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液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2.现有空调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将蒸发器与散热器分别具有多个管路,为了将冷媒均匀的分散到每一个管路中,需要通过分液器将冷媒进行分流。
3.现有的分液器多采用一个进液孔匹配多个出液孔的结构方式进行分液,流经分液器的冷媒在分液器内根据压力差来自行穿过多个出液孔。该种分液器分液均匀性较差,容易导致蒸发器与散热器中的每个管路内流通的冷媒量不均匀,导致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变差,并使得空调器的能耗增大。并且,现有分液器也无法对分液均匀程度进行控制,针对不同的冷媒流速而言,分液器的分液均匀程度无法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液器及空调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液器分液均匀性较差,容易导致蒸发器与散热器中的每个管路内流通的冷媒量不均匀,导致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变差,并使得空调器的能耗增大的缺陷,实现一种分液均匀的分液器及空调器。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液口与至少一个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之间具有分液腔,还包括搅拌器与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子与定子线圈,所述搅拌器与所述转子同轴连接,所述搅拌器与所述转子均位于所述分液腔内,所述定子线圈环套在所述壳体外侧,所述定子线圈用于在通电时驱动所述转子转动,所述转子用于带动所述搅拌器在所述分液腔内转动。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所述壳体具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所述出液口,所述转子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所述搅拌器包括圆盘状的搅拌轮,所述搅拌轮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叶片,所述叶片由靠近所述进液口一侧向靠近所述出液口一侧倾斜。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所述通孔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搅拌轮的转轴呈环形等距排列。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所述通孔数量为所述出液口数量的两倍。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所述叶片的倾斜角度在20度至25度范围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所述搅拌轮的周向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所述间隙的间距在0.08毫米至0.12毫米范围内。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所述通孔的总面积占所述搅拌轮整体面积的比例在38%至42%范围内。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及空调器,通过在分液器内设置搅拌器,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搅拌器在分液器的分液腔内转动,以使分液器中的冷媒混合均匀,并且确保每个出液口流出的冷媒量相同,冷媒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中的每一个管路中,换热器中每个换热盘管的冷媒量相同,提高了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换热盘管的每个管路内冷媒的热交换量相同,进入到压缩机的冷媒不存在高低温度差,以盘管温度控制空调器运行状态时温度数值更加的准确,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轮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轮剖视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壳体;
ꢀꢀꢀꢀꢀꢀꢀꢀꢀꢀꢀꢀ
11:进液口;
ꢀꢀꢀꢀꢀꢀꢀꢀꢀ
12:出液口;
25.13:分液腔;
ꢀꢀꢀꢀꢀꢀꢀꢀꢀ
131:第一分液腔;
ꢀꢀꢀꢀ
132:第二分液腔;
26.133:第三分液腔;
ꢀꢀꢀꢀ
14:间隙;
27.2:搅拌器;
ꢀꢀꢀꢀꢀꢀꢀꢀꢀꢀ
21:搅拌轮;
ꢀꢀꢀꢀꢀꢀꢀꢀꢀ
211:通孔;
28.212:叶片;
ꢀꢀꢀꢀꢀꢀꢀꢀꢀꢀ
22:底板;
29.3:驱动机构;
ꢀꢀꢀꢀꢀꢀꢀꢀ
31:定子线圈;
ꢀꢀꢀꢀꢀꢀꢀ
32:转子;
30.3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与“第二”等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内”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在
…
范围内”,包含两端端值。如“在10至20
范围内”,包含范围两端的端值10与20。
34.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5.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及空调器。
