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运动辅助器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度可调的折叠式自行车训练器。
背景技术:2.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自行车也是克服心脏功能病症的最佳工具之一。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人是死于心脏病的。骑自行车不只能藉腿部的运动压缩血液流动,以及把血液从血管末梢抽回心脏,还能同时强化了微血管组织,这叫"附带循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和自行车出游。
3.随着社会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强度也逐渐增大,因此很多人十分需要自行车之类的运动来平衡自身身体状况,而自行车运动往往需要在特定的场地或街道等地方进行,为了提高自行车活动的便利性,解决场地选择困难的问题,便出现了自行车训练器这一辅助器材。
4.参考图1,在自行车训练器的相关技术中,自行车训练器包括底架1、连接架2和用于支撑连接架2的支撑杆3,底架1包括两根底杆11和用于连接两根底杆11的底连杆12,两根底杆11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且端部与底连杆12端部相连,形成u形,连接架2包括两根主杆21、用于连接两根主杆21的连接杆22和用于架设自行车的主轴23,两根主杆21平行设置,且端部与主轴23和连接杆22的端部均相连,形成矩形,连接杆22长度方向平行于底连杆12的长度方向,连接杆22与底连杆12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为自行车施加阻力的阻尼机构7,支撑杆3位于主杆21与底杆11之间,且与主杆21和底杆11均固定连接,支撑杆3、主杆21和底杆11形成锐角三角形状。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如今的自行车训练器主要为固定式,存在有无法适配车轮直径不同的自行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6.为了使自行车训练器可适配车轮直径不同的自行车,本技术提供高度可调的折叠式自行车训练器。
7.本技术提供的高度可调的折叠式自行车训练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高度可调的折叠式自行车训练器,包括底架、连接架和支撑杆,连接架包括两根主杆、连接杆和主轴,所述连接杆与阻尼机构之间转动连接,连接杆绕其轴线方向转动,主杆包括丝杠、螺纹管和管壳,丝杠一端与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螺纹管内,且与螺纹管螺纹配合,螺纹管位于管壳内部,且与管壳之间连接有轴承,管壳远离丝杠的一端与主轴转动连接,主轴相对管壳绕自身轴线转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丝杠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螺纹管与管壳之间连接有轴承,且管壳与主轴连接,转动螺纹管,可使得主杆沿其长度方向伸缩,达到调节自行车训
练器高度的效果,连接杆与阻尼机构之间转动连接,连接架绕连接杆轴线方向转动,管壳与主轴转动连接,且主轴相对管壳绕自身轴线转动,使得主轴的转动与管壳的固定互不影响。
10.可选的,所述螺纹管靠近主轴的一端固定有调节齿轮,调节齿轮的轴线与螺纹管的轴线相同,主轴的端部与和其相近的管壳之间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环套固定在主轴上,主动齿轮与调节齿轮啮合,主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沿主轴的轴线方向设置,调节槽沿主轴径向的切面为非正圆形,调节槽内紧密插嵌有调节把手。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调节把手,可带动主轴上的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调节齿轮啮合,使得螺纹管在管壳内绕其轴线方向转动,从而实现自行车训练器的升降调节,调节把手的设置,使得自行车训练器的升降调节更加方便省力。
12.可选的,两所述丝杠的螺纹方向相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调节把手时,整个主轴随之转动,由于主杆是相对于连接杆中垂面对称设置,将两边的丝杠螺纹方向设置为相反方向,可时间转动一边的调节把手,可达到调节两边主杆同时伸缩的效果,实现自行车训练器高度的平稳变化。
14.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底杆铰接,支撑杆远离底杆的一端固定有卡环,卡环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靠近管壳处呈开口状,卡环具有弹性,管壳卡嵌在卡环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与底杆铰接,使得支撑杆可在底杆所在的竖直平面上转动,方便支撑杆随着主杆的伸缩而调节,支撑杆与主杆靠近的一端设置有卡环,使得支撑杆与主杆卡嵌连接,方便支撑杆靠近主杆的一端在主杆上位置的调节,卡环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开口,方便支撑杆与主杆的连接和拆卸。
