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背景技术:2.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对空调器的功能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对于室内空间中流动空气高质量的需求,因此现有空调器上增加了具有往室内空间中补充新风的功能,可以让室内空间的循环风的空气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3.目前,现有空调器增加的具有新风功能的模块,会增设单独的新风风道,将室外空间的新风气流直接引入至室内空间中,这样一来会使得原室内空间中的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发生变化,影响空调器的性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的外壳内形成有可以为室外新风气流和室内风气流提供混合空间的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使得新风气流和室内风气流先经过混合后再进入到室内空间,解决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后对室内空间原有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
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新风装置的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使得所述新风气流先在所述第一混风腔内与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进行混风,然后进入第二混风腔内混合的更加均匀,所述第一混风腔和所述第二混风腔为所述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提供较大的混风空间,使得所述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充分混合,最大程度上降低所述新风气流对室内原空气的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的影响,保证室内空调器原有性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外壳的蜗壳和新风进风壳,在所述蜗壳上开设第一进风口,在所述新风进风壳上设置第二进风口,由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保持所述新风进风壳和所述蜗壳(或所述第一混风腔和所述第二混风腔)的连通,这样所述新风进风壳或第二混风腔不仅作为所述新风气流的进风腔,还作为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的进风腔,使得所述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在所述新风进风壳或所述第二混风腔内就进行首次混风,而后进入到所述第一混风腔内混合的更加均匀,使得所述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在所述外壳中充分混合,最大程度上降低所述新风气流对室内原空气的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的影响,保证室内空调器原有性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换热气流进入到所述外壳内的进风方式,通过将连通部设置于第二进风口上,且将所述连通部的进风端延伸到出风口处,进而使得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进入到所述外壳内。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蜗壳,由于所述蜗壳内的空间作为所述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混风的第二空间,且,在蜗壳设置的新风风扇工作过程中会转动,因此所述新风风扇此刻起到了加速所述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混合的作
用,使得所述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混合的更均匀,提升了所述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的混合效果。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新风出风口和调节出风口;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对由所述调节出风口流出的气流进行热量交换以形成换热气流;新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新风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外壳内形成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所述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用于混合由室外空间进入到所述外壳内的新风气流和进入到所述外壳内的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混风腔的混风出风口;所述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在所述外壳内混合后经所述混风出风口流出所述蜗壳并经所述新风出风口流到室内空间。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蜗壳,所述第一混风腔位于所述蜗壳内,且所述蜗壳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新风进风壳,连接于所述蜗壳,所述第二混风腔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壳上。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进风壳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新风管,连接于所述新风进风壳,且连通于所述第二混风腔和室外空间,用于允许室外空间中的所述新风气流进入到所述新风进风壳或所述第二混风腔内;连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且连通于所述第二混风腔和至少部分所述调节出风口,用于允许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进入到所述新风进风壳或所述第二混风腔内。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新风进风壳或所述第二混风腔内,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二混风腔的气流进行过滤。
