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烟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通过加热烟油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的电子产品,其一般具有雾化器和电池组件两个部分,雾化器内部存储有烟油以及设置有用于加热烟油的雾化芯,电池组件可以给雾化芯供电使其发热产生高温对烟油进行加热。
3.现有电子雾化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在抽吸频次较高或者持续功率输出时间过长时,易出现雾化芯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部分烟油在高温下烧焦碳化、烟雾变黑的情况,降低了用户的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电子雾化装置在抽吸频次较高或者持续功率输出时间过长时存在的问题。
5.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用于存储液体的存储单元,以及用于加热所述液体的发热元件;
6.还包括:
7.热敏电阻,靠近所述发热元件设置;所述发热元件的热量可传递至所述热敏电阻,进而导致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发热元件以及所述电池电连接以形成电回路;
8.控制模块,配置为获取启动信号,以导通所述电回路的电连接;
9.其中,所述电回路配置为在导通期间,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使得流经所述发热元件的电流降低。
10.本技术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热敏电阻感测发热元件的温度引起阻值发生变化,而用户吸食气溶胶时流经发热元件的电流可随着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而降低;从而在吸食频次较高或者持续功率输出时间过长的情形下,可将发热元件的温度限制在较低的范围,实现热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1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示意图;
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示意图;
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1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1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组件示意图;
1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持件示意图;
1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持件另一视角示意图;
2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体示意图;
21.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22.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如图1

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10包括外壳11、吸嘴组件12、雾化组件13、保持件14、基体15、阻隔件16、电池17、控制模块18、固定座19、密封件20以及底座21。
26.外壳11呈圆柱状且内部中空,外壳11具有上敞口端和下敞口端,吸嘴组件12的一端可固定在上敞口端,底座21的一端可固定在下敞口端,进而形成收容空间。吸嘴组件12、雾化组件13、保持件14、基体 15、阻隔件16、电池17、控制模块18、固定座19、密封件20等部件均设置在收容空间中。
27.请结合图3

图6进行理解,雾化组件13包括基座131、导液件132、发热组件133以及防漏件134。
28.导液件132与发热组件133均保持在基座131上。具体地,基座131 大致呈管状,其上端与吸嘴组件12连接。基座131具有朝向外壳11的内表面延伸的延伸部(附图未示出),延伸部抵接在外壳11的内表面,从而使得基座131的外表面、外壳11的内表面以及吸嘴组件12之间界定用于存储液体的存储单元a。雾化组件13还包括密封件(附图未示出),密封件套接在基座131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存储单元a的下方。密封件用于对基座131的外表面与外壳11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阻止液体往下流动。
29.导液件132与发热组件133均呈管状,导液件132包裹在发热组件 133的外围,导液件132与发热组件133一起设置在基座131内,基座 131的管壁上具有多个进液口1311,通过进液口1311,发热组件133与存储单元a流体连通。如图6所示,发热组件133包括多孔基体1331、发热元件1332、电线1333以及电线1334。发热元件1332置于多孔基体1331的内表面,或者嵌入在多孔基体1331中。电线1333和电线1334 分别与发热元件1332连接,并与电池17
藕接。
30.防漏件134也保持在基座131上。具体地,防漏件134设置在基座 131内,且位于导液件132和发热组件133的下方。防漏件134具有内管、外管以及自内管外表面延伸至外管内表面的延伸部(附图未示出);延伸部向下凹陷形成收集腔,用于收集液体,防止液体流入至保持件14。
31.请结合图7

图9进行理解,保持件14包括本体141、插入部142、限位部143以及限位部144。
32.本体141具有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部分端面朝向基座131的方向延伸形成插入部142,插入部142的直径小于本体141的直径,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端的另一部分端面形成台阶面1411。插入部142可插入到基座131中,在插入之后台阶面1411抵接在基座131的端部,防漏件134位于插入部142的上方,即防漏件134 设置在发热元件1332与保持件14之间。这样,通过保持件14与基座 131的接触,发热元件1332热量可通过基座131和保持件14传递至热敏电阻151。
33.基体15设置在发热元件1332与控制模块18之间。基体15包括但不限于电路板、固定板等等;优选的,采用电路板,通过将热敏电阻151 布置在电路板上,一方面便于电连接,另一方面便于将热敏电阻151靠近发热元件1332设置。基体15具有第一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热敏电阻151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在基体15保持在本体141 的第二端时,所述第一面是朝向本体141设置的,即朝向雾化组件13 或者发热元件1332设置。限位部143和限位部144用于限制基体15移动,以将基体15保持在所述第二端。限位部144自本体141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本体141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部143与限位部144不同的是,具有轴向延伸的凸出部分。这样,在基体15保持在本体141的第二端时,限位部144可限制基体15轴向移动,限位部143可限制基体15轴向和纵向移动。
34.电池17设置在雾化组件13的下方,用于为电子雾化装置10提供电力。在本示例中,电池17为不可充电电池。阻隔件16设置在雾化组件13与电池17之间,阻隔件16可将雾化组件13与电池17隔开,并阻止液体流入电池17中。
35.固定座19位于电池17的下方。固定座19用于固定控制模块18;密封件20设置在控制模块18与固定座19之间,以进行密封。控制模块18用于获取启动信号,进而控制发热元件1332加热液体以生成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36.在本示例中,控制模块18包括气流传感器以及控制芯片,且由所述气流传感器和控制芯片一体形成。如图10所示,气流传感器和控制芯片一体形成的结构可参考图中的181所示,控制模块18还具有第一电连接端182、输出端183以及第二电连接端184。控制芯片采用的asic 设计,可避免目前的mcu方案的死机现象。
37.底座21上具有进气孔211,气流可通过该进气孔211流入,经过控制模块18时,可被其中的气流传感器感测到,进而通过控制芯片控制发热元件1332。请再参考图2、图7

