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上肢健力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上肢健力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肢健力架。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时尚健康的健身及休闲运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体育锻炼是现代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调节心理、娱悦身心、适应社会的有效方式之一,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许多人利用早晚进行体育锻炼。目前虽然有许多健身器材,但对于上肢锻炼的还比较少。该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短短的休息时间进行上肢锻炼,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
3.在健身者使用上肢健身器材时,往往会因为自身的身高和臂展的原因,独自使用上肢健身器材时存在难度,不利于使用者进行使用,增加了健身者在健身时体验不适性,不利于使用者进行使用。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上肢健力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使用者自身的身体条件对健身器材的实用规格进行调节的上肢健力架。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健力架包括:横架、竖杆和连接座,所述横架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均与竖杆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架上对称滑动连接有锻炼机构,所述竖杆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
7.优选的,所述锻炼机构包括滑套、滑轮、固定杆、连接杆、底板、拉杆、弹簧、限位杆和拉块,所述横架上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的内部均对称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轮,两个滑轮的两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滑套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若干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底板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滑套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套的底部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均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拉块。
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顶杆、连接块、卡杆、卡套、移动块、双向丝杆和辅助弹簧,两个所述安装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安装槽内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两个所述竖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杆,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中央均固定安装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辅助弹簧,所述卡套均与卡杆的低端相互卡接配合,所述辅助弹簧与卡杆相互配合,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顶杆,若干所述顶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若干所述移动块均与双向丝杆相互啮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横架的底部等距开设有若干与锻炼机构相互配合的凹孔。
10.优选的,两个所述拉杆上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11.优选的,两个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均穿过安装座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转动块。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健力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上肢健力架:
14.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可以更具每个使用者的使用身高和臂膀的间距对设备上的调节机构和锻炼机构进行调节,使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可以增加,可以更加符合使用者的的使用习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自身的身高和臂展对设备上的零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设备更加便捷的进行使用,增加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增加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性,此上肢健力架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使用习惯对设备的使用规格进行调节,使设备更加方便使用者的使用,此设备的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锻炼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锻炼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横架;2、竖杆;3、连接座;4、锻炼机构;41、滑套;42、滑轮;43、固定杆;44、连接杆;45、底板;46、拉杆;47、弹簧;48、限位杆;49、拉块;5、调节机构;51、安装座;52、顶杆;53、连接块;54、卡杆;55、卡套;56、移动块;57、双向丝杆;58、辅助弹簧;6、凹孔;7、橡胶垫;8、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锻炼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锻炼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一种上肢健力架,包括:横架1、竖杆2和连接座3。
22.请参照图1,所述横架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座3,两个所述连接座3的一端均与竖杆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架1上对称滑动连接有锻炼机构4,所述竖杆2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5。
23.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可以更具每个使用者的使用身高和臂膀的间距对设备上的调节机构5和锻炼机构4进行调节,使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可以增加,可以更加符合使用者的的使用习惯。
24.请参照图2和图3,所述锻炼机构4包括滑套41、滑轮42、固定杆43、连接杆44、底板45、拉杆46、弹簧47、限位杆48和拉块49,所述横架1上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套41,两个所述滑套41的内部均对称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滑轮42,两个滑轮42的两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远离滑套4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44,若干所述连接杆44远离滑套4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底板45的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5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拉杆46,所述滑套41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套41的底部凹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弹簧47,所述
弹簧47的内部均套接有限位杆48,所述限位杆4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拉块49。
25.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锻炼机构4时,可以通过拉块49将限位杆48向下拉,将限位杆48从横架1上的凹孔6上拉出,此时,对弹簧47进行压缩,随后使用者将滑套41沿着滑套41进行移动,使用者可以更具实际的使用间距对两个滑套4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为了增加滑套41的移动便捷性,滑套41上设有滑轮42,使滑套41更好的进行移动,而为了对拉杆46进行安装,锻炼机构4上设有固定杆43、连接杆44和底板45,可以稳定的对拉杆46进行固定安装,而连接杆44和底板45之间留有空隙,可以更加方便使用者对拉块49进行拉动,当将两个滑套41的位置调节到位后,可以通过弹簧47将限位杆48进行上顶,将限位杆48的一端卡入到横架1的凹空6内,完成对锻炼机构4的位置调节。
26.请参照图4,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安装座51、顶杆52、连接块53、卡杆54、卡套55、移动块56、双向丝杆57和辅助弹簧58,两个所述安装座51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安装座51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51的顶部安装槽内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7,两个所述竖杆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53,所述连接块53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杆54,两个所述安装座51的顶部中央均固定安装有卡套55,所述卡套55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辅助弹簧58,所述卡套55均与卡杆54的低端相互卡接配合,所述辅助弹簧58与卡杆54相互配合,两个所述连接块53的底部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顶杆52,若干所述顶杆52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56,所述移动块56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若干所述移动块56均与双向丝杆57相互啮合连接。
27.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调节机构5时,可以通过转动双向丝杆57上设有的转动块8,进而使双向丝杆57进行转动,使两个移动块56可以同向或者反向进行移动,同时通过顶杆52带动连接块53向上或者向下进行移动,而此时,为了增加竖杆2在运行时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调节机构5上设有的卡杆54和卡套55之间的相互配合对竖杆2进行限位,使竖杆2可以保持竖直方向的运动,而辅助弹簧58的存在便于实现对将卡杆55向上顶起,从而配合双向丝杆57与移动块56将顶杆52向上顶。
28.请参照图3,所述横架1的底部等距开设有若干与锻炼机构4相互配合的凹孔6,横架1上的凹孔6的设置便于对锻炼机构4进行限位,增加锻炼机构4在运行时的稳定性。
29.请参照图2,两个所述拉杆46上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垫7,橡胶垫7的存在便于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摩擦力。
30.请参照图4,两个所述双向丝杆57的一端均穿过安装座5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转动块8,便于将双向丝杆57进行转动。
31.在本方案中
32.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可以更具每个使用者的使用身高和臂膀的间距对设备上的调节机构5和锻炼机构4进行调节,当需要使用锻炼机构4时,可以通过拉块49将限位杆48向下拉,将限位杆48从横架1上的凹孔6上拉出,此时,对弹簧47进行压缩,随后使用者将滑套41沿着滑套41进行移动,使用者可以更具实际的使用间距对两个滑套4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为了增加滑套41的移动便捷性,滑套41上设有滑轮42,使滑套41更好的进行移动,而为了对拉杆46进行安装,锻炼机构4上设有固定杆43、连接杆44和底板45,可以稳定的对拉杆46进行固定安装,而连接杆44和底板45之间留有空隙,可以更加方便使用者对拉块49进行拉动,当将两个滑套41的位置调节到位后,可以通过弹簧47将限位杆48进行上顶,将限位杆
48的一端卡入到横架1的凹空6内,完成对锻炼机构4的位置调节,当需要使用调节机构5时,可以通过转动双向丝杆57上设有的转动块8,进而使双向丝杆57进行转动,使两个移动块56可以同向或者反向进行移动,同时通过顶杆52带动连接块53向上或者向下进行移动,而此时,为了增加竖杆2在运行时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调节机构5上设有的卡杆54和卡套55之间的相互配合对竖杆2进行限位,使竖杆2可以保持竖直方向的运动,而辅助弹簧58的存在便于实现对将卡杆55向上顶起,从而配合双向丝杆57与移动块56将顶杆52向上顶,使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可以增加,可以更加符合使用者的的使用习惯。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