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转运服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生儿转运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转运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转运服。


背景技术:

2.新生儿病房中仪器设备较多,用电负荷大,为火灾隐患的高危科室。另外,新生儿缺乏自主行动能力,一旦突发较大火灾,紧急情况下不能使用电梯或婴儿推车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医护人员双手来抱新生儿。费时、费力,并且不能有效的保护新生儿,现有新生儿转运服上的婴儿存放装置没有相应的缓冲机构,不能进行缓冲,可能对婴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转运服,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新生儿转运服,包括转运服本体,所述转运服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内设有婴儿箱,所述婴儿箱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婴儿箱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若干第一缓冲弹簧与缓冲箱的内壁连接,所述婴儿箱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与缓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位于支撑板底部的第一限位盘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定位柱,所述缓冲箱的下方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底端贯穿缓冲箱,且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底部与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外部套设有位于缓冲箱内的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箱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缓冲箱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与盖板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缓冲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盖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缓冲箱通过卡接组件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一侧的第二限位盘,所述第二限位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缓冲箱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贯穿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孔内,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和第二限位盘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盘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
8.优选的,所述婴儿箱内设有两个弹性套,且两个所述弹性套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
9.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的数目为四个,所述防护板位于缓冲箱远离转运服本体的一侧。
10.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观察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的配合,对婴儿箱进行缓冲,减少震动对婴儿造成的影响,通过设置的弹性套,使得缓
冲效果更佳,通过设置的盖板和防护板,对缓冲箱的顶端进行防护,减少外物飞溅到婴儿箱内的可能,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便于观察婴儿箱内的情况,同时便于对盖板进行开合,操作步骤简单便捷,方便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箱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转运服本体;2、缓冲箱;3、婴儿箱;4、隔板;5、第一缓冲弹簧;6、支撑板;7、活动孔;8、连接柱;9、第一限位盘;10、第一定位柱;11、限位板;12、第二缓冲弹簧;13、盖板;14、防护板;15、第一连接板;16、铰链;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定位柱;19、拉伸弹簧;20、第二限位盘;21、限位孔;22、防滑套;23、弹性套;24、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4所示,一种新生儿转运服,包括转运服本体1,转运服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箱2,缓冲箱2内设有婴儿箱3,婴儿箱3内固定连接有隔板4,婴儿箱3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若干第一缓冲弹簧5与缓冲箱2的内壁连接,婴儿箱3的底部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7,活动孔7内设有连接柱8,连接柱8的顶部与缓冲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柱8的底部与位于支撑板6底部的第一限位盘9固定连接,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定位柱10,缓冲箱2的下方设有限位板11,第一定位柱10的底端贯穿缓冲箱2,且第一定位柱10的底部与限位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柱10的外部套设有位于缓冲箱2内的第二缓冲弹簧12,缓冲箱2的上方设有盖板13,盖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4,缓冲箱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7,第一连接板15的顶部与盖板13的顶部通过铰链16连接,第一连接板15与缓冲箱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7与盖板13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板17和缓冲箱2通过卡接组件连接;
19.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板17一侧的第二限位盘20,第二限位盘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柱18,缓冲箱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21,第二定位柱18贯穿第二连接板17,且第二定位柱18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孔21内,第二定位柱18的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19,拉伸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17和第二限位盘20固定连接。
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盘20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22,通过设置的防滑套22,便于驱动第二限位盘20移动。
21.在本实施例中,婴儿箱3内设有两个弹性套23,且两个弹性套23分别位于隔板4的两侧,通过设置的弹性套23,使得缓冲效果更佳。
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0设置的数目为四个,防护板14位于缓冲箱2远离转运服本体1的一侧。
23.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3上设有观察窗24,通过设置的观察窗24,便于观察婴儿箱3
内的情况。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生儿转运服,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连接柱8和第一限位盘9,婴儿箱3可以相对支撑板6水平方向晃动,进而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弹簧5,可以对婴儿箱3水平方向进行缓冲,通过第一定位柱10和第二缓冲弹簧12的配合,可以对婴儿箱3竖直方向进行缓冲,进而通过第一缓冲弹簧5和第二缓冲弹簧12的配合,可以对婴儿箱3进行缓冲,减少震动对婴儿造成的影响,通过设置的弹性套23,使得缓冲效果更佳,通过设置的盖板13和防护板14,对缓冲箱2的顶端进行防护,减少外物飞溅到婴儿箱3内的可能,通过设置的观察窗24,便于观察婴儿箱3内的情况,通过驱动第二限位盘20移动,使得第二定位柱18的一端脱离限位孔21,拉伸弹簧19处于拉伸状态,即可解除第二连接板17和缓冲箱2之间的固定关系,进而转动盖板13,即可打开婴儿箱3,同理,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即可完成盖板13的闭合,便于对盖板13进行开合,操作步骤简单便捷,方便实际使用。
25.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