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3.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白茶加工装置,但是这些白茶加工装置普遍存在着,烘干过程中,白茶受热不均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外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罐体的外侧靠近第四通孔的位置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侧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电源座、进风扇和滤网,所述电源座的内侧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罐体的内部远离第四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罐体的外侧靠近第一通孔的位置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刮板,所述轴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的外侧连接有齿圈,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的内部远离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罐体的外侧靠近第三通孔的位置连接有三个铰链,三个所述铰链的外侧连接有密封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扇通过电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座通过电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通过齿圈与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罐体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刮板之间的位置交错对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第一电机和刮板,将白茶倒入罐体内部,给电源座供电,使电热丝发热,带动周围的空气进行升温,开启进风扇,将热风吹入罐体内部,对罐体内部的白茶进行烘干,
同时开启第一电机,带动轴杆和多个刮板进行旋转,有利于对罐体内部的白茶进行翻转,增加与热风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白茶烘干的均匀性,解决了白茶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14.2、通过第二电机、齿轮和齿圈,开启第二电机,带动齿轮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罐体进行旋转,同时使罐体的另一侧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座转动,从而实现对罐体内部的白茶进行多次翻转,使白茶与热风充分接触,提高了白茶烘干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的剖视图;
17.图3为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座;3、铰链;4、密封板;5、罐体;6、第二支撑座;7、第一电机;8、控制器;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第三通孔;12、刮板;13、轴杆;14、轴承;15、轴承座;16、齿圈;17、第二电机;18、齿轮;19、第四通孔;20、电热丝;21、电源座;22、管体;23、滤网;24、进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均匀烘干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6,第二支撑座6的外侧连接有控制器8,第一支撑座2的内部安装有轴承14,轴承14的内侧连接有罐体5,罐体5的内部开设有第四通孔19,罐体5的外侧靠近第四通孔19的位置连接有管体22,管体22的内侧从左往右依次连接有电源座21、进风扇24和滤网23,电源座21的内侧连接有电热丝20,罐体5的内部远离第四通孔19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9,罐体5的外侧靠近第一通孔9的位置连接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轴杆13,轴杆13的外侧连接有若干个刮板12,轴杆13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15。
20.在图1中:罐体5的外侧连接有齿圈16,第二支撑座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0,第二通孔10的内部连接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齿轮18,齿轮18与齿圈16相连接,开启第二电机17,带动齿轮18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罐体5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罐体5内部的白茶进行多次翻转,使白茶与热风充分接触,提高了白茶烘干的均匀性。
21.在图1和图2中:罐体5的内部远离第一通孔9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11,罐体5的外侧靠近第三通孔11的位置连接有三个铰链3,三个铰链3的外侧连接有密封板4,旋转铰链3,将密封板4开启,便于将白茶倒入罐体5的内部,白茶烘干结束后,翻转密封板4,在铰链3的作用下,使密封板4与第三通孔11分开,使烘干结束后的白茶沿第三通孔11排出。
22.在图2和图3中:进风扇24通过电路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电源座21通过电路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给电源座21供电,使电热丝20发热,带动周围的空气进行升温,开启进风扇24,将热风吹入罐体5内部,对罐体5内部的白茶进行烘干。
23.在图2中:罐体5通过齿圈16与齿轮18转动连接,罐体5通过轴承14与第一支撑座2转动连接,在齿圈16与齿轮18、轴承14的连接作用下,有利于带动罐体5及其内部的白茶进行多次翻转,使白茶与热风充分接触。
24.在图2中:若干个刮板12之间的位置交错对应,有利于将罐体5内部的白茶搅拌均
匀,开启第一电机7,带动轴杆13和多个刮板12进行旋转,有利于对罐体5内部的白茶进行翻转,增加与热风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白茶烘干的均匀性,解决了白茶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旋转铰链3,将密封板4开启,便于将白茶倒入罐体5的内部,并关闭密封板4,使罐体5内部保持密封状态,给电源座21供电,使电热丝20发热,带动周围的空气进行升温,开启进风扇24,将热风吹入罐体5内部,同时开启第一电机7,带动轴杆13和多个刮板12进行旋转,有利于对罐体5内部的白茶进行翻转,若干个刮板12之间的位置交错对应,有利于将罐体5内部的白茶搅拌均匀,增加与热风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白茶烘干的均匀性,同时开启第二电机17,带动齿轮18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罐体5进行旋转,在轴承14的连接作用下,有利于带动罐体5沿第一支撑座2转动,从而实现对罐体5内部的白茶进行多次翻转,使白茶与热风充分接触,提高了白茶烘干的均匀性,白茶烘干结束后,翻转密封板4,在铰链3的作用下,使密封板4与第三通孔11分开,使烘干结束后的白茶沿第三通孔11排出。
2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