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一种透镜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透镜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特别是涉及一种透镜及灯具。


背景技术:

2.作为主要的照明工具,灯具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面上常见的灯具主要包括光源和透镜两部分,其中,光源用于发出光线,而透镜则用于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调整以得到期望的光线。然而,发明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现有灯具的出光角度普遍较大,难以满足特定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及灯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灯具的出光角度普遍较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部,位于所述透镜的入光侧,且所述入光部的侧面具有多条棱线;出光部,全包围所述入光部的侧面和底面,光线由所述入光部进入所述出光部时发生折射;反光部,全包围所述出光部的侧面。
5.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部的底面为弧面。
6.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部的底面包括多个紧密排列的多边形折射部。
7.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部为一开设于所述透镜入光侧的盲孔。
8.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棱线均匀分布于所述入光部的侧面。
9.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部包括:第一出光体,位于所述透镜的入光侧,所述第一出光体的径向截面为圆环;第二出光体,由所述第一出光体的下端延伸而成,位于所述透镜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出光体的径向截面为圆环和/或圆形,且所述第二出光体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光体的径向尺寸;底面透光体,位于所述第二出光体的底面,所述底面透光体为圆形。
10.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光体的侧面为弧面,和/或所述第二出光体的侧面为弧面。
11.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面透光体包括多个紧密排列的多边形子透光体。
12.于所述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的出光角为12
°
、25
°
或36
°

1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光源;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透镜,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透镜的入光侧。
1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及灯具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部、出光部和反光部,其中,所述入光部位于所述透镜的入光侧,其侧面设置有多条棱线,所述出光部全包围所述入光部的侧面和底面,所述反光部全包
围所述出光部的侧面,且光线自所述入光部进入所述出光部时会发生折射。基于此,在实际应用中,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穿过所述入光部以后,经折射后形成折射光线进入所述出光部,当所述折射光线在所述出光部内部经传输到达所述出光部的底面时,若所述折射光线的角度过大则会在所述出光部的底面发生全反射,而只有角度较小的光线才能自所述出光部的底面射出。因此,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以后能够得到出射角度较小的光线,以便满足特定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入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显示为图1所示透镜沿a-a’线的剖视图。
19.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出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底面透光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底面透光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灯具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3.元件标号说明
[0024]1ꢀꢀꢀꢀꢀꢀꢀꢀꢀ
透镜
[0025]
11
ꢀꢀꢀꢀꢀꢀꢀꢀ
入光部
[0026]
111
ꢀꢀꢀꢀꢀꢀꢀ
棱线
[0027]
112
ꢀꢀꢀꢀꢀꢀꢀ
折射部
[0028]
12
ꢀꢀꢀꢀꢀꢀꢀꢀ
出光部
[0029]
121
ꢀꢀꢀꢀꢀꢀꢀ
第一出光体
[0030]
122
ꢀꢀꢀꢀꢀꢀꢀ
第二出光体
[0031]
123
ꢀꢀꢀꢀꢀꢀꢀ
底面透光体
[0032]
1231
ꢀꢀꢀꢀꢀꢀ
多边形子透光体
[0033]
13
ꢀꢀꢀꢀꢀꢀꢀꢀ
反光部
[0034]2ꢀꢀꢀꢀꢀꢀꢀꢀꢀ
灯具
[0035]
21
ꢀꢀꢀꢀꢀꢀꢀꢀ
光源
[0036]
22
ꢀꢀꢀꢀꢀꢀꢀꢀ
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2]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3显示为沿图1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透镜1包括入光部11和出光部12,其中,所述入光部11位于所述透镜1的入光侧,所述出光部12位于所述透镜1的出光侧。
[0043]
所述入光部11的侧面具有多条棱线111(图中仅标示出一条),各所述棱线用于将所述入光部11的侧面划分为多个顺次相接的多边形。优选地,各所述棱线111在所述入光部11的侧面均匀分布。
[0044]
可选地,所述入光部11的底面为一弧面,以使所述出光部12在所述入光部11的底面位置形成一凸透镜。
[0045]
可选地,所述入光部11的底面包括多个紧密排列的多边形折射部112(图中仅标示处一个)。
[0046]
优选地,各所述多边形折射部112为六边形。
[0047]
优选地,各所述多边形折射部112紧密排列以近似形成一弧面。
[0048]
所述出光部12全包围所述入光部11的侧面和底面。光线由所述入光部11进入所述出光部12时发生折射,即,所述入光部11的折射率与所述出光部12的折射率不同。
[0049]
所述反光部13全包围所述出光部12的侧面,所述反光部13例如为反光膜。
[0050]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所述入光部11并经所述入光部11传输之后在所述入光部11与所述出光部12的交界处发生折射后进入所述出光部12。若所述光线的角度小于一临界角度,则所述光线可以从所述出光部12的底面射出。若所述光线的角度大于一临界角度,则所述光线在所述出光部12的底面发生全反射后到达所述反光部13并再次
发生反射以使其传输方向发生改变。经过在所述出光部12和/或所述入光部11内部的一系列传输之后,所述光线会再次到达所述出光部12的底面,此时,若所述光线的角度小于所述临界角度,则所述光线会从所述出光部12的底面射出;若所述光线的角度仍大于所述临界角度,则所述光线会在所述出光部12的底面再次发生全反射。由此可知,能够从所述出光部12的底面射出的光线均具有较小的角度。因此,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经过本实施例所述透镜1以后能够得到出射角度较小的光线,因而能够满足特定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0051]
根据以上描述也可以得出,通过合理设计所述出光部12的厚度、宽度、折射率等参数,能够使得所述透镜1的出光角为用户的期望角度。特别地,所述透镜1的出光角为12
°
、25
°
或36
°

[0052]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部1为一开设于所述透镜1入光侧的盲孔。
[0053]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部12包括第一出光体121、第二出光体122和底面透光体123。其中,所述第一出光体121位于所述透镜1的入光侧,且所述第一出光体121的径向截面为圆环,所述径向截面是指沿所述第一出光体121的径向进行截取所得到的截面。所述第二出光体122位于所述透镜1的出光侧,且所述第二出光体122的径向截面为圆环和/或圆形,且所述第二出光体122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光体121的径向尺寸。所述底面透光体123为圆形,位于所述第二出光体的底面。
[0054]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光体121、所述第二出光体122和所述底面透光体123为一体成型。
[0055]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光体121的侧面为弧面,和/或所述第二出光体122的侧面为弧面。
[0056]
优选地,所述底面透光体123包括多个紧密排列的多边形子透光体1231(图中仅标示处一个),所述多边形子透光体1231例如为六边形。
[005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具。请参阅图7,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灯具2包括光源21以及如图1所示的透镜22,所述光源21设置于所述透镜22的入光侧。
[0058]
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包括入光部、出光部和反光部,其中,所述入光部位于所述透镜的入光侧,其侧面设置有多条棱线,所述出光部全包围所述入光部的侧面和底面,所述反光部全包围所述出光部的侧面,且光线自所述入光部进入所述出光部时会发生折射。基于此,在实际应用中,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穿过所述入光部以后,经折射后形成折射光线进入所述出光部,当所述折射光线在所述出光部内部经传输到达所述出光部的底面时,若所述折射光线的角度过大则会在所述出光部的底面发生全反射,而只有角度较小的光线才能自所述出光部的底面射出。因此,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以后能够得到出射角度较小的光线,因而能够满足特定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0059]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透镜的发光面积均匀,且具有更加超薄的尺寸,能够在比较小的空间内有效且充分的利用光效。
[006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61]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
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