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及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2.在进行例如基因检测等检测操作时,根据实际需求需要对部分试剂或样品进行冷藏。
3.目前,试剂的冷藏通过将试剂放置在冷板上以达到制冷目的,然后现有技术中,制冷后往往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从冷板流出容易进入其他部件,进而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使用,甚至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制冷后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其他部件,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或损伤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制冷后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其他部件,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或损伤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其包括制冷结构,所述制冷结构用于冷藏待冷藏物;集液板,所述集液板具有安装所述制冷结构的安装空间,且所述除液板上设置有围绕所述制冷结构设置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用于收集所述制冷结构处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对所述引导槽进行加热,以使所述引导槽内的冷凝水蒸发。
8.可选的,所述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制冷结构与所述集液板之间。
9.可选的,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引导槽内。
10.可选的,所述制冷结构包括冷板和设置在所述冷板下侧的制冷件,所述冷板上端用于放置所述待冷藏物。
11.可选的,所述制冷件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相对的吸热端和放热端,所述吸热端朝向所述冷板设置,以使所述冷板制冷。
12.可选的,所述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冷结构下侧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用于对所述放热端散热。
13.可选的,所述安装空间贯穿所述集液板,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鳍片组件,所述散热鳍片组件设置所述集液板下侧,且所述散热鳍片组件与所述放热端连接,以对所述放热端散热。
14.可选的,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鳍片组件下侧的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用于产生流经所述散热鳍片组件的气流。
15.可选的,所述制冷结构处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待冷藏物。
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上述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及制冷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包括制冷结构、集液板以及加热件。集液板上具有安装制冷结构的安装空间,制冷结构放置在该安装空间内。制冷结构用于对待冷藏物进行冷藏,除液板上设置有引导槽,且引导槽围绕制冷结构设置,使用时,将待冷藏物放置在制冷结构上进行冷藏,冷藏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引导槽中,被引导槽收集。同时加热件对引导槽加热,从而使引导槽内的冷凝水蒸发,从而防止冷凝水外流,避免出现冷凝水流入其他部件,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或损伤的现象,使用效果更好。
1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由于该制冷装置包括上述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因此也具有能够避免出现冷凝水流入其他部件,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或损伤的现象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中制冷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标:100-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10-制冷结构;111-冷板;112-容纳槽;113-制冷件;114-吸热端;115-放热端;116-第二限位凸起;120-集液板;121-安装空间;122-引导槽;123-第一限位凸起;130-隔热层;140-散热结构;141-散热鳍片组件;142-顶部连接板;143-鳍片;144-散热风机;145-凸台;150-支架;151-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
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2.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图未示出)。
33.制冷装置包括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同时制冷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的各个电气部件电连接,以对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进行控制。
34.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包括制冷结构110、集液板120以及加热件(图未示出)。集液板120上具有安装制冷结构110的安装空间121,制冷结构110放置在该安装空间121内。制冷结构110用于对待冷藏物进行冷藏,除液板上设置有引导槽122,且引导槽122围绕制冷结构110设置,使用时,将待冷藏物放置在制冷结构110上进行冷藏,冷藏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引导槽122中,被引导槽122收集。同时加热件对引导槽122加热,从而使引导槽122内的冷凝水蒸发,从而防止冷凝水外流,避免出现冷凝水流入其他部件,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或损伤的现象,使用效果更好。
35.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进行进一步说明:
