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手术的牵拉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手术的牵拉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手术的牵拉固定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微创腔镜手术需涉及牵拉脏器的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器械牵拉脏器容易出现消耗人力以及不易固定的问题。为此,如一专利号为zl201822061613.2(授权公告号为cn2095292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食管癌手术胸内肺牵拉固定器》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吸盘,两个吸盘通过导连线连接;每个吸盘上均设置有弹性吸球,弹性吸球与吸盘的内腔连通,分别挤压弹性吸球,相对应的吸盘能分别固定于肺部或胸壁;该实用新型通过挤压弹性吸球,将吸盘吸于肺部或胸壁,两个吸盘能分别吸附于肺部和胸壁,通过导连线将肺部与胸壁固定,能够清楚地暴露手术部位。但上述专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该装置只设置了一个吸盘用于吸附脏器,只能在一个方向牵拉脏器,而腔体内部空间有限,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其次,由于该装置只有单独一个吸盘用于吸住胸壁,在使用中单个吸盘吸力不足或发生漏气时可能掉落,这样其牵拉的脏器可能落到操作区,覆盖在电刀或是其它电切器械上,造成重大医疗事故;最后,人体的腔壁内侧以及脏器上均具有液体,吸盘容易在腔壁、脏器上滑动,同样会造成风险。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牵拉固定器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的用于手术的牵拉固定器。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加强吸附件固定在病人体腔内壁以及脏器上的用于手术的牵拉固定器。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手术的牵拉固定器,包括有用于吸住体腔内壁的吸附件以及与所述吸附件相连并用于脏器牵引的牵拉件,从而用于暴露手术视野,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各具有至少一个,各个吸附件和/或各个牵拉件通过各自的连接件经中间连接件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6.为了能够充分地暴露手术视野,优选地,各个吸附件和牵拉件的连接件包括有连接线以及用于调节连接线的长度的调节件,从而实现能够调节各个吸附件和牵拉件的牵拉的方向或是牵拉长度。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通过调节件调节连接线的长度,继而实现各个吸附件或是牵拉件的长度变化,从而能够自由调配各个吸附件或是牵拉件相互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最终实现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
7.为了灵活改变连接线的长度,优选地,所述调节件包括有:
8.壳体,呈中空状,包括有供所述连接线穿入其中的穿入孔以及穿出其外的穿出孔;
9.卷绕单元,能相对所述壳体转动,能将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所述连接线卷绕其上;
10.限动单元,使用者可通过操纵所述限动单元限制卷绕单元的转动方向,继而改变
所述连接线的收放线的程度;以及
11.蓄能单元,所述蓄能单元可以积蓄势能,使得所述卷绕单元始终具有将所述连接线卷绕其上的趋势。
12.优选地,所述卷绕单元为能嵌入所述壳体底部的中柱,并能在所述蓄能单元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将所述连接线卷绕其上;
13.所述限动单元包括有:
14.棘轮,与所述中柱同轴设置,能跟随所述中柱一起旋转;
15.支承板,连接在所述中柱上并位于连接线和棘轮之间;
16.棘爪,位于所述支承板上并设置在邻近所述棘轮的位置,其中部与弹性件相抵,该弹性件使棘爪的自由端始终保持抵触在棘轮上的趋势,从而限定所述棘轮只能作单向转动,而所述棘爪的末端则伸出所述壳体以供使用者操纵;
17.所述蓄能单元为发条,一端固定在所述中柱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在使用者使用手术器械按压棘爪之尾端的状态下,能解除所述棘爪的自由端与棘轮的抵触,所述中柱能在所述发条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将所述连接线卷绕其上;在使用者未按压棘爪之尾端的状态下,由于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使得所述棘爪的自由端与棘轮抵触,所述棘轮只能作单向转动,从而使所述连接线只能被拉长。
