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切口加压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切口加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2.颈动脉剥脱手术多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这种患者术前因为使用抗凝药物,部分患者会出现术后出血,需要进行加压包扎,在加压包扎时需要医护人员一直用手按压,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手按压时压力不均匀,按压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在进行加压止血时,往往是通过医护人员进行手动按压,在包扎时长较久时会导致医护人员较为疲倦,长时间按压后医护人员按压会使得按压的保持效果较差,且单纯用敷料加压包扎,出血风险仍然很高,导致加压止血的稳定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部切口加压止血装置,具有提高止血效果,降低患者痛苦及不安全因素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切口加压止血装置,包括患者本体,所述患者本体的颈部外侧设有用于对切口进行包围的包围组件,所述包围组件的内侧设有用于对所述患者本体切口进行挤压的气囊,所述气囊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气囊外侧固定连接有胶管,所述气囊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套环和连接条,所述套环一端与所述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一端与所述固定条固定连接。
5.其中,所述包围组件包括颈套、两个pvc条和两个承托座,所述颈套套设与所述患者本体的外侧,两个所述pvc条均与所述颈套外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承托座固定连接与所述颈套顶部。
6.其中,所述颈套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颈套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两个所述第二通槽均与两个所述pvc条位置相对应。
7.其中,所述套环与所述连接条均贯穿所述第二通槽,所述套环与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颈套滑动连接。
8.其中,所述连接条外侧套设有凸起环,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凸起环与所述套环卡合连接。
9.其中,所述套环和所述连接条套设与所述pvc条外侧,且所述套环和所述连接条与所述pvc条卡合连接。
10.其中,所述胶管一端固定连接有乳胶球,所述胶管外侧固定有气压表,所述胶管与所述乳胶球之间固定连接有医用气阀。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套环与连接条的配合将气囊固定至pvc条上,从而对气囊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且通过套环和连接条的配合能够将气囊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使得能够更加适用于颈部切口位置的不同,从而提升适用性,同时保证了对切口加压的位置准确性,且可在包扎完成后对切口持续的加压,从而防止切口处出血的风险,降低患者术
后的痛苦,且通过承托座与患者本体的下颌进行相抵触,从而通过下颌进行借力对颈套进行限位,颈套的底端相较于顶端较为宽大,可使受压部位面积增大,形成较好的包裹,保证了包裹的稳定,且承托座只位于患者本体的下颌保证了借力支撑的同时,减小包裹较高的不适感。
1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 处放大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颈套和pvc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pvc条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患者本体;2、包围组件;21、颈套;211、第一通槽;212、第二通槽;22、pvc条;23、承托座;3、气囊;31、固定条;32、胶管;33、乳胶球;34、气压表;35、医用气阀;4、限位组件;41、套环;42、连接条;421、凸起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切口加压止血装置,包括患者本体1,患者本体1的颈部外侧设有用于对切口进行包围的包围组件2,包围组件2的内侧设有用于对患者本体1切口进行挤压的气囊3,气囊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31,气囊3外侧固定连接有胶管32,气囊3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对气囊3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4,两个限位组件4均包括套环41和连接条42,套环41一端与固定条31固定连接,连接条42一端与固定条31固定连接。
19.本实施方案中:在患者本体1脖颈处进行手术后,在使用敷料包扎完成后,使用颈套21对患者本体1的颈部进行包裹,此时将气囊3调整至于切口相对应的位置,在通过套环41与连接条42的配合将气囊3固定至pvc条22上,从而对气囊3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且通过套环41和连接条42的配合能够将气囊3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使得能够更加适用于颈部切口位置的不同,从而提升适用性,同时保证了对切口加压的位置准确性,且可在包扎完成后对切口持续的加压,从而防止切口处出血的风险,降低患者术后的痛苦,随后在将颈套21调整到合适的松紧度,在通过乳胶球33和胶管32的配合对气囊3进行输气加压,调整到合适的压力即可,且颈套21在包裹患者本体1的颈部时,颈套21的底端相较于顶端较为宽大,可使受压部位面积增大,形成较好的包裹,且通过承托座23与患者本体1的下颌进行相抵触,从而通过下颌进行借力对颈套21进行限位,保证了包裹的稳定,且承托座23只位于患者本体1的下颌保证了借力支撑的同时,减小包裹较高的不适感,同时在对气囊3充气的过程中可通过气压表34对充气的气压进行观察,便于医护人员调整至合适的气压,从而保证对切口的有效加压。
20.包围组件2包括颈套21、两个pvc条22和两个承托座23,颈套21套设与患者本体1的外侧,两个pvc条22均与颈套21外壁固定连接,两个承托座23固定连接与颈套21顶部;颈套21对患者本体1的颈部进行包裹,pvc条22对气囊3进行限位,保证了气囊3安装的位置可进行调节,使得能够更好的适应切口的位置,承托座23与患者本体1的下颌处进行贴合,承托
座23从而能够通过与患者本体1的下颌处相互挤压,使得能够对颈套21起到限位固定,且承托座23只位于下颌处,保证了贴合限位的同时减小全包围是带来的沉闷,提升佩戴的舒适。
21.颈套21开设有第一通槽211,颈套21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212,两个第二通槽212均与两个pvc条22位置相对应;颈套21上开设的第一通槽211和第二通槽212能够方便在气囊3滑动的过程中对胶管32进行让位,从而方便气囊3进行滑动调节位置,提升该装置的适用性。
22.套环41与连接条42均贯穿第二通槽212,套环41与连接条42通过第二通槽212与颈套21滑动连接;套环41的环状内径与连接条42的外径相同,在连接条42穿入到套环41内对pvc条22进行包围在锁紧后,能够将气囊3进行固定限位,从而将气囊3固定到与患者本体1切口处相对应的位置,保证了该装置的适用性,套环41和连接条42在贯穿颈套21后,能够通过调整套环41和连接条42在pvc条22上的位置对气囊3在颈套21内侧的位置进行调整,方便了根据切口实际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对切口的加压效果更加稳定。
23.连接条42外侧套设有凸起环421,连接条42通过凸起环421与套环41卡合连接;连接条42外侧的凸起环421尺寸大于套环41内径的尺寸,从而使得在连接条42和凸起环421穿过套环41时,能够进行限位,将连接条42和套环41固定在pvc条22上,从而对气囊3完成限位,保证了加压位置的稳定。
24.套环41和连接条42套设与pvc条22外侧,且套环41和连接条42与pvc条22卡合连接;套环41和连接条42的配合对pvc条22进行锁紧,且套环41和连接条42均为柔性硅胶条,提升患者在佩戴时的舒适度。
25.胶管32一端固定连接有乳胶球33,胶管32外侧固定有气压表34,胶管32与乳胶球33之间固定连接有医用气阀35;胶管32用于传输乳胶球33泵出的气体至气囊3内,对气囊3完成充气加压,气压表34用于显示当前加压的压力数值,用于对操作的医护人员起到提示作用,便于调整到合适的气压值,医用气阀35用于控制充放气,可在充到合适数值后关闭,使得气囊3处于稳定数值内,保证了对切口加压的稳定。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用颈套21对患者本体1的颈部进行包裹,此时承托座23与患者本体1的下颌处相互接触对颈套21进行限位固定,在通过拉动套环41和连接条42将气囊3调整至于切口相对应的位置,再将连接条42和套环41包围在pvc条22外侧,随后将连接条42穿过套环41进行限位固定,随后在通过乳胶球33和胶管32对气囊3进行加压,从而通过气囊3对包扎完成的切口持续加压,防止切口处出血的风险,降低患者术后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