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2.抬高患肢的正确姿势分为平躺时和站立时。平躺时,抬高患肢就是要求将患肢抬高于心脏水平位,然后将患肢放置在上面,然后将患肢伤口朝上放置,其主要目的就是抬高于心脏,加快血液回流心脏,促进伤口消肿,从而加快伤口愈合。站立时,如果是上肢,可以用吊带吊起,一般也是要求高于心脏水平。如果是下肢,建议平时减少下地时间,避免血液回流不畅。
3.目前用于临床使用的一般时固定式的上肢抬高垫,该种上肢抬高垫一般是中部设置用于放置手臂的凹槽,但该种上肢抬高垫存在的缺陷在于:抬高角度固定调节不便,对于体型差异较大的患者不能通用,同时,该种上肢抬高垫仅能对手臂进行托持,无法对患者手臂进行有效地固定,容易导致插管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所述防脱管上肢抬高固定架便于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固定,以避免脱管。
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抬高座,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抬高座的转动角度;所述抬高座的顶面沿所述抬高座的长度方向设有长条形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抬高座等长,所述固定槽的截面呈“u”形,所述抬高座在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还设有按摩组件,所述抬高座的顶部滑动安装有若干弹性绑带,所述弹性绑带用于对手臂进行固定,且所述弹性绑带的位置可调节,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调节组件和按摩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两端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还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抬高座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蜗轮,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底座的一端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蜗杆转动的减速电机。
8.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对称地设于所述固定槽两侧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间隔均匀地设有若干按摩滚轮,所述按摩滚轮的侧面设有多个按摩凸起。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还设有两组安装槽,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对应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一端对应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的驱动马达。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均设有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上间隔均匀地设有
若干透气孔。
11.进一步地,所述抬高座在固定槽的两侧设有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弹性绑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上,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活动端可相互靠近且可相互粘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上间隔均匀地设有若干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扣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所述第一连接带可拆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抬高座,通过调节组件用于自动地对该抬高座进行进用于驱动该抬高座自动转动,从而实现该抬高座的抬高角度自动调节,以便于不同年龄和体型的患者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通过在该抬高固定座的顶端设置固定槽,在所述固定槽的两侧设置可滑动的弹性绑带用于对患者手臂进行进一步固定,再通过在第一连接带上设置固定扣用于对手术管道进行进一步固定,可有效地避免手术用插管的脱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的正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的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的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为:10,底座,20,抬高座,21,固定槽,22,第一安装轴,23,第二安装轴,30,弹性绑带,31,第一连接带,311,固定扣,32,第二连接带,41,第一安装座,42,第二安装座,43,转动轴,431,连接板,432,蜗轮,44,减速电机,441,蜗杆,51,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按摩凸起,54,安装槽,55,驱动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肢抬高固定支架,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转动安装有抬高座20,所述底座10上还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抬高座20的转动角度。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对该抬高座20的抬升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在对上肢进行抬高固定的同时保证使用的舒适度。所述抬高座20的顶面沿所述抬高座20的长度方向设有长条形固定槽21且所述固定槽21与所述抬高座20等长,所述固定槽21的截面呈“u”形,所述抬高座20在所述固定槽21的底部还设有按摩组件,所述抬高座20的顶部滑动安装有若干弹性绑带30,所述弹性绑带30用于对手臂进行固定,且所述弹性绑带30的位置可调节,所述底座10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调节组件和按摩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0两端的第一安装座41 和第二安装座42,所述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2之间设有转动轴43,所述转动轴43与所述第一安装座41和第二安装座4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 43的两端还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31,所述连接板431与所述抬高座20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轴43上设有蜗轮432,所述底座10上转动安装有与所述蜗轮 432啮合的蜗杆441,所述底座10的一端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蜗杆441转动的减速电机44,具体地,该减速电机44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轴,所述蜗杆441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减速电机44 启动以带动所述蜗杆441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蜗轮432转动,实现对抬高座 20角度的调节。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对称地设于所述固定槽21两侧的第一转轴51和第二转轴52,所述第一转轴51和第二转轴52上均间隔均匀地设有若干按摩滚轮,所述按摩滚轮的侧面设有多个按摩凸起53。更具体地,所述固定槽21的底部还设有两组安装槽54,所述第一转轴51和第二转轴52分别对应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54内,且所述按摩凸起53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安装槽54的顶面,同时,该按摩凸起53优选为橡胶或硅胶材料。所述安装槽 54的一端对应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51和第二转轴52转动的驱动马达55,所述驱动马达55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所述控制器直接控制该驱动马达55带动该第一转轴51和第二转轴52转动,以带动该按摩凸起53对手臂两侧进行按摩,进一步加速血液循环,减少肿胀。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21的两侧均设有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上间隔均匀地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柔性垫层为海绵或乳胶,且所述柔性垫层的外部包覆有透气网布,以避免污染,且保证使用的舒适度。
24.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手术插管的滑脱,所述抬高座20在固定槽21的两侧设有第一安装轴22和第二安装轴23,所述弹性绑带30包括第一连接带31 和第二连接带32,所述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轴22和第二安装轴23上,所述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的活动端可相互靠近且可相互粘接,从而对手臂进一步进行固定,避免患者手臂进行大范围自主活动。同时,通过粘接方式还便于对松紧度进行自由调节。此外,为进一步防止脱管,所述第一连接带31上间隔均匀地设有若干固定扣311,所述固定扣31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带3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扣311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所述第一连接带3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固定扣311为弹性编织面料制成。以适应不同的手术用插管的直径大小。在具体实施时,可量手术插管的管道可从所述固定口与第一连接带31之间的间隙之间通过,以进一步进行固定。
2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