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轴箱体移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轴箱体移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轨道车辆生产过程中,用于对轮对轴箱体进行移动和支撑的轴箱体移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转向架作为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牵引、承载、转向、制动等功能,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转向架最后的落成工序中,将构架与轮对轴箱组成进行装配,组装为一个转向架整体。
3.原转向架落成作业由人工手动完成,并在转向架落成台位进行组装作业,作业时须将轮对轴箱组成及构架利用天车吊运至落成台位才能进行手动落成作业,作业效率低。同时,在作业过程中,由于轮对轴箱体在与构架连接前处于悬空无支撑的状态,使轮对偏心受力,在重力作用下有可能发生轴箱体会掉落到地面上,对轴箱体造成破坏,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轴箱体提供有效支撑且可实现对轴箱体的自动推动,直接用于转向架落成作业,提高作业效率的轴箱体移动支撑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轴箱体移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及固定装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至少安装有前后两组移动轮,在两组移动轮之间具有与作业台位配合的配合面,在所述底板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用于调节支撑板支撑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与轴箱节点固定的定位销,所述固定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支撑板连接固定用于限定支撑板和底板之间的相对固定角度。
7.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支撑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或为可上下移动的连接结构,所述支撑板在高度调节到位后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固定。
8.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安装在底板上;
9.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在所述支撑板一侧的开口槽,所述固定杆卡入所述开口槽内利用紧固件固定实现支撑板与固定装置之间的连接固定;
10.所述可上下移动的连接结构包括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的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通孔利用紧固件固定实现支撑板与固定装置之间的连接固定。
11.进一步,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底板之间通过转动机构实现可转动连接,使所述固定杆相对于底板和支撑板可在垂直方向上转动。
12.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在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转轴,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转轴固定,所述支撑座固定在底板上。
13.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手柄及轴套,所述支撑板可转动连接在
调节螺杆的顶部,所述轴套固定在底板上,调节螺杆与轴套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手柄固定在调节螺杆上,旋转手柄可驱动调节螺杆相对于轴套上下移动。
14.进一步,在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保护垫块。
15.进一步,所述定位销被配置成相对于所述支撑板可沿垂直和/或水平方向移动。
16.进一步,在所述支撑板上对应定位销开设有通过孔,所述通过孔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沿轴箱节点的轴线方向延伸。
17.进一步,对应于所述定位销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定位销穿过安装孔并利用设置在安装座侧向的顶紧螺栓固定。
18.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轴箱体移动支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9.(1)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轴箱体提供有效支撑,且可实现对轴箱体在地面的自动快速推动,方便与转向架自动落成装备配合使用,无需将轮对轴箱组成及构架吊运至落成台位再进行落成作业,可直接用于转向架落成作业,进而大幅提升了转向架落成工序的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20.(2)该装置采用多组移动轮支撑,使支撑更加稳定牢固,且可使该装置在地面自由移动,同时,在移动轮之间留有与落成台位配合的配合面,方便与顶升装置等落成设备配合完成作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
21.(3)该装置在支撑板上还另外安装有保护垫块,不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支撑效果,同时也可避免在作业时磕碰轴箱体,保证作业质量。
22.(4)该装置利用固定装置与支撑板之间连接固定,限定支撑板和底板之间的相对固定角度,既方便支撑板的定位,又方便支撑板的升降调节。
