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老年腿脚抗衰老的康复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应用于老年腿脚抗衰老的康复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老年腿脚抗衰老的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2.老年人因年龄的增长腿部力量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风险也在增加,特别对于站立不便的老年人来说,腿部得到的训练非常少,而且腿部的活动量较少导致血流、营养的供应不足,加剧了的腿脚衰老的速度,因此会导致腿脚功能性的减退或消失;因此亟需一种应用于老年腿脚抗衰老的康复训练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应用于老年腿脚抗衰老的康复训练设备,能够对老年人的腿脚进行灵活性训练,减缓腿脚衰老的速度,同时,能够便于站立不便的老年人进行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板和行走轮;底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座椅,座椅底面的前后两侧对称通过轮轴旋转嵌设有行走轮,行走轮滚动设置在底板的上侧面上;
5.它还包含:
6.导轨,所述的导轨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底板底面的前后两侧;
7.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为四个,且分别两两固定设置在座椅底部的前后两侧壁上;
8.防偏移滚轮,所述的防偏移滚轮为四个,且分别通过轮轴旋转设置在安装座上,防偏移滚轮的外侧壁滚动设置在导轨的侧壁上;
9.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座椅的左侧;
10.腘窝支撑调节机构,所述的腘窝支撑调节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座椅底部的右侧壁上;所述的腘窝支撑调节机构包含:
11.直角支撑杆,所述的直角支撑杆的水平端活动插设在座椅底部右侧壁上开设的插槽内部;
12.锁紧螺栓,所述的锁紧螺栓的内端通过螺纹旋转穿过座椅底部的侧壁后,与直角支撑杆水平端的侧壁相抵触设置;
13.一号电动推杆,所述的一号电动推杆垂直固定设置在直角支撑杆的垂直端内部开设的伸缩槽内;所述的一号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源连接;
14.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一号电动推杆的上端,伸缩杆的上端活动穿过伸缩槽后,固定连接有腘窝支撑槽;
15.脚部训练机构,所述的脚部训练机构设置在座椅右侧的底板上。
16.优选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含:
17.直角座,所述的直角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侧面的左侧;
18.一号电机,所述的一号电动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直角座的水平端底面上,所述的一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
19.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端头上,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滑动件相铰接;
20.滑动槽,所述的滑动槽固定设置在座椅的左侧壁上,且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滑动槽的内部;
21.一号电机的输出轴采用正反转,正反转的转幅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滑动件在滑动槽的内部进行前后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座椅进行左右往复运动。
22.优选地,所述的腘窝支撑槽的内底面上固定嵌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外部电源连接;老年人的腿部放置在腘窝支撑槽的内部,通过压力传感器对腿部与腘窝支撑槽内侧壁之间的压力进行检测。
23.优选地,所述的脚部训练机构包含:
24.升降板,所述的升降板设置在座椅右侧的底板上方;
25.一号滑轨副,所述的一号滑轨副为两个,且分别上下对称设置在升降板的底面以及底板的上侧面上;
26.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为两个,且两者相交叉设置,交叉部位通过转轴和轴承旋转连接;传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铰接件与上下两侧的一号滑轨副上的滑块相铰接;
27.二号电动推杆,所述的二号电动推杆通过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侧面的右侧,且二号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位于下侧的一号滑轨副上侧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二号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源连接;
28.二号滑轨副,所述的二号滑轨副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升降板的顶面的前后两侧;
29.二号电机,所述的二号电机为两个,且分别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升降板底面的前后两侧,二号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丝杆,丝杆的上端通过轴承旋转穿过升降板后,伸设在升降板的上侧,且伸设端上通过螺纹旋转套设有调节块;
30.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前后两侧的二号滑轨副上的滑块顶面上;
31.脚部训练支撑槽,所述的脚部训练支撑槽的左端底面通过铰接件与前后两侧的固定座相铰接,脚部训练支撑槽右端的前后两侧壁分别通过转轴和轴承与前后两侧的调节块的中部旋转连接;
