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肠胃疾病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儿童肠胃疾病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肠胃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儿童肠胃疾病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儿童由于肠胃娇嫩,且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肠胃疾病,为了防止药物副作用对儿童造成伤害,在治疗儿童肠胃疾病时,往往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等方式治疗,捏脊疗法是一种儿童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捏脊有助于患儿气血运行,可以对小儿积滞、厌食、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在对小儿进行捏脊时,需要使患儿俯卧在床上,家属食指半屈,对患儿背部脊柱两侧的皮肤进行捏起,双手交替,从下至上,从患儿尾骨处捏动至颈椎部位,当捏动至患儿颈椎部位时,再次从患者尾骨处开始捏动,如此反复多次即可,但双手对患儿长时间捏动,捏动的同时还需自下至上移动,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长时间捏动容易造成家属手部劳累,因此捏动的角度及力度不均匀,无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肠胃疾病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对小儿捏脊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躺板,躺板上方设有可上下滑动且开口朝下的壳体,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设有带轮,同一侧的两个带轮之间经皮带连接,壳体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回形框,两个皮带的相背端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回形框内的插柱,两个回形框下端经一个矩形框连接,矩形框位于皮带下方,矩形框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滑动的转柱,转柱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下端伸出壳体的夹板,每两个左右相对的夹板可组成一个八字形,壳体内滑动连接有位于回形框上方的按压框,转柱上设有压板,两个压板可组成倒八字形且其上端设有可插入按压框内的按压柱,壳体内设有两个位于转轴上方的t形块,两个t形块左右相对且可依次左右交替滑动,左侧的t形块经左低右高的连杆与按压框铰接连接,转轴可随右侧的t形块的滑动而转动。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对患儿的自动捏脊,即从尾骨至颈椎的自动捏压,只需开电机即可,相比于人工捏脊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同时可以对不同体型的患儿进行自动捏脊治疗,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轴测图。
8.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9.图3是本发明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发明去掉壳体后的轴测图。
11.图5是本发明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12.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
13.图7是本发明的阶梯剖切左视轴测图。
14.图8是本发明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15.图9是本发明图3中a的放大图。
16.图10是本发明图5中b的放大图。
17.图11是本发明图7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由图1至图11给出,包括躺板1,躺板1上方设有可上下滑动且开口朝下的壳体2,壳体2内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3,转轴3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设有带轮4,同一侧的两个带轮4之间经皮带5连接,壳体2内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回形框6,两个皮带5的相背端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回形框6内的插柱7,两个回形框6下端经一个矩形框8连接,矩形框8位于皮带5下方,矩形框8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滑动的转柱9,转柱9上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下端伸出壳体2的夹板10,每两个左右相对的夹板10可组成一个八字形,壳体2内滑动连接有位于回形框6上方的按压框11,转柱9上设有压板12,两个压板12可组成倒八字形且其上端设有可插入按压框11内的按压柱13,壳体2内设有两个位于转轴3上方的t形块14,两个t形块14左右相对且可依次左右交替滑动,左侧的t形块14经左低右高的连杆15与按压框11铰接连接,转轴3可随右侧的t形块14的滑动而转动。
20.为了使转轴3可随右侧的t形块14的滑动而转动,所述的壳体2内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转轴3转动连接的撑板16,右侧的t形块14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摆动槽17,摆动槽17内经两个左右相对的摆杆18铰接有一个齿条19,齿条19左端可与t形块14接触,右侧的转轴3上同轴设有可与齿条19啮合的齿轮20。
21.为了使转柱9可前后滑动,所述的矩形框8前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21,容纳槽21内滑动连接有推板22,转柱9前端插入容纳槽21内且与推板22转动连接,前侧的回形框6内滑动连接有可与插柱7接触的t形板23,t形板23下端插入容纳槽21内且经前高后低的连接杆24与推板22铰接连接。
22.为了使两个t形块14可依次左右交替滑动,所述的t形块14位于两个撑板16之间且与撑板16滑动连接,壳体2内设有位于t形块14上方的电机25,电机25输出端经连接板26设有位于两个t形块14之间且可与t形块14接触的摆柱27。
