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热源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2.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是指: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它是热泵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量)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等)的目的,目前现有的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不易根据不同大小的空气热源泵来进行调节安装装置的使用面积和不易调节安装装置的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其解决了不易根据不同大小的空气热源泵来进行调节安装装置的使用面积和不易调节安装装置的高度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均设置有液压升降组件,所述液压升降组件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的两端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两个所述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两个所述螺纹柱的一端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两个挡板之间一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过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并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四个所述液压升降组件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四个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均包括操作杆。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通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滑杆的设置,能够实现手动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之间的距离,以便实现调节本装置的使用面积,方便了放置不同大小的热空气热源泵,通过底座、操作杆和液压升降组件的设置,手动操作操作杆,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升高或降低,以便实现调节本装置高度的目的,方便
了空气热源泵安装现场对安装装置的不同高度的需求。
11.2、该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通过螺纹通孔、螺纹柱和固定板的设置,手动拧动螺纹柱,能够促使固定板靠近空气热源泵,以便实现对空气热源泵实现紧固的目的。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螺纹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底座;2、液压升降组件;3、操作杆;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一滑槽;7、第二滑槽;8、挡板;9、螺纹通孔;10、螺纹柱;11、固定板;12、橡胶垫;13、滑杆;14、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6、第一螺纹杆;17、第二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的底部均设置有液压升降组件2,液压升降组件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液压升降组件2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1,四个液压升降组件2均包括操作杆3,操作杆3和液压升降组件2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底座1、操作杆3和液压升降组件2的设置,手动操作操作杆3,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的升高或降低,以便实现调节本装置高度的目的,方便了空气热源泵安装现场对安装装置的不同高度的需求,第一支撑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槽6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支撑板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7,第二滑槽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滑槽6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3,通过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和滑杆13的设置,能够实现手动调节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的之间的距离,以便实现调节本装置的使用面积,方便了放置不同大小的热空气热源泵,两个滑杆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7滑动连接,两个滑杆13的两端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4和第二螺纹孔15,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上均设置有挡板8,两个挡板8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9,两个螺纹通孔9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0,两个螺纹柱10的一端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通过螺纹通孔9、螺纹柱10和固定板11的设置,手动拧动螺纹柱10,能够促使固定板11靠近空气热源泵,以便实现对空气热源泵实现紧固的目的,两个固定板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2,两个固定板11分别位于两个挡板8之间一侧。
20.具体的,第一支撑板4的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6,第一螺纹杆16穿过第一支撑板4
的一侧并与第一螺纹孔14螺纹连接。
21.具体的,第二支撑板5的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7,第二螺纹杆17穿过第二支撑板5的一侧并与第二螺纹孔15螺纹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3.s1、首先,手动拉动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使滑杆13在第一滑槽6和第二滑槽7内滑动,使第一支撑板4远离或靠近第二支撑板5,以便实现增大或者减小本装置的使用面积,当达到合适的位置时,手动将第一螺纹杆16与第一螺纹孔14、第二螺纹杆17与第二螺纹孔15拧紧;
24.s2、手动操作操作杆3,使液压升降组件2工作,以便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调节本装置高度的目的,以适应空气热源泵安装时对安装装置的不同高度的要求,然后将空气热源泵放置到两个挡板8之间,通过手动拧动螺纹柱10,使固定板11和橡胶垫12靠近空气热源泵的一侧,以便起到紧固空气热源泵的目的。
25.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1.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的底部均设置有液压升降组件(2),所述液压升降组件(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槽(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槽(6)内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3),两个所述滑杆(1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滑槽(7)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13)的两端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4)和第二螺纹孔(15),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上均设置有挡板(8),两个所述挡板(8)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9),两个所述螺纹通孔(9)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0),两个所述螺纹柱(10)的一端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2),两个所述固定板(11)分别位于两个挡板(8)之间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6),所述第一螺纹杆(16)穿过第一支撑板(4)的一侧并与第一螺纹孔(14)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7),所述第二螺纹杆(17)穿过第二支撑板(5)的一侧并与第二螺纹孔(15)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液压升降组件(2)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1),四个所述液压升降组件(2)均包括操作杆(3)。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热源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均设置有液压升降组件,所述液压升降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其有益效果是,该空气热源泵安装装置,通过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滑杆的设置,能够实现手动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之间的距离,以便实现调节本装置的使用面积,方便了放置不同大小的热空气热源泵,通过底座、操作杆和液压升降组件的设置,手动操作操作杆,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升高或降低,以便实现调节本装置高度的目的,方便了空气热源泵安装现场对安装装置的不同高度的需求。度的需求。度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涛 王禄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创新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7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