3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分液器,包括壳体1,壳体1具有进液口11与至少一个出液口12,进液口11与出液口12之间具有分液腔13;分液器还包括搅拌器2与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转子32与定子线圈31,搅拌器2与转子32同轴连接,搅拌器2与转子32均位于分液腔13内,定子线圈31环套在壳体1外侧,定子线圈31用于在通电时驱动转子32转动,转子32用于带动搅拌器2在分液腔13内转动。
37.具体地,所述定子线圈31包括外壳与内部线圈,内部线圈缠绕在壳体1的外侧并且设置在外壳内。当定子线圈31通电时,定子线圈31依据电子的不断环形流动而产生磁场,内部磁性转子32在磁场磁力的作用下转动,进而实现外部定子线圈31的通电带动分液器内部转子32的转动,实现搅拌器在分液器内的转动搅拌。
38.较好地,转子32可以为永磁体,也可为通电线圈;当采用通电线圈时,转子设置转子外壳,并且转子外壳具有密封防水性,通电线圈设于转子外壳内。
39.本实施例通过在分液器内设置搅拌器,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搅拌器在分液器的分液腔内转动,以使分液器中的冷媒混合均匀,并且确保每个出液口流出的冷媒量相同,冷媒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中的每一个管路中,换热器中每个换热盘管的冷媒量相同,提高了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换热盘管的每个管路内冷媒的热交换量相同,进入到压缩机的冷媒不存在高低温度差,以盘管温度控制空调器运行状态时温度数值更加的准确,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
40.同时,通过调节定子线圈的通电电压值,可控制搅拌器的搅拌速度,在不同的冷媒流速等条件下,控制搅拌器以不同的转速转动,达到最优的混匀效果。
41.具体地,壳体1由与冷媒管材质相同的紫铜形成,其中冷媒管包括液管与气管。壳体1的上方为进液口11,较好地,分液器在进液口11一端与冷媒管固定密封连接;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液口12,本实施例以四个出液口12为例,每个出液口12分别与一个换热器管路液管固定密封连接。
42.较好地,壳体1为中空结构,壳体1内具有分液腔13,搅拌器2在分液腔13内转动,以将流入分液腔13内的冷媒进行混匀,混匀后的冷媒均匀的分配到每个出液口12处,以确保每一个出液口12流出的冷媒量相同,冷媒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中的每一个管路中。
43.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分液腔13包括第一分液腔131、第二分液腔132与第三分液腔133,进液口11、第一分液腔131、第二分液腔132、第三分液腔133与出液口12依次连通,第二分液腔132由第一分液腔131至第三分液腔133的方向呈直径增大的圆台状,第一分液腔131与第三分液腔133均呈圆柱状。
44.壳体1呈多段结构,其中,壳体1在进液口11一端与换热器的冷媒管连接,第一分液腔131呈圆柱状。
45.第二分液腔132呈圆台状,并且第二分液腔132的下方直径大于上方直径。
46.第三分液腔133呈圆柱形结构,且第三分液腔133的直径大于第一分液腔131的直
径,第三分液腔133的体积大于第一分液腔131的体积,以使得从第一分液腔131流入第三分液腔133的冷媒流速降低,有利于冷媒在第三分液腔133中进行缓冲,防止冷媒流速过快而使冷媒进入到各个出液口12的分配不均匀。
47.较好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搅拌器2在第三分液腔133内转动,冷媒在第三分液腔133内停滞时间长,便于对第三分液腔133内的冷媒进行分流。
48.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搅拌器2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桨式、螺杆式与圆盘式。
49.其中,桨式与螺杆式的搅拌叶片设置在其搅拌轴的周向边缘处,本实施例以圆盘式搅拌器2为例。
50.结合图4与图5所示,搅拌器2包括圆盘状的搅拌轮21,搅拌轮21上设有多个通孔211,搅拌轮21适于在分液腔13内转动,多个通孔211沿搅拌轮21的转轴呈环形等距排列。
51.具体地,搅拌轮21呈圆盘状,搅拌轮21上设有多个通孔211,多个通孔211沿搅拌轮21的中心转轴呈环形等距排列,且每个通孔211的形状相同。
52.具体地,所述通孔211呈半个树叶状,配合通孔211内的叶片212能够对分液器中的冷媒进行更好的搅拌。
53.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搅拌轮21由304不锈钢制成,其外径尺寸在18毫米至19毫米范围内,优选为18.5毫米。
54.较好地,每个通孔211沿搅拌轮21的中心转轴沿圆形轨迹偏移能够与其他通孔211相重合,以确保搅拌轮21转动时对流经每个通孔211的搅拌力相同。
55.较好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通孔211数量为出液口12数量的两倍。如图3与图4所示,四个出液口12对应八个通孔211。或者两个出液口12对应四个通孔211,或者三个出液口12对应六个通孔211。本实施例随着出液口12数量的增多,通孔211的数量成倍增长,使得搅拌轮21的搅拌程度随出液口12数量的增大而增大。搅拌轮21搅拌后,分液器内的冷媒能够均匀地分配到每个出液口12中。
56.具体地,不论通孔211的数量有多少,通孔211的总面积占搅拌轮21整体面积的比例在38%至42%范围内,优选为40%。通孔211在搅拌轮21上所占面积的比例达到所述优选比例,提高搅拌轮21对分液器内冷媒的搅拌混匀程度。
57.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所述搅拌轮21还包括叶片212,所述叶片212位于所述通孔211内,并且叶片212由靠近进液口11一侧向靠近出液口12一侧倾斜,即叶片212由通孔211处向下倾斜。