18.为了方便拆卸牵拉件或是吸附件,优选地,各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牵拉件或是吸附件相连,而各个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则设置有能与所述中间连接件拆卸连接的连接部。
19.为了方便将吸附件或是牵拉件连接在中间连接件上,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件上开设有能供所述连接部插入其中的插入部以及能防止其从中间连接件脱离的限制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限制部相贯通。连接时,只需要将吸附件或是牵拉件的连接部插入到中间连接件的插入部中,然后拉入限制部中防止连接部从插入部中脱离,从而实现吸附件和牵拉件能连接在中间连接件上。
20.为了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即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固定在病人体腔内壁上的牵拉固定器,优选地,所述牵拉件和/或所述吸附件包括有吸头以及通过气道与所述吸头相连通的吸盘,所述吸盘内凹的弧面沿周向上分布有至少两排于径向上间隔设置的通气孔,每排的各个通气孔通过各自的管形气道与所述吸头连通。通过在牵拉件和/或吸附件的吸盘上设置多个通气孔,使得牵拉件、吸附件在被使用者挤压形成负压后,可以将体腔内壁或脏器的上皮组织挤压形成多个“小丘”,以增大吸盘与体腔内壁或脏器之间的摩擦力。
21.而牵拉件和/或所述吸附件除了采用吸头以及通过气道与吸头相连接的吸盘外,还可以为:所述牵拉件和/或所述吸附件为弹性夹件。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中间连接件可以将多个牵拉件、吸附件连接在一起,使得使用者可以将脏器牵拉至任意位置和角度;另外,由于牵拉件、吸附件可以拆卸,可以将多个牵拉件、吸附件依次通过手术通道进入病人体腔;最后,还增加中间连接件的个数,使得用于牵拉脏器和吸附体腔内壁的牵拉件、吸附件个数可以相应增多,以进一步固定牵拉的位置以及最大化地暴露手术视野。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牵拉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牵拉固定器的吸附件的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体和调节件的剖视图;
26.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牵拉固定器的连接件上的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0.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手术的牵拉固定器,包括有用于吸住体腔内壁的吸附件,与吸附件相连的牵拉件,该牵拉件用于脏器的牵引从而暴露脏器的手术空间。为了调节各个吸附件和牵拉件的牵拉的方向或是牵拉长度,各个吸附件和牵拉件的连接件3包括有连接线33以及用于调节连接线33的长度的调节件31。本实施例的各个吸附件和牵拉件的调节件31的结构一致,以一个为具体展开,参考图3和图4所示,各个调节件31包括有中空并呈圆柱状的壳体310,各自对应的连接线33通过穿入孔314a、穿出孔314b穿入、穿出壳体310,在壳体310内部具有卷绕单元,该卷绕单元可在壳体310中转动以将连接线33卷绕其上,该壳体310内还具有限动单元,使用者可通过操纵限动单元限制卷绕单元的转动方向,继而改变连接线33的收放线的程度,以及蓄能单元,该蓄能单元可以积蓄势能,使得卷绕单元始终具有将连接线33卷绕在卷绕单元上的趋势。
31.具体地,卷绕单元为能嵌入壳体310底部的中柱311,并能在蓄能单元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将连接线33卷绕其上;而限动单元包括有棘轮312,该棘轮312套接在中柱311上与之同轴设置,并能跟随着中柱311一起旋转,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壳体310内,垂直环绕于中柱311设置、并位于连接线33和棘轮312之间的支承板313,而支承板313上还连接有呈s形的棘爪3132,其中棘爪3132设置在邻近棘轮3132的位置,其中部连接有弹性件3131,弹性件3131使棘爪3132的自由端始终保持抵触在棘轮3132上的趋势,从而限定棘轮3132只能作单向转动,而棘爪3132的末端则伸出壳体310外以供使用者操纵;另外,蓄能单元为发条316,该发条316的一端固定在中柱311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壳体310的内壁上,从而能够实现:在使用者使用手术器械按压棘爪3132之尾端3132b的状态下,能解除棘爪3132的自由端3132a与棘轮312的棘齿的抵触,此时发条316积蓄的势能得到释放,中柱311能在发条316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将连接线33卷绕其上;而在使用者未按压棘爪3132之尾端3132b的状态下,由于弹性件3131作用,使得棘爪3132的自由端3132a与棘轮312的棘齿抵触,棘轮312只能作单向转动,从而使连接线33被拉长。另外为了方便拆卸,各个连接线33与各自对应的牵拉件或是吸附件相连,而各个连接线33一端则设置有能与中间连接件拆卸连接的连接部32。
