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股动脉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属于止血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股动脉止血器。


背景技术:

2.股动脉穿刺术是血管介入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而穿刺点的有效压迫又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手段之一。我国自开展血管内治疗后,股动脉穿刺点常规用绷带加压包扎或砂袋压迫:有介入手术完成后,术者先对病人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10~15分钟的人工按压。然后再使用约0.5kg的沙袋压迫持续穿刺部位6小时以上,穿刺肢体制动24小时。
3.这种方法,在按压加压的过程中,人工按压的力度难以控制,费时费力,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渗血和血肿的现象。
4.公开号为cn2037362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股动脉压迫器,包括:包括压迫部件、圆形的柔性护板、四条束紧带,支撑板、螺杆和硬板,压迫部件固定在柔性护板正面中心位置;四条束紧带通过可调固定机构可拆卸的设置在柔性护板的边缘且两两之间的连线不垂直;所述的支撑板为中心设有螺孔、两端固定在柔性护板背面的弧形硬板,支撑板的中心与柔性护板的中心垂直重合;螺杆穿过螺孔与螺孔配套连接,螺杆的前端紧贴硬板;硬板固定在柔性护板背面中心,压迫部件为医用硅胶制成的半球形,压迫部件球面上设有乳头状凸起部。该股动脉压迫器,固定繁琐,操作复杂,无法精准的控制压力,不够精准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动脉止血器。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股动脉止血器,包括压板、托板、按压机构和绑带;所述按压机构穿设且固定安装于托板,且按压机构底部固定安装于压板;所述绑带覆盖并粘接于托板并将托板固定于压迫止血处;所述按压机构穿设于绑带。
8.所述压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下表面粘接有无菌止血材料;所述气囊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充气囊体和单向阀;所述充气囊体两侧均设置有单向阀,且单向阀的出气口均朝向气囊;所述出气管安装有泄气阀。
9.所述压板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气囊嵌设并粘接于该凹槽。
10.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压帽、定位管、转子、弹簧、连接杆。所述按压帽的外侧面周向等角度均布有第一凸块;所述定位管固定安装于压板中央;所述定位管内侧壁周向等角度均布有凸棱;所述第一凸块嵌设于相邻凸棱之间的凹槽,从而使得按压帽沿着定位管的轴向上下运动。所述按压帽底部周向开设有第一v形口;所述凸棱底部开设有第二v形口。
11.所述第二v形口左侧面与定位管的轴向平行设置,右侧面倾斜设置;且凸棱底部位于第二v形口左侧的底面为向左上倾斜的斜面,第二v形口右侧为相邻凸棱之间的凹槽;所述第二v形口的开口底部和右侧顶部均轴向对应于相应第一v形口的右侧斜面;所述转子位于定位管内部,且转子外侧壁周向等角度均布有轴向一体设置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
顶部呈v形,且第二凸块的个数和第一凸块的个数相同;所述第二凸块的宽度小于相邻凸棱的间隙。
12.所述连接杆顶端插设于转子,底端穿过托板和定位管之后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顶端顶触连接杆,底端顶触定位管。
13.所述定位管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按压帽顶端穿设于顶盖,底端卡设于顶盖;所述连接杆穿设于底盖,且弹簧底端顶触底盖;所述连接杆一体设置有凸环;所述弹簧夹设于凸环和底盖之间。
14.所述绑带有2块,且呈十字形交错设置,并在交错处开设有纵向的剪口;所述按压机构穿过剪口并外露于绑带。
15.将本装置与使用者出血部位对齐,用绑带固定后向下按住按压帽,就能使压迫压力迅速达到一个合理的压力区间,操作简便,有效地减轻医护工作者工作难度,也提升了止血有效率,缩短了止血时间。同时能通过气囊微调压力,可酌情加压,精准调节压迫力,增加了产品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按压帽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转子的状态变化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中:压板1、气囊2、进气管3、充气囊体4、单向阀5、出气管6、泄气阀7、托板8、按压机构9、按压帽10、第一凸块11、第一v形口12、定位管13、凸棱14、第二v形口15、顶盖16、底盖17、转子18、第二凸块19、连接杆20、凸环21、弹簧22、绑带23、剪口24、管罩25。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压迫止血压力范围的临床研究》公开了:先升萍等在临床研究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压迫止血压力范围表明:18~20kpa的压力为最适的压力范围。压力过大病人给病人带来不适,压力过小会增加出血率。这个压力符合以下要求:(1)以最小的压力,既能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又能减轻病人不适与痛苦。(2)能扪到足背动脉的搏动(既达到止血目的,又不影响动、静脉内的血流)。
