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大众的必备家用电器之一,随着天气的变化,人们会越来越频繁的使用空调器,空调器的出风无论是冷风还是热风,长时间直接吹向人体,会导致人体不适,严重时会引发各种疾病,极大地影响了人体的健康。
3.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空调器的遮风产品,通常将遮风产品固定安装在空调器的出风口处,以弱化空调器的出风而形成高仿自然风,提高人体舒适感。使用时,需要手工操作将遮风帘安装或拉伸至空调器的出风口处,不使用时,需要手工操作将遮风帘拆卸或收拢至空调器的旁侧,遮风帘的使用操作不方便,用户体验不理想。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遮风帘的使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6.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出风口,所述遮风装置能够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遮风装置包括:支撑构件,其能够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遮风帘,其顶端与所述支撑构件滑动连接,所述遮风帘的一侧端与所述支撑构件固定连接,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所述遮风帘能够位于所述出风口的正前方;以及驱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遮风帘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遮风帘沿着所述支撑构件滑动,以便使所述遮风帘展开或收起。
7.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相连的支撑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能够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遮风帘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遮风帘的一侧端与所述支撑座或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8.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弧形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所述弧形杆体以及所述第二杆体围成l形结构,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所述第一杆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所述第一杆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前面,所述第二杆体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面,在所述遮风帘被收起时,所述遮风帘全部位于所述第二杆体。
9.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体上,以防止所述驱动机构从所述第一杆体上滑落。
10.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悬挂构件、电机以及第一滑轮,所述悬挂构件内形成有容纳槽,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一滑轮配合能够使所述悬挂构件悬挂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悬挂构件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构件与所述遮风帘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轮沿着所述支撑杆滚动以带动所述悬挂构件沿着所述支撑杆滑动,并因此带动所述遮风帘沿着所述支撑杆滑动。
11.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形成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支撑杆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滑轮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弧形凹槽将所述支撑杆夹紧。
12.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悬挂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轮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将所述支撑杆夹紧。
13.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轮和/或所述第二滑轮设置为橡胶轮。
14.在上述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遮风帘的下端设置有装饰坠。
15.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遮风装置。
16.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遮风装置能够与壳体固定连接,遮风装置包括支撑构件、遮风帘以及驱动机构;其中,支撑构件能够与壳体固定连接,遮风帘顶端与支撑构件滑动连接,遮风帘的一侧端与支撑构件固定连接,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遮风帘能够位于出风口的正前方,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构件上,驱动机构与遮风帘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遮风帘沿着支撑构件滑动,以便使遮风帘展开或收起。通过这样的设置,无需用户手动操作,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遮风帘沿着支撑构件滑动,实现了遮风帘的自动展开或收起,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17.进一步地,支撑构件包括相连的支撑杆和支撑座,支撑座能够与壳体固定连接,遮风帘的顶端与支撑杆滑动连接,遮风帘的一侧端与支撑座或支撑杆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杆上。通过这样的设置,遮风帘的一侧端与支撑座或支撑杆固定连接,遮风帘的另一侧端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当驱动机构在支撑杆上滑动时,保证遮风帘能够在空调器的出风口处完全展开。