1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风扇,设置于所述蜗壳或所述第一混风腔内,用于将室外空间中的所述新风气流吸入到所述外壳内、将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吸入到所述外壳内并将所述混风气流排出到所述室内空间。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部包括:遮盖部,盖设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上;管体部,所述管体部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遮盖部,所述管体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调节出风口处;且所述管体部的另一端的进风端朝向所述调节出风口设置。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空调器还包括:出风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调节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框上,且所述管体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出风框的壁延伸至所述调节出风口处。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进风壳包括:通风部,连接于所述蜗壳,且所述通风部上设置有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由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三进风口将所述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连通;第三壳体,扣合连接于所述通风部,以形成所述第二混风腔,且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三壳体上。
1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混风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混风出风口与所述新风出风口相对设置;第二壳体,扣合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上,以形成所述混风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混风腔。
1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顶板,所述新风出风口设置于所述顶板上;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前板,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后板,连接于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底板,连接于所述前板和所述侧板,且所述调节出风口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前板之
间。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室内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管、过滤装置和新风进风壳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管、过滤装置、连通部和新风进风壳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装置内的气流走向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管、过滤装置和新风进风壳的爆炸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管、连通部和新风进风壳的装配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管、连通部和新风进风壳的爆炸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通部的立体图;
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通部的截面图;
30.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管、过滤装置、新风进风壳和初效过滤网的爆炸图;
31.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蜗壳和新风风扇的装配图;
32.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蜗壳的爆炸图;
33.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
35.100、壳体;110、前面板;120、顶板;130、底板;140、侧板;
36.210、调节进风口;220、调节出风口;230、新风出风口;
37.300、格栅;
38.400、新风装置;410、外壳;411、蜗壳;412、新风进风壳;413、混风出风口;414、第一进风口;415、第二进风口;416、通风部;417、第三壳体;418、第三进风口;420、新风风扇;421、扇叶;430、新风管;440、连通部;441、遮盖部;442、管体部;443、开口;450、过滤装置;451、初效过滤网;460、拆卸口;470、第一壳体;480、第二壳体;490、新风电机;491、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1.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
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3.本技术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44.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45.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46.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47.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4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室内单元,通过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单元(未示出)。室外单元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室内单元中也可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
49.例如,室内单元可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的壁挂式室内单元。
50.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单元,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壳体100包括至少部分打开的前板、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且设有安装板的后板、限定底部构造的底板130、设置在底表面的两侧的侧板140、以及限定顶部外观的顶板120。
51.前表面的打开部分的前方处设有前面板110,前面板110限定室内单元的前外观。
52.侧板140连接于顶板120;前板连接于顶板120和侧板140;后板连接于顶板120和侧板140;底板130连接于前板和侧板140;安装板联接到后表面。安装板中可限定联接到壁的安装孔。例如,安装板可以联接到壁上,且壳体100可设置为安装在安装板上。
53.壳体100可以是在分离式空调的情况下设置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壳体100,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的情况下的空调的自身壳体100。而且,在广义上,前面板110可被理解为壳体100的一个部件。