图9所示,气流在经过控制模块18 和电池17之后,依次经过阻隔件16、基体15、保持件14、雾化组件 13,并从吸嘴组件12流出至用户的嘴中进行吸食,图中的a为流经阻隔件16、基体15、保持件14、雾化组件13以及吸嘴组件12的气流通道。保持件14的气流孔1412、基体15的气流孔153形成部分气流通道。
38.所述热敏电阻151、所述发热元件1332以及所述电池17电连接以形成电回路;其
中,所述热敏电阻151与所述发热元件1332串联连接。如图11所示,在本示例中,控制模块18的第一电连接端182与电池17 的正极电连接,控制模块18的输出端183与发热元件1332的一端电连接,发热元件1332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8的第二电连接端184以及热敏电阻151的一端电连接,热敏电阻151的另一端与电池17的负极电连接。请再参考图2、图7

图9所示,保持件14具有电线孔1413、基体15具有电线孔152,以供供电线通过,进而形成电连接。
39.热敏电阻151采用的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由图2可知,保持基体15的保持件14是抵接在基座131上的,这样,使得热敏电阻151靠近发热元件1332设置,发热元件1332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传递至热敏电阻151,进而导致热敏电阻151的阻值发生变化;传递方式可以为传导或者辐射。
40.进一步地,由前述描述可知,由于发热组件133与基座131的下端具有一定的距离,而保持件14抵接在基座131的下端(或者,由于防漏件134设置在保持件14与发热组件133之间),部分基座131和/或防漏件134形成间隔件,进而使得热敏电阻151与发热元件1332之间保持预设的距离。具体地,热敏电阻151与发热元件1332的距离大约在 8mm~12mm之间,优选的为10mm。这样,通过将热敏电阻151与发热元件1332保持预设的距离,可使得热敏电阻151能够获得较为合适的热量,导致热敏电阻151的阻值发生变化,进而实现热保护功能。
41.进一步地,为了提升传递效率,保持件14的本体141具有通孔(参考图中的气流孔1412所示,该通孔与气流孔1412是连通的),通过该通孔可使得发热元件1332加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热敏电阻151。
42.请再参考图11所示,用户吸食时,控制模块18感测到气流变化(即获取启动信号)之后,控制模块18的b+与o+端形成通路,电流从电池17的正极流出,经过第一电连接端182、第二电连接端184、发热元件1332以及热敏电阻151,流入至电池17的负极。需要说明的是,启动信号并不限于吸食气流的变化,例如:可以为开关控制信号等等。
43.热敏电阻151的零功率室温阻值介于50毫欧姆~150毫欧姆;或者,介于50毫欧姆~120毫欧姆;或者,介于50毫欧姆~100毫欧姆;或者,介于50毫欧姆~80毫欧姆;或者,介于60毫欧姆~80毫欧姆。用户正常吸食时,发热元件1332的阻值介于0.8欧姆~2欧姆。因此,热敏电阻151的发热量和损耗较小,对发热元件1332的影响也较小。此时,发热元件1332传递到热敏电阻151的热量和热敏电阻151自身发热量均较小,不会触发热保护功能。
44.当吸食的频次变高或因为异常情况下持续功率输出时间过长时,发热元件1332的温度急剧上升,发热元件1332传递到热敏电阻151的热量和热敏电阻151自身发热量迅速增大,进而导致热敏电阻151的阻值将随着发热元件1332的温度上升而增大,从而使得电回路中的总体阻值增大;总体阻值增大之后,导致电回路中的电流变小,即流经发热元件1332的电流将变小,进而可将发热元件1332的温度限制在较低的范围,实现热保护功能。或者,热敏电阻151的阻值增大,其两端的压降将增大,导致控制模块18的供电电压变低,使得控制模块18不能工作,进而导致电回路中的电流变小,实现热保护功能。
45.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示例中,均是以热敏电阻151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进行说明。在其他示例中,热敏电阻151可以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与发热元件1332的电连接关系,是将热敏电阻151与发热元件1332并联连接(可参考图11进行理解);在该示例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零功率室温阻值介于5欧姆~25欧姆;或者,介于7欧姆~25 欧姆;或者,介于8欧姆~25欧姆;或者,介于10欧姆~25欧姆;或者,介于12欧姆~20欧姆。
4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