及时从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下渗,留存在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表面,这部分雨水向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两侧流动,到达侧万孔板13处,雨水穿过侧万孔板13上的孔洞快速流下到达定位岩板12顶部倾斜面,并沿着定位岩板12顶部倾斜面向两侧快速流动,达到快速排走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表面雨水的效果;
30.同时,另一部分雨水沿着入骨料透水混凝土11、基层透水混凝土10和分隔万孔板9下渗至排水槽5中,在排水槽5内续存,接着雨水立即从转移水管6排出至主排水管7中,通过直径较粗的主排水管7快速排走,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具有优良的透水排水性能,这就是该透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工作原理。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