16.可选的,所述管壳外围固定有用于卡定卡环的定位块,定位块沿管壳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邻两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卡定卡环的厚度。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壳外设置有定位块,方便支撑杆与主杆连接位置的固定,减少支撑杆在主杆上的滑动,提高整个自行车训练器的稳定性,管壳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块,方便支撑杆与主杆连接时,支撑杆随着主杆的伸缩和转动而改变位置后,支撑杆的位置的固定。
18.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动接管和转接杆,转接杆的一端与底杆铰接,另一端插入动接管的内部,卡环位于动接管远离转接杆的一端,动接管沿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方向开设有动孔,动孔沿动接管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动孔贯穿动接管,转接杆沿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方向开设有转孔,转孔贯穿转接杆,转孔与动孔的开设方向相同,支撑杆上设置有定螺栓,定螺栓沿转孔的开设方向贯穿转孔和动孔,定螺栓自身远离螺帽的一侧设置有定螺母,定螺栓与定螺母螺纹配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杆的伸缩距离或转动角度过大时,可通过转孔与不同位置的动孔的连接,改变支撑杆的长度,用以配合主杆的变化,当将动孔与合适的转孔对准时,将定螺栓穿过动孔和转孔,随后使用定螺母将其固定,增加支撑杆的稳定性。
20.可选的,所述底杆的外壁上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位于底杆远离地面的一侧,收纳槽的宽度大于动接管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长度,收纳槽的长度不小于支撑杆的最小长度。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杆与底杆是铰接的,且支撑杆在底杆所在的竖直平面上转动,将支撑杆与主杆拆开来后,由于收纳槽的宽度大于动接管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长度,且收纳槽长度不小于支撑杆的最小长度,可将支撑杆转动放入隐藏槽内,实现支
撑杆的隐藏收纳,由于连接架与阻尼之间转动连接,连接架绕连接杆的轴线方向转动,转动连接架,使得连接架向靠近底架方向转动,实现自行承训练器的折叠,节省空间。
22.可选的,所述底杆远离底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弹力绳。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架与底架相互靠近至最近处时,使用底杆上的弹力绳将连接架与底架绑紧固定,减少自行车训练器在折叠后受环境影响而自动展开的情况发生。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主杆与支撑杆均可沿自身轴线方向进行伸缩调节,使得整个自行车训练器实现高度可调节;
26.2.支撑杆与主杆可拆卸连接,且与底杆销接,连接架与阻尼机构转动连接,使得整个自行车训练器在不使用时,可进行折叠收纳,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相关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主杆沿其轴线方向的爆炸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沿主杆轴线所在竖直平面的剖面图;
31.图5是主轴沿其轴线方向的爆炸图;
32.图6是支撑杆沿其轴线方向的爆炸图。
33.图中,1、底架;11、底杆;12、底连杆;111、收纳槽;112、弹力绳;2、连接架;21、主杆;22、连接杆;23、主轴;211、丝杠;212、螺纹管;213、管壳;2121、调节齿轮;2131、定位块;231、主动齿轮;232、调节槽;24、调节把手;3、支撑杆;4、卡环;31、动接管;32、转接杆;311、动孔;321、转孔;5、定螺栓;6、定螺母;7、阻尼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2-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高度可调的折叠式自行车训练器。
36.参考图2,高度可调的折叠式自行车训练器包括底架1、连接架2和支撑杆3,连接架2用于承载自行车的车轮,支撑架3用于连接底架1和连接架2,支撑架3与连接架2可拆卸连接,且与底架1铰接,连接架2可沿车轮的径向方向伸缩,本实施例利用连接架2沿车轮方向的伸缩,达到调节自行车训练器高度的效果。
37.参考图2和图3,连接架2包括主杆21、连接杆22和主轴23,主杆21有两根,分为位于自行车车轮的两侧,两主杆21的连线方向与自行车车轮的轴线方向平行。主杆21包括丝杠211、螺纹管212和管壳213,丝杠211一端与连接杆22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螺纹管212内,且与螺纹管212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螺纹管212,可使得螺纹管212能够相对丝杠211沿丝杠211的轴线方向发生位移,达到主杆21伸缩调节的效果,使得整个连接架2能够沿主杆21长度方向伸缩调节。连接杆22与阻尼机构7转动连接,连接杆22绕自身轴线方向旋转,带动整个连接架2转动,连接架2在主杆21长度方向上进行伸缩后,绕连接架2的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架2,调节主轴23到地面的距离,以适应车轮直径不同的自行车。
