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照明是在各种黑暗环境中必备的产品,在隧道中更加常见,通常需要安装较多的照明灯管,便于列车运行。
3.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铁中常设置有照明灯,隧道内的灯管安装较多,在长时期使用后,蜘蛛易将蛛丝缠绕到防护网表面进行捕食,致使灯管存在照明亮度低下的情况,进而降低了设备的稳定性,增加列车及维护人员工作时的安全隐患,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连接板、灯管、防护网、稳固块、和清理装置,所述支撑板与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灯管与连接板的内壁插设连接,所述防护网与灯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稳固块与灯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清理装置设置在底座的表面,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与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轮。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轮上套设有转带,所述转带远离转轮的一端与转轴传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除尘刷,所述除尘刷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与灯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
8.优选的,所述伸缩弹簧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杆,所述抵杆与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抵杆远离伸缩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珠,所述转动珠的一端与转轮插设连接。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设置有防脱装置,所述防脱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与连接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一,所述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簧远离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远离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二,所述拉杆一与拉杆二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套块。
11.优选的,所述套块与稳固块的表面套设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内壁通过稳定弹簧滑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块,所述插销远离拨块的一端与拉杆一以及拉杆二的表面插设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清理装置,打开动力电机,驱动端受力将转轮带动旋转,转带同时受力转动,转动珠相继受力滑动,伸缩弹簧同时受力形变后将抵杆拉动上下滑动,转轴同时受力将除尘刷带动围绕防护网表面转动,导轮同时受力与灯管上表面滑动,当清除干净时,伸缩弹簧失去束缚后回弹将抵杆推动,转动珠同时受力滚入转轮表面凹槽内,使其转轮定住,设置清理装置,便于快速将防护网表面的杂质去除,避免目前随着隧道内的灯管安装较多,在长时期使用后,蜘蛛易将蛛丝缠绕到防护网表面进行捕食,致使灯管存在照明亮度低下的情况,进而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降低列车及维护人员工作时的安全隐患。
14.2、本实用新型中,防脱装置,拉动拨块,使其插销脱离拉杆表面,随即拉动拉杆一与拉杆二,连接弹簧受力形变,滑杆同时受力脱离套管内壁,套块同时受力分开,随即将灯管插入连接板内壁,随即松开拉杆一与拉杆二,连接弹簧失去束缚后回弹将滑杆插入套管内壁,套块同时受力与稳固块的表面套设连接,随即按压拨块,插销同时受力插入拉杆表面,设置防脱装置,便于进一步固定灯管,避免现有的隧道灯管在使用时,由于长期受列车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影响,导致灯管与连接板产生松动,致使灯管出现掉落损坏的情况,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中清理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中清理装置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中防脱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置中防脱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例说明:
21.1、底座;2、支撑板;3、连接板;4、灯管;5、防护网;6、清理装置;61、动力电机;62、转轮;63、转轴;64、转带;65、除尘刷;66、导轮;67、伸缩弹簧;68、抵杆;69、转动珠;7、防脱装置;71、拉杆一;72、拉杆二;73、套管;74、连接弹簧;75、滑杆;76、套块;77、拨块;78、插销;8、稳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用安全系数高的照明装
置,包括底座1、支撑板2、连接板3、灯管4、防护网5、稳固块8、和清理装置6,支撑板2与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3与支撑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灯管4与连接板3的内壁插设连接,防护网5与灯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稳固块8与灯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清理装置6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
25.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清理装置6和防脱装置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6.本实施方案中:清理装置6包括动力电机61,动力电机61与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动力电机6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轮62,底座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3,转轮62上套设有转带64,转带64远离转轮62的一端与转轴63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动力电机61与转轮62以及转带64的配合,使其快速带动转轴63旋转。
27.具体的,转轴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除尘刷65,除尘刷65远离转轴6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轮66,导轮66与灯管4的表面滑动连接,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67,通过设置导轮66,便于除尘刷65在使用时能更加稳定的围绕防护网5转动。
28.具体的,伸缩弹簧67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杆68,抵杆68与底座1的内壁滑动连接,抵杆68远离伸缩弹簧6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珠69,转动珠69的一端与转轮62插设连接,通过设置伸缩弹簧67与抵杆68以及转动珠69,便于在转轮62停止转动时,使其伸缩弹簧67能将抵杆68推动使其转动珠69能快速滑动至转轮62表面的凹槽内,使其转轮62稳定停止。
29.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的表面设置有防脱装置7,防脱装置7包括套管73,套管73与连接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套管7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一71,套管7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74,通过设置连接弹簧74使其滑杆75与套管73之间在不受外力影响下能保持夹紧状态,使其更加稳定固定。
30.具体的,连接弹簧74远离套管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75,滑杆75与套管73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75远离连接弹簧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二72,拉杆一71与拉杆二72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套块76,通过设置套块76,使其能在灯管4安装完成后,将稳固块8进一步套设固定,避免风管松动。
31.具体的,套块76与稳固块8的表面套设连接,连接板3的内壁通过稳定弹簧滑动连接有插销78,插销7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块77,插销78远离拨块77的一端与拉杆一71以及拉杆二72的表面插设连接。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弹簧74与套块76的配合,使其在灯管4安装完成后,进一步将稳固块8进行固定,当拉杆一71与拉杆二72靠近灯管4时,按压拨块77使其插销78进一步将拉杆进行插设固定,进一步加固设备的稳定性。
33.工作原理:清理装置6,打开动力电机61,驱动端受力将转轮62带动旋转,转带64同时受力转动,转动珠69相继受力滑动,伸缩弹簧67同时受力形变后将抵杆69拉动上下滑动,转轴63同时受力将除尘刷65带动围绕防护网5表面转动,导轮66同时受力与灯管4上表面滑动,当清除干净时,伸缩弹簧67失去束缚后回弹将抵杆69推动,转动珠69同时受力滚入转轮62表面凹槽内,使其转轮62定住,设置清理装置6,便于快速将防护网5表面的杂质去除,避免目前随着隧道内的灯管4安装较多,在长时期使用后,蜘蛛易将蛛丝缠绕到防护网5表面进行捕食,致使灯管4存在照明亮度低下的情况,进而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降低列车及维护人员工作时的安全隐患,另外通过设置防脱装置7,拉动拨块77,使其插销78脱离拉杆表
面,随即拉动拉杆一71与拉杆二72,连接弹簧74受力形变,滑杆75同时受力脱离套管73内壁,套块76同时受力分开,随即将灯管4插入连接板3内壁,随即松开拉杆一71与拉杆二72,连接弹簧74失去束缚后回弹将滑杆75插入套管73内壁,套块76同时受力与稳固块8的表面套设连接,随即按压拨块77,插销78同时受力插入拉杆表面,设置防脱装置7,便于进一步固定灯管4,避免现有的隧道灯管4在使用时,由于长期受列车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影响,导致灯管4与连接板3产生松动,致使灯管4出现掉落损坏的情况,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