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儿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固定器。


背景技术:

2.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
3.由于小朋友年龄与心智的特性,使得一些小朋友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会出现多动的情况,进而造成输液针易发生偏移,偏移的输液针不仅会增加疼痛感,且会影响输液进程,且现有的儿科护理用输液固定器在使用时,小朋友的双腿长时间处与悬空状态,进而增加了小朋友输液时的不适性,进而使得小朋友在输液时,更加不安稳的坐在输液椅上。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固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固定器用于解决现有的儿科护理用输液固定器在使用时,小朋友的双腿长时间处与悬空状态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固定器,包括底板与束缚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与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二支撑柱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与第一放置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置板底部中心处与套管固定连接;
6.所述束缚机构包括第二放置板、第二滑动板、贴合板、第三连接柱、第三螺纹杆、魔术贴和海绵垫,所述第二放置板与第一放置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侧壁的通槽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滑动板侧壁与贴合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板顶部的凹槽安装魔术贴。
7.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螺纹穿过底板与连接板侧壁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侧壁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顶部l型凹槽内与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与转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板侧壁与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螺纹连接限位螺母。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置板的凹槽侧壁与第三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滑动连接贴合板,所述贴合板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置板顶部固定嵌入海绵垫。
1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侧壁的插接槽插接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空腔滑
动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板侧壁的凹槽插接插接柱。
1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侧壁的凹槽内对称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柱滑动连接第三滑动板,所述第三滑动板侧壁与插接柱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侧壁的凹槽与第三滑动板侧壁之间的第四连接柱套接复位弹簧。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动板螺纹连接第四螺纹杆,所述第四螺纹杆外壁与施力板固定连接。
16.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束缚机构,解决了小朋友在输液时,由于手臂的多动,造成输液针易发生偏移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滑动板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部分底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4、第一放置板,5、套管,6、第一螺纹杆,7、连接板,8、支撑腿,9、第一滑动板,10、第一连接柱,11、转动板,12、第二螺纹杆,13、限位螺母,14、第二连接柱,15、第二放置板,16、第二滑动板,17、贴合板,18、第三连接柱,19、第三螺纹杆,20、魔术贴,21、海绵垫,22、第一支撑板,23、第二支撑板,2301、第一螺纹孔,2302、第二螺纹孔,24、第四连接柱,25、复位弹簧,26、第三滑动板,27、第四螺纹杆,28、插接柱,29、施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5.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9.本实施例中的束缚机构可以适用于各种管道,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管道,本实施例中的束缚机构可以用来进行束缚如下管道。
30.该管道,括橡胶软管和一个以上的固定环,所述橡胶软管的外壁面上沿着橡胶软管的外壁面轴向安装一根以上的夹板,一个以上的夹板呈环形结构均匀分布,一个以上的固定环均套设于橡胶软管外部,固定环上均设有一个以上贯穿固定环的螺丝孔,一个以上的螺丝孔均呈环形结构分布,夹板的外壁面正对于螺丝孔处均设有一安装孔,安装孔内部均设有一轴承,轴承的外环均与安装孔的内壁面焊接固定,螺丝孔中均螺纹连接一螺杆,螺杆一端均插入轴承的内环中,并均与内环焊接固定,螺杆另一端均焊接一手轮。本实施例中,固定环的外圈面上均环绕外圈面一圈设有一环形槽,环形槽的横截面均呈燕尾状设置,环形槽中均滑动安装一弧形结构的滑块,滑块也呈燕尾状设置,滑块与环形槽之间均过盈连接,滑块的外侧均设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与滑块之间均焊接固定安装一根以上的连接杆,安装板能沿着环形槽
°
的转动,在转动对应位置后,能通过螺栓直接的固定于墙壁上。本实施例中,夹板的竖截面均呈弧形结构设置,使得夹板能与橡胶软管的外壁面接触接触,夹板与橡胶软管之间通过橡胶与金属粘合剂固定。
31.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移动其他结构的管道。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束缚机构进行介绍。
32.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固定器,包括底板1与束缚机构,所述底板1顶部与第一支撑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另一端滑动套接第二支撑柱3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柱3的另一端与第一放置板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置板4底部中心处与套管5固定连接;
