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石墨化炉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石墨化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化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石墨化炉。


背景技术:

2.石墨化炉,主要用于碳素材料的烧结及石墨化、pi膜石墨化、导热材料石墨化、碳纤维绳的烧结、碳纤维灯丝的烧结石墨化、石墨粉料提纯及其它可在碳环境下石墨化的材料等高温处理。它的使用温度高达3000℃。生产效率高,节能省电。带有在线测温及控温系统,可实时监控炉内的温度,并进行自动的调节。
3.由于石墨化炉在使用后需要等到冷却后才能进行再次循环使用,通常石墨化炉的冷却过程采用自然降温,这就导致等待时间较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石墨化炉使用后自然冷却降温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石墨化炉。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石墨化炉,包括呈卧式放置的圆筒型石墨化炉本体,所述石墨化炉本体的外壁上均布有散热翅片;所述石墨化炉本体的底部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一侧通过循环水泵连通有导水总管;所述导水总管的顶端连通有设置于所述石墨化炉本体上部、并沿所述石墨化炉本体轴向延伸的第一导水支管,所述第一导水支管上均布有沿其轴线设置的第一出水孔。通过循环泵将储水箱内的冷水经导水总管提升至第一导水支管内,再由第一出水孔排出,喷淋到石墨化炉本体上,通过散热翅片将石墨化炉本体的热量快速挥发,以提高石墨化炉本体的冷却速度,缩短再次投入使用的时长,提高生产效率。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出水孔每三个为一组,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水支管底部;其中一个第一出水孔设置于第一导水支管的轴线正下方,其他两个第一出水孔在第一导水支管的轴线两侧对称设置。在第一导水支管上均布的多组第一出水孔,实现对石墨化炉本体的轴向长度覆盖;同时每组三个第一出水孔形成不同的出水方向扩大对石墨化炉本体的喷淋覆盖面积。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导水支管轴线两侧的第一出水孔分别连通有第二导水支管,所述第二导水支管整体呈弧形;所述第二导水支管朝向石墨化炉本体的一侧均布有第二出水孔。通过第二导水支管延长对石墨化炉本体侧面的覆盖面积。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二出水孔内设有可调节的万向水喷头。通过万向水喷头的角度进行调整,实现经第二导水支管排出的冷水形成最优的喷射角度,提高对石墨化炉本体喷射的辐射面积。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储水箱的顶面设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储水箱连通。通过接水盘对从石墨化炉本体上滴落的水溶液进行收集,避免浪费。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散热翅片整体呈扇形,且散热翅片的扇形面
与石墨化炉本体的横向截面平行;所述散热翅片在石墨化炉本体的外壁上呈错落设置。通过错落设置的散热翅片,在提高对石墨化炉本体有效覆盖的同时,对由上至下流动的水溶液形成折流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对石墨化炉本体的进一步散热。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循环泵将储水箱内的冷水经导水总管提升至第一导水支管内,再由第一出水孔排出,喷淋到石墨化炉本体上,通过散热翅片将石墨化炉本体的热量快速挥发,以提高石墨化炉本体的冷却速度,缩短再次投入使用的时长,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喷淋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石墨化炉本体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1、石墨化炉本体,11、散热翅片,2、导水总管,3、第一导水支管,31、第一出水孔,4、第二导水支管,41、万向水喷头,5、循环水泵,6、接水盘,7、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19.如附图所示,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石墨化炉,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石墨化炉本体1,所述石墨化炉本体1呈卧式放置的圆筒型,所述石墨化炉本体1的外壁上均布有散热翅片11。通过散热翅片11加快散热。所述散热翅片11整体呈扇形,且散热翅片11的扇形面与石墨化炉本体1的横向截面平行;所述散热翅片11在石墨化炉本体1的外壁上呈错落设置。可以提高散热翅片11对石墨化炉本体1散热作用的覆盖面积。所述石墨化炉本体1的底部设有储水箱7,所述储水箱7与冷水源相连通。冷水源不断注入到储水箱7中,以实现对石墨化炉本体1降温用水提供供给。所述储水箱7的一侧通过循环水泵5连通有导水总管2,所述导水总管2向上延伸过石墨化炉本体1顶部。通过循环水泵5将水溶液提升至石墨化炉本体1的顶部。所述导水总管2的顶端连通有设置于所述石墨化炉本体1上部、并沿所述石墨化炉本体1轴向延伸的第一导水支管3,所述第一导水支管3上均布有沿其轴线设置的第一出水孔31。水溶液通过第一出水孔31向外排出,以实现对石墨化炉本体1的散热降温作用。所述第一出水孔31每三个为一组,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水支管3底部;其中一个第一出水孔31设置于第一导水支管3的轴线正下方,其他两个第一出水孔31在第一导水支管3的轴线两侧对称设置。在第一导水支管3上均布的多组第一出水孔31,实现对石墨化炉本体1的轴向长度覆盖;同时每组三个第一出水孔31形成不同的出水方向扩大对石墨化炉本体1的喷淋覆盖面
积。所述第一导水支管3轴线两侧的第一出水孔31分别连通有第二导水支管4,所述第二导水支管4整体呈弧形;所述第二导水支管4朝向石墨化炉本体1的一侧均布有第二出水孔。通过第二导水支管4延长对石墨化炉本体1侧面的覆盖面积。所述第二出水孔内设有可调节的万向水喷头41。通过万向水喷头41的角度进行调整,实现经第二导水支管4排出的冷水形成最优的喷射角度,提高对石墨化炉本体1喷射的辐射面积。所述储水箱7的顶面设有接水盘6,所述接水盘6与所述储水箱7连通。通过接水盘6对从石墨化炉本体1上滴落的水溶液进行收集,避免浪费。
20.综上所述本装置在使用时,循环水泵5将储水箱7中的冷水提升至第一导水支管3内,一部分冷水通过第一导水支管3正下方的第一出水孔31向外排出,其余冷水通过第二导水支管4由万向水喷头41喷出;喷洒在石墨化炉本体1上的冷水将表面高温形成换热,冷水沿石墨化炉本体1流动,错落设置的散热翅片11对流动的冷水形成折流作用,延长冷水在石墨化炉本体1表面存留的时间以及覆盖的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石墨化炉,通过循环泵将储水箱内的冷水经导水总管提升至第一导水支管内,再由第一出水孔排出,喷淋到石墨化炉本体上,通过散热翅片将石墨化炉本体的热量快速挥发,以提高石墨化炉本体的冷却速度,缩短再次投入使用的时长,提高生产效率。
2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23.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