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训练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分秒必争的21世纪中,人们往往为了工作而忽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别说固定抽出时间进行户外运动。因此,许多人会在家中摆放一台自行车训练器,并将原有的自行车安装于其中,可随时在家中模拟骑乘自行车,而不需要特地到户外运动。
3.由于自行车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因此在市面上售卖的自行车训练器也需要制作不同的尺寸,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能使自行车训练器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自行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现有自行车训练器不能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自行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现有自行车训练器不能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自行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固持装置以及阻力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和两组支撑,两组所述支撑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支撑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均为可伸缩设置,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也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杆上;两根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各安装有一个所述固持装置,所述固持装置用于夹持自行车后轮;所述阻力装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为自行车后轮提供阻力。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均设置为可伸缩形式,且第二支杆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杆上,当不同自行车后轮的直径大小不一样时,通过调节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的长度,使得设置在第一支杆远离底座一端上的固持装置与阻力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保证不同直径大小的自行车后轮均可安装在该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上,从而提高了该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的适用性。
9.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杆包括螺杆和套杆,所述套杆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套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固持装置固设在所述套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设在所述套杆的外壁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支杆的结构形式简单,且调节第一支杆的长度时操作过程简单,从而节省操作时间。
11.可选的,所述套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套杆上,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使得套杆在旋转时,第二支杆不会随着套杆的转动而转动,保持了第二支杆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套杆上设置有卡件,所述轴承的外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卡件卡设在所述插孔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杆在螺杆上的位置固定时,将卡件卡设在插孔内,使得轴承不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晃动,从而保证自行车后轮在两个固持装置之间安装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卡件包括连接杆、转杆和插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设在所述套杆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转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插杆固设在所述插杆上,所述转杆的长度方向和所述插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插杆远离所述转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穿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卡件的结构形式简单,制作成本低;且操作过程也简单,从而节省时间。
17.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杆包括套管和长杆,所述长杆插入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远离所述长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长杆上开设有多对穿孔,所述套管靠近所述长杆的一端也开设有穿孔,所述套管上的穿孔与所述长杆上的穿孔贯通,所述穿孔内穿设有螺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调节第二支杆的长度时操作简便。
19.可选的,所述固持装置包括螺棒、把手、螺纹套以及定位块;所述螺纹套固设在所述第一支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且所述螺纹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螺棒穿设在所述螺纹套内,与所述螺纹套螺纹配合,所述把手固设在所述螺棒远离自行车后轮的一端,所述定位块固设在所述螺杆靠近自行车后轮的一端,两个所述固持装置上的所述定位块正对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自行车后轮安装在两个定位块之间,转动把手将自行车后轮固定安装在安装空间内,使得在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内安装自行车后轮时操作过程简单。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均设置为可伸缩形式,且第二支杆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杆上,当不同自行车后轮的直径大小不一样时,通过调节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的长度,使得设置在第一支杆远离底座一端上的固持装置与阻力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保证不同直径大小的自行车后轮均可安装在该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上,从而提高了该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的适用性;
23.2.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结构形式简单,且调节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长度时操作过程简单,从而节省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11、底座;111、横杆;112、纵杆;12、支撑;121、第一支杆;1211、螺杆;1212、套杆;122、第二支杆;1221、套管;1222、长杆;1223、穿孔;2、固持装置;21、
螺棒;22、把手;23、螺纹套;24、定位块;3、阻力装置;4、安装空间;5、轴承;51、插孔;6、卡件;61、连接杆;62、转杆;63、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参照图1,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1、固持装置2以及阻力装置3;支撑架1放置在地面上,固持装置2设置有两个,两个固持装置2均设置在支撑架1的上端,且两个固持装置2正对设置,两个固持装置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4,自行车后轮通过固持装置2安装在安装空间4内,阻力装置3设置在支撑架1下端,用于为自行车提供阻力。
30.参照图2,支撑架1包括底座11和两组支撑12;底座11包括两根横杆111和两根纵杆112,两根横杆111正对设置,两根纵杆112设置在两根横杆111之间,且两根纵杆112分别设置在横杆111的两端,两根纵杆112均与横杆111垂直,纵杆11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横杆111焊接,两根纵杆112和两根横杆111围闭形成一个矩形框架。两组支撑12分别设置在矩形框架的两端,且两组支撑12正对设置,每组支撑12包括第一支杆121和第二支杆122,两组中的两根第一支杆121均设置在同一根横杆111上,两根第二支杆122均设置在另一根横杆111上。
31.参照图2,第一支杆121包括螺杆1211和套杆1212,套杆1212的一端设置为开口,且套杆1212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和螺杆1211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使得套杆1212套设在螺杆1211上,从而使第一支杆121的长度可调节,第一支杆121远离套杆1212的一端与其中一根横杆111的一端铰接。
32.参照图2,第二支杆122包括套管1221和长杆1222,长杆1222插入套管1221内,长杆1222上开设有多对穿孔1223,多对穿孔1223沿着长杆122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每对包括两个穿孔1223,这两个穿孔1223正对设置,穿孔1223内穿设有螺栓,螺栓上紧固有螺母;套管1221靠近长杆1222的一端也开设有一对穿孔1223,当调节第二支杆122的长度时,将长杆1222上的穿孔1223和套管1221上的穿孔1223贯通,再在穿孔1223内穿设螺栓,从而使第二支杆122的长度固定。
33.参照图2,套管1221远离长杆1222的一端与另一根横杆111的一端铰接;长杆1222远离横杆111的一端设置有轴承5,使得长杆1222与轴承5的外圈固定连接,轴承5的内圈套设在套杆1212的外壁,使得当套杆1212在螺杆1211上转动时,第二支杆122不会随着套杆1212的转动而转动。套杆1212的长度长于轴承5的长度,在套杆1212上设置有卡件6,卡件6包括连接杆61、转杆62以及插杆63;连接杆61的一端固设在套杆1212的外壁上,且连接杆61的长度方向与套杆1212的长度方向垂直,连接杆61远离套杆1212的一端与转杆62的一端铰接,插杆63固设在转杆62上,且插杆63的长度方向与转杆62的长度方向垂直;轴承5上开设有插孔51,插孔51贯通于轴承5的外圈和内圈,当套杆1212在螺杆1211上的位置固定时,转动转杆62,使插杆63插入插孔51内,则使轴承5在套杆1212上稳定,不易晃动。
34.参照图1和图3,其中一个固持装置2固设在其中一组支撑12上,另一个固持装置2固设在另一组支撑12上,使得两个固持装置2正对设置;固持装置2包括螺棒21、把手22、螺纹套23以及定位块24;螺纹套23固设在套杆1212远离横杆111的一端,且螺纹套2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支杆121的长度方向垂直;螺棒21穿设在螺纹套23内,且与螺纹套23螺纹配合,把
手22固设在螺棒21远离自行车的一端,定位块24固设在螺棒21靠近自行车的一端,两个固持装置2上的定位块24正对设置,用于将自行车后轮固定在安装空间4内。阻力装置3固设在与第二支杆122连接的横杆111上,且位于横杆111的中间位置,阻力装置3至少包含有一个阻尼产生器和一个供自行车后轮贴地的传动轮轴,上述所说的阻力装置3为习知构件。
35.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自行车后轮安装安装空间4内,且通过固持装置2进行固定,固设在底座11上的阻力装置3为自行车后轮提供摩阻力;其中,第一支杆121和第二支杆122均设置为可伸缩,使得该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车轮,从而提高该自行车训练器阻尼调节装置适用性。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