23.一种股动脉止血器,包括压板1、托板8、按压机构9和绑带23;所述按压机构9穿设于托板8,且按压机构9底部固定安装于压板1;所述绑带23覆盖并粘接于托板8;所述按压机构9穿设于绑带23。
24.所述压板1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气囊2;所述气囊2下表面粘接有无菌止血材料。作为优选,所述压板1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气囊2嵌设并粘接于该凹槽。所述气囊2连通有进气管3和出气管6;所述进气管3上设置有充气囊体4和单向阀5;所述充气囊体4两侧均设置有单向阀5,且单向阀5的出气口均朝向气囊2;所述出气管6安装有泄气阀7。所述无菌止血材料,可以为无菌纱布。
25.当压力不够,可以通过向气囊2中充气,从而增加压力。握压充气囊体4,充气囊体4
有体积缩小的趋势,由于充气囊体4内外两侧设置了单向阀5,因此,充气囊体4中的气体只能朝向气囊2流动,且不会逆流,从而增加了气囊2的气压。当压力过于充足时,可以打开出气管6中的泄气阀7,从而排出气囊2中的部分气体。
26.作为优选,所述压板1和托板8可以采用透明材质,有利于观察压板1下方纱布的状态以及压迫部位的出血情况。
27.按压机构9包括按压帽10、定位管13、转子18、弹簧22、连接杆20。所述按压帽10的外侧面周向等角度均布有第一凸块11;所述定位管13固定安装于压板1中央;所述定位管13内侧壁周向等角度均布有凸棱14;所述第一凸块11嵌设于相邻凸棱14之间的凹槽,从而使得按压帽10沿着定位管13的轴向上下运动。所述按压帽10底部周向开设有第一v形口12;所述凸棱14底部开设有第二v形口15。
2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v形口15左侧面与定位管13的轴向平行设置,右侧面倾斜设置;且凸棱14底部位于第二v形口15左侧的底面为向左上倾斜的斜面,第二v形口15右侧为相邻凸棱14之间的凹槽;所述第二v形口15的开口底部和右侧顶部均轴向对应于相应第一v形口12的右侧斜面。当然,本段中的部件方向反向设置,可以成为另外一个等同方案的实施例。
29.所述转子18位于定位管13内部,且转子18外侧壁周向等角度均布有轴向一体设置的第二凸块19;所述第二凸块19顶部呈v形,且第二凸块19的个数和第一凸块11的个数相同;所述第二凸块19的宽度小于相邻凸棱14的间隙。
30.所述连接杆20顶端插设于转子18,底端穿过托板8和定位管13之后与压板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2顶端顶触连接杆20,底端顶触定位管13。
31.进一步,所述定位管13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16,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17。所述按压帽10顶端穿设于顶盖16,底端卡设于顶盖16。所述连接杆20穿设于底盖17,且弹簧22底端顶触底盖17。所述连接杆20一体设置有凸环21;所述弹簧22夹设于凸环21和底盖17之间。
32.当需要按压机构9提供向下的压力时,向下按住按压帽10,按压帽10下行,第一v形口12顶触转子18的第二凸块19后继续下行,直到第二凸块19脱离相邻凸棱14之间的凹槽。由于第二v形口15的右侧顶部轴向对应于相应第一v形口12的右侧斜面,因此,转子18在弹簧向上力量的作用下略微向左转动,使得转子18上的第二凸块19落于第一v形口12的开口底部。然后放开按压帽10,在弹簧向上力量的作用下,转子18和按压帽10均上行,直到转子18上的第二凸块19被第二v形口15卡住,此时,转子18上的第二凸块19落于第二v形口15的开口底部,从而最终固定住连接杆20下行的距离。
33.由于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压迫止血有个合理的压力范围,因此,可以通过实验计算出该压力范围所需的连接杆20下行的距离。
34.当不再需要按压机构9提供向下的压力时,向下按住按压帽10,第一v形口12顶触转子18的第二凸块19后继续下行,直到第二凸块19脱离第二v形口15。由于第二v形口15的开口底部轴向对应于相应第一v形口12的右侧斜面,因此,转子18在弹簧向上力量的作用下略微向左转动,使得转子18上的第二凸块19落于第一v形口12的斜面,然后,在弹簧向上力量的作用下第二凸块19滑至相邻凸棱14之间的凹槽,从而最终实现连接杆20上行。
35.所述绑带23为法国优格医疗用品公司生产urgostrapping优力舒的弹性绑带。所述绑带23有2块,且呈十字形交错设置,并在交错处开设有纵向的剪口24;所述绑带23覆盖
并粘接于托板8并将托板8固定于压迫止血处;所述按压机构9穿过剪口24并外露于绑带23。
36.本绑带23相对于传统的胶带,透气性更好,弹性,稳定性好,不易发生过敏反应。传统的胶带,明显增加了穿刺部位并发症,包括局部皮肤红斑、水泡、出血、血肿等。
37.本装置在使用时,气囊2处于半满的状态,将压板1至于压迫点,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然后用绑带23固定,按动按压机构9,连接杆下行,使得压迫压力能迅速达到一个合理的压力区间。然后透过透明的压板1、托板8观察压迫点有无出血,往气囊2中充气,酌情加压,以能触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若压力过大,则通过泄气阀7调节气囊2的充气状态,从而减小压力。6~8h后,按动按压机构9,连接杆上行,压板1的压力得到松解,撤除十字固定的绑带,患者可允许简单下床活动。
38.由于病患躺卧时通常需要盖被子,为了避免被子触发本装置的按压机构9,可以在定位管13顶部套有管罩25。管罩25与定位管13卡接,从而方便取下管罩25。
39.使用本装置后,止血有效率在97.1%,止血时间在2.15
±
1.6min,且未见过敏反应,使用效果良好。
40.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