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用智能路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配套的完善,深度利用已有资源或整合资源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方向,城市环境中有着完善的市政照明系统,且该系统所组成的网络均匀度很高,是应该深度利用的现有资源,城市照明网络基本可以完全覆盖城市各个角落,此价值现在未被完全利用,模块化智慧市政路灯灯头,其功能在保障照明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照明要求的需要随意调整照射亮度及范围,并附加网络信息交互传输和各种数据采集等附加功能,不但整合资源,也可以同时减少城市内网络基站和数据采集设施的建设浪费。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821790048.7中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市政照明用路灯灯头,该装置包括灯罩,所述灯罩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灯罩正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led照明灯,所述灯罩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灯罩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led照明灯左侧的采集模块,所述灯罩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采集模块左侧的中继基站,所述灯罩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灯罩背面的无线wifi。该装置使用时在高处不便于升降安装和拆卸,从而不便于对路灯头进行维护检修。
4.因此,提出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包括灯杆,所述灯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灯杆的正面下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空腔和转动槽的内腔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正中纵向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丝杆的上端外部套设有升降块,所述灯杆的右侧壁体纵向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块的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中部的正面和背面壁体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端设置有智能灯头,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正面和背面中部壁体对称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壁体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框立柱,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中部壁体纵向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腔的左端开设有矩形卡槽,所述矩形卡槽内腔底部的正中纵向固定连接有矩形立柱,所述第一固定块右端的正面和背面壁体对称开设有限位插槽,两个所述限位插槽的内腔对称插设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远离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背一侧正中对称固定连接有拉杆,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一侧的右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两个所
述限位插槽的左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槽,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槽内腔的相背一侧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一侧的左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
8.优选的,所述升降块的内壁与丝杆的外壁通过相互适配的螺纹啮合。
9.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柱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槽相互适配。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插槽相互适配,所述矩形框立柱与矩形卡槽相互适配,所述矩形框立柱的内腔与矩形立柱相互适配。
11.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一固定槽的内腔,并且两个第二连接柱的相对一侧分别与两个弹簧的相远离一端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下端贯穿固定板延伸至转动槽的内腔,贯穿处设置有轴承,丝杆的上端与空腔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滑槽分别卡设于升降槽内腔的前后两端,并且两个限位滑槽分别与升降槽内腔的前后两端壁体厚度适配。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通过设置的把手、丝杆、升降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矩形框立柱、矩形卡槽、矩形立柱、插槽、矩形卡槽、第一固定槽、弹簧、连接板、拉杆、固定柱、第二固定槽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智能灯头的升降以及拆卸安装,不仅可以调节智能灯头的使用高度,同时便于对智能灯头进行维护检修。
16.2、该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可以对第一固定块起到限位的作用,确保了智能灯头的竖直升降,增加了智能灯头升降时的稳固性,通过设置的限位板和限位插槽可以方便对连接板起到限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灯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拆解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灯杆;2、空腔;3、固定板;4、丝杆;5、转动槽;6、把手;7、智能灯头;8、升降槽;9、升降块;10、第一连接柱;11、第一固定块;12、限位滑槽;13、第二固定块;14、插槽;15、矩形卡槽;16、矩形立柱;17、连接块;18、矩形框立柱;19、第一固定槽;20、弹簧;21、连接板;22、第二连接柱;23、拉杆;24、限位板;25、限位插槽;26、固定柱;27、第二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4所示,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包括灯杆1,灯杆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灯杆1的正面下端开设有转动槽5,空腔2和转动槽5的内腔之间水平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顶部正中纵向设置有丝杆4,丝杆4的下端贯穿固定板3延伸至转动槽5的内腔,贯穿处设置有轴承,丝杆4的上端与空腔2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丝杆4的底部
固定连接有把手6,丝杆4的上端外部套设有升降块9,升降块9的内壁与丝杆4的外壁通过相互适配的螺纹啮合,灯杆1的右侧壁体纵向开设有升降槽8,升降块9的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10,第一连接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11中部的正面和背面壁体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12,两个限位滑槽12分别卡设于升降槽8内腔的前后两端,并且两个限位滑槽12分别与升降槽8内腔的前后两端壁体厚度适配,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12可以对第一固定块11起到限位的作用,确保了智能灯头7的竖直升降,增加了智能灯头7升降时的稳固性,第一固定块11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3的右端设置有智能灯头7,第二固定块13的正面和背面中部壁体对称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7,第二固定块13的左侧壁体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矩形框立柱18,矩形框立柱18的内腔与矩形立柱16相互适配,第一固定块11的右侧中部壁体纵向开设有插槽14,连接块17与插槽14相互适配,插槽14内腔的左端开设有矩形卡槽15,矩形框立柱18与矩形卡槽15相互适配,矩形卡槽15内腔底部的正中纵向固定连接有矩形立柱16,第一固定块11右端的正面和背面壁体对称开设有限位插槽25,两个限位插槽25的内腔对称插设有限位板24,通过设置的限位板24和限位插槽25可以方便对连接板21起到限位的作用,两个限位板24的相远离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两个连接板21的相背一侧正中对称固定连接有拉杆23,两个连接板21相对一侧的右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6,两个固定柱26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槽27相互适配,两个限位插槽25的左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9,两个第一固定槽19内腔的相背一侧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弹簧20,两个连接板21相对一侧的左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2,两个第二连接柱22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一固定槽19的内腔,并且两个第二连接柱22的相对一侧分别与两个弹簧20的相远离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把手6、丝杆4、升降块9、第一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3、矩形框立柱18、矩形卡槽15、矩形立柱16、插槽14、矩形卡槽15、第一固定槽19、弹簧20、连接板21、拉杆23、固定柱26、第二固定槽27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智能灯头7的升降以及拆卸安装,不仅可以调节智能灯头7的使用高度,同时便于对智能灯头7进行维护检修。
24.具体实施例一:转动槽5的左侧壁体通过铆钉活动连接块有弧形防护门,弧形防护门的外部设置有把手,弧形防护门的右侧设置有卡扣,弧形防护门的设置便于对转动槽5的进行防护,避免了进水。
25.具体实施例二:灯杆1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棚,防护棚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防护棚的设置可以减小雨水或阳光对智能灯头7的损害。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市政工程用多功能智能路灯,使用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把手6带动丝杆4转动,从而升降块9带动智能灯头7向上或向下位移,进而达到了调节智能灯头7使用高度的目的,需要对智能灯头7进行拆卸维护时,顺时针转动把手6使得升降块9向下位移并带动智能灯头7向下位移,直至第一固定块11下降至升降槽8内腔的最下端,然后相背拉动两个拉杆23带动两个连接板21相背位移,两个连接板21带动两个第二连接柱22拉伸两个弹簧20,同时带动两个固定柱26分别从两个第二固定槽27的内腔脱离,然后向上将矩形框立柱18从矩形卡槽15的内腔抽出即可,安装时同理反之操作,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12可以对第一固定块11起到限位的作用,确保了智能灯头7的竖直升降,增加了智能灯头7升降时的稳固性,通过设置的限位板24和限位插槽25可以方便对连接板21起到限位的作用。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