18.进一步地,支撑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弧形杆体,第一杆体、弧形杆体以及第二杆体围成l形结构,第二杆体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第一杆体的长度大于出风口的长度,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第一杆体位于壳体的前面,第二杆体位于壳体的侧面,在遮风帘被收起时,遮风帘全部位于第二杆体。通过这样的设置,当使用遮风装置时,在第二杆体上收起状态的遮风帘能够通过弧形杆体滑动至第一杆体上,并且,遮风帘展开后能够完全遮挡空调器的出风口;当不使用遮风装置时,遮风帘能够通过弧形杆体滑动至第二杆体上收起,节约遮风帘的占用空间。
19.进一步地,支撑构件还包括阻挡件,阻挡件设置在第一杆体上,以防止驱动机构从
第一杆体上滑落。通过这样的设置,当驱动机构移动至第一杆体的端部时,阻挡件能够将驱动机构阻挡并使驱动机构停止移动,防止驱动机构从第一杆体上滑落,提高了驱动机构的使用安全性。
20.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悬挂构件、电机以及第一滑轮,悬挂构件内形成有容纳槽,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第一滑轮和支撑杆位于容纳槽内,容纳槽与第一滑轮配合能够使悬挂构件悬挂于支撑杆上,第一滑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与悬挂构件固定连接,悬挂构件与遮风帘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电机能够驱动第一滑轮沿着支撑杆滚动以带动悬挂构件沿着支撑杆滑动,并因此带动遮风帘沿着支撑杆滑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即,电机直接驱动第一滑轮转动,从而带动悬挂构件紧靠支撑杆滑动,避免遮风帘飘动拉拽驱动机构时,驱动机构的第一滑轮脱离支撑杆,保证驱动机构在支撑杆上的可移动性。
21.进一步地,容纳槽的内壁上形成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形状与支撑杆的形状相适配,弧形凹槽与第一滑轮相对设置且第一滑轮与弧形凹槽将支撑杆夹紧。通过这样的设置,弧形凹槽与第一滑轮相对设置将支撑杆夹紧,支撑杆在弧形凹槽滑动,提高了驱动机构在支撑杆上的稳定性。
22.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滑轮,第二滑轮设置在容纳槽内,第二滑轮与悬挂构件转动连接,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相对设置且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将支撑杆夹紧。通过这样的设置,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将支撑杆夹紧,进一步提高了驱动机构在支撑杆上移动的稳定性。
23.进一步地,第一滑轮和/或第二滑轮设置为橡胶轮。通过这样的设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其中至少一个设置为橡胶轮,能够增大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在支撑杆产生打滑的现象。
24.进一步地,遮风帘底端设置有装饰坠。通过这样的设置,在装饰坠自身重量作用下,装饰坠能够向下拖曳遮风帘,当空调器的出风过大时,增加了遮风帘的遮风效果;当空调器的出风停止时,装饰坠能够使遮风帘竖直拉平不起褶皱,便于遮风帘平整地收起。
25.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空调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遮风装置,因而具备上述遮风装置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现有的空调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遮风帘能够被驱动机构带动在出风口展开或收起,实现对遮风帘自动控制,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列表:
34.11、壳体;12、出风口;21、第一杆体;22、第二杆体;23、弧形杆体;24、支撑座;25、阻
挡件;3、驱动机构;31、悬挂构件;311、弧形凹槽;32、电机;33、第一滑轮;34、第二滑轮;4、遮风帘。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包括支撑构件,其能够与壳体11固定连接;遮风帘4,其顶端与支撑构件滑动连接,遮风帘4的一侧端与支撑构件固定连接,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遮风帘4能够位于出风口12的正前方;以及驱动机构3,其设置在支撑构件上,驱动机构3与遮风帘4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其中,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遮风帘4沿着支撑构件滑动,以便使遮风帘4展开或收起。
39.参照图1至图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风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以及安装在室内机上的遮风装置,室内机包括壳体11,壳体11上具有出风口12,遮风装置与壳体11固定连接。其中,遮风装置包括支撑构件、遮风帘4以及驱动机构3;支撑构件与壳体11固定连接,遮风帘4的顶端与支撑构件滑动连接,遮风帘4的一侧端与支撑构件固定连接,驱动机构3设置在支撑构件上,驱动机构3与遮风帘4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遮风帘4位于出风口12的正前方。
41.也就是说,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遮风帘4能够位于出风口12的正前方,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遮风帘4沿着支撑构件滑动,以便使遮风帘4展开或收起。
42.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构件包括相连的支撑杆和支撑座24,支撑座24与壳体11固定连接,遮风帘4的顶端与支撑杆滑动连接,遮风帘4的一侧端与支撑座24或支撑杆固定连接,驱动机构3设置在支撑杆上。
43.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座24安装在壳体11的左侧,遮风帘4的顶端设置多个直径相同的孔洞,遮风帘4的多个孔洞套接在支撑杆上,以使遮风帘4与支撑杆滑动连
接,遮风帘4的左侧端与支撑座24固定连接,遮风帘4的右侧端与驱动机构3固定连接,驱动机构3设置在支撑杆上。
44.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座24不局限于以上述与壳体11固定连接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支撑座24也可以安装在壳体11的右侧,或者,设置两个支撑座24,分别安装在壳体11的左右两侧,等等,这种对支撑座24的安装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5.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杆包括第一杆体21、第二杆体2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杆体21和第二杆体22的弧形杆体23,第一杆体21、弧形杆体23以及第二杆体22围成l形结构,第二杆体22与支撑座24固定连接或者设置为一体,第一杆体21的长度大于出风口12的长度,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第一杆体21位于壳体11的前面,第二杆体22位于壳体11的侧面,在遮风帘4被收起时,遮风帘4全部位于第二杆体22。
