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及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2.进行下肢骨折病患者创面小手术(如清创手术)时,病患者的下肢部位一般不进行固定直接放置于手术床上,随着手术时间的持续病患者下肢很难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若出现移动便容易触及有菌物件,造成下肢伤口感染。
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下肢抬高垫有高和低两款,分别用于大腿部分骨折和小腿及以下部位的骨折,下肢抬高的同时易造成脚后跟处受压,造成皮肤压力性损伤,临床上常使用软性物体(如毛巾等)抬高脚后跟减压,防止局部压力性损伤,下肢的腓总神经沿下肢外侧分布,比较表浅,下肢如较长时间外旋易使神经受压造成神经功能受损。
4.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垫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垫,以解决下肢抬高的同时易造成脚后跟处受压,造成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问题。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一侧面开设有第一滑道槽,该第一滑道槽内部连接有第一滑动部,该第一滑动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上端面开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内部设有滑动板,该滑动板一侧面设有紧制板和塑料板,该塑料板连接在紧制板一侧表面上,且紧制板一侧面中部连接有紧制螺母,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体,且第一固定板上端面设有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滑道槽,且两个第二固定板相对面开设有圆弧槽;所述第二滑道槽内部连接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包括第二滑动部,该第二滑动部连接在第二滑道槽内部,该第二滑动部上端面连接有固定块,该固定块上端面一侧连接有转动壳,该转动壳内部连接有转动部,该转动部外表面连接有转动板,该转动板中部连接有把手。
6.所述第一滑道槽适配于第一滑动部且第一滑道槽正对于第一固定板一侧面设置。
7.所述紧制板正对于滑动板一侧面设置,且紧制板上的塑料板设有若干个。
8.所述滑动板适配于容纳槽,且滑动板上端面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下端面。
9.所述第二滑道槽适配于第二滑动部,所述紧制螺母穿通于第一固定板上的容纳槽内部一侧面。
10.所述转动板正对于圆弧槽上端面,且转动板适配于转动壳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和第一滑动部与第一滑道槽的设置,有利于下肢如较长时间外旋时,不易使神经受压造成神经功能受损,加强对神经的保护,提高临床上利用第一固定板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防止局部压力性损伤。
13.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板的设置,利用紧制螺母旋紧力带动紧制板和塑料板向
滑动板的一侧面压去,并固定滑动板不在滑动或晃动,有利于在临床上可高可低设置,减少对造成皮肤压力性损。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板和紧制板的局部放大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滑道槽和第一固定板的局部放大图。
19.图中:
20.1-垫体,11-第一滑道槽,2-第一滑动部,3-第一固定板,31-容纳槽,32-滑动板,33-紧制板,34-塑料板,35-紧制螺母,36-弹簧体,4-第二固定板,41-第二滑道槽,5-固定机构,51-第二滑动部,52-固定块,53-转动壳,54-转动部,55-转动板,5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2.实施例:
23.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包括垫体1,所述垫体1一侧面开设有第一滑道槽11,该第一滑道槽11内部连接有第一滑动部2,该第一滑动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该第一固定板3上端面开设有容纳槽31,该容纳槽31内部设有滑动板32,该滑动板32一侧面设有紧制板33和塑料板34,该塑料板34连接在紧制板33一侧表面上,且紧制板33一侧面中部连接有紧制螺母35,两个第一固定板3两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体36,且第一固定板3上端面设有第二固定板4,该第二固定板4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滑道槽41,且两个第二固定板4相对面开设有圆弧槽42;该圆弧槽42的外表面上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二滑道槽41内部连接有固定机构5,该固定机构5包括第二滑动部51,该第二滑动部51连接在第二滑道槽41内部,该第二滑动部51上端面连接有固定块52,该固定块52上端面一侧连接有转动壳53,该转动壳53内部连接有转动部54,该转动部54外表面连接有转动板55,该转动板55的内表面上设有魔术贴,该转动板55中部连接有把手56。
25.所述第一滑道槽11适配于第一滑动部2,且第一滑道槽11正对于第一固定板3一侧面设置。首先将病患的大腿放入垫体1上的圆弧槽42上,如病患的大腿的宽度过大时,可利用第一滑道槽11和第一滑动部2适配进行双向向外滑动,并带圆弧槽42同时滑动,有利于提高对大部分的病患的大腿可进行调整宽度。
26.所述紧制板33正对于滑动板32一侧面设置,且紧制板33上的塑料板34设有若干个。可通过容纳槽31和滑动板32适配进行向上滑动,在调整好高度时,利用紧制螺母35旋紧力带动紧制板33和塑料板34向滑动板32的一侧面压去,并固定滑动板32不在滑动或晃动,有利于在临床上可高可低设置,减少对造成皮肤压力性损。
27.所述滑动板32适配于容纳槽31,且滑动板32上端面连接在第二固定板4下端面。可通过容纳槽31和滑动板32适配进行向上滑动,并带动第二固定板4同时向上滑动,在调整好
高度时,利用紧制螺母35旋紧力带动紧制板33和塑料板34向滑动板32的一侧面压去,并固定滑动板32不在滑动或晃动,有利于在临床上可高可低设置,减少对造成皮肤压力性损。
28.所述第二滑道槽41适配于第二滑动部51,所述紧制螺母35穿通于第一固定板3上的容纳槽31内部一侧面。利用紧制螺母35旋紧力带动紧制板33和塑料板34向滑动板32的一侧面压去,并固定滑动板32不在滑动或晃动。
29.所述转动板55正对于圆弧槽42上端面,且转动板55适配于转动壳53。利用转动部54与转动壳53转动连接,进行调整并固定好病患大腿。
30.工作原理
3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病患的大腿放入垫体1上的圆弧槽42上,如病患的大腿的宽度过大时,可利用第一滑道槽11和第一滑动部2适配进行双向向外滑动,并带圆弧槽42同时滑动,滑动到大腿适合的宽度,在配合弹簧的收紧力,进行简易固定大腿,在调整后,通过固定机构5上的第二滑动部51与第二滑道槽41适配进行双向向内滑动,并带动转动板55同时滑动,在利用转动部54与转动壳53转动连接,进行调整并固定好病患大腿,有利于在下肢如较长时间外旋时,不易使神经受压造成神经功能受损,加强对神经的保护,提高临床上利用第一固定板3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防止局部压力性损伤。
32.如病患的大腿的需要调高时,可通过容纳槽31和滑动板32适配进行向上滑动,并带动第二固定板4同时向上滑动,在调整好高度时,利用紧制螺母35旋紧力带动紧制板33和塑料板34向滑动板32的一侧面压去,并固定滑动板32不在滑动或晃动,有利于在临床上可高可低设置,减少对造成皮肤压力性损。
33.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