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麻纤维开松梳理联合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麻纤维开松梳理联合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纤维开松梳理联合生产线。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棉麻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步骤多,需要对麻纤维原料进行凝棉、开松除杂、均棉除尘、梳理、剥取成网,各工序之间相互独立,且整个生产流程中需要在各工序之间转运物料,当纺织原料在多台设备之间进行转运时需要人工进行,费时费力,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后续的工序进展,会造成生产的间断,后期制备质量的下降,存在生产连续性差,需要工人数量多,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麻纤维开松梳理联合生产线。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纤维开松梳理联合生产线,包括大麻清弹机、重物分离器、单轴流开棉机、一号大仓混棉机、精开棉机、数组梳理单元、二号大仓混棉机以及打包机,上述各装置之间通过输毛管道按顺序依次相互连接。大麻清弹机和重物分离器之间安装有第一风机和火星金属探除器,一号大仓混棉机的后端上方安装第一凝棉器,第一凝棉器的底部与一号大仓混棉机相连通,第一凝棉器的入口处配置第二风机,一号大仓混棉机的出口与精开棉机相连通,精开棉机的入口上方安装有第二凝棉器,第二凝棉器的底部与精开棉机中棉箱连通,第二凝棉器的入口处连通安装第三风机,精开棉机与梳理单元之间安装有第四风机和火星探除器,数组梳理单元之间相互并联并串联至精开棉机出口连接的输毛管道上,每组梳理单元均包括棉箱和一台麻纤维梳理机,所述二号大仓混棉机的后端上方安装第三凝棉器,第三凝棉器的底部与二号大仓混棉机相连通,第三凝棉器的入口配置第五风机,第五风机的入口与梳理单元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单轴流开棉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精开棉机、数组梳理单元以及第五风机均通过滤尘管道连通滤尘机。
5.进一步地,还包括连续供棉系统控制柜,共设有两个,通过线路连通控制整个联合生产线的运行。
6.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大仓混棉机和二号大仓混棉机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混棉舱以及输棉箱,多个混棉舱相互连通,底部安装输送平帘,输送平帘的前端与前方输棉箱中安装的斜帘相衔接,在斜帘的后上方设置有均毛辊,前上方设置有打毛辊,打毛辊位于容积腔的上方,容积腔的下端为出棉口,通过输毛管道连通第三风机的吸料口。
7.进一步地,所述精开棉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部的第二凝棉器、位于第二凝棉器下方的棉箱、位于棉箱下方的打手与除尘刀组件、位于打手处的开棉机出棉口组件,棉箱与位于第二凝棉器底部的凝棉器出棉口连接,在打手与棉箱之间设置有喂入罗拉;所述喂入罗拉包括一对上方罗拉和一对下方罗拉,所述棉箱设置有上方透视窗和下方透视窗,还设
置有用于控制原料高度的一组对射光电延时开关。
8.优选地,所述打手为梳针式、锯齿式或豪猪式打手。
9.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刀组件包括若干根三角形尘棒,所有三角形尘棒按弓字型排列,并设置有调整尘棒安装角度及间距的尘棒调节结构,尘棒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手轮。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凝棉器、第二凝棉器和第三凝棉器结构相同,均包括凝棉器壳体、位于凝棉器壳体顶端采用渐开线方式的蜗壳、位于凝棉器壳体内设置有网眼的落棉筒,在凝棉器壳体上设置有排尘口,排尘口连接外部滤尘机;凝棉器壳体上设置有透视窗。
11.进一步地,所述麻纤维梳理机包括喂入机构、预梳理机构、主梳理机构和剥取机构,所述主梳理机构采用的是罗拉和盖板相互结合梳理的结构,大锡林上方安装梳理盖板,麻纤维梳理机的出棉口通过输毛管道连接至第五风机的吸料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一种新型联合生产线,适用于大批量连续化生产,保证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减少因环节出错影响后续工序进展,造成的生产间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注重防火安全,实现半自动化生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生产线示意图;