46.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杆包括一个第一杆体21、一个第二杆体22以及一个用于连接第一杆体21和第二杆体22的弧形杆体23,第一杆体21、弧形杆体23以及第二杆体22围成l形结构,第二杆体22的一端与支撑座24固定连接,第一杆体21的长度大于出风口12的长度,第一杆体21、第二杆体22、弧形杆体23设置为一体,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第一杆体21位于壳体11的前面,第二杆体22位于壳体11的侧面,在遮风帘4被收起时,遮风帘4全部位于第二杆体22。
47.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包装运输,第一杆体21,第二杆体22,弧形杆体23可以设置为分段组合固定连接,另外,支撑杆还可以设置由一个第一杆体21,两个第二杆体22,两个弧形杆体23围成u形结构,两个第二杆体22位于壳体11的侧面,在遮风帘4被收起时,遮风帘4收起后,可以在任意一侧第二杆体22上;这种对支撑杆的连接和形状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8.优选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支撑构件还包括阻挡件25,阻挡件25设置在第一杆体21上,以防止驱动机构3从第一杆体21上滑落。
49.示例性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阻挡件25设置在第一杆体21上,当遮风帘4展开时,驱动机构3带动遮风帘4向阻挡件25方向移动,当驱动机构3触碰阻挡件25时,驱动机构3停止移动。
50.优选地,如图4和图6所示,驱动机构3包括悬挂构件31、电机32以及第一滑轮33,悬挂构件31内形成有容纳槽,在安装完成的情形下,第一滑轮33和支撑杆位于容纳槽内,容纳槽与第一滑轮33配合能够使悬挂构件31悬挂于支撑杆上,第一滑轮33与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32与悬挂构件31固定连接,悬挂构件31与遮风帘4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电机32能够驱动第一滑轮33沿着支撑杆滚动以带动悬挂构件31沿着支撑杆滑动,并因此带动遮风帘4沿着支撑杆滑动。
51.示例性地,如图4和图6所示,驱动机构3包括悬挂构件31、电机32以及第一滑轮33,悬挂构件31内形成有容纳槽,第一滑轮33和支撑杆位于容纳槽内,容纳槽与第一滑轮33配合能够使悬挂构件31悬挂于支撑杆上,第一滑轮33与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32与悬挂构件31固定连接,悬挂构件31与遮风帘4的另一侧端固定连接。
52.也就是说,电机32能够驱动第一滑轮33沿着支撑杆滚动以带动悬挂构件31沿着支撑杆移动,从而悬挂构件31带动遮风帘4沿着支撑构件滑动。
5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容纳槽的内壁上形成有弧形凹槽311,弧形凹槽311的形状与支撑杆的形状相适配,弧形凹槽311与第一滑轮33相对设置且第一滑轮33与弧形凹槽311将支撑杆夹紧。
54.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悬挂构件31的容纳槽的下端内壁上形成有弧形凹槽311,弧形凹槽311的形状与支撑杆的形状相适配,弧形凹槽311与第一滑轮33相对设置且第一滑轮33与弧形凹槽311将支撑杆夹紧。
55.需要说明的是,弧形凹槽311与支撑杆滑动连接,可以在弧形凹槽311滴放润滑剂,以减少支撑杆与弧形凹槽311的滑动摩擦力。
56.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二滑轮34,第二滑轮34设置在容纳槽内,第二滑轮34与悬挂构件31转动连接,第二滑轮34与第一滑轮33相对设置且第一滑轮33与第二滑轮34将支撑杆夹紧。
57.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第二滑轮34设置在驱动机构3下部的容纳槽内,第二滑轮34与悬挂构件31转动连接,第二滑轮34与第一滑轮33相对设置且第一滑轮33与第二滑轮34将支撑杆夹紧。
58.也就是说,通过两个滑轮上的凹槽结构围绕在支撑杆上,使得驱动机构3能够更稳定地在支撑杆上移动,当遮风帘4摆动时,驱动机构3能够保证在支撑杆的位置不被遮风帘4拉伸而移动,驱动机构3移动更平稳。
59.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夹紧支撑杆,可以将第二滑轮34与悬挂构件31设置为活动连接,通过弹簧或紧固件调节与支撑杆的距离,保证第二滑轮34与支撑杆松紧度,这种对第一滑轮33和第二滑轮34与支撑杆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0.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滑轮33和/或第二滑轮34设置为橡胶轮。
61.也就是说,可以仅将第一滑轮33设置为橡胶轮,或者,也可以仅将第二滑轮34设置为橡胶轮,再或者,还可以将第一滑轮33和第二滑轮34均设置为橡胶轮,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滑轮33、第二滑轮34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滑轮33和第二滑轮34在支撑杆产生打滑的可能性。
6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轮33和第二滑轮34的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纹路或者凸起结构,能进一步提高第一滑轮33、第二滑轮34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这种对第一滑轮33和第二滑轮34材质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3.优选地,如图1所示,遮风帘4的下端设置有装饰坠(图中未示出)。
64.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装饰坠设置在遮风帘4的下端。当空调器的出风过强时,遮风帘4容易飘起,失去弱化出风的作用,通过增加装饰坠自身的重量,装饰坠能够起到向下拖曳遮风帘4的作用,增加了遮风帘4的弱化出风效果;当空调器的出风停止时,装饰坠能够使遮风帘4竖直拉平不起褶皱,便于遮风帘4平整地收起。
65.需要说明的是,装饰坠可以设置为任何形状,如:球形、条形以及花型,不规则形等等,装饰坠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可以均匀或者随机分布在遮风帘4的下端,这种对装饰坠的数量、形状以及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6.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