36.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集液板120为方形环状板,其内壁面即围成安装空间121,换言之,安装空间121贯穿集液板120呈两端敞开的状态。制冷结构110设置在安装空间121内。集液板120上开设有围绕安装空间121设置的引导槽122,制冷结构110安装在安装空间121内后,引导槽122即围绕制冷结构110设置,从而通过引导槽122对制冷结构110处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避免冷凝水外流。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集液板120的结构,能够在集液槽上设置围绕制冷结构110的引导槽122,实现对制冷结构110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即可。
37.引导槽122开设在集液板120的上端面,且围绕安装空间12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引导槽122为两段开口相对的u形延伸的凹槽,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求将引导槽122设置为沿安装空间121的内周缘延伸的首尾相连的环形槽。
38.进一步地,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还包括隔热层130,隔热层130设置在制冷结构110与集液板120之间,从而避免加热件的加热作用对制冷结构110的制冷效果造成影响,进而避免了对冷凝水的加热蒸发影响待冷藏物的冷藏效果的问题。
39.具体地,隔热层130为与安装空间121的外形适配的方形环状结构,其外周面与集液板120的内周面贴合,其内周面与制冷结构110的外周面贴合,从而通过隔热层130将集液板120与制冷结构110隔离。可选地,集液板120的内周面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123,隔热层130的外周面与第一限位台阶嵌合,以对隔热层130相对集液板120的位置限位。
40.请继续结合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结构110包括冷板111和冷板111下侧的制冷件113。冷板111为方形板状件,其具有相对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冷板111的上端面用于放置待冷藏物。制冷件113设置在冷板111的下侧,从而通过制冷件113吸收冷板111的热量,实现制冷作用。使用时,待冷藏物的热量通过冷板111传递至制冷件113,从而被制冷件113吸收。
41.进一步地,制冷结构110处设置有容纳槽112,容纳槽112用于容纳待冷藏物,使用时,当待冷藏物放置在容纳槽112内,具体地,容纳槽112设置在冷板111的上端面,通过容纳槽112可实现对待冷藏物下端的限位。
42.进一步地,冷板111的上端外周面还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116,隔热层130的内周面与第二限位凸起116嵌合,以对冷板111相对隔热层130的位置进行限位。
43.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中制冷件113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4,进一步地,制冷件113为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将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侧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实现制冷目的的元器件,其无需制冷剂,占用空间小。半导体制冷片具有相对的吸热端114和放热端115,其吸热端114朝向冷板111设置,从而吸收冷板111处的热量,实现冷板111的制冷作用。
44.具体地,为了保证隔热层130的隔热效果,在安装空间121的轴向上,即在上下方向上,隔热层130延伸至半导体制冷片的吸热端114下侧。
45.进一步地,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还包括设置在制冷结构110下侧的散热结构140,通过散热结构140对放热端115散热,从而保证半导体制冷件113的制冷效果。可选地,散热结构140包括散热鳍片143,散热鳍片组件141设置在集液板120下侧,且散热鳍片143与放热端115连接,以通过散热鳍片组件141对放热端115散热。
46.具体地,散热鳍片组件141包括顶部连接板142以及依次间隔设置在顶部连接板142下方的多个鳍片143,相邻鳍片143之间形成气体流动间隙,从而通过相邻鳍片143之间的气体流动带走鳍片143上的热量,实现散热的目的。半导体制冷片的放热端115从集液板120下侧伸出安装空间121,并与顶部连接板142连接,如此放热端115的热量通过顶部连接板142传递至鳍片143,进而通过鳍片143进行散热。可选地,顶部连接板142上端设置有与制冷件113外形适配的凸台145。
47.进一步地,散热结构140还包括设置在散热鳍片组件141下侧的散热风机144,散热风机144用于产生流经散热鳍片组件141的气流,进而随着气流的流动快速带走鳍片143上的热量,有助于提高散热效率。
48.具体地,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还包括支架150,支架150为中空的壳体类结
构,其上端设置有与散热鳍片组件141连接的支臂151,散热风机144安装在支架150上端,且与支架150的中空内容连通,使用时,散热风机144产生的气流沿支架150的中空内腔流动。
49.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件设置在引导槽122内,从而保证加热件对引导槽122的加热效果,进而保证冷凝水的蒸发效果。可选地,加热件可设置为加热棒。
50.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对加热件的结构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加热件的结构,例如将加热件设置为包括导热结构,其通过将制冷件113的放热端115的热量引导至集液板120实现对引导槽122的加热。
51.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的工作原理是:
52.使用时,将待冷藏物放置在冷板111上侧的容纳槽112内,制冷件113吸收冷板111处的热量,并通过放热端115放出。放热端115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组件141上,并在散热风机144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被快速散出,进而实现制冷件113的快速散热,有助于保证制冷件113的制冷效果。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流入引导槽122中,并在加热件的加热作用下蒸发,从而避免冷凝水外流。
5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5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通过在制冷结构110的外周设置引导槽122收集产生的冷凝水,并通过加热件对引导槽122内收集的冷凝水进行加热蒸发,从而避免了冷凝水外流的可能,也就避免了冷凝水外流至其他部件所导致的其他部件受损等问题出现,使用效果好。同时制冷结构110与集液板120之间设置有隔热层130,从而避免制冷结构110的制冷作用与加热件的加热作用之间的相互影响。
55.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由于该制冷装置包括上述的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因此也具有防冷凝水外流的制冷模块100的全部有益效果。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