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打护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


背景技术:

2.散打护具是竞赛的防护和保障,对技术战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散打项目特点要求拳、腿、摔三大技术应全面均匀发展,散打护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运动员对拳腿技术的运用,散打护具包括护头、护身、护腿、护脚、和拳击手套,拳击手套是根据国际业余拳联的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的一种经过填充的手套,目的是保护拳手的手腕和手指关节。
3.传统的拳击手套是使用魔术粘将手套固定在手上,当运动员一个人练习散打的拳击时,当一只拳击手套带上之后,由于拳击手套很硬带上手指很难移动,会使带上拳击手套的手无法给另一只手带上拳击手套,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包括:
7.手腕连接套和拳套,所述手腕连接套和拳套可拆卸连接;
8.用于实现手腕与手腕连接套固定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所述手腕连接套内侧;以及
9.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于所述手腕连接套与所述拳套之间;
10.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11.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拳套外侧,且于所述手腕连接套相连;
12.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手套内侧,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实现所述手腕连接套和拳套的固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控制夹持组件将手腕连接套固定在所述手腕上,再通过连接组件将手套与所述手腕连接套卡接,此时位于拳套内的手可以对位于所述拳套内的控制组件进行控制,利用控制组件驱动所述连接组件使所述手腕连接套和拳套能牢牢固定,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无法单人操作的拳击手套,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利用连接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拳套内侧的控制组件,使人们在使用拳套使能自行完成拳套的穿戴和脱离,大大提升了人们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中控制组件的俯视图。
18.图4为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手腕连接套,2-气囊,3-导气槽,4-通气孔,5-注气管,6-拳套,7-控制杆,8-第一活塞槽,9-压块,10-第一弹性件,11-导气管,12-插槽,13-连接块,14-插块,15-卡块,16-第二弹性件,17-空腔,18-连接管,19-第二活塞槽,20-第二活塞,21-定位块,22-楔形块,23-第一活塞,24-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包括:手腕连接套1和拳套6,所述手腕连接套1和拳套6可拆卸连接;用于实现手腕与手腕连接套1固定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所述手腕连接套1内侧;以及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于所述手腕连接套1与所述拳套6之间;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拳套6外侧,且于所述手腕连接套1相连;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手套6内侧,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实现所述手腕连接套1和拳套6的固定。
23.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控制夹持组件将手腕连接套1固定在所述手腕上,再通过连接组件将手套6与所述手腕连接套1卡接,此时位于拳套6内的手可以对位于所述拳套6内的控制组件进行控制,利用控制组件驱动所述连接组件使所述手腕连接套1和拳套6能牢牢固定,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无法单人操作的拳击手套,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利用连接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拳套6内侧的控制组件,使人们在使用拳套使能自行完成拳套的穿戴和脱离,大大提升了人们操作的便利性。
2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与所述拳套6相连;插块14,所述插块14与所述连接块13相连,与设置在所述手腕连接套1上的插槽12可拆卸连接;空腔17,所述空腔17设于所述插块14内侧,通过导气管道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以及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插块14上,用于配合所述控制组件实现所述手腕连接套1和拳套6的固定。
25.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13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拳套6外侧,所述连接块13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插块14,所述手腕连接套1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插块14相适配的插槽12,所述插槽12内侧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插块14外侧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块15,所述卡块15与所述插块14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6,所述第二弹性件16为弹簧,其中,所述导气管道为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连接块13上的连接管18,所述连接管18一端通至所述空腔17内侧,另一端通过导气管11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控制组件驱动空气沿导气管11和连接管18进入空腔17内侧对定位组件进行驱动,使插块14与插槽12被牢牢固定,进而保证
了手腕连接套1和拳套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活塞槽19,所述第二活塞槽19设有所述插块14壳壁上;第二活塞20,所述第二活塞20与所述第二活塞槽19滑动连接;以及定位块21,所述定位块21与所述第二活塞20相连。
27.本实施例中,当空气进入空腔17内后,空气进入第二活塞槽19对第二活塞20进行驱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20外侧的定位块21与插槽12槽壁紧紧抵接,进而保证了手腕连接套1和拳套6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2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杆7,所述控制杆7设于所述拳套6内侧;第一活塞槽8,所述第一活塞槽8设于所述控制杆7内侧,通过通气管24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压块9,所述压块9与所述控制杆7滑动连接,且通过第一弹性件10与所述控制杆7相连;以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活塞槽8内侧,与所述压块9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压块9实现对所述连接组件的驱动。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杆7设置在所述拳套6内侧,所述控制杆7内侧设置有第一活塞槽8,所述压块9设于所述控制杆7外侧,且一端通至所述第一活塞槽8内侧,所述压块9与所述第一活塞槽8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所述第一弹性件10为弹簧,当拳击手在使用本装置时,其手部会紧握位于所述拳套6内侧的控制杆7,从而带动压块9向控制杆7内侧移动,压块9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传动组件控制连接组件使拳套6与手腕连接套1之间牢牢固定。
3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塞23,所述第一活塞23与所述第一活塞槽8滑动连接;以及楔形块22,所述楔形块22设于所述第一活塞23与所述压块9之间,与所述第一活塞23相连。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23设于所述压块9两侧,且与所述第一活塞槽8滑动连接,两侧所述第一活塞23靠近所述压块9一侧均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所述压块9抵接的楔形块22,当压块9向靠近所述控制杆7一侧移动时,压块9与楔形块22作用会驱动两侧所述第一活塞23向靠近所述通气管24一侧移动,进而使位于所述第一活塞23与所述通气管24之间的气体导入所述连接组件内侧,实现了对所述连接组件的驱动。
3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导气槽3,所述导气槽3设于所述手腕连接套1内侧,所述导气槽3外侧设置有注气管5;以及气囊2,所述气囊2与所述手腕连接套1相连,且通过通气孔4与所述导气槽3相连,用于实现所述手腕与所述手腕连接套1之间的连接。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气管5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阀门,通过夹持机构,利用气泵向导气槽3内注气,使位于所述手腕连接套1内部的气囊2膨胀,从而完成手腕与所述手腕连接套1之间的固定,此时由于手部并没有被手套6包裹,所以使用者可以灵活的完成上述操作。
34.该便于连接的散打护具,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利用连接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拳套6内侧的控制组件,使人们在使用拳套使能自行完成拳套的穿戴和脱离,大大提升了人们操作的便利性,控制组件驱动空气沿导气管11和连接管18进入空腔17内侧对定位组件进行驱动,使插块14与插槽12被牢牢固定,进而保证了手腕连接套1和拳套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当空气进入空腔17内后,空气进入第二活塞槽19对第二活塞20进行驱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20外侧的定位块21与插槽12槽壁紧紧抵接,进而保证了手腕连接套1和拳套6之间连接的
牢固性和可靠性,当拳击手在使用本装置时,其手部会紧握位于所述拳套6内侧的控制杆7,从而带动压块9向控制杆7内侧移动,压块9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传动组件控制连接组件使拳套6与手腕连接套1之间牢牢固定。
35.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