23.(5)该装置将定位销配置成可相对于支撑板沿垂直和水平方向移动,不但方便在作业时将定位销收缩落下,避免与轴箱体干涉,影响作业效率,同时也方便根据不同的轴箱体尺寸调节两个定位销之间的间距,提升了该装置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24.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6.如图1所示,底板1,支撑板2,固定装置3,固定杆31,支撑座32,高度调节装置4,调节螺杆41,手柄42,轴套43,定位销5,移动轮6,保护垫块7,开口槽8,蝶形螺母9,通过孔10,安装座11,顶紧螺栓12,连接部13,凹槽14。
27.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箱体移动支撑装置,用于动车组转臂式轴箱体的移动支撑,每个轴箱体配有一个该移动支撑装置。
31.该移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板2及固定装置3,在底板1和支撑板2之间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4,高度调节装置4用于调节支撑板2相对于底板1的支撑高度。在支撑板2上安装有用于与轴箱节点(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的定位销5,即在支撑板2上安装有两个定位销5,用以保证在运输过程轴箱体与该装置之间是相对固定的关系,实现轴箱体推动过程中与该移动支撑装置随动,进而保证运输过程安全可靠。固定装置3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和支撑板2连接固定,固定装置3用于限定支撑板2和底板1之间的相对固定角度,方便与落成设备配合完成落成作业。
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底板1的下方安装有前后两组移动轮6,当然,移动轮6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移动轮6优选采用橡胶轮,方便在地面自由移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每组中包含两个移动轮4,即在底板1的下方共安装有四个移动轮4,不但使支撑更加稳定牢固,而且使整个移动支撑装置的重心平稳,移动过程不会产生偏移,有利于使该装置在地面上自由移动。同时,该结构可使底板1在前后两组移动轮4之间留有一定的平面空间,在前后两组移动轮4之间形成有与落成台位配合的配合平面,方便与落成设备(如转向架自动落成装置的顶升装置)配合完成落成作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
33.本实施例中,优选在支撑板2上再另外安装有一块保护垫块7,保护垫块7安装在两个定位销5之间,保护垫块7优选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尼龙垫块,作业时,轴箱体置于保护垫块7上,不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支撑效果,同时也可避免在作业时磕碰轴箱体,保证作业质量。保护垫块7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2上,也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板2上。
34.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优选,高度调节装置4包括调节螺杆41、手柄42及轴套43,支撑板2固定在调节螺杆41的顶部,轴套43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轴套43的内壁上具有内螺纹,调节螺杆41与轴套4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手柄42固定在调节螺杆41上,旋转手柄42即可驱动调节螺杆41相对于轴套43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无级调节支撑板2的支撑高度。当然,高度调节装置4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高度调节结构,只要能实现支撑板2的支撑高度调节即可。
35.调节螺杆41的顶部与支撑板2之间采用可转动的连接方式连接,优选,调节螺杆41的顶部与支撑板2之间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连接,调节螺杆41的顶部与轴承的内圈固定,支撑板2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这样在旋转调节螺杆41时,支撑板2只会做高度方向上的移动,不会随之一并旋转。
36.为使在运输和作业过程中,该移动支撑装置带动轴箱体沿即定方向移动,且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角度位移,本实施例中,利用固定装置3实现支撑板2和底板1之间的相对角度的限位固定。
37.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支撑板2的调节,优选,将固定装置3与支撑板2之间采用可
拆卸连接的结构进行连接,支撑板2在支撑高度调节到位后与固定装置3连接固定,利用固定装置3限定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的相对角度。
38.为了简化结构,方便拆装操作,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杆31,固定杆31的底部安装在底板1上,固定杆31的顶部具有外螺纹,在支撑板2的一侧开有一个开口槽8,固定杆31卡入开口槽8内,再利用紧固件与固定杆31上的外螺纹配合拧紧固定,实现支撑板2与固定装置3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使支撑板2相对于底板1的位置相对恒定。其中,紧固件优选采用蝶形螺母9,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3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在支撑板2的一侧向外凸出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与支撑板2之间一体成型,或焊接在支撑板2上。开口槽8开设在连接部13上。