32.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中间连接件呈中空状,其表面上开有多个呈圆孔状的插入部41,每个中间连接件上的插入部41有4个,同时,各插入部41与中间连接件表面开出的呈条形孔状的限位部42相贯通,限位部42的宽度仅限于通过连接线33,但不可通过连接部3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2以球面径向均匀分布于中间连接件的四个方向,在使用
时,使用者将连接部32置入中间连接件的插入部41后拉动连接线33其拉到限位部42中,因连接部32不可通过限位部42,从而实现连接件被中间连接件限位的效果,从而对牵拉件或吸附件产生拉力。但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中间连接件是球形,但也可以是中空圆柱体形、锥体形等各种变化的形状,以球形为例展开,限位部42的走向可以沿呈球形的中间连接件的径向设置,只要实现手术过程中拉紧连接线33时,连接部32无法从中间连接件中脱出的效果即可。另外,本实施例的重点还在于对牵拉件以及吸附件的吸力的改进,其中牵拉件和吸附件包括有吸头11以及通过气道与吸头11相连通的吸盘12,吸盘12内凹的弧面沿周向上分布着四排于径向上间隔设置的通气孔114,每排的各个通气孔114通过各自的管形气道112与吸头11的内腔111连通。通过在牵拉件/或吸附件的吸盘12设置多个通气孔114,使得牵拉件、吸附件在被使用者挤压形成负压后,可以将体腔内壁或脏器的上皮组织挤压形成多个“小丘”,以增大吸盘12与体腔内壁或脏器之间的摩擦力。此外,为了方便牵拉一些较薄的脏器,牵拉件也可以是弹性夹件如弹性夹子;而吸附件也同样可以是弹性夹件,另外由于牵拉件、吸附件可以拆卸,使用者随时可以添加牵拉件、吸附件以进一步固定脏器或吸附体腔内壁,并且还可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通过调节件31调节连接线33的长度,继而实现各个吸附件或是牵拉件的长度变化,从而能够自由调配各个吸附件或是牵拉件相互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最终实现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当手术完毕后,使用者用手术器械如夹钳等将各牵拉件、吸附件从各自对应的中间连接件上拆下,先取出中间连接件,再将牵拉件、吸附件剥离体腔内壁或脏器表面后取出。
33.该用于手术的牵拉固定器的具体操作方式为:
34.使用者将多个牵拉件、吸附件和中间连接件依次通过手术通道进入病人体腔,并将各牵拉件通过与牵拉件相连接的连接件和中间连接件、各吸附件通过与吸附件相连接的连接件和中间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为了增加牵拉件或吸附件的数量从而能更多角度地牵拉多个脏器以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本实施例中吸附件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吸附件1a和第二吸附件1b,牵拉件具有三个,分别为带吸头的第一牵拉件2c、第二牵拉件2d和弹性夹件的第三牵拉件2e,第一吸附件1a通过自身的第一连接件3a、第二吸附件1b通过自身的第二连接件3b、第一牵拉件2c通过自身的第三连接件3c、第二牵拉件2d通过自身的第四连接件3d以及第三牵拉件2e通过自身的第五连接件3e经第一中间连接件4a和第二中间连接件4b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连接完毕后,使用者用手术器械如夹钳等将各吸附件或牵拉件的吸头11挤扁并吸附到预定体腔内壁或脏器的位置上,松开夹钳后吸头11产生的负压将吸附件或牵拉件吸住体腔内壁或脏器。
35.使用者可随时拉动调节件31和连接线33,将连接线33的长度调节到适宜程度,此时,脏器被牵拉件拉起,并可以按使用者的预期要求来暴露脏器下的手术视野。当需要收紧连接线33时,使用者可按下调节件31上的棘爪3132,使得调节件31的发条316释放势能,以改变连接线33的卷绕程度,收回连接线33;当需要释放连接线33时,使用者可直接将连接线33和调节件31拉开以释放连接线33。例如,当使用者需要暴露大网膜下覆盖的肠道时,可以使用第一牵拉件2c、第二牵拉件2d和第三牵拉件2e分别将大网膜各部位吸住或夹住,再通过调节对应的第三连接件3c、第四连接件3d和第五连接件3e的长度和角度,将大网膜掀起至固定的角度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