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腰椎内固定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腰椎峡部裂为腰椎一侧或两侧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骨质缺损不连续,亦称椎弓峡部裂或峡部不连;患者多为青少年,男性发病率高,可发生在任何节段;椎弓峡部裂多发在l4或l5,也可l4和l5同时发生,其裂隙宽度不一,常发生于椎弓根下2-9mm,断端呈锯齿状或圆钝,可有骨桥形成;缺损处常为纤维软骨组织所填;
3.目前对于腰椎峡部裂的对接固定方式大多为椎板钩加压固定峡部裂断裂处;椎体植入椎弓根螺钉,椎钩板勾住椎板下,椎弓根螺钉的钉帽连接钉帽固定部分,钉帽固定部分与椎钩板之间通过柱状连接臂相连,目前操作方式为直接人为的对钉帽固定部分和椎钩板相向施压,以达到使峡部裂处对接,然后进行裂缝填补并固定;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在相向施压使峡部裂对合的过程中,无法判断施力大小,如果施力过大则可能造成椎体二次损伤,施力过小,峡部裂对合不严密,影响后期新骨生成。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对峡部裂内固定装置进行改进,椎钩板与钉帽固定部分之间的连接臂结构设计为可调节,其实现伸缩调节的结构为旋钮螺杆加机械啮合,通过调节螺杆连接部可以收缩连接臂,达到使椎钩板与钉帽固定部分相向移动的目的,从而对峡部裂处进行施压对接,而后直接通过该装置进行内固定,直至峡部裂处新骨生产,峡部裂处愈合;
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杆、第二弧杆、螺杆、螺杆连接部、u型固定螺槽、椎钩板、椎弓根钉、螺帽、调节t型杆;
6.所述第一弧杆和第二弧杆相对侧内部为螺纹中空部,在螺纹中空部内各自可活动的连接一根螺杆,两根螺杆相对侧一体成型连接螺杆连接部;第一弧杆和第二弧杆上均可拆卸的连接u型固定螺槽,u型固定螺槽上一体成型连接椎钩板和椎弓根钉;u型固定螺槽开口部通过螺纹连接螺帽;
7.优选的,所述螺杆上分布螺纹,且两根螺杆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8.优选的,所述螺杆连接部上开有t型杆插孔,调节t型杆竖直头端可插入t型杆插孔内;
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
10.1)手术过程中将峡部裂修复植骨后,在椎弓根内打入椎弓根钉;
11.2)利用螺帽将椎弓根钉上的u型固定螺槽与第二弧杆固定;
12.3)将椎钩板卡紧椎板,同样利用螺帽将椎钩板上的u型固定螺槽与第一弧杆固定;
13.4)装置整体固定好之后,将调节t型杆的竖直端插入t型杆插孔,向一个方向转动调节t型杆;由于螺杆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以第一弧杆和第二弧杆会相向移动,达到对峡部裂处加压的作用。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设计的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的第一弧杆和第二弧杆使弧杆与螺杆形成的连接臂与人体脊柱弧度相贴合,符合人体生理学;此种设计可使该装置内固定后受力更稳定;
16.2)本发明设计的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其通过螺杆调节实现向内加压,加压过程可人为把控,避免施压力过小,达不到峡部裂对合严密的作用,影响后期新骨生产;施压力过大,易造成椎体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的弧杆与螺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第一弧杆,2-第二弧杆,3-螺杆,4-螺杆连接部,401-t型杆插孔,5-u型固定螺槽,6-椎钩板,7-椎弓根钉,8-螺帽,9-调节t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杆1、第二弧杆2、螺杆3、螺杆连接部4、u型固定螺槽5、椎钩板6、椎弓根钉7、螺帽8、调节t型杆9;
25.所述第一弧杆1和第二弧杆2相对侧内部为螺纹中空部,在螺纹中空部内各自可活动的连接一根螺杆3,两根螺杆3相对侧一体成型连接螺杆连接部4;第一弧杆1和第二弧杆2上均可拆卸的连接u型固定螺槽5,u型固定螺槽5上一体成型连接椎钩板6和椎弓根钉7;u型固定螺槽5开口部通过螺纹连接螺帽8;
26.优选的,所述螺杆3上分布螺纹,且两根螺杆3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27.优选的,所述螺杆连接部4上开有t型杆插孔401,调节t型杆9竖直头端可插入t型杆插孔401内。
28.综上所述,1)本发明设计的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的第一弧杆和第二弧
杆使弧杆与螺杆形成的连接臂与人体脊柱弧度相贴合,符合人体生理学;此种设计可使该装置内固定后受力更稳定;
29.2)本发明设计的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其通过螺杆调节实现向内加压,加压过程可人为把控,避免施压力过小,达不到峡部裂对合严密的作用,影响后期新骨生产;施压力过大,易造成椎体二次损伤。
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1.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杆、第二弧杆、螺杆、螺杆连接部、u型固定螺槽、椎钩板、椎弓根钉、螺帽、调节t型杆;所述第一弧杆和第二弧杆相对侧内部为螺纹中空部,在螺纹中空部内各自可活动的连接一根螺杆,两根螺杆相对侧一体成型连接螺杆连接部;第一弧杆和第二弧杆上均可拆卸的连接u型固定螺槽,u型固定螺槽上一体成型连接椎钩板和椎弓根钉;u型固定螺槽开口部通过螺纹连接螺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分布螺纹,且两根螺杆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连接部上开有t型杆插孔,调节t型杆竖直头端可插入t型杆插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手术过程中将峡部裂修复植骨后,在椎弓根内打入椎弓根钉;2)利用螺帽将椎弓根钉上的u型固定螺槽与第二弧杆固定;3)将椎钩板卡紧椎板,同样利用螺帽将椎钩板上的u型固定螺槽与第一弧杆固定;4)装置整体固定好之后,将调节t型杆的竖直端插入t型杆插孔,向一个方向转动调节t型杆;由于螺杆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以第一弧杆和第二弧杆会相向移动,达到对峡部裂处加压的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公开了其在腰椎内固定器械领域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椎峡部裂可控调节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杆、第二弧杆、螺杆、螺杆连接部、U型固定螺槽、椎钩板、椎弓根钉、螺帽、调节T型杆;对峡部裂内固定装置进行改进,椎钩板与钉帽固定部分之间的连接臂结构设计为可调节,其实现伸缩调节的结构为旋钮螺杆加机械啮合,通过调节螺杆连接部可以收缩连接臂,达到使椎钩板与钉帽固定部分相向移动的目的,从而对峡部裂处进行施压对接,而后直接通过该装置进行内固定,直至峡部裂处新骨生产,峡部裂处愈合。峡部裂处愈合。峡部裂处愈合。


技术研发人员:崔轶 沈俊宏 冯凡哲 蔡芝军 张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