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塑料编织袋内膜袋的填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编织塑料编织袋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编织袋内膜袋的填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塑料编织袋,也称为蛇皮袋、编织袋,塑料编织袋是以聚丙烯(英文名pp)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织、制袋而成,是一种柔软、可曲折的包装容器,一般可分为涂膜、不涂膜和单面覆膜三类。适用于装运散状粉粒状物料,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
3.如在化肥和饲料领域塑料编织袋的使用量巨大,在生产线上塑料编织袋与设备出料管对应后用于将化肥或饲料进行封包。由于化肥和饲料易受潮结块变质,因此塑料编织袋的内部都会设置一层塑料内膜袋,用来起到密封防潮的作用。
4.现有技术中,内膜袋的长宽尺寸都是大于塑料编织袋(即外袋)的尺寸,现有自动化套袋缝纫(缝袋底)设备对内膜袋的套装过程,多是采用将内膜袋的两侧边缘折边后使其宽度变得比外袋窄,在外袋袋口打开后,经过薄膜袋切袋机电机带动上下胶辊送出的同时,再利用风(压缩空气)力才能将其吹进塑料编织袋(即外袋)的内部,内膜袋是顺着风向径直吹入外袋内部,吹入过程中内膜袋会在风力的作用下高频振动,逐步套入,这种生产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长期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尚未解决。
5.内膜袋装入后其两侧边缘始终保持折边的状态,在填装化肥或饲料时,受到生产线出料设备压力和速度的影响,化肥或饲料都是在快速高压的状态被装入袋内,在这种速度和压力下塑料编织袋(即外袋)能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不会破裂。但是内膜袋的两侧边缘被折边后呈褶皱不平状态在如此速度和压力下,折边褶皱处很难得到快速完全的伸展,再加上内膜袋折边后其尺寸发生变化,导致其内容量与实际装料量不符,最终就会造成填料时内膜袋的破裂,破袋率一直较高,且无有效的方式避免。
6.也有采用工作效率更低的人工操作的方式,正常情况下内膜袋人工套入后,在填装化肥或饲料时,受到生产线出料灌装压力和速度的影响,化肥或饲料都是在快速高压的状态被装入袋内,在这种速度和压力下内膜袋如果完全展开与外袋贴合在一起,在编织袋(即外袋)的支撑保护作用下内膜袋就不会破裂。但是,人工套袋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而使用传统自动化套缝袋设备后,工艺要求的两种套袋方式,即内膜袋与外袋底部不缝合在一起和缝合在一起的两种方式,内膜袋的两侧边缘都是被折边,使宽度尺寸变得比外袋窄之后才能完成套入动作、又加之套入后内膜袋呈褶皱不平状态,由于灌装物料生产线上灌充速度快、压力大,无论现有工艺要求的哪一种套袋方式,前者折边的褶皱处不能快速完全的展开,后者折边的褶皱处更无法展开,最终都会造成填料时内膜袋的破裂,前一种套袋方式的破袋率较高,后一种套袋方式的破袋率更高,且目前无有效的方式避免。
7.这样套内膜袋实际后果是,内膜袋破裂后而外袋无损,从外面难以察觉内膜袋毁损与否,由此产生的影响都是在后期储放一定时间后开袋使用时才能发现,那时袋内的化
肥或饲料都已经受潮结块变质,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化肥或饲料的价值远远大于编织袋的价值,但是编织袋的套袋质量却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故因为编织袋内膜袋的破裂而造成产品的退回赔付等经济纠纷现象较为普遍。
8.其次,传统的套袋设备多是采用气缸提供动力,虽然价格优势明显,但是气缸的工作稳定性差,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其耐候性差,精确度更低,加之气源处理不佳难以保证气源品质、气缸磨损等因素造成动作失准、精度差,最后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不可靠,加工废品率高的现象十分普遍。
9.而且,气缸在高纬度地区受气温的影响难以正常工作,尤其是在气温较低且生产环境保温条件差的地区冬季根本无法正常启动,故使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
10.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内膜袋填装装置来改变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1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内膜袋填装方式落后和填装效果差易破袋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编织袋内膜袋的填装装置,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内膜袋的填装质量,保证了后期使用时的可靠性。
1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编织袋内膜袋的填装装置,它包括支撑框架;
13.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相互上下对应的上吸风腔体和下吸风腔体;所述上吸风腔体和所述下吸风腔体相互对向对应的一面分别设有若干吸风口;所述上吸风腔体通过升降部件朝向所述下吸风腔体处移动或远离所述下吸风腔体处移动;所述上吸风腔体和所述下吸风腔体分别通过软管与引风机相互连通;其要点是:
14.所述下吸风腔体的一侧设有移动面板;所述移动面板与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的水平导轨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面板通过传动部件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朝向所述下吸风腔体处移动或远离所述下吸风腔体处移动;
15.所述移动面板的底面固定设有与所述下吸风腔体相互水平对应的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的上方设有下吹风腔体;所述下吹风腔体上设有若干朝向所述下吸风腔体的下吹风管;