14.图2是本发明中开棉、混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发明中梳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大麻清弹机,2、第一风机,3、火星金属探除器,4、重物分离器,5、单轴流开棉机,6、第二风机,7、第一凝棉器,8、一号大仓混棉机,9、第三风机,10、精开棉机,11第四风机,12、火星探除器,13、棉箱,14、麻纤维梳理机,15、第五风机,16、第三凝棉器,17、二号大仓混棉机,18、打包机,19、过滤机,20、输毛管道,21、滤尘管道,22、连续供棉系统控制柜,81、混棉舱,82、输送平帘,83、斜帘,84、均毛辊,85、打毛辊,86、容积腔。
具体实施方式
17.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如“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各部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发明中任一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8.另外,在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如图1所示,一种麻纤维开松梳理联合生产线,包括大麻清弹机1、重物分离器4、单轴流开棉机5、一号大仓混棉机8、精开棉机10、数组梳理单元、二号大仓混棉机17以及打包机18,上述各装置之间通过输毛管道20按顺序依次相互连接。大麻清弹机1用于麻纤维原料的初始开松并排出原料中的杂质,在大麻清弹机1和重物分离器4之间连通安装有第一风机2和火星金属探除器3,第一风机2的吸料口通过输毛管道20与大麻清弹机1的出棉口连通,第一风机2的出料口处固定安装火星金属探除器3并通过输毛管道20与重物分离器4相连通,火星金属探除器3用于实时检测流转过程中的火星,加大防火安全;重物分离器4将处理完的纤维原料通过输毛管道20送至单轴流开棉机5的纤维原料入口。一号大仓混棉机8的后端上方安装有第一凝棉器7,第一凝棉器7的底部与一号大仓混棉机8相连通,第一凝棉器7的入口处配置第二风机6,单轴流开棉机5的纤维原料出口通过输毛管道20连接至第二风机6的吸料口;参照图2,一号大仓混棉机8的出口与精开棉机10相连通,在精开棉机10的入口处安装有第二凝棉器,第二凝棉器的底部与精开棉机10中棉箱连通,第二凝棉器的入口处连通安装第三风机9,第三风机9的吸料口与一号大仓混棉机8的出口通过输毛管道20连接。在精开棉机10与梳理单元之间连通安装有第四风机11和火星探除器12,数组梳理单元之间相互并联并串联至精开棉机10出口连接的输毛管道20上;结合图3,每组梳理单元均包括棉箱13和一台麻纤维梳理机14。所述二号大仓混棉机17的后端上方安装第三凝棉器16,第三凝棉器16的底部与二号大仓混棉机17相连通,第三凝棉器16的入口配置第五风机15,第五风机15的入口与数组梳理单元的各出口通过输毛管道20相连通;二号大仓混棉机17的出棉口通过输毛管道20与打包机18连通,打包机18完成最后的梳理打包,形成成品。
22.上述联合生产线中的多个风机用于为纤维原料流转提供动力。
23.上述单轴流开棉机5、第二风机6、第三风机9、精开棉机10、麻纤维梳理机14以及第五风机15还分别通过滤尘管道21连通滤尘机19,将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杂尘通过滤尘机19吸附排出。
24.本麻纤维开松梳理联合生产线中还包括连续供棉系统控制柜22,共设有两个,通过线路连通控制整个联合生产线的运行。
25.结合图2,上述一号大仓混棉机8和二号大仓混棉机17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混棉舱81以及输棉箱,多个混棉舱81相互连通,底部安装输送平帘82,输送平帘82的前端与前方输棉箱中安装的斜帘83相衔接,在斜帘83的后上方设置有均毛辊84,前上方设置有打毛辊85,打毛辊85位于容积腔86的上方,容积腔86的下端为出棉口,通过输毛管道20连通第三风机9的吸料口。
26.所述精开棉机10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部的第二凝棉器、位于第二凝棉器下方的棉箱、位于棉箱下方的打手与除尘刀组件、位于打手处的开棉机出棉口组件,棉箱与位于第二凝棉器底部的凝棉器出棉口连接,在打手与棉箱之间设置有喂入罗拉;所述喂入罗拉包括一对上方罗拉和一对下方罗拉,所述棉箱设置有上方透视窗和下方透视窗,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原料高度的一组对射光电延时开关。其中所述打手为梳针式、锯齿式或豪猪式打手;所述除尘刀组件包括若干根三角形尘棒,所有三角形尘棒按弓字型排列,并设置有调整尘棒安装角度及间距的尘棒调节结构,尘棒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手轮。
27.上述第一凝棉器7、第二凝棉器和第三凝棉器16结构相同,均包括凝棉器壳体、位
于凝棉器壳体顶端采用渐开线方式的蜗壳、位于凝棉器壳体内设置有网眼的落棉筒,在凝棉器壳体上设置有吸/排尘口,吸/排尘口通过滤尘管道21连接外部滤尘机19;凝棉器壳体上设置有透视窗。
28.上述麻纤维梳理机14包括喂入机构、预梳理机构、主梳理机构和剥取机构,所述主梳理机构采用的是罗拉和盖板相互结合梳理的结构,大锡林上方安装梳理盖板,麻纤维梳理机14的出棉口通过输毛管道20连接至第五风机15的吸料口。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