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玩具 专利正文
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器。


背景技术:

2.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患者在进行一系列的治疗之后,需要对患病的肢体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系统科学的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处的康复,医院里针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治疗有一系列的训练装置。
3.然而现有的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器使用时骨科康复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同时对单一的部位进行锻炼,不能满足多部位的锻炼需求,增加了使用时的麻烦,实用性不高,且不便于使用患者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延长了患者康复的时间,实用性差。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器,包括椅架主体、座包和靠背,所述座包固定连接于椅架主体上端,所述椅架主体一侧活动连接有靠背,所述座包左右两侧均穿插固定连接有手托架,且手托架下端均与椅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手托架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托;
8.所述手托架一侧均设有轴槽,且轴槽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卡栓,所述卡栓外端穿插转动连接有握把;
9.所述手托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力绳,所述拉力绳之间固定连接有握力球。
10.所述椅架主体另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外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下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脚杆,所述脚杆下端均设有配重杆,且配重杆与活动臂固定连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活动臂均套接于轴杆一侧外周,所述活动臂下端均向外侧一端垂直凸出。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托、握把和脚杆外端均设有橡胶层。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握把均垂直于活动杆,且握把高于手托上端。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轴内侧均设有阻尼,所述活动杆与转轴呈水平转动关系。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托与手托架呈平行关系,且手托呈弧形状。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通过设置的手托、握把、拉力绳、转轴和活动杆的使用,当对手腕进行锻炼时,可通过简将手部至于手托上端,通过手掌握取握把,拨动握把使握把通过活动杆与转轴的作用,作水平90
°
旋转,同时握把通过卡栓可同步进行转动;当对小臂进行锻炼时,可通过手掌握取握力球,通过拉动拉力绳对小臂进行往复的屈臂运动。
18.2、通过设置的脚杆、活动臂和轴杆的使用,当对脚部进行锻炼时,可通过坐于座包上端,随后将脚掌放入脚杆与配重杆之间,通过膝关节运动使脚踝推动脚杆,活动臂通过脚杆的带动在轴杆的固定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使脚部和活动臂进行摆动锻炼,同时通过配重杆可配重增加重量,使增加不同的锻炼力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器的整体结构图;
20.图2为图1中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手托架和手托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4为图1中活动臂与轴杆拆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椅架主体;2、座包;3、靠背;4、手托架;401、轴槽;402、转轴;403、活动杆;404、卡栓;405、握把;5、手托;501、固定块;502、拉力绳;503、握力球;6、轴杆;7、活动臂;8、脚杆;9、配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参照图1-4,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器,包括椅架主体1、座包2和靠背3,座包2固定连接于椅架主体1上端,椅架主体1一侧活动连接有靠背3,座包2左右两侧均穿插固定连接有手托架4,且手托架4下端均与椅架主体1固定连接,手托架4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托5,手托5与手托架4呈平行关系,且手托5呈弧形状。
26.通过坐于座包2上端,背部可靠于靠背3,手托架4可将手部进行托举保持舒适体位,同时手托5呈弧形状可将手部两侧进行限位,防止手部向两侧滑落。
27.手托架4一侧均设有轴槽401,且轴槽401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402,转轴402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403,活动杆403上端固定连接有卡栓404,卡栓404外端穿插转动连接有握把405,手托5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1,固定块50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力绳502,拉力绳502之间固定连接有握力球503。
28.当对手腕进行锻炼时,可通过简将手部至于手托5上端,通过手掌握取握把405,拨动握把405使握把405通过活动杆403与转轴402的作用,作水平90
°
旋转,同时握把405通过卡栓404可同步进行转动;当对小臂进行锻炼时,可通过手掌握取握力球503,通过拉动拉力绳502对小臂进行往复的屈臂运动。
29.椅架主体1另一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杆6,轴杆6外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臂7,活动臂7下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脚杆8,脚杆8下端均设有配重杆9,且配重杆9与活动臂7
固定连接,活动臂7均套接于轴杆6一侧外周,活动臂7下端均向外侧一端垂直凸出。
30.当对脚部进行锻炼时,可通过坐于座包2上端,随后将脚掌放入脚杆8与配重杆9之间,通过膝关节运动使脚踝推动脚杆8,活动臂7通过脚杆8的带动在轴杆6的固定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使脚部和活动臂7进行摆动锻炼,同时通过配重杆9可配重增加重量,使增加不同的锻炼力度。
31.手托5、握把405和脚杆8外端均设有橡胶层,通过设置的橡胶层可增加在使用手托5、握把405和脚杆8时的摩擦力,且可减少磕碰防止发生肢体损伤,增加安全性。
32.握把405均垂直于活动杆403,且握把405高于手托5上端,转轴402内侧均设有阻尼,活动杆403与转轴402呈水平转动关系,当手部放置于手托5内部时可延长手臂直接握取握把405,增加握取时的舒适性,使手掌与手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同时转轴402内侧均设有的阻尼可适当增加手腕锻炼时,转轴402内侧的阻尼对握把405的摩擦力,增强手腕锻炼的效果。
3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当对手腕进行锻炼时,可通过简将手部至于手托5上端,通过手掌握取握把405,拨动握把405使握把405通过活动杆403与转轴402的作用,作水平90
°
旋转,同时握把405通过卡栓404可同步进行转动;当对小臂进行锻炼时,可通过手掌握取握力球503,通过拉动拉力绳502对小臂进行往复的屈臂运动,当对脚部进行锻炼时,可通过坐于座包2上端,随后将脚掌放入脚杆8与配重杆9之间,通过膝关节运动使脚踝推动脚杆8,活动臂7通过脚杆8的带动在轴杆6的固定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使脚部和活动臂7进行摆动锻炼,同时通过配重杆9可配重增加重量,使增加不同的锻炼力度。
34.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