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2.近年来,作为临床血液检测的工具之一,真空采血管因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能高等特性,其逐步取代了早期临床上习惯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成为临床检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采血工具。
3.然而,采有血液的真空采血管首先放入离心机将血清蛋白和红细胞快速分离,然而在将真空采血管从离心机上取出后可能会出现管体震荡、倾斜和歪倒情况时,容易导致血清蛋白和红细胞的混合,从而造成无法进一步的检验,为此还需要重新离心分离,进而拉长了检验周期。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真空采血管,它能有效地解决现有真空采血管在将血液分离成血清蛋白和红细胞后容易恢复到混合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采血管,它能有效地解决现有真空采血管在将血液分离成血清蛋白和红细胞后容易恢复到混合状态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密封胶帽,第一管体内沿其长度设有空腔,空腔贯穿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一端连接有用于密封空腔的密封胶帽,第一管体另一端插入第二管体内且可沿第二管体长度方向滑动;第二管体内设有将其分隔成滑动腔和底仓的隔板,隔板设有堵塞和通孔,堵塞可插入空腔内。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9.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采用透明材质。有研究显示,血浆内大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主要聚集在血清蛋白和红细胞层的交界处,因此为了防止血小板和白细胞的丢失,在制取凝胶时底部应留有少许的红细胞层;透明材质可清楚贯穿掉落底仓的情况,确保有少许的红细胞层留存在第一管体内。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空腔的中下部设有缩颈,缩颈下部形成凹槽,堵塞插入凹槽内且密封于缩颈下方。利用缩颈,减慢红细胞掉落底仓的速度,更有利于血清蛋白和红细胞的分离。
1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内设有过滤膜,过滤膜位于缩颈处。避免血清蛋白掉落底仓,导致血清蛋白的浪费。
12.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下部套设有滑环,滑动腔内壁设有挡环,滑环拦挡于挡环与隔板之间;滑环外壁设有外螺纹,滑动腔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滑环拦挡于挡环与隔板之间,且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螺纹连接,避免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在血液离心操作过程中脱离。
13.更进一步的,所述挡环与第二管体顶面平齐。避免挡环与第二管体顶面形成阶梯,不符合卫生规范。
14.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外壁凸出有固定环,堵塞插入凹槽后,固定环贴于挡环上且与其螺栓连接。避免第一管体相对于第二管体旋转,更有效避免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在血液离心操作过程中连通,影响静置后的血清蛋白和红细胞的分离。
15.所述通孔为多个,堵塞位于隔板中央,多个通孔环绕堵塞均匀设置。堵塞位于隔板中央,能更有效的密封缩颈。
16.所述密封胶帽中央设有半圆形凹槽。便于采血针由半圆形凹槽将血液注入第一管体内,也方便通过采血针直接采取第一管体内的血清蛋白,更有效的防止样本二次污染。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8.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利用堵塞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隔离,血液存在于第一管体。当血液被离心机分离成血清蛋白和红细胞后,血清蛋白与红细胞由于自身重力不同,血清蛋白浮于红细胞上方;将堵塞脱离空腔,红细胞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底仓,红细胞全部掉落底仓后,再将堵塞插入空腔内,实现血清蛋白和红细胞的分离,保证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两部分液体难以混合,因而可方便、及时地提取第一管体内的血清蛋白进一步的检验。
附图说明
19.图1是真空采血管的结构图。
20.图2是真空采血管的剖视图。
21.图3是第二管体的结构图。
22.图4是第一管体的结构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第二管体;2、第一管体;3、密封胶帽;4、螺栓;6、空腔;11、隔板;12、滑动腔;13、底仓;14、堵塞;15、滑环;16、挡环;17、固定环;18、通孔;31、圆形凹槽;61、缩颈;6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真空采血管,包括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1和密封胶帽3,第一管体2内沿其长度设有空腔6,空腔6贯穿第一管体2,第一管体2一端连接有用于密封空腔6的密封胶帽3,第一管体2另一端插入第二管体1内且可沿第二管体1长度方向滑动;第二管体1内设有将其分隔成滑动腔12和底仓13的隔板11,隔板11设有堵塞14和通孔18,堵塞14可插入空腔6内。空腔6的中下部设有缩颈61,缩颈61下部形成凹槽62,堵塞14插入凹槽62内且密封于缩颈61下方。第一管体2内设有过滤膜,过滤膜位于缩颈61处。通孔18为多个,堵塞14位于隔板11中央,多个通孔18环绕堵塞14均匀设置。密封胶帽3中央设有半圆形凹槽31。
27.其中,第一管体2下部套设有滑环15,滑动腔12内壁设有挡环16,滑环15拦挡于挡环16与隔板11之间;滑环15外壁设有外螺纹,滑动腔12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挡
环16与第二管体1顶面平齐。第一管体2外壁凸出有固定环17,堵塞14插入凹槽62后,固定环17贴于挡环16上且与其螺栓4连接。
28.本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如下步骤:
29.首先,转动第一管体2,堵塞14插入凹槽62内且密封于缩颈61下方,实现将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1隔离。其次,利用注射器将血液由半圆形凹槽31注入第一管体2中。再次,利用离心机将血液分离成血清蛋白和红细胞,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清蛋白与红细胞由于自身重力不同,血清蛋白浮于红细胞上方。然后,转动第一管体2,堵塞14脱离凹槽62,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1连通,红细胞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底仓13。最后,转动第一管体2,堵塞14插入凹槽62内且密封于缩颈61下方。实现血清蛋白和红细胞的分离,保证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1的两部分液体难以混合,因而可方便、及时地提取第一管体2内的血清蛋白进一步的检验。
技术特征:1.一种真空采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1)和密封胶帽(3),第一管体(2)内沿其长度设有空腔(6),空腔(6)贯穿第一管体(2),第一管体(2)一端连接有用于密封空腔(6)的密封胶帽(3),第一管体(2)另一端插入第二管体(1)内且可沿第二管体(1)长度方向滑动;第二管体(1)内设有将其分隔成滑动腔(12)和底仓(13)的隔板(11),隔板(11)设有堵塞(14)和通孔(18),堵塞(14)可插入空腔(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6)的中下部设有缩颈(61),缩颈(61)下部形成凹槽(62),堵塞(14)插入凹槽(62)内且密封于缩颈(61)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内设有过滤膜,过滤膜位于缩颈(61)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下部套设有滑环(15),滑动腔(12)内壁设有挡环(16),滑环(15)拦挡于挡环(16)与隔板(11)之间;滑环(15)外壁设有外螺纹,滑动腔(12)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16)与第二管体(1)顶面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2)外壁凸出有固定环(17),堵塞(14)插入凹槽(62)后,固定环(17)贴于挡环(16)上且与其螺栓(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8)为多个,堵塞(14)位于隔板(11)中央,多个通孔(18)环绕堵塞(14)均匀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帽(3)中央设有半圆形凹槽(31)。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密封胶帽,第一管体内沿其长度设有空腔,空腔贯穿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一端连接有用于密封空腔的密封胶帽,第一管体另一端插入第二管体内且可沿第二管体长度方向滑动;第二管体内设有将其分隔成滑动腔和底仓的隔板,隔板设有堵塞和通孔,堵塞可插入空腔内。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实现血清蛋白和红细胞的分离,保证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两部分液体难以混合,因而可方便、及时地提取第一管体内的血清蛋白进一步的检验。取第一管体内的血清蛋白进一步的检验。取第一管体内的血清蛋白进一步的检验。
技术研发人员:李骤 黎洪棉 卢冠铭 黄东琳 宁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7.30
技术公布日: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