32.二号电动推杆的伸缩对传动杆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通过传动杆对升降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脚部训练支撑槽的角度进行调节;然后将患者的脚部防止在脚部训练支撑槽的内部,打开前后两侧的二号电机,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丝杆转动,由于调节块通过螺纹与丝杆旋转连接,丝杆带动调节块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脚部训练支撑槽的右端进行上下运动,脚部训练支撑槽的左端通过固定座在二号滑轨副上进行移动,进而对脚部训练支撑槽与升降板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老年人的脚部放置在脚部训练支撑槽的内部时,通过脚部训练支撑槽的角度变换对老年人的脚部进行灵活性训练。
33.优选地,所述的丝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对调节块在丝杆上的行程
进行限制。
34.优选地,所述的脚部训练支撑槽的左侧壁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脚部训练支撑槽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防滑垫;通过凹槽增加了脚部放置在脚部训练支撑槽内部舒适性,防滑垫增加了摩擦系数。
3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老年人在进行腿脚康复训练时,坐在座椅上,将双腿的腘窝部位放置在腘窝支撑槽上,然后将脚部放置在脚部训练机构的内部,通过脚部训练机构对老年人的脚部进行灵活性训练;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座椅通过行走轮在底板上进行左右往复移动,然后通过一号电动推杆带动伸缩杆在伸缩槽的内部进行升降,进而带动腘窝支撑槽进行升降,从而对老年人小腿和大腿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锻炼老年人膝关节的灵活性。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37.1、通过脚部训练机构配合驱动机构带动座椅移动进行左右往复式训练,能够对老年人的腿脚进行灵活性训练,减缓腿脚衰老的速度;
38.2、老年人采用座椅呈坐姿进行康复训练,能够便于站立不便的老年人进行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39.3、通过腘窝支撑槽对老年人的腘窝处进行支撑,减少老年人关节处的疲惫感。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43.图3是本发明转动杆和滑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4.图4是本发明的脚部训练支撑槽的结构示意图。
45.图5是本发明的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46.附图标记说明:
47.底板1、行走轮2、座椅3、导轨4、安装座5、防偏移滚轮6、防滑垫7、腘窝支撑调节机构8、直角支撑杆8-1、插槽8-2、锁紧螺栓8-3、一号电动推杆8-4、伸缩槽8-5、伸缩杆8-6、腘窝支撑槽8-7、驱动机构9、直角座9-1、一号电机9-2、转动杆9-3、滑动件9-4、滑动槽9-5、脚部训练机构10、升降板10-1、一号滑轨副10-2、传动杆10-3、二号电动推杆10-4、二号滑轨副10-5、二号电机10-6、丝杆10-7、调节块10-8、固定座10-9、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限位板11、凹槽12、压力传感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49.参看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板1和行走轮2;底板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座椅3,座椅3底面的前后两侧对称通过轮轴旋转嵌设有行走轮2,行走轮2滚动设置在底板1的上侧面上;
50.它还包含:
51.导轨4,所述的导轨4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底板1底面的前后两侧;
52.安装座5,所述的安装座5为四个,且分别两两固定设置在座椅3底部的前后两侧壁上;
53.防偏移滚轮6,所述的防偏移滚轮6为四个,且分别通过轮轴旋转设置在安装座5上,防偏移滚轮6的外侧壁滚动设置在导轨4的侧壁上;
54.驱动机构9,所述的驱动机构9设置在座椅3的左侧;
55.腘窝支撑调节机构8,所述的腘窝支撑调节机构8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座椅3底部的右侧壁上;所述的腘窝支撑调节机构8包含:
56.直角支撑杆8-1,所述的直角支撑杆8-1的水平端活动插设在座椅3底部右侧壁上开设的插槽8-2内部;
57.锁紧螺栓8-3,所述的锁紧螺栓8-3的内端通过螺纹旋转穿过座椅3底部的侧壁后,与直角支撑杆8-1水平端的侧壁相抵触设置;
58.一号电动推杆8-4,所述的一号电动推杆8-4垂直固定设置在直角支撑杆8-1的垂直端内部开设的伸缩槽8-5内;所述的一号电动推杆8-4与外部电源连接;
59.伸缩杆8-6,所述的伸缩杆8-6的下端固定设置在一号电动推杆8-4的上端,伸缩杆8-6的上端活动穿过伸缩槽8-5后,固定连接有腘窝支撑槽8-7;
60.脚部训练机构10,所述的脚部训练机构10设置在座椅3右侧的底板1上。
6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机构9包含:
62.直角座9-1,所述的直角座9-1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侧面的左侧;
63.一号电机9-2,所述的一号电动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直角座9-1的水平端底面上,所述的一号电机9-2与外部电源连接;
64.转动杆9-3,所述的转动杆9-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端头上,转动杆9-3的另一端与滑动件9-4相铰接;
65.滑动槽9-5,所述的滑动槽9-5固定设置在座椅3的左侧壁上,且滑动件9-4滑动设置在滑动槽9-5的内部。
6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腘窝支撑槽8-7的内底面上固定嵌设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3与外部电源连接;老年人的腿部放置在腘窝支撑槽8-7的内部,通过压力传感器13对腿部与腘窝支撑槽8-7内侧壁之间的压力进行检测。
6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脚部训练机构10包含:
68.升降板10-1,所述的升降板10-1设置在座椅3右侧的底板1上方;
