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加热不燃烧烟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背景技术:

2.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
3.此类产品的示例为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例如,该材料可为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非烟草产品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尼古丁。作为另一示例,存在有通过加热器对烟草产品进行加热使其释放化合物生成气溶胶的加热装置。比如作为已知技术的201280070578.3号专利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加热装置的抽吸过程中的气流路径的设计。以上已知装置在使用中,加热器的热量会沿径向向外辐射或传递至装置的外壳,使外壳的温度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壳体,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设置有接收孔;所述壳体内设有:
5.腔室,延伸于相对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用于可移除地接收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
6.加热元件,加热接收于所述腔室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7.保持元件,被构造成沿所述腔室的轴向延伸并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所述保持元件界定有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腔室的中空区域,所述加热元件被保持于该中空区域内;
8.空气通道,至少部分于所述中空区域内沿所述近端向远端延伸并于靠近所述远端之位置与所述腔室保持流体连通。
9.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保持元件包括沿径向方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中空区域形成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
10.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外管或内管或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设置有靠近所述近端的进气孔,用于供空气进入所述中空区域内。
11.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内管上设置有靠近所述远端的出气孔,用于供所述中空区域内的空气进入所述腔室。
12.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外管具有靠近所述远端的外径减小的部分,并通过该外径减小的部分连接所述内管。
13.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中空区域具有靠近所述近端的敞口;
14.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电路板;所述加热元件包括有穿过所述敞口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导电引脚。
15.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
16.第一支架,被配置为在靠近所述近端的位置对所述保持元件提供支撑,并密封所
述敞口。
17.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
18.第二支架,被配置为在靠近所述远端的位置对所述保持元件提供支撑;所述第二支架具有至少部分沿所述远端向近端延伸至所述腔室的凸台,以对接收于所述腔室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提供止动;
19.所述凸台沿所述远端向近端的延伸长度的至少部分覆盖或跨过所述出气孔。
20.在优选的实施中,所述加热元件被构造成围绕所述内管的管状或螺旋形状。
21.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被构造成纵长形,并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包括:
22.保持元件,具有沿径向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内管和外管、以及形成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中空区域;
23.所述内管上设有与所述中空区域气流连通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其中,所述第一气孔靠近所述第一端布置,所述第二气孔靠近所述第二端布置;
24.电阻加热元件,被保持于所述中空区域内。
25.以上气雾生成装置具有传导和对流两种热交换方式,使加热元件的热量基本完全被气溶胶生成制品吸收,提升了热量利用率。
附图说明
26.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27.图1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气雾生成装置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气雾生成装置沿宽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加热器的剖面示意图;
30.图4是图3中保持元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图3中加热元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3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加热而非燃烧气溶胶生成制品例如烟支,进而使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一种成分挥发或释放形成供吸食的气溶胶的气雾生成装置。
35.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气雾生成装置的构造可以参见图1至图2所示,装置的外形整体大致被构造为扁筒形状,气雾生成装置的外部构件包括:
36.壳体10,其内部为中空的构造,进而形成可用于红外辐射等必要功能部件的装配空间;壳体10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近端110和远端120;其中:
37.近端110设置有接收孔111,气溶胶生成制品a可通过该接收孔111接收于壳体10内被加热或从壳体10内移出;
38.远端120设置有充电接口例如usb type

c接口、pin针式接口等,通过与外部电源或适配器连接之后,用于为气雾生成装置进行充电。
39.进一步壳体10内部的构造参见图2所示,包括:
40.电阻加热器20,在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中呈管状的形状,进而用于在当气溶胶生成制品a接收于壳体10内时,围绕气溶胶生成制品a的至少一部分,以通过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a的外周的方式使气溶胶生成制品a生成气溶胶;