23.为了便于转轴3的复位,所述的转轴3经扭簧28与推板22连接,推板22前端经拉簧29与矩形框8连接。
24.为了使壳体2可以上下滑动,所述的壳体2下端设有t形且与躺板1滑动连接的连块30,躺板1下端设有倒l形的基板31,基板31上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与连块30螺纹连接的螺柱32。
25.为了便于两个t形块14复位,所述的t形块14上设有卡板,两个撑板16之间设有两个复位板33,两个复位板33左右相对且分别经弹簧34与其对应侧的卡板连接。
26.为了便于使用,所述的夹板10下侧设有硅胶套35,矩形框8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让
位槽36,按压框11可位于让位槽36内。
27.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使患儿脱掉上衣头部朝右俯卧在躺板1上,此时转动螺柱32,螺柱32带动连块30在躺板1上向下滑动,连块30带动壳体2向下滑动,向下滑动一段距离,当多个夹板10下端与患儿背部皮肤接触后停止转动螺柱32,此时开启电机25,电机25经连接板26带动摆柱27逆时针转动,摆柱27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与左侧的t形块14接触并带动左侧的t形块14在两个撑板16之间向左滑动,滑动的同时向左挤压左侧的弹簧34,左侧的t形块14向左滑动并经连杆15带动按压框11在壳体2内向下滑动,向下滑动一段距离后滑动至让位槽36内,按压框11向下滑动经按压柱13与压板12带动左侧的转柱9逆时针转动,并带动右侧的转柱9顺时针转动,并挤压两个扭簧28,两个转柱9带动左右两侧的夹板10下端相对摆动,摆动一定角度后两个夹板10的相对面与患者背部接触并挤压患者背部皮肤,实现了对患者背部皮肤捏压的目的,当电机25带动摆柱27逆时针转动90度时,此时左侧的齿条19向左滑动距离最大,实现对患者皮肤的完全捏紧,电机25继续逆时针转动,当电机25逆时针转动至180度时,此时摆柱27与左侧的t形块14脱离接触,由于左侧的弹簧34的恢复力,左侧的t形块14向右滑动至初始位置,同时由于按压框11失去向下的压力,由于扭簧28的恢复力及左侧的t形块14的作用,按压框11向上滑动至初始位置,左右两侧的夹板10下端相背摆动,摆动一定角度后与患者皮肤脱离接触,解除对皮肤的捏紧;
28.电机25继续逆时针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摆柱27与右侧的t形块14接触并带动右侧的t形块14在两个撑板16之间向右滑动并向右挤压右侧的弹簧34,右侧的t形块14带动摆杆18及齿条19向右滑动,向右滑动一段距离后齿条19与齿轮20接触并啮合,此时由于齿条19左端与t形块14接触,因此齿条19不会由于齿轮20的推力向左摆动,因此齿条19可与齿轮20持续接触啮合,齿条19带动齿轮20顺时针转动,齿轮20带动两个转轴3顺时针转动,转轴3带动皮带5顺时针转动,皮带5经插柱7带动前后两侧的回形框6在壳体2内向右滑动,回形框6带动矩形框8及多个夹板10向右滑动,当电机25带动摆柱27逆时针转动270度后,此时右侧的t形块14向右滑动至最大距离,继续转动,此时摆柱27失去对右侧的t形块14的挤压,由于右侧的弹簧34的恢复力,此时右侧的t形块14带动齿条19向左滑动,此时由于齿轮20对齿条19有向上的推力,且齿条19右端没有t形块14的阻挡,齿条19在摆动槽17内向右上方摆动,摆动一定角度后与齿轮20脱离接触,因此无法带动齿轮20转动,避免了多个夹板10向左滑动;
29.此时矩形框8带动多个夹板10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并停止移动,此时摆柱27转动至初始位置,电机25继续逆时针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摆柱27再次与左侧的t形块14接触并带动左侧的t形块14再次向左滑动,并经连杆15再次带动按压框11向下滑动,按压框11再次向下滑动经按压柱13与压板12带动左右两侧的夹板10下端相对相背摆动,实现对患者背部皮肤的再次夹紧并松开,此时摆柱27与左侧的t形块14脱离接触并与右侧的t形块14接触,并带动齿条19再次向右滑动与齿轮20啮合,并带动转轴3再次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进而带动多个夹板10再次向右滑动一定距离,如此反复,摆柱27先挤压左侧的t形块14带动多个夹板10对患者背部进行夹紧并松开,然后再挤压右侧的t形块14滑动使皮带5转动,实现多个夹板10的向右移动,如此反复,实现了对患者背部从下至上的捏压,实现了捏脊的目的;
30.当转动一定角度后,此时插柱7位于皮带5上侧的最右方,同时也经插柱7与回形框6带动矩形框8与多个夹板10滑动至最右方及患儿颈椎部位,此时电机25继续转动,皮带5带
动插柱7在回形框6内向下滑动,插柱7在回形框6内向下滑动一段距离后与t形板23接触并向下挤压t形板23,t形板23向下滑动经连接杆24带动推板22在容纳槽21内向右滑动并拉伸拉簧29,推板22向后滑动推动两个转柱9向后滑动,两个转柱9带动夹板10、压板12与按压柱13向后滑动,向后滑动一段距离后,此时按压柱13从按压框11内抽出与按压框11脱离接触,此时插柱7转动至皮带5的下侧右端,当摆柱27向右挤压右侧的t形块14时,齿条19继续带动齿轮20顺时针转动,但此时由于插柱7位于皮带5下侧,因此插柱7经回形框6带动多个夹板10向左滑动,即从患者颈椎部位向尾骨部位滑动,当摆柱27再次挤压左侧的t形块14,左侧的t形块14再次经连杆15再次带动按压框11向下滑动,但此时由于按压柱13已经不位于按压框11内,因此按压框11向下滑动不会经按压柱13带动转柱9转动,因此不会带动多个夹板10摆动对患者进行批复夹紧,因此在多个夹板10向左滑动时夹板10不会相对摆动对患者进行捏压;
31.当皮带5再次带动插柱7向左滑动中最左侧时,此时多个夹板10也向左滑动至患者尾骨处,此时继续转动,插柱7在回形框6向上滑动,解除对t形板23的挤压,此时由于拉簧29的恢复力,推板22带动两个转柱9与夹板10向前滑动至初始位置,转柱9向下滑动带动压板12与按压柱13向前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按压柱13重新插入按压框11内,此时摆柱27再次挤压左侧的t形块14带动按压框11向下滑动时,由于按压柱13此时插入在按压框11内,因此重新可以带动两侧的夹板10相对摆动对患者进行捏压,如此反复,在从左至右,即从患儿尾骨至颈椎的移动过程中夹板10会对患者进行背部捏压,在从右至左,即从患儿颈椎向尾骨的移动过程中夹板10不会对患儿背部进行捏压,进而实现反复捏脊的动作,当捏脊治疗完成后,关闭电机25,使患儿从躺板1上下来即可。
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壳体、夹板、皮带、插柱等,可以实现对患儿的自动捏脊,即从尾骨至颈椎的自动捏压,只需开电机即可,相比于人工捏脊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设有的躺板、连块、螺柱等,可以对不同体型的患儿进行自动捏脊治疗,适用性广,设有的硅胶套,可以增加患儿舒适度防止挤伤,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使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