54.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吸入部,以及排放部;吸入
部包括调节进风口210;排放部包括调节出风口220和新风出风口230。
55.室内空气通过调节进风口210被引入;通过调节进风口210引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调节出风口220排放到室内空间。
56.可通过打开壳体100的至少部分结构而形成吸入部和排放部,例如,新风出风口230设置于壳体100上,具体的,新风出风口230设置于顶板120上;调节进风口210设置于顶板120上;调节出风口220设置于前板和底板130之间。
57.而且,吸入部上可以设有防止引入异物的吸入格栅300,排放部上可以设有排放格栅300。
5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中安装有排放扇叶421(未示出)。
59.排放扇叶421可移动地设置为打开或关闭排放部的排放扇叶421设置在调节出风口220的一侧。
60.当排放扇叶421打开时,壳体100内的换热过的空气可以被排放到室内空间中。
61.例如,排放扇叶421可以通过允许排放扇叶421的下部向上旋转来打开。
6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中安装有换热风扇(未示出)。例如,换热风扇可以包括将沿周向吸入的空气周向排放的换热风扇。
63.换热风扇可呈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叶片的形状。而且,换热风扇在壳体100中沿左右方向延伸。此处,换热风扇的轴向可以是左右方向。
64.换热风扇电机联接到风扇的一侧。换热风扇电机被驱动以便向换热风扇提供旋转力。而且,换热风扇的另一侧可以被出风框支撑在壳体100内部。
6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中安装有室内热交换器(未示出),室内热交换器包括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和联接到制冷剂管以便增加热交换面积的热交换鳍片。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为围绕换热风扇的吸入侧,例如,热交换器可以包括多个弯曲的热交换部。
66.室内热交换器用于对由调节出风口220流出的气流进行热量交换,进而将由调节出风口220流出的气流变换形成换热气流。
67.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壳体100内。
68.当室内空调器在制冷或制热时,室内空间中的气流由调节进风口210进入到壳体100内并与室内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而后由调节出风口220流到室内空间中,进而循环的调节室内温度。
69.参照图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内设置有新风装置400,新风装置400包括外壳410、新风风扇420和新风管430。
70.新风装置400用于将室外空气中的气流引入到室内空间中,保证室内气流的空气质量。
71.新风装置400和外壳410设置于壳体100内。
72.参照图3、图4、图7、图8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410内形成有互相连通的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外壳410包括蜗壳411和新风进风壳412,且外壳410上设置有连通于第一混风腔的混风出风口413,蜗壳411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414,新风进风壳412上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415。
73.参照图6,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用于混合由室外空间进入到外壳410内的新风
气流和进入到外壳410内的至少部分换热气流,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在外壳410内混合后形成的混风气流经混风出风口413流出蜗壳411并经新风出风口230流到室内空间,先与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进行混风的新风气流可达到与换热气流的一个中间温度值、湿度值或其他参数值,进而新风气流进入到室内空间中后,与室内空间中原有的空气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的差值较小,因此先与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进行混风的新风气流进入到室内空间中后,对室内原有空气的湿度、温度或其他的参数值的影响较小,保证室内空调器原有性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74.第二进风口415用于允许换热气流进入到外壳410内和新风气流进行混风。
75.第一混风腔位于蜗壳411内;新风进风壳412连接于蜗壳411;第二混风腔位于新风进风壳412上。
76.参照图7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进风壳412包括通风部416和第三壳体417100,通风部416设置为一多个板互相连接的围框结构,且通风部416上设置有第三进风口418。
77.参照图6,新风进风壳412作为室外新风气流进入到壳体100内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自室内空间进入到壳体100的第一个空间结构,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会在新风进风壳412或第二混风腔内进行首次混风,使得新风气流在与至少部分换热气流混风后进入到室内空间中,降低了新风气流对室内空间中对原有空间的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的影响。
78.由第一进风口414和通风部416的第三进风口418将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连通,使得首次混风后的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可以进入到蜗壳411或第一混风腔内进行充分混风。
79.通风部416连接于蜗壳411,第三进风口418与第一进风口414相对设置,以将第三进风口418与第一进风口414相连通,即将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连通;第三壳体417100扣合连接于通风部416,以形成第二混风腔,且第二进风口415位于第三壳体417100上。
80.参照图1、图8和图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进风壳412上连接有新风管430和连通部440,新风管430为一可进行在任意方向上弯折的管体,且管体可设置为波纹的形式来消除进风气流在新风管430内流动的噪音。
81.新风管430用于允许室外空间中的新风气流进入到第二混风腔或新风进风壳412内;连通部440用于允许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进入到新风进风壳412或第二混风腔内,进而使得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进入到第二混风腔内进行首次混风。
