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
背景技术:2.外阴尿布皮疹是婴幼儿患者就诊皮肤科常见及多发性疾病之一,其是指以臀部红肿、臀部皮肤出现红色斑点状疹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婴儿臀部炎症,主要由于小儿臀部受到尿液、粪便以及不洁净、潮湿尿布的刺激和摩擦后所引起的皮肤炎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儿出现皮肤溃烂和表皮剥脱的情况,如果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还会并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少数病例还会发展为皮下坏疽、败血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3.对于外阴尿布皮疹除了药物治疗外,一般还会采用ls-150半导体激光疗法及红光治疗增强吞噬细胞活动,达到快速消炎的效果,同时能加快成纤维细胞增殖、上皮细胞和血管再生,有利于会阴伤口愈合。上述照光时间需要15-20min,患者多数是两岁以下的儿童,配合度极低,大多数儿童会哭闹不止,而且由于患儿的腿长较成人短,成人用的腿部支撑器不适用于患儿,因此照光过程中需要父母抬起患儿的双下肢,以充分暴露会阴部,照光才能顺利进行,整个过程患儿和父母均非常辛苦,而且患儿舒适度不高,容易降低治疗效果。再者,患儿持续的哭闹导致病房环境嘈杂,影响其他患者的诊疗。
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旨在解决患儿在照光时需父母抬起双下肢,患儿舒适度和治疗效果差的问题。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机构,每一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端的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弓形夹具,所述弓形夹具设置有供床板插入的插槽,所述弓形夹具的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锁杆,所述第一固定锁杆的末端与床板的上表面接触或分离。
8.所述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外撑杆和内撑杆;所述外撑杆的管径大于所述内撑杆的管径,所述外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弓形夹具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外撑杆的中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内撑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撑杆中,所述外撑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锁杆,所述第二固定锁杆的末端与所述内撑杆的外侧壁接触或分离。
9.所述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锁杆和所述第二固定锁杆的顶部均设置有手轮。
10.所述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纵截面呈“u”型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槽孔中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上表面与所述腿托的
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转动块左右两侧的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和所述第四螺纹孔在同一水平延长线上,所述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中均螺纹连接有一条第三固定锁杆;所述连接块的其中一外侧壁上固接有螺母,所述第三固定锁杆的末端穿过所述螺母。
11.所述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其中,两条所述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套筒以及第四固定锁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其中一条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在另一条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向设置,且在同一水平延长线上;所述套筒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管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套筒的两端;所述套筒两端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五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五螺纹孔中分别螺纹连接有所述第四固定锁杆,其中一个所述第四固定锁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壁接触或分离,另一个所述第四固定锁杆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壁接触或分离。
12.所述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其中,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7”字形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末端朝床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挂钩。
13.所述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其中,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其内腔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杆螺纹连接。
14.所述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其中,所述腿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绷带的安装孔。
15.所述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其中,所述安装孔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安装孔分别沿所述腿托的长度方向等距地延伸设置。
16.所述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其中,所述腿托的外部包裹有软垫,所述软垫上设置有与若干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的通孔。
17.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通过设置用于承托患儿腿部的腿托、用于支撑腿托的支撑杆、与床板可拆卸连接的弓形夹具,所述弓形夹具与第一固定锁杆相配合,实现两个支撑机构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适用于不同患儿腿部跨度大小的患儿;解决了患儿会阴部治疗时双下肢无处安放,需要家长双手抬起患儿下肢的现象,解放了家长的双手;缓解了患儿双下肢因长时间无支撑面导致的腿部酸胀不适感。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20.图2为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21.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2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支撑杆、11-外撑杆、111-第二固定锁杆、112-手轮、12-内撑杆、2-腿托、21-安装孔、3-弓形夹具、31-插槽、32-第一固定锁杆、4-连接块、5-转动块、51-第三固定锁杆、6-连接组件、61-第一连接杆、62-第二连接杆、63-套筒、64-第四固定锁杆、7-第三连接杆、71-外螺纹、72-挂钩、8-连接件、100-床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幼儿腿部支撑固定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机构,每一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杆1、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上端的腿托2,所述支撑杆1的下端连接有弓形夹具3,所述弓形夹具3设置有供床板100插入的插槽31,所述弓形夹具3的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锁杆32,所述第一固定锁杆32的末端与床板100的上表面接触或分离。
25.在实际使用时,患儿躺在病床上,医护人员将两个支撑机构分别放置在床尾上,根据患儿腿部的跨度先分别将两个弓形夹具3水平地插入床尾的床板100中,将患儿的腿部放置在腿托2上,然后移动两个支撑机构,使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直至患儿会阴完全暴露,依次分别将两个第一固定锁杆32旋进第一螺纹孔中,用于锁定弓形夹具3和床板100。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患儿会阴部治疗时双下肢无处安放,需要家长双手抬起患儿下肢的现象,解放了家长的双手;缓解了患儿双下肢因长时间无支撑面导致的腿部酸胀不适感;而且可根据患儿腿部的跨度调整两个支撑机构的距离,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患儿。