69.一号滑轨副10-2,所述的一号滑轨副10-2为两个,且分别上下对称设置在升降板10-1的底面以及底板1的上侧面上;
70.传动杆10-3,所述的传动杆10-3为两个,且两者相交叉设置,交叉部位通过转轴和轴承旋转连接;传动杆10-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铰接件与上下两侧的一号滑轨副10-2上的滑块相铰接;
71.二号电动推杆10-4,所述的二号电动推杆10-4通过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侧面的右侧,且二号电动推杆10-4的输出端与位于下侧的一号滑轨副10-2上侧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二号电动推杆10-4与外部电源连接;
72.二号滑轨副10-5,所述的二号滑轨副10-5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升降板10-1的顶面的前后两侧;
73.二号电机10-6,所述的二号电机10-6为两个,且分别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升降板10-1底面的前后两侧,二号电机10-6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丝杆10-7,丝杆10-7的上端通过轴承旋转穿过升降板10-1后,伸设在升降板10-1的上侧,且伸设端上通过螺纹旋转套设有调节块10-8;
74.固定座10-9,所述的固定座10-9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前后两侧的二号滑轨副10-5上的滑块顶面上;
75.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所述的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的左端底面通过铰接件与前后两侧的固定座10-9相铰接,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右端的前后两侧壁分别通过转轴和轴承与前后两侧的调节块10-8的中部旋转连接。
7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10-7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对调节块10-8在丝杆10-7上的行程进行限制。
7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的左侧壁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12;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防滑垫7;通过凹槽12增加了脚部放置在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内部舒适性,防滑垫7增加了摩擦系数。
78.一号电机9-2、二号电机10-6、一号电动推杆8-4和二号电动推杆10-4的具体使用型号根据使用要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安装并使用的。
7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老年人在进行腿脚康复训练时,坐在座椅3上,将双腿的腘窝部位放置在腘窝支撑槽8-7上,然后将脚部放置在脚部训练机构10的内部,通过脚部训练机构10对老年人的脚部进行灵活性训练;二号电动推杆10-4的伸缩对传动杆10-3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通过传动杆10-3对升降板10-1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的角度进行调节;然后将患者的脚部防止在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的内部,打开前后两侧的二号电机10-6,二号电机10-6的输出端带动丝杆10-7转动,由于调节块10-8通过螺纹与丝杆10-7旋转连接,丝杆10-7带动调节块10-8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的右端进行上下运动,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的左端通过固定座10-9在二号滑轨副10-5上进行移动,进而对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与升降板10-1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老年人的脚部放置在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的内部时,通过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的角度变换对老年人的脚部进行灵活性训练;通过驱动机构9带动座椅3通过行走轮2在底板1上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一号电机9-2的输出轴采用正反转,正反转的转幅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一号电机9-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9-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滑动件9-4在滑动槽9-5的内部进行前后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座椅3进行左右往复运动;然后通过一号电动推杆8-4带动伸缩杆8-6在伸缩槽8-5的内部进行升降,进而带动腘窝支撑槽8-7进行升降,从而对老年人小腿和大腿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锻炼老年人膝关节的灵活性。
8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81.1、通过脚部训练机构10配合驱动机构9带动座椅3移动进行左右往复式训练,能够对老年人的腿脚进行灵活性训练,减缓腿脚衰老的速度;
82.2、老年人采用座椅3呈坐姿进行康复训练,能够便于站立不便的老年人进行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83.3、通过腘窝支撑槽8-7对老年人的腘窝处进行支撑,减少老年人关节处的疲惫感;
84.4、通过凹槽12增加了脚部放置在脚部训练支撑槽10-10内部舒适性,防滑垫7增加了摩擦系数。
85.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