58.较好地,结合图5所示,叶片212的倾斜角度在20度至25度范围内,优选为22度。
59.较好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通孔211与叶片212在成型时,先在搅拌轮21上切割出c型切割线,再将切割线内的板体向下弯折一定角度,即可形成本实施例优选的通孔211与叶片212的形状与结构组成。
60.较好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通孔211与叶片212均沿所述搅拌轮21的转动轴线呈中心对称式分布,当搅拌轮21顺时针转动时,搅拌轮21的叶片212能够带动冷媒沿顺时针(如图2中俯视角度)转动。
6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叶片212仅沿顺时针方向带动冷媒转动,叶片212也可沿逆时针方向逐个向下倾斜,进而带动冷媒沿逆时针转动。凡是能带动分液腔13内冷媒转动的搅拌轮21,其通孔211与叶片212的结构形式均落入本实用新型对搅拌轮21所限
定的保护范围内。
62.较好地,结合图2所示,搅拌轮21的周向外壁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14,搅拌轮21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剐蹭到壳体1的内壁,防止搅拌轮21与壳体1发生相互摩擦而被损坏,并且防止摩擦出的碎削跟随冷媒进入到压缩机中。
63.具体地,所述间隙14的间距在0.08毫米至0.12毫米范围内,优选为0.1毫米,确保间隙14不会对搅拌轮21的搅拌混匀产生影响,并且能够防止搅拌轮21在转动过程中与壳体1内壁发生摩擦。
64.较好地,搅拌器2包括圆盘状的底板22,底板22上设置多个所述出液口12,底板22固定在第三分液腔133内。
65.底板22的形状与搅拌轮21的形状相同,同样为圆盘状,且圆盘状的底板22水平固定在第三分液腔133内。底板22上设置有多个出液口12,较好地,出液口12的尺寸形状与液管的尺寸形状相同,便于出液口12分流出的冷媒能够顺利的进入到液管中,不会产生流动冲击或流动阻碍。
66.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分液器,所述分液器设置在蒸发器与散热器的进液口前端,分液器出液口的数量匹配散热器与蒸发器的管路数量并进行一对一匹配连接,分液器将冷媒均匀的分配到散热器的每一个管路中。
67.具体地,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多个第一支路,冷媒流入室内换热器前分流进入到每一个所述第一支路中,以提高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效率。所述分液器包括第一分液器,所述第一分液器的出液口数量与所述第一支路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支路的液口端与所述第一分液器的多个出液口一对一匹配连接。
68.以及,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多个第二支路,冷媒流入室外换热器前分流进入到每一个所述第二支路中,以提高室外换热器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效率。所述分液器包括第二分液器,所述第二分液器的出液口数量与所述第二支路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支路的液口端与所述第二分液器的多个出液口一对一匹配连接。
6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器,通过在分液器内设置搅拌器,搅拌器在分液器的分液腔内转动,以使分液器中的冷媒混合均匀,并且确保每个出液口流出的冷媒量相同,冷媒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中的每一个管路中,换热器中每个换热盘管的冷媒量相同,提高了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换热盘管的每个管路内冷媒的热交换量相同,进入到压缩机的冷媒不存在高低温度差,以盘管温度控制空调器运行状态时温度数值更加的准确,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
70.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液器结构,最优选地壳体内单个叶轮结构。其中搅拌轮可以旋转,不作固定;下面的底板采用固定方式嵌入,通过搅拌轮可以活动并旋转,可以针对冷媒进行均匀的打散,也可以防止分液器使用过程中不是竖直放置的情况下保持分液均匀。冷媒被初步打散后再经过底板进行分配,可以保证冷媒均匀进入换热器的每一路管路中,保证分液均匀。本实施例所述的分液器中,搅拌轮的叶片数量可以做调整,当冷媒有两路分液的时候,搅拌轮采用四个叶片;当冷媒有三路分液的时候,搅拌轮采用六个叶片;当冷媒有四路分液的时候,搅拌轮采用八个叶片,以此类推。
7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器,通过在分液器内设置搅拌器,搅拌器在分液器的分液腔内转动,以使分液器中的冷媒混合均匀,并且确保每个出液口流出的冷媒量相同,冷媒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中的每一个管路中,换热器中每个换热盘管的冷媒量相同,提高了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换热盘管的每个管路内冷媒的热交换量相同,进入到压缩机的冷媒不存在高低温度差,以盘管温度控制空调器运行状态时温度数值更加的准确,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并且,通过调节定子线圈的通电电压值,可控制搅拌器的搅拌速度,在不同的冷媒流速等条件下,控制搅拌器以不同的转速转动,达到最优的混匀效果。
7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