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乳腺癌术后康复包扎背心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乳腺癌术后康复包扎背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康复包扎背心。


背景技术:

2.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增人数高达226万,正式取代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大癌症。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不断升高,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居所有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据《2015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42.55/10万人,预计到2021年,中国乳腺癌患者将高达250万。
3.传统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一直要求切除皮肤及乳头乳晕复合体,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nipple sparing mastectomy,nsm)逐渐被接纳认可。然而目前常使用长条形的绷带,对术后的患者进行包扎,通过用绷带将胸部扎紧,在胸部以上,再用纱布、胶布粘结对胸部进行加压固定。但其存在明显不足之处,一是对术后易积血积液的腋窝处和伤口处不能具有加压止血的作用,二是包扎带经常出现过松、过紧或脱落等现象,三是由于对手术刀口需经常进行检查,造成包扎用品的浪费。不仅如此,现有的乳腺癌术后包扎装置并没有考虑到包扎后对乳头的压迫,常常会额外增加乳头乳晕区的负担,造成乳头乳晕区血供障碍,增大乳头坏死风险的问题。临床中医生通常会选择在绷带中裁剪圆孔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不仅对医生来说十分繁琐,患者的心理上也会有负担。因此我们设计了该包扎带来解决以上问题。不仅如此,手术对女性形体的损坏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心理及情感生活,于是乳房重建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乳房切除术要求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该术式无论后续重建与否,都无法按足患者的美观需求。随着乳房重建技术的发展,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即刻乳房重建手术具有优越的美学效果,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在书后保持形体的完整与美观,因此,如何在乳房再造手术中更好地保护乳头乳晕复合体也成为乳腺整形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康复包扎背心。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癌术后康复包扎背心,包括背心前片和背心后片、用于连接背心前片和背心后片的一对肩带;所述背心前片上设有一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该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上均设有充气阀,所述背心前片上设有一对圆孔。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内均设有吸收垫。
7.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圆孔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为180-220mm。
8.优选的,所述一对圆孔之间的距离取值数值为200mm。
9.更进一步地,所述背心前片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组成,第一片体上设有粘贴部,第二片体上设有扣合部。
10.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对肩带上设有海绵垫,该一对肩带上均设有调节扣。
11.进一步地,所述一对肩带的宽度取值范围为40-80mm。
12.优选的,所述一对肩带的宽度取值数值为70m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圆孔的设置,该圆孔位于乳头乳晕位置,可以避免对乳头乳晕的压迫,降低了乳头乳晕坏死的风险;
14.2.通过粘贴部和扣合部的设置,患者可以通过此进行松紧的调整,调整至合适的程度后即可;
15.3.通过肩带调节扣的设置,能使该产品适用于不同身形的人群;
16.4.通过吸收垫的设置,用于吸收术后积血积液,因此大大提高了利用次数,其次,背心样的设计与粘贴部和扣合部的设置,便于患者进行穿脱,避免了因术后检查的需要,而产生的包扎相关的医疗资源的浪费;
17.5.通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的设置,可以通过给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进行充气,对乳房、腋下和锁骨处进行加压,有利于伤口的止血;其次,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充气的多少来调节,方便适用;伤口愈合后,将气囊中的气体放出,即可作为康复背心来日常使用,大大提升了实用性;
18.6.通过海绵垫的设置,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乳腺癌术后康复包扎背心,包括背心前片和背心后片3、肩带;所述肩带数量为一对设置,分别用于连接背心前片两端和背心后片3两端;所述背心前片上设有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该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数量均为一对设置,间隔均匀的分布在背心前片的左右两端,该第一气囊6对应人身体锁骨部位,第二气囊7对应人身体腋下部位,第三气囊8对应人身体乳房部位;具体的,为了保证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与人身体部位相贴合,因此第一气囊6为长方形设置,第二气囊7为弧形设置,第三气囊8为圆形形状设置;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上均设有充气阀10,该充气阀10采取外置设置;通过三个可充气囊的设置,可以通过给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进行充气,对乳房、腋下和锁骨处进行加压,有利于伤口的止血;不仅如此,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充气的多少来调节,方便适用;伤口愈合后,将气囊中的气体放出,即可作为康复背心来日常使用,大大提升了其实用性。
21.所述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和第三气囊8内均设有吸收垫,该吸收垫可采用纱布层设置,用于吸收术后积血积液,大大提高了该产品的利用次数。
22.所述背心前片上设有一对圆孔9,该圆孔9位置对应人身体乳头乳晕位置,当产品部处于医疗用品时,处于康复背心日常使用时,圆孔9处可设有乳贴,便于日常使用。
23.所述一对圆孔9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为180-220mm;优选地,所述一对圆孔9之间的距离取值数值为200mm。
24.所述背心前片由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组成,该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可位于人
身体后背正中处设置,与本实施例中,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位于人身体前部正中处设置;所述第一片体1上设有粘贴部,第二片体2上设有扣合部4,粘贴部和扣合部4可采用现有的尼龙搭扣设置。通过扣合部4和粘贴部的设置,便于患者进行穿脱,避免了因术后检查的需要,而产生的包扎相关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其次,患者可以通过此进行松紧的调整,调整至合适的程度后即可并剪去多余的尼龙搭扣,肩带处调节扣5的设计也能使该产品适用于不同身形的人群。
25.所述一对肩带上设有海绵垫11,该一对肩带上均设有调节扣5,通过海绵垫11和调节扣5的设置,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26.所述一对肩带的宽度取值范围为40-80mm,优选地,所述一对肩带的宽度取值数值为70mm。
27.同时考虑到患者体型的差异,该产品按下胸围的大小分为s(70cm)、m(80cm)、l(90cm)码。该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可靠、加压止血效果好,避免了对乳头乳晕的压迫,可广泛用于乳腺癌患者及术后乳房再造患者。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