16.所述上吸风腔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的上吹风腔体;所述上吹风腔体位于所述移动面板的上方;所述上吹风腔体上设有若干朝向所述上吸风腔体的上吹风管;所述上吹风腔体和所述下吹风腔体分别通过软管与鼓风机相互连通。
17.为了便于内膜袋的传送,所述移动面板的上方设有与所述支撑框架相互固定连接的托举板。
18.为了便于微调,所述夹紧板的后端通过丝杆与所述移动面板相互丝接。
19.为了提高夹持的牢固度,所述夹紧板与所述下吸风腔体相互对向贴合的一侧处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夹持胶垫层。
20.为了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耐候性,所述升降部件和所述传动部件均为伺服电机。
21.由于采用了此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22.1、内膜袋的套装过程无需折边,与传统的套装过程产生了实质性的不同,内膜袋套入后与外袋保持横向宽度的一致,保证了后续填装环节不会破袋损坏,产品的质量得到
质的提升。
23.2、内膜袋套入的方式由传统的径直顺向吹入,变为目前的翻转状态吹入,内膜袋能够在风力的作用下快速顺利的吹入,速度快效率高。
24.3、动力装置采用伺服电机,实现了全电动的动力模式,运行稳定性高、精确度高、耐候性好,受气温的影响小,使用区域不受限制。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编织袋内膜袋的填装装置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袋前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袋中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袋后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编织袋内膜袋的填装装置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30.图中:1-外袋
ꢀꢀ
2-上吸风腔体
ꢀꢀ
3-吸风口
ꢀꢀ
4-上吹风管
ꢀꢀ
5-支撑框架
ꢀꢀ
6-上吹风腔体
ꢀꢀ
7-水平导轨
ꢀꢀ
8-移动面板
ꢀꢀ
9-内膜袋
ꢀꢀ
10-滑动座
ꢀꢀ
11-下吸风腔体
ꢀꢀ
12-下吹风腔体
ꢀꢀ
13-下吹风管
ꢀꢀ
14-托举板
ꢀꢀ
15-夹紧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编织袋内膜袋的填装装置,它包括支撑框架5;
33.所述支撑框架5上设有相互上下对应的上吸风腔体2和下吸风腔体11;所述上吸风腔体2和所述下吸风腔体11相互对向对应的一面分别设有若干吸风口3;所述上吸风腔体2通过升降部件朝向所述下吸风腔体11处移动或远离所述下吸风腔体11处移动;所述上吸风腔体2和所述下吸风腔体11分别通过软管与引风机相互连通;
34.所述下吸风腔体11的一侧设有移动面板8;所述移动面板8与所述支撑框架5上设有的水平导轨7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面板8通过传动部件在所述水平导轨7上朝向所述下吸风腔体11处移动或远离所述下吸风腔体11处移动;
35.所述移动面板8的底面固定设有与所述下吸风腔体11相互水平对应的夹紧板15;所述夹紧板15的上方设有下吹风腔体12;所述下吹风腔体12上设有若干朝向所述下吸风腔体11的下吹风管13;
36.所述上吸风腔体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支撑框架5固定连接的上吹风腔体6;所述上吹风腔体6位于所述移动面板8的上方;所述上吹风腔体6上设有若干朝向所述上吸风腔体2的上吹风管4;所述上吹风腔体6和所述下吹风腔体11分别通过软管与鼓风机相互连通。
37.为了便于内膜袋的传送,所述移动面板8的上方设有与所述支撑框架5相互固定连接的托举板14。
38.为了便于微调;所述夹紧板15的后端通过丝杆与所述移动面板8相互丝接。
39.为了提高夹持的牢固度,所述夹紧板15与所述下吸风腔体11相互对向贴合的一侧处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夹持胶垫层。
40.为了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耐候性,所述升降部件和所述传动部件均为伺服电机。
41.工作原理:
42.外袋的尾端置于上吸风腔体和下吸风腔体之间,上吸风腔体在升降部件的传动下下降,利用吸风口将外袋的顶面和底面吸附,然后上吸风腔体在升降部件的传达下反向提升,从而将外袋的尾端打开呈开口状,等待内膜袋的装入。
43.内膜袋置于移动面板上且内膜袋的前端凸出于移动面板呈自然下垂的状态,移动面板在传动部件的传动下通过滑动座向下吸风腔体反向移动,移动的过程也能对下垂的内膜袋起到捋平边角的效果,使得夹紧板将内膜袋的前端平整的顶紧在下吸风腔体的一侧并保持夹紧状态。下吹风管位于移动面板和夹紧板的之间,下吹风管吹风时能够将内膜袋向前吹动鼓起并展开,展开的同时内膜袋会压在外袋底面的袋口处,上吹风管同时吹风能够与下吹风管产生同向的风力,内膜袋上下同时受到同向风力的影响,会逐步向外袋处移动,且内膜袋受夹紧板的夹持下呈翻转吹入的状态,最终内膜袋完全套入外袋之中,套入前的内膜袋前端即为套入后的内膜袋后端。
44.由于采用了此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45.1、内膜袋的套装过程无需折边,与传统的套装过程产生了实质性的不同,内膜袋套入后与外袋保持横向宽度的一致,保证了后续填装环节不会破袋损坏,产品的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46.2、内膜袋套入的方式由传统的径直顺向吹入,变为目前的翻转状态吹入,内膜袋能够在风力的作用下快速顺利的吹入,速度快效率高,无高频振动。
47.3、动力装置采用伺服电机无需气缸,实现了全电动的动力模式,运行稳定性高、精确度高、耐候性好,受气温的影响小,使用区域不受限制。
48.本实用新型利用上吹风管和下吹风管产生的风力将内膜袋翻转吹入,外袋开口的状态便于风力的吹入,使得内部形成涡流,促使内膜袋在翻转的状态下快速的套入其中,与传统的内膜袋顺向径直套入的模式完全不同,翻转套入的方式效率更高,无需折边,内膜袋的两侧完全与外袋的两侧对齐吻合,为后期的无损填装使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49.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