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
背景技术:2.将机械或其他器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转移以避免影响其正常工作的装置或仪器。常见的散热器依据散热方式可以分为风冷,热管散热器,液冷,半导体制冷,压缩机制冷等多种类型。
3.现有的分流式散热器在使用时只是单单的一种散热方式,通常为液冷,散热效果不佳。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风机和螺旋叶片,所述散热器主体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一和通孔二,连接板下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端设有若干分流槽,且分流板中部设有通槽;
7.所述通孔一上端设有连接管一,通孔二上端设有连接管二,且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上设有固定板,连接管一与连接管二上端观察固定板,所述连接管一内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连接管一内壁固定连接;
8.所述固定板上端设有风机,且固定板上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端设有进风口,且盖板上对应连接管一设有若干进液口,所述散热器主体上设有若干出口,出口等间距分布,且出口、通槽、通孔一、通孔二、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进风口和进液口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板直径与连接槽直径一致,分流板与连接槽之间设有密封圈,便于分流板与连接板相结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槽与通孔一和通孔二相对应,且分流槽上端与连接槽顶端相贴合,分流槽的设置便于冷空气和冷却液的流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器主体下部形成分流腔,通槽与分流腔相连通,便于冷却液与冷空气相结合,再同时从散热器主体排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一直径大于连接管二,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等间距分布。便于外界的空气与冷却液分流。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叶片之间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与螺旋叶片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连接柱与螺旋叶片的设置加速了冷却液的流速。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口下端贯穿盖板,进液口下端与连接管一固定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风机,通过进风口将外界的空气抽入散热器主体内,外界的空气通过连接管二和通孔二进入分流槽内,再通过通槽进入分流腔内,同时分流腔与若干出口相连通,抽入的空气通过出口从散热器主体内分流排出,实现风冷的效果。
17.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进液口将冷却液输入散热器主体内,冷却液通过设置的连接管一和通孔一进入分流槽内,通过在连接管一内设置的螺旋叶片加速了冷却液的流速,同时冷却液进入分流槽内和空气相遇,冷区液对空气进行了降温形成冷空气,冷却液和冷空气同时通过通槽进入分流腔内,再通过出口排出散热器主体,从而实现风冷与液冷的相结合,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20.图3为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中连接板的仰视示意图。
21.图4为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中连接管一的内部示意图。
22.图中:1、散热器主体;2、盖板;3、进风口;4、进液口;5、风机;6、出口;7、凹槽;8、分流板;801、分流槽;802、通槽;9、连接板;901、通孔一;902、通孔二;903、连接槽;10、固定板;101、连接管一;102、连接管二;11、螺旋叶片;1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1、风机5和螺旋叶片11,所述散热器主体1上端设有凹槽7,凹槽7内设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设有若干通孔一901和通孔二902,连接板9下端设有连接槽903,连接槽903内设有分流板8,所述分流板8直径与连接槽903直径一致,分流板8与连接槽903之间设有密封圈;
25.所述分流板8上端设有若干分流槽801,且分流板8中部设有通槽802,所述分流槽801与通孔一901和通孔二902相对应,且分流槽801上端与连接槽903顶端相贴合,所述散热器主体1下部形成分流腔,通槽802与分流腔相连通,所述通孔一901上端设有连接管一101,通孔二902上端设有连接管二102,且连接管一101和连接管二102上设有固定板10,连接管一101与连接管二102上端观察固定板10;
26.所述连接管一101直径大于连接管二102,连接管一101和连接管二102等间距分布,所述连接管一101内设有螺旋叶片11,螺旋叶片11与连接管一10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1之间设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与螺旋叶片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上端设有风机5,且固定板10上侧设有盖板2;
27.所述盖板2上端设有进风口3,且盖板2上对应连接管一101设有若干进液口4,所述进液口4下端贯穿盖板2,进液口4下端与连接管一10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主体1上设有若干出口6,出口6等间距分布,且出口6、通槽802、通孔一901、通孔二902、连接管一101、连接
管二102、进风口3和进液口4相连通。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风机5,通过进风口3将外界的空气抽入散热器主体1内,外界的空气通过连接管二102和通孔二902进入分流槽801内,再通过通槽802进入分流腔内,同时分流腔与若干出口6相连通,抽入的空气通过出口6从散热器主体1内分流排出,实现风冷的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进液口4将冷却液输入散热器主体1内,冷却液通过设置的连接管一101和通孔一901进入分流槽801内,通过在连接管一101内设置的螺旋叶片11加速了冷却液的流速,同时冷却液进入分流槽801内和空气相遇,冷区液对空气进行了降温形成冷空气,冷却液和冷空气同时通过通槽802进入分流腔内,再通过出口6排出散热器主体1,从而实现风冷与液冷的相结合,散热效果更好。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1)、风机(5)和螺旋叶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上端设有凹槽(7),凹槽(7)内设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上设有若干通孔一(901)和通孔二(902),连接板(9)下端设有连接槽(903),连接槽(903)内设有分流板(8),所述分流板(8)上端设有若干分流槽(801),且分流板(8)中部设有通槽(802);所述通孔一(901)上端设有连接管一(101),通孔二(902)上端设有连接管二(102),且连接管一(101)和连接管二(102)上设有固定板(10),连接管一(101)与连接管二(102)上端观察固定板(10),所述连接管一(101)内设有螺旋叶片(11),螺旋叶片(11)与连接管一(10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上端设有风机(5),且固定板(10)上侧设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上端设有进风口(3),且盖板(2)上对应连接管一(101)设有若干进液口(4),所述散热器主体(1)上设有若干出口(6),出口(6)等间距分布,且出口(6)、通槽(802)、通孔一(901)、通孔二(902)、连接管一(101)、连接管二(102)、进风口(3)和进液口(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8)直径与连接槽(903)直径一致,分流板(8)与连接槽(903)之间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槽(801)与通孔一(901)和通孔二(902)相对应,且分流槽(801)上端与连接槽(903)顶端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下部形成分流腔,通槽(802)与分流腔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一(101)直径大于连接管二(102),连接管一(101)和连接管二(102)等间距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11)之间设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与螺旋叶片(11)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4)下端贯穿盖板(2),进液口(4)下端与连接管一(10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式高效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风机和螺旋叶片,所述散热器主体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一和通孔二,连接板下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端设有若干分流槽,且分流板中部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风机,通过进风口将外界的空气抽入散热器主体内,外界的空气通过连接管二和通孔二进入分流槽内,再通过通槽进入分流腔内,同时分流腔与若干出口相连通,抽入的空气通过出口从散热器主体内分流排出,实现风冷的效果。冷的效果。冷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潘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泰源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