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测力台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测力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生物力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测力台。


背景技术:

2.运动力学是量化研究与分析专业运动员在一般运动中的力学研究,透过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和量度对动作的角度和力进行分析用以提高运动员的性能,运动力学中有两个研究领域:“静力学”静止状态(无运动)或以恒定速度移动的恒定运动状态的系统研究和“动力学”包含加速度时间、位移、速度和速率中产生的力。
3.现在一般都是采用普通跑步机对行走生物进行观察测试,其次在测试中普通跑步机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因此具有较大的测试局限性,从而不能满足试验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测力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具有较大的测试局限性,不能满足试验要求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测力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铰接架、第一l形固定架与角度调节组件,所述铰接架位于所述第一l形固定架的一侧,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位于所述铰接架的内侧,所述第一l形固定架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铰接架的内侧铰接有安装架,且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框架与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固定框架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轮与转动带,且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转动皮带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之间电性连接。
7.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支撑架,且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外壁上。
8.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第二l形固定架,所述第二l形固定架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所述角度调节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和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二l形固定架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扶手。
10.优选地,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螺纹杆与滑杆,且所述滑杆位于所述螺纹杆的两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上与所述滑杆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铰接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铰接,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位于所
述螺纹杆与所述滑杆的侧壁上。
11.优选地,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三电机与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三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从动轮与绳索,且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转动皮带与所述第二从动轮相连接,所述绳索的一端连接有挂钩。
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安装板、螺纹杆、滑杆、固定块、支撑杆、连接板与连接杆,使得安装架的角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模拟不同的路况,使测试数据更加全面。
14.2、通过设置的第三电机、第二固定板、第二主动轮、收卷辊、绳索与挂钩,能够有效地保证正在进行观察测试生物的安全性,从而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安全地进行观察测试。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
23.1-底座;2-铰接架;3-第一l形固定架;4-支撑架;5-角度调节组件;51-第二电机;52安装板;53螺纹杆;54-滑杆;55-固定块;56支撑杆;57-连接杆;6-安装架;7-第二l形固定架;8-控制面板;9-防护组件;91-第三电机;92-第二固定板;93-第二主动轮;94-收卷辊;95-第二从动轮;96-绳索;97-挂钩;10-第一固定板;11-转动辊;12-第一电机;13-第一主动轮;14-第一从动轮;15-转动带;16-压力传感器;17-单片机;18-固定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图6,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测力台,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外壁上分别安装有铰接架2、第一l形固定架3与角度调节组件5,铰接架2位于第一l形固定架3的一侧,角度调节组件5位于铰接架2的内侧,第一l形固定架3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防护组件9,通过
防护组件9,有利于提高被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铰接架2的内侧铰接有安装架6,且安装架6通过角度调节组件5与底座1相连接,通过角度调节组件5对安装架6进行角度调节,有利于减少测试的局限性,使测试数据更加全面,安装架6的一侧内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框架18与第一电机12,且第一电机12位于固定框架18的一侧,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主动轮13,固定框架18的两侧外壁上分别设置有转动辊11,转动辊1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从动轮14与转动带15,且第一主动轮13通过转动皮带与第一从动轮14相连接,通过第一电机12带动第一主动轮13,使第一主动轮13通过转动皮带带动第一从动轮14,从而使转动辊11带动转动带15进行旋转,方便测试人员进行移动测试,底座1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单片机17,单片机17的型号为stm8s003f3p6;
27.固定框架18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0,第一固定板10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6,且压力传感器16与单片机17之间电性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16,方便感应测试人员身体对应部位压力的大小,然后通过单片机17将测试的数据传递给显示器,方便人员进行观察,压力传感器16的型号为mpm288。
28.其中,底座1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支撑架4,且安装架6位于支撑架4的顶部外壁上,通过支撑架4,有利于增加安装架6的稳定性。
29.其中,支撑架4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第二l形固定架7,第二l形固定架7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扶手,第二l形固定架7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面板8,且角度调节组件5,防护组件9和第一电机12分别与控制面板8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8,方便控制调节组件5,防护组件9和第一电机12进行工作。
30.其中,角度调节组件5包括第二电机51与安装板52,安装板52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螺纹杆53与滑杆54,且滑杆54位于螺纹杆53的两侧,第二电机51的输出端与螺纹杆53相连接,底座1的底部外壁上与滑杆54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块55,安装架6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侧壁上铰接有支撑杆56,且支撑杆56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固定块55相铰接,固定块55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杆57,且连接杆57位于螺纹杆53与滑杆54的侧壁上,通过第二电机51带动螺纹杆53,使连接杆57带动固定块55在滑杆54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从而使支撑杆56通过连接板带动安装架6进行角度调节,有利于模拟出不同的路况,并能满足试验要求,使测试数据更加全面。
31.其中,防护组件9包括第三电机91与第二固定板92,且第三电机91位于第二固定板92的一侧,第三电机9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主动轮93,第二固定板92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收卷辊94,收卷辊94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从动轮95与绳索96,且第二主动轮93通过转动皮带与第二从动轮95相连接,绳索96的一端连接有挂钩97,通过第三电机91带动第二主动轮93,使第二主动轮93通过转动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轮95与收卷辊94进行转动,从而使绳索96带动挂钩97进行下降,再然后将挂钩97挂在被测试人员身上,从而有利于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性。
32.本实用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运动生物力学三维测力台,使用时,先在被测试人员需要进行测量部位绑定多维力传感器,然后通过控制面板8控制第三电机91,使第三电机91通过第二主动轮93与转动皮带带动第二从动轮95与收卷辊94,从而使绳索96带动挂钩97进行下降,再然后将挂钩97挂在被测试人员身上,然后被测试人员站在转动带15上进行运动,然后通过被测试人员身上绑定的多维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16分别感应身体对应部位
压力的大小,最后通过单片机17将测试的数据传递给显示器,从而方便人员进行观看。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