40.为了方便操作,优选,固定杆31的底部与底板1之间通过转动机构实现可转动连接,使固定杆31相对于底板1和支撑板2可在垂直方向上转动。在不需要固定支撑板2时,将固定杆31旋转至一侧避开支撑板2,在需要固定支撑板2时再向上旋转至垂直状态,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该结构既方便支撑板2的定位,又方便支撑板2的升降调节。
41.转动机构包括支撑座32,支撑座32由相对的两个部分组成,在支撑座32上安装有转轴(图中未标示),转轴相对于支撑座32可转动,固定杆31的底部与转轴固定,支撑座3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上。
42.在需要调节支撑板2高度时,将固定杆31从开口槽8中脱出,并旋转放在底板1上,此时,旋转手柄42,支撑板2随之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至合适的位置时,使开口槽8正对固定杆31的方向,向上旋转固定杆31,将固定杆31卡入开口槽8内,利用蝶形螺母9将固定杆31与支撑板2之间相对固定连接在一起。
43.为了使固定更加牢固,优选,在固定杆31上再安装一个垫板(图中未示出),垫板安装在蝶形螺母9与支撑板2之间,垫板的尺寸大于开口槽8的宽度,垫板可以采用长条状或水滴状等,其尺寸大于开口槽8的宽度,利用垫板增加蝶形螺母9与支撑板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固定杆31与支撑板2之间固定更加牢固。
44.定位销5的形状尺寸与轴箱节点的轴孔(图中未示出)相匹配,定位销5向上插入内轴箱节点的轴孔内,实现轴箱体与定位销5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定位销5被配置成相对于支撑板2可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的结构,不但方便在作业时将定位销5收缩落下,避免与轴箱体干涉,保证作业效率,同时也方便根据不同的轴箱体尺寸调节两个定位销5之间的间距,提升该装置的通用性。
4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优选,在支撑板2上对应定位销5开设有通过孔10,通过孔10优选采用长圆孔,该长圆孔沿轴箱节点的轴线方向延伸,实现定位销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方便根据轴箱体节点的尺寸,调节两个定位销5之间的间距。
46.对应于每个定位销5,在支撑板2的下方安装有一个安装座11,安装座11上开设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安装孔为上下贯穿的通孔,以方便定位销5向下脱出进而脱离轴箱体的位置,避免作业时与轴箱体干涉。在安装座11的一侧设置有顶紧螺栓12,定位销5穿过安装孔后,利用设置在安装座11侧向的顶紧螺栓12顶紧固定,避免定位销5在运输过程中向下掉落。
47.在安装座11和支撑板2上对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安装座11与支撑板2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为了配合在水平方向上调节定位销5的固定位置,在安装座12上开
设有多个螺纹孔,定位销5调节至不同位置时,将支撑板2上的螺纹孔与安装座11上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8.为了使定位销5固定更加牢固,至少下半段的定位销5可以设计成断面为c形或x形的结构,安装座11上安装孔的形状与定位销5的形状相匹配,有利于使顶紧螺栓12固定更加牢固。
49.定位销5向上插入轴箱节点的轴孔内,拧紧顶紧螺栓12,使轴箱体与支撑装置之间相对固定,方便运输。在需要作业时,松开顶紧螺栓12,定位销5即可向下收缩落下,避免与轴箱体干涉,操作简单方便。
50.为了使定位销5可以在作业时充分落至最低的位置,避开轴箱体,在底板1的两侧即对应定位销5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14,使底板1可以避开下落的定位销5。
51.该装置在转向架落成组装工序中,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52.1、将固定杆31卡入支撑板2一侧的开口槽8内,拧紧蝶形螺母9,使支撑板2和底板1之间的相对角度固定。
53.2、将轴箱体放置在支撑板2上方的保护垫块7上,同时调节两个定位销5之间的间距,将定位销5的顶部对应插入轴箱节点的轴孔内,拧紧安装座11一侧的顶紧螺栓12,准确定位轴箱体的位置,利用该装置对轴箱体实现有效支撑。
54.3、将该装置推至作业位置,利用落成台位上的顶升装置与底板1下方的配合平面配合,将整个装置抬升。
55.4、松开支撑板2一侧的蝶形螺母9,根据安装高度,适当旋转调节螺杆41,使支撑板2上下移动微调至所需高度位置,再拧紧蝶形螺母9,将支撑板2固定。
56.5、松开定位销5下方的顶紧螺栓12,使定位销5收缩落下,避开轴箱体。
57.实施例二:
58.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固定装置3与支撑板2之间采用可上下移动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具体包括在支撑板2的一侧开设的通孔(图中未示出),固定杆31穿过通孔,利用蝶形螺母9固定,实现支撑板2与固定装置3之间的连接固定。
59.实施例三:
60.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为了简化结构,定位销5也可以仅沿垂直方向移动,以保证定位销5可以完全落下避开轴箱体即可。在支撑板2上开设的用于穿过定位销5的通孔仅为圆孔。
61.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对轴箱体提供有效支撑,且可实现对轴箱体在地面的自动快速推动,方便与转向架自动落成装备配合使用,无需将轮对轴箱组成及构架吊运至落成台位再进行落成作业,可直接用于转向架落成作业,进而大幅提升了转向架落成工序的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6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