33.所述束缚机构包括第二放置板15、第二滑动板16、贴合板17、第三连接柱18、第三螺纹杆19、魔术贴20和海绵垫21,所述第二放置板15与第一放置板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15侧壁的通槽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板16,所述第二滑动板16侧壁与贴合板17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板17顶部的凹槽安装魔术贴20,便于通过束缚机构的作用,根据小朋友的手臂长度,滑动两组贴合板17,进而使得两根魔术贴20更好的将小朋友的手臂固定在第二放置板15上,进而防止在输液时,小朋友手臂出现晃动的情况。
34.所述套管5与第一螺纹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另一端螺纹穿过底板1与连接板7侧壁固定连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6,调整第一放置板4的位置,进而便于小朋友的手臂更好的放置在第二放置板15上,所述底板1与支撑腿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8侧壁的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9,所述第一滑动板9顶部l型凹槽内与第一连接柱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10与转动板1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1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一滑动板9侧壁与第二连接柱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14螺纹连接限位螺母13,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小朋友脚部放置的高度,调整第一滑动板9,进而通过限位螺母13的作用,对滑动之后的第一滑动板9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放置板15的凹槽侧壁与第三连接柱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18滑动连接贴合板17,所述贴合板17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19,便于通过第三螺纹杆19的作用,对滑动之后的的贴合板17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放置板15顶部固定嵌入海绵垫21,便于提升小朋友手臂放置在第二放置板15顶部的舒适度,所述底板1侧壁的插接槽插接第一支撑板22,所述第一支撑板22内部空腔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23,所述第二支撑板23设有第一螺纹孔2301和第二螺纹孔2302,所述第一支撑板22侧壁的凹槽插接插接柱28,便于通过第一螺纹孔2301和第二螺纹孔2302的作用,使得第二螺纹杆12和第四螺纹杆27均可以与第二支撑板23连接,所述底板1侧壁的凹槽内对称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柱24,所述第四连接柱24滑动连接第三滑动板26,所述第三滑动板26侧壁与插接柱28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侧壁的凹槽与第三滑动板26侧壁之间的第四连接柱24套接复位弹簧25,所述第三滑动板26螺纹连接第四螺纹杆27,所述第四螺纹杆27外壁与施力板29固定连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拉动第三滑动板26,使得插接柱28脱离第一支撑板22侧壁的盲孔,进而便于将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取出,工作人员在第二支撑板23抽出之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施力板29,使得第四螺纹杆27不断进入第二螺纹孔2302,进而固定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的位置,使得小朋友的双腿可以水平放置,进而便于小朋友更好的靠在底板1顶部的靠板上,进而提升小朋友在输液时身体的舒适感。
3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检查整个存放柜的各个器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在各个器件均可以正常工作时,小朋友坐在底板1上之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6,调整第一放置板4的位置,进而便于小朋友的手臂更好的放置在第二放置板15上,根据小朋友的手臂长度,调整两组贴合板17的之间的间距,使得两根魔术贴20更好的将小朋友的手臂固定在第二放置板15上,然后通过第三螺纹杆19的作用,对滑动之后的的贴合板17进行固定,然后工作人员通过小朋友脚部悬空位置,调整第一滑动板9的位置,通过限位螺母13的作用下,对滑动之后的第一滑动板9位置进行固定,然后转动转动板11,取下第二螺纹杆12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拉动第三滑动板26,使得插接柱28脱离第一支撑板22侧壁的盲孔,进而便于将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取出,将第二支撑板23滑出抽出之后,使得第一螺纹孔2301与转动板11侧壁的螺纹通孔相连通,进而通过第二螺纹杆12的作用,固定第二支撑板23的位置,使得小朋友的双脚踩踏在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上,进而避免出现小朋友双腿长时间悬空的情况,且在小朋友想要侧躺时,工作人员取下第二螺纹杆12之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施力板29,使得第四螺纹杆27不断进入第二螺纹孔2302内,进而固定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的位置,使得小朋友的双腿可以水平放置,进而便于小朋友更好的靠在底板1顶部的靠板上,进而提升小朋友在输液时身体的舒适感,进而避免小朋友在输液时,因为久坐乱动的情况。
3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7.1.通过束缚机构的设置,小朋友坐在底板上之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调整第一放置板的位置,进而便于小朋友的手臂更好的放置在第二放置板上,根据小朋友的手臂长度,调整两组贴合板的之间的间距,使得两根魔术贴更好的将小朋友的手臂固定在第二放置板上;
38.2.通过转动板的设置,工作人员通过小朋友脚部悬空位置,调整第一滑动板的位置,通过第二螺纹杆的作用,固定第二支撑板的位置,使得小朋友的双脚踩踏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进而避免出现小朋友双腿长时间悬空,出现乱动的情况;
39.3.通过第四螺纹杆的设置,工作人员取下第二螺纹杆之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施力板,使得第四螺纹杆不断进入第二螺纹孔内,进而固定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位置,使得小朋友的双腿可以水平放置,进而便于小朋友更好的靠在底板顶部的靠板上,进而提升小朋友在输液时身体的舒适感,进而避免小朋友在输液时,出现久坐乱动的情况。
40.涉及到的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4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