82.新风管430连接于新风进风壳412,且连通于第二混风腔和室外空间,且在新风管430的安装过程中,可以将新风管430插入到室内空间的壁上,以将室外空间和第二混风腔连通;连通部440设置于第二进风口415,且连通部440连通于第二混风腔和至少部分调节出风口220,以实现将至少部分换热气流引导至外壳410内。
83.参照图8、图10和图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部440包括遮盖部441和管体部442,遮盖部441设置为一侧壁上具有开口443的盖体结构,管体部442设置为多个板状结构相连接形成的管体结构,或将管体部442设置为截面为圆形的管体。
84.遮盖部441用于将管体部442和第二进风口415相连通,管体部442用于输送由调节出风口220流出的换热气流。
85.遮盖部441盖设于第二进风口415上;管体部442的一端连通于遮盖部441,具体的管体部442的一端连接于遮盖部441的侧壁的开口443上,管体部442的另一端延伸至调节出风口220处,且管体部442的另一端的进风端朝向调节出风口220设置,以保证换热气流可以进入到管体部442内。
86.另外,管体部442的进风端的开口443尺寸可根据新风气流所需的换热气流的量来确定,其尺寸能够满足与换热气流的流量可保证与新风气流混风后的进入到室内空间中对原有空气的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的影响最小,且能够保证室内空间中的空气质量即可。
87.参照图4、图5和图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进风壳412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450,过滤装置450可采用hepa(h
igh e
fficiency p
article a
ir
,海帕过滤器)滤网,且过滤装置450还可设置有对新风气流和换热气流进行初次过滤的初效过滤网451,来实现对新风气流和换热气流中的絮状物体或较大颗粒的杂质进行初效过滤。
88.过滤装置450用于对流经第二混风腔的气流进行过滤。
89.过滤装置450设置于新风进风壳412或第二混风腔内。
90.为了方便对过滤装置450的维修维护或清洁替换,可将过滤装置450设置为可拆卸的形式,通过在新风进风壳412和壳体100上开设相对应的拆卸口460,对应的将过滤装置450插入到新风进风壳412内来来实现。
91.参照图13和图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蜗壳411包括第一壳体470100和第二壳体480100。
92.参照图6,蜗壳411作为室外新风气流进入到壳体100内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自室内空间进入到壳体100的第二个空间结构,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会在蜗壳411或第一混风腔内进行充分混风,使得新风气流在与至少部分换热气流混风后进入到室内空间中,降低了新风气流对室内空间中对原有空间的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的影响。
93.第二壳体480100扣合连接到第一壳体470100上,以形成混风出风口413和第一混风腔;混风出风口413设置于第一壳体470100上,第一进风口414设置于第二壳体480100上。
94.参照图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扇420设置为多个扇叶421在新风风扇420的周向上的阵列形成的结构。
95.新风风扇420用于将室外空间中的新风气流吸入到外壳410内、将至少部分换热气流吸入到外壳410内并将混风气流排出到室内空间;且由于新风气流和换热气流会在蜗壳411或第一混风腔内会充分混合,故,新风风扇420还具有加速新风气流和换热气流混合的作用,提高混风效率,且使得新风气流和室内风气流混合的更加均匀。
96.风扇设置于蜗壳411或第一混风腔内。
97.参照图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新风风扇420的正常工作,新风装置400还包括新风电机490。
98.新风电机490用于为新风风扇420的转动提供动力。
99.新风电机490的输出轴连接到新风风扇420的转动中心上,且新风电机490通过安装支架491连接到第二壳体480100上。
10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为多个板状结构连接形成有出风通道的结构,且出风风道连通于调节出风口220。
101.出风框设置于壳体100内,且出风框连接于安装板;调节出风口220位于出风框上;
另外,管体部442的另一端穿过出风框的壁以延伸至调节出风口220处。
10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构思,由于改进了新风装置的外壳,在外壳内设置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使得新风气流先在第一混风腔内与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进行混风,然后进入第二混风腔内混合的更加均匀,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为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提供较大的混风空间,所以使得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充分混合,最大程度上降低新风气流对室内原空气的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的影响,保证室内空调器原有性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103.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构思,由于改进了外壳的蜗壳和新风进风壳,在蜗壳上开设第一进风口,在新风进风壳上设置第二进风口,由第一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保持新风进风壳和蜗壳(或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的连通,所以这样新风进风壳或第二混风腔不仅作为新风气流的进风腔,还作为至少部分换热气流的进风腔,使得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在新风进风壳或第二混风腔内就进行首次混风,而后进入到第一混风腔内混合的更加均匀,使得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在外壳中充分混合,最大程度上降低新风气流对室内原空气的温度、湿度或其他参数的影响,保证室内空调器原有性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104.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构思,由于改进了换热气流进入到外壳内的进风方式,通过将连通部设置于第二进风口上,且将连通部的进风端延伸到出风口处,所以使得至少部分换热气流进入到外壳内,进一步的实现与新风气流的混合。
105.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构思,由于改进了蜗壳,由于蜗壳内的空间作为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混风的第二空间,且,在蜗壳设置的新风风扇工作过程中会转动,所以新风风扇此刻会加速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混合,使得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混合的更均匀,提升了新风气流和至少部分换热气流的混风效果。
10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