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炉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卧式盘管蒸汽炉。
背景技术:2.传统水煮汽泡式产生蒸汽,水要加热到沸点温度才能产生蒸汽,要产生温度、压力适合使用的蒸汽一般需要几十分钟到一个多个小时;并且,由于加热速度慢,加热水体积要求大,这样就要求产汽的设备具备耐高温、高压、体积庞大的特点,因此有些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起的锅炉爆炸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卧式盘管蒸汽炉,其采用迂回盘管相接的方式,延长加热的时长,对途径盘管的水进行快速的加热,有效提高加热汽化速度。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盘管蒸汽炉,包括机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受热筒、第二受热筒、第三受热筒及第四受热筒,所述第一受热筒、所述第二受热筒、所述第三受热筒及所述第四受热筒平行设置,且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二受热筒、所述第三受热筒、所述第四受热筒两端封闭,所述第一受热筒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外部供热设备连通炉口;所述第一受热筒远离所述炉口的端部侧壁与所述第二受热筒的侧壁通过第一烟道连通,所述第二受热筒的另一端侧壁与所述第三受热筒的侧壁通过第二烟道连通,所述第三受热筒的另一端侧壁与所述第四受热筒的侧壁通过第三烟道连通,所述第四受热筒的另一端侧壁连通设有第四烟道,所述第四烟道的端部密封、且与引风机的进风口通过抽气管连通,所述引风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受热筒、所述第二受热筒、所述第三受热筒及所述第四受热筒之间形成单向的受热通道;所述第一受热筒内壁安装有第一盘管,所述第二受热筒内壁安装有第二盘管,所述第三受热筒内壁安装有第三盘管,所述第四受热筒内壁安装有第四盘管,所述第一盘管、所述第二盘管、所述第三盘管、所述第四盘管的两端均突出对应受热筒的端部,所述第一盘管靠近所述炉口的一端与储气罐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盘管的端部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盘管的端部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盘管的端部通过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盘管的端部与第五管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经三通管与给水泵及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储气罐的底部通过第六管道连通,所述给水泵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通过第七管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七管道上均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储气罐的顶端连通安装有安全阀、排气阀、气压表。
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盘管、所述第二盘管、所述第三盘管及所述第四盘管均呈拉簧管状结构,且紧邻的绕着管壁抵持相接。
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盘管、所述第二盘管、所述第三盘管及所述第四盘管均由碳钢管或铜管或铝管或不锈钢管弯制而成。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卧式盘管蒸汽炉,其结构新颖,第一盘管、第二盘管、第三盘管及第四盘管依次相互连通,形成迂回输水的状态,实现连续的供水;第一受热筒、第二受热筒、第三受热筒及第四受热筒之间形成单向的受热通道,外部供热设备对受热筒内部供热,并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实现热量的传递,从而对第一盘管、第二盘管、第三盘管及第四盘管进行有效的加热;而储气罐、循环泵及第六管道的配合,还可将储气罐中冷凝的水进行循环供给利用;整体的结构配合,维持持续供水的情况下,并维持持续的热量传递,多条盘管延长供水的流动输送时长,可保证热量的使用,有效提高加热汽化速度。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卧式盘管蒸汽炉的正视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卧式盘管蒸汽炉的侧视图。
12.图中:
13.100、机架; 310、第一受热筒;320、第二受热筒;330、第三受热筒;340、第四受热筒;350、炉口;410、第一盘管;420、第二盘管;430、第三盘管;440、第四盘管;510、第一烟道;520、第二烟道;530、第三烟道;540、第四烟道;600、引风机;610、抽气管;700、储气罐;810、第一管道;820、第二管道;830、第三管道;840、第四管道;850、第五管道;860、第六管道;870、第七管道;910、给水泵;920、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5.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卧式盘管蒸汽炉,包括机架100,固定在所述机架100上的第一受热筒310、第二受热筒320、第三受热筒330及第四受热筒340,所述第一受热筒310、所述第二受热筒320、所述第三受热筒330及所述第四受热筒340平行设置,且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二受热筒320、所述第三受热筒330、所述第四受热筒340两端封闭,所述第一受热筒310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外部供热设备连通炉口350;所述第一受热筒310远离所述炉口350的端部侧壁与所述第二受热筒320的侧壁通过第一烟道510连通,所述第二受热筒320的另一端侧壁与所述第三受热筒330的侧壁通过第二烟道520连通,所述第三受热筒330的另一端侧壁与所述第四受热筒340的侧壁通过第三烟道530连通,所述第四受热筒340的另一端侧壁连通设有第四烟道540,所述第四烟道540的端部密封、且与引风机600的进风口通过抽气管610连通,所述引风机600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受热筒310、所述第二受热筒320、所述第三受热筒330及所述第四受热筒340之间形成单向的受热通道;所述第一受热筒310内壁安装有第一盘管410,所述第二受热筒320内壁安装有第二盘管420,所述第三受热筒330内壁安装有第三盘管430,所述第四受热筒340内壁安装有第四盘管440,所述第一盘管410、所述第二盘管420、所述第三盘管430、所述第四盘管440的两端均突出对应受热筒的端部,所述第一盘管410靠近所述炉口350的一端与储气罐700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管道810连通,所述第一盘管4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
二盘管420的端部通过第二管道820连通,所述第二盘管4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盘管430的端部通过第三管道830连通,所述第三盘管4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盘管440的端部通过第四管道840连通,所述第四盘管440的端部与第五管道850连通,所述第五管道850经三通管与给水泵910及循环泵92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循环泵920的进水口与所述储气罐700的底部通过第六管道860连通,所述给水泵910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通过第七管道870连通,所述第五管道850、所述第六管道860、所述第七管道870上均分别设有电磁阀;所述储气罐700的顶端连通安装有安全阀、排气阀、气压表。
16.上述的一种卧式盘管蒸汽炉,其结构新颖,第一盘管410、第二盘管420、第三盘管430及第四盘管440依次相互连通,形成迂回输水的状态,实现连续的供水;第一受热筒310、第二受热筒320、第三受热筒330及第四受热筒340之间形成单向的受热通道,外部供热设备对受热筒内部供热,并在引风机600的作用下实现热量的传递,从而对第一盘管410、第二盘管420、第三盘管430及第四盘管440进行有效的加热;而储气罐700、循环泵920及第六管道860的配合,还可将储气罐700中冷凝的水进行循环供给利用;整体的结构配合,维持持续供水的情况下,并维持持续的热量传递,多条盘管延长供水的流动输送时长,可保证热量的使用,有效提高加热汽化速度。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管410、所述第二盘管420、所述第三盘管430及所述第四盘管440均呈拉簧管状结构,且紧邻的绕着管壁抵持相接;该结构设计可使得盘管形成较为紧密的通道,增加盘卷的圈数,可增大燃烧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汽化效率。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管410、所述第二盘管420、所述第三盘管430及所述第四盘管440均由均由碳钢管或铜管或铝管或不锈钢管弯制而成,方便热量的传递。
19.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