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眼科检查用固定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基于眼科检查用固定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眼科检查用固定设备。


背景技术:

2.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眼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视、散光、沙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异色症、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近视、远视、针眼、雪盲症、霰粒肿、青光眼、飞蚊症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患有眼部疾病,当眼科医生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时,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但现有的固定设备,不能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人情况,对固定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对患者头部进行稳固,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眼科检查用固定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患有眼部疾病,当眼科医生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时,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但现有的固定设备,不能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人情况,对固定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对患者头部进行稳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眼科检查用固定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滑槽的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前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前方,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筒,所述滑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的内部均卡接有两个卡板,两组所述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螺纹筒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枕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二轴承,每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螺纹杆,两个所述支撑螺纹杆的上方设有灯架,所述灯架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三轴承,每个所述支撑螺纹杆的顶端均贯穿第三轴承并延伸至灯架的上方。
5.两个所述弧形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每个所述防护垫的材质均为乳胶材质。
6.每个所述支撑螺纹杆的上方均设有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面均与支撑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7.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基座,每个所述基座的底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8.每个所述支撑螺纹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筒,每个所述转筒均位于第二轴承的上方。
9.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扶手,当医生为病人检查病情时,可能会造成病人的身体不舒适,从而导致病人的身体产生移动,可能会使头部发生偏移,病人可以手握扶手,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的稳固,确保自己头部不发生偏移,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工作,通过设置的防护垫,可以避免病人头部与弧形板的直接接触,不会让病人的头部产生不适的感觉,也可以对病人的头部进行保护,通过设置的转盘,可以让医护人员更便利的转动正反螺纹杆,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工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弧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支撑板;2、通孔;3、转盘;4、基座;5、支撑腿;6、第二轴承;7、转筒;8、枕板;9、防护垫;10、弧形板;11、支撑螺纹杆;12、灯架;13、限位板;14、第三轴承;15、扶手;16、支撑块;17、正反螺纹杆;18、卡板;19、卡槽;20、第一轴承;21、螺纹筒;2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7.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眼科检查用固定设备,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5,支撑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2,滑槽22的内壁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20,滑槽22的内壁开设有通孔2,第一轴承20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正反螺纹杆17,正反螺纹杆17的前端贯穿通孔2并延伸至支撑板1的前方,正反螺纹杆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筒21,滑槽22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卡槽19,每个卡槽19的内部均卡接有两个卡板18,两组卡板18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螺纹筒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每个螺纹筒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6,每个支撑块16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0,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枕板8,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二轴承6,每个第二轴承6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螺纹杆11,两个支撑螺纹杆11的上方设有灯架12,灯架12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两个第三轴承14,每个支撑螺纹杆11的顶端均贯穿第三轴承14并延伸至灯架12的上方。
18.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弧形板1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9,每个防护垫9的材质均为乳胶材质,可以避免病人的头部直接与弧形板10相接触,对病人的头部进行
防护,每个支撑螺纹杆11的上方均设有限位板13,每个限位板13的底面均与支撑螺纹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防止灯架12脱离支撑螺纹杆11砸到病人,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19.每个支撑腿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基座4,每个基座4的底面均开设有防滑纹,防止医生为病人检查病情时装置发生移动,便于医护人员的工作,每个支撑螺纹杆1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转筒7,每个转筒7均位于第二轴承6的上方,可以让医护人员更便利的转动支撑螺纹杆11,实现对灯架12的调节,正反螺纹杆1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盘3,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手15,便于医护人员转动正反螺纹杆17,病人可以手握扶手15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稳固。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此固定设备时,首先病人先躺在支撑板1的上面,医护人员将病人的头部调整位于枕板8的上方,转动转盘3,使正反螺纹杆17进行转动,带动螺纹筒21在正反螺纹杆17进行移动,从而使两个弧形板10不断的靠近,最终对病人的头部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病情的诊断,转动转筒7,带动支撑螺纹杆11在第二轴承6的内圈进行转动,实现对灯架12的上下调节,利用灯光可以让医护人员观察的更加仔细,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工作。
2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