41.电芯130,用于供电;
42.电路板140,用于在电芯130和电阻加热器20之间引导电流;
43.上支架30,用于在近端110的位置对电阻加热器20提供支撑;
44.下支架40,用于在远端120的位置对电阻加热器20提供支撑。
45.在可选的实施中,电阻加热器20具有大约60~95mm的长度,以及大约4~8mm的内径。
46.在可选的实施中,进一步在可选的实施中,气溶胶生成制品a优选采用加热时从基质中释放的挥发化合物的含烟草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能够加热之后适合于电加热发烟的非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a优选采用固体基质,可以包括香草叶、烟叶、均质烟草、膨胀烟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粉末、颗粒、碎片细条、条带或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固体基质可以包含附加的烟草或非烟草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以在基质受热时被释放。
47.进一步根据图2,下支架40具有至少部分凸入或延伸至电阻加热器20内的凸台41,进而当气溶胶生成制品a至少部分被包围或容纳在电阻加热器20内时抵靠在凸台41上形成止动。
48.电阻加热器20的详细构造可以参见图3所示,包括:
49.加热元件24,通过与电路板140电连接进而在电芯130的供电下发热;
50.保持元件25,被构造成管状的形状,并具有沿径向方向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管21、外管22、以及位于内管21和外管22之间的中空区域23;保持元件25用于容纳和保持加热元件24,在装配后加热元件24是被容纳和保持在中空区域23内的。
51.在可选的实施中,内管21、外管22采用耐热并导热的玻璃、陶瓷、金属或合金等的材质制备,例如不锈钢。当然在装配之后,保持元件25的内管21与加热元件24是抵靠进而相互导热的,同时它们之间是相互绝缘的。例如可以通过打胶、表面氧化、喷绝缘层等方式使它们接触的表面之间形成绝缘。
52.加热元件24的材质则采用具有适当阻抗的金属材料、金属合金、石墨、碳、导电陶瓷或其它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其中,适当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钛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
53.图5示出了图2中加热元件24的结构,被构造呈螺旋线圈的形式;加热元件24上还设置有连接至电路板140的导电引脚241,通过该导电引脚241对加热元件24供电。
54.在其他的可选实施中,加热元件24还可以是薄片式的网状电阻性基材卷绕制备;或者在其他的一些可选实施中,加热元件24还可以是通过印刷、沉积、蚀刻等方式形成于内管21上的导电轨迹的形式。在另外的可选实施中,加热元件24可以是能够经磁场诱导而发热的感应加热元件,感应加热元件可定位在中空区域23内或者保持在上述内管或外管靠近
中空区域23的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加热元件24可由上述保持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构造形成,譬如内管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能够经磁场诱导而感应发热,进而径向热传导至腔室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同时加热中空区域23内的气流。
55.图6示出了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元件24a的结构示意图,加热元件24a呈螺旋线圈的构造,其导线材料的截面形状是不同于常规圆形的宽或者扁的形状。在图6所示的优选实施中,加热元件24a的导线材料的截面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尺寸大于沿垂直于纵向延伸部的径向延伸的尺寸,从而使加热元件24a呈扁的矩形形状。
56.进一步参见图3和图4所示,保持元件25的内管21的中空形成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a的腔室211,气溶胶生成制品a通过接收孔111可移除地接收在腔室211内。
57.根据图3和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中,保持元件25具有相对的上端210和下端220;外管22靠近下端220的端部是通过焊接等方式结合于内管21上的;外管22靠近的上端210端部是与内管21不接触,而使中空区域23在上端210呈敞口的形状,装配后进而被柔性材质的上支架30堵塞或密封。具体在实施中,中空区域23在上端210为敞口,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将加热元件24装配至中空区域23、另一方面还可以用于供加热元件24的导电引脚241由中空区域23的敞口延伸至外部进而与电路板140电连接。
58.具体参见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中,外管22具有靠近下端220的外径减小部分221,该外径减小部分221呈逐渐收缩,并由该外径减小部分221连接至内管21。
59.更加优选地,内管21上设置有上端210的若干进气孔212,以及靠近下端220的若干出气孔213。装配后构造成在抽吸的过程中,空气由如图3中箭头r所示气流路径进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具体,空气由进气孔212进入至中空区域23内,而后沿纵向方向朝下端220延伸基本穿过中空区域23后由出气孔213流出,最终进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后被抽吸。在其他的可变实施中,进气孔212还可以是形成于外管22上的,或者是由内管21与外管22之间的敞口端形成。
60.以上电阻加热器20,具有传导和对流两种热交换方式,使加热元件24的热量基本完全被气溶胶生成制品a吸收,提升了热量利用率。进而可以降低加热元件24的最高温度、可以节省能耗、减小预热时间;以及可以得到更好的抽吸口感,抽吸更多的口数。
61.进一步参见图2所示,下支架40的凸台41的外径基本是小于内管21的内径的,具体实施中凸台41的外径采用4mm左右的尺寸设计;并且下支架40的凸台41具有足够或合适的延伸长度,使其能覆盖或跨过出气孔213,使出气孔213呈图2中的裸露的状态,而避免凸台41或气溶胶生成制品a遮挡或堵塞出气孔213。
62.进一步在可选的实施中,进入进气孔212的外部空气,可以是由图2中接收孔111、上支架30与气溶胶生成制品a之间的间隙进入的;或者在其他的变化实施中,还可以被构造成是由壳体10的侧壁等部位上的气孔等结构进入的。
63.进一步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中,内管21的内壁上还可以增加一些环形的凸起、或柔性的硅胶环等密封材料或密封结构(图中未示出),位置可以布置于在进气孔212和出气孔213之间的部位上;优选靠近进气孔212。前述密封材料或密封结构阻止空气直接由内管21与气溶胶生成制品a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向下直接进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靠近下端220的端部被抽吸,以使空气仅能沿图3中通过中空区域23进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a靠近下端220的端部。
6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