26.请参阅图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1包括外撑杆11和内撑杆12;所述外撑杆11的管径大于所述内撑杆12的管径,所述外撑杆11的下表面与所述弓形夹具3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外撑杆11的中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内撑杆12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撑杆11中,所述外撑杆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锁杆111,所述第二固定锁杆111的末端与所述内撑杆12的外侧壁接触或分离。通过套设在外撑杆11中的内撑杆12,与第二固定锁杆111相配合,实现支撑杆1的长度调节,有利于抬起患儿的双下肢,从而充分暴露患儿的会阴部。具体操作为:旋松第二固定锁杆111,使第二固定锁杆111与内撑杆12分离,医护人员将内撑杆12拉起/放下,直至到达设定位置后,再将第二固定锁杆111旋紧,使第二固定锁杆111与内撑杆12接触;同样的,另一边支撑杆1的高度调节步骤也是相同的,此处不再赘述。
27.请参阅图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1的顶部设置有纵截面呈“u”型的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槽孔中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块5,所述转动块5的上表面与所述腿托2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块4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转动块5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转动块5左右两侧的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和所述第四螺纹孔在同一水平延长线上,所述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中均螺纹连接有一条第三固定锁杆51;所述连接块4的其中一外侧壁上固接有螺母(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固定锁杆51的末端穿过所述螺母。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转动转动块5,用于调节与转动块5连接的腿托2的角度,从而提升患儿双下肢的支撑舒适度。具体操作为:旋松第三固定锁杆51,医护人员手握腿托2,使转动块5在连接块4的槽孔中转动一定角度后,再将第三固定锁杆51旋紧,使第三固定锁杆51与螺母相对固定。
28.请参阅图1-2,进一步的,两条所述支撑杆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6,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连接杆61、第二连接杆62、套筒63以及第四固定锁杆64;所述第一连接杆61设置在其中一条所述支撑杆1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杆62设置在另一条所述支撑杆1的外
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6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2相向设置,且在同一水平延长线上;所述套筒63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1、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管径,所述第一连接杆61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自由端分别套设在所述套筒63的两端;所述套筒63两端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五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五螺纹孔中分别螺纹连接有所述第四固定锁杆64,其中一个所述第四固定锁杆64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1的外侧壁接触或分离,另一个所述第四固定锁杆64的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外侧壁接触或分离。通过设置连接组件6,用于加固两个支撑机构的连接稳固性,提供多点支撑,即便是力气较大的患儿在挣扎过程中也无法移动任意一个支撑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固定锁杆32、第四固定锁杆64均处于旋松状态,先将两个弓形夹具3插入床板100中,根据患儿腿部的跨度,将第一连接杆61和第二连接杆62相互靠近时,缩短两个腿托2之间的距离,适用于腿部跨度较小的患儿;将第一连接杆61和第二连接杆62相互远离时,增加两个腿托2之间的距离,适用于腿部跨度较大的患儿;当达到合适的位置后,旋紧第四固定锁杆64,使两个腿托2之间的距离得到初步的固定,然后旋紧第一固定锁杆32,使两个弓形夹具3固定在床板100上,从而使两个支撑机构更加稳固。
29.请参阅图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锁杆32、所述第二固定锁杆111、所述第三固定锁杆51和所述第四固定锁杆64的顶部均设置有手轮112。通过设置手轮112,用于增大医护人员手部的接触面积,便于锁紧或松开各个固定锁杆。
30.请参阅图1-2,进一步的,所述套筒63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7”字形的第三连接杆7,所述第三连接杆7的末端朝床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杆7的末端设置有挂钩72。在实际使用时,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在所述挂钩72上挂上婴幼儿感兴趣的玩具、毛绒公仔,同时在治疗期间播放婴幼儿喜欢的音乐,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婴幼儿的紧张感,降低患儿哭闹的发生率。
31.请参阅图1-2,进一步的,所述套筒63和所述第三连接杆7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为中空结构,其内腔中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三连接杆7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71,所述连接件8与所述第三连接杆7螺纹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杆7可拆卸设置,上述设置一方面为不需要使用第三连接杆7的婴幼儿提供更多的空间;另一方面使体积较大的部件能够拆卸成体积较小的部件,便于收纳或搬运。
32.请参阅图1-2,进一步的,所述腿托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绷带的安装孔21;将绷带穿过所述安装孔21,用于固定患儿的腿部。
33.请参阅图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2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安装孔21分别沿所述腿托2的长度方向等距地延伸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根据患儿的身高腿长安装不同数量的绷带,提高对患儿腿部的固定效果。
34.进一步的,所述腿托2的外部包裹有软垫(图中未示出),所述软垫上设置有与若干个所述安装孔21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为绷带的设置提供避让空间;所述软垫的设置用于增加患儿腿部的舒适感。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承托患儿腿部的腿托2、用于支撑腿托2的支撑杆1、与床板100可拆卸连接的弓形夹具3,所述弓形夹具3与第一固定锁杆32相配合,实现两个支撑机构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适用于不同患儿腿部跨度大小的患儿;解决了患儿会阴部治疗时双下肢无处安放,需要家长双手抬起患儿下肢的现象,解放了家长的双手;缓
解了患儿双下肢因长时间无支撑面导致的腿部酸胀不适感。通过设置外撑杆11、内撑杆12和第二固定锁杆111,实现支撑杆1的长度调节,有利于抬起患儿的双下肢,从而充分暴露患儿的会阴部。通过设置连接块4、转动块5、第三固定锁杆51和螺母,用于调节与转动块5连接的腿托2的角度,从而提高患儿双下肢的支撑舒适度。通过设置连接组件6,用于加固两个支撑机构的连接稳固性,提供多点支撑。通过设置第三连接杆7和挂钩72,用于挂上婴幼儿感兴趣的玩具、毛绒公仔,同时在治疗期间播放婴幼儿喜欢的音乐,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婴幼儿的紧张感。通过设置与第三连接杆7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8,一方面为不需要使用第三连接杆7的婴幼儿提供更多的空间;另一方面使体积较大的部件能够拆卸成体积较小的部件,便于收纳或搬运。通过设置若干个安装孔21,可根据患儿的身高腿长安装不同数量的绷带,提高对患儿腿部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软垫,用于增加患儿腿部的舒适度。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