38.参考图2和图4,螺纹管212位于管壳213内部,且与管壳213之间连接有轴承,螺纹管212靠近连接杆22的一端与管壳213相平,管壳213远离丝杠211的一端与主轴23转动连接,主轴23相对管壳213绕自身轴线转动,使得主轴23的转动,不影响管壳213的固定。螺纹管212远离连接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2121,调节齿轮2121的轴线方向与螺纹管212的轴线方向相同,主轴23的端部与和其相近的管壳213之间设置有主动齿轮231,主动齿轮231环套固定在主轴23上,主动齿轮231与调节齿轮2121相啮合,转动主轴23,即可使主动齿轮231带动调节齿轮2121转动,从而带动螺纹管212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实现主杆21的升降调节。
39.参考图2和图5,主轴23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开设有调节槽232,调节槽232沿主轴23的长度方向设置,调节槽232沿主轴23的径向方向的切面为正方形,其内紧密卡嵌有调节把手24,转动调节把手24,即可使得主轴23转动,从而控制主杆21的伸缩,两丝杠211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使得在调节一侧的调节把手24时,可调节两主轴23的同时伸缩,从而调节连接架2的平稳升降,提高了自行车训练器高度调节的便利性和平稳性。
40.参考图2和图6,支撑杆3位于主杆21与底杆11之间,支撑杆3包括动接管31和转接杆32,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设定动接管31为圆管状,转接杆32为圆杆,转接杆32的一端与底杆11铰接,另一端插入动接管31内,动接管31远离底杆11的一端固定有卡环4,卡环4沿支撑杆3长度方向靠近管壳213处呈开口状,卡环4具有弹性,管壳213紧密卡嵌在卡环4内,方便支撑杆3相对主杆21的安装和拆卸。
41.参考图2和图6,动接管31上开设有动孔311,动孔311沿动接管31径向方向贯穿动接管31,动孔311沿动接管3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相邻两动孔311之间的距离相等,转接杆32上开设有转孔321,转孔321沿转接杆32的径向方向贯穿转接杆32,转孔321位于转接杆32远离底杆11的一侧,动孔311的开设方向与转孔321的开设方向相同,且动孔311与转孔321的孔径相同,使得支撑杆3能够根据连接架2的调节,沿其自身长度方向配合伸缩,增大支撑杆3与连接架2的配合度。
42.参考图2和图6,管壳213外壁环套固定有圆环状的定位块2131,当卡环4与管壳213卡嵌连接后,卡环4靠近连接杆22的一端与定位块2131抵接,减少卡环4相对管壳213沿管壳213轴线方向滑动的情况发生,增加了自行车训练器的稳固性,定位块2131沿管壳213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使得卡环4能够根据连接架2的伸缩调节而固定在管壳外壁的不同位置上,相邻两定位块2131的间距等于卡环4的厚度,使得卡环4能够紧密卡嵌在相邻两定位块2131之间,进一步增加了自行车训练器的稳固性。
43.参考图2和图6,支撑杆3上设置有定螺栓5,将转孔321与合适位置的动孔311对准时,动孔311与转孔321的轴线相同,此时沿动孔311的开设方向向动孔311内放置定螺栓5,定螺栓5与动孔311和转孔321紧密抵接,减少动接管31与转接杆32的相对晃动,提高自行车训练器的稳定性,定螺栓5贯穿动孔311与转孔321后,定螺栓5的螺帽与动接管31的外壁抵接,定螺栓5自身远离螺帽的一侧设置有定螺母6,定螺母6与定螺栓5螺纹配合,使得定螺栓5与定螺母6沿动孔311开设方向压紧动接管31,进一步减少外界环境对支撑杆3的影响,提高自行车训练器的稳定性。
44.参考图2和图3,底杆11靠近支撑杆3的外壁上开设有收纳槽111,收纳槽111沿底杆11的长度方向开设,其长度等于支撑杆3的最小长度,收纳槽111沿垂直于底杆11轴线的方
向的切面为半圆形,其直径大于动接管31的外径,由于支撑杆3与主杆21为可拆卸链接,且与底杆11转动连接,将支撑杆3与主杆21相分离,再将支撑杆3长度调节为其最小长度后,支撑杆3向靠近底杆11方向旋转,并放入收纳槽111内,实现支撑杆3的折叠收纳,在收纳好支撑杆3后,可将连接架2向靠近底架1方向旋转,实现整个自行车训练器的折叠收纳,减少自行车训练器所占的位置。
45.参考图2,底杆11远离底连杆12的端部固定弹力绳112,当对自行车训练器进行折叠收纳后,使用弹力绳112将底架1与连接架2绑紧固定,减少自行车训练器在折叠后受环境影响而自动展开的情况发生,提高自行车训练器折叠后的稳固性。
46.本技术实施例高度可调的折叠式自行车训练器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自行车训练器高度进行调节时,确定好所需适配的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旋转调节把手24,使得连接架2沿主杆21的长度方向进行伸缩,当主轴23到阻尼机构7的距离等于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时,再根据主杆21的长度对支撑杆3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将卡环4卡在合适的两定位块2131之间,使得自行车训练器在合适的高度固定,达到自行车训练器高度可调节的效果,自行车训练器使用完毕后需要收纳时,将卡环4从管壳213上拆卸下来,再将支撑杆3调节到最小长度后,将支撑杆3旋转收纳至收纳槽111内,而后将连接架2向靠近底架1方向旋转,最后用弹力绳112将连接架2与底架1绑紧固定,达到折叠收纳自行车训练器的效果。
4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