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2.以往,有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新风口(用于引入室外的空气)、与新风口经由送风路径连通的送风口(用于将室外的空气向室内供给)、回风口(用于回收室内的空气)以及与回风口经由排风路径连通的排风口(用于将室内的空气排到室外),并且,在送风路径上设置有送风风扇,在排风路径上设置有排风风扇(参照专利文献1)。
3.专利文献1:中国cn206131313u
4.在上述空气处理设备中,还设置有对空气的状况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因此,通过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送风风扇、排风风扇等的运转进行控制,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5.不过,在上述空气处理设备中,将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时,有时需要设置将气流引向传感器的专门的引风装置,不利于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并且,在上述空气处理设备中,传感器通常包括多个(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因此,在维护时,多个传感器的装拆容易变得繁琐。并且,在上述空气处理设备中,根据多个传感器在风路(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上的布局不同,多个传感器中的某些传感器可能会对其它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有助于设备整体的小型化,提高多个传感器的维护性,且有助于抑制多个传感器中的部分传感器对其它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产生影响。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新风口、与所述新风口经由送风路径连通的送风口、回风口以及与所述回风口经由排风路径连通的排风口,其中,在所述送风路径和/或所述排风路径上设置有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多个安装部,在多个所述安装部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多个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两个安装部在所述送风路径和/或所述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上并排。
8.此处,所谓“至少两个安装部在所述送风路径和/或所述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上并排”,只要安装于至少两个安装部的传感器的检测点位在送风路径(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而不是呈上下游关系、确保安装于至少两个安装部的传感器所检测的气流具有基本相同的状态性质即可。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在壳体内的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上设置有传感器单元,因此,气流能顺畅地流过传感器单元包括的传感器,无需设置将气流引向传感
器的专门的引风装置,有利于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并且,传感器单元包括基座,基座具有可供多种传感器装拆的多个安装部,因此,在维护时,多个传感器可以在设备外安装到基座上之后统一安装到壳体内,装拆方便,且可根据需要在基座上选择安装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或是根据需求选择在部分安装部上设置传感器,安装灵活度高;并且,在传感器单元中,供传感器安装的至少两个安装部在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上并排,因此,与将多个传感器设置成沿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排列的情况不同,不会因气流在流过上游侧传感器之后再流过下游侧传感器而导致下游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受到上游侧传感器影响,有助于抑制多个传感器中的部分传感器对其它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产生影响,具体如发热型传感器的温度对如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的影响。
10.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优选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人体检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优选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经由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基座,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一种或多种用于固定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固定位。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传感器单元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经由安装板固定于基座,在安装板上设置有一种或多种用于固定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固定位,因此,方便对空气质量传感器进行集中管理,装拆也便利。
13.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优选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中部的所述安装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传感器单元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基座的中部的安装部,因此,有助于确保流过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气流的流量、流速,从而确保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5.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优选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在所述送风路径上设置有送风风扇,在所述排风路径上设置有排风风扇,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内部设有引风路径,在所述引风路径上设置有引风风扇,所述引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与所述送风路径和/或所述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垂直。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传感器单元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在送风路径上设置有送风风扇,在排风路径上设置有排风风扇,在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内部设有引风路径,在引风路径上设置有引风风扇,引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与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垂直,因此,即不会造成大量的气流中所含的灰尘灌入传感器而造成传感器损坏,也不会因引风风扇与送风风扇、排风风扇的输出相对而造成引风风扇损坏,而且通过设置了引风风扇,能确保气流流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内部,进而确保检测效果。
17.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优选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内部设有引风路径,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引风路径的出风口远离所述温度传感器。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传感器单元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内部设有引风路径,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引风路径的出风口远离温度传感器,因此,能抑制空气质量传感器本身的热量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同时,在将引风路径设置成与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垂直时,从空气质量传感器排出的气流在远
大于引风风扇功率的送风风扇和/或排风风扇作用下,还没经过温度传感器就被送风风扇和/或排风风扇吸走了,由此,能进一步抑制空气质量传感器本身的热量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19.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优选在所述基座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电线固定位。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在基座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电线固定位,因此,方便进行传感器的布线作业,抑制电线产生相互缠绕等,在一个电线固定位的情况下,可以将捆扎线穿过电线固定位,通过捆扎线将传感器的布线捆扎起来。
21.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优选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芯,所述换热芯用于使流经所述送风路径的气流与流经所述排风路径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在所述送风路径上的比所述换热芯靠近所述新风口的位置设置有所述传感器单元。
22.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优选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芯,所述换热芯用于使流经所述送风路径的气流与流经所述排风路径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在所述排风路径上的比所述换热芯靠近所述回风口的位置设置有所述传感器单元。
23.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优选所述基座呈长度方向与所述送风路径和/或所述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垂直的长条状,在所述基座上沿该基座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传感器。
24.(实用新型效果)
25.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的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上设置有传感器单元,因此,气流能顺畅地流过传感器单元包括的传感器,无需设置将气流引向传感器的专门的引风装置,有利于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并且,传感器单元包括基座,基座具有可供多种传感器装拆的多个安装部,因此,在维护时,多个传感器可以在设备外安装到基座上之后统一安装到壳体内,装拆方便,且可根据需要在基座上选择安装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或是根据需求选择在部分安装部上设置传感器,安装灵活度高;并且,在传感器单元中,供传感器安装的至少两个安装部在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上并排,因此,与将多个传感器设置成沿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排列的情况不同,不会因气流在流过上游侧传感器之后再流过下游侧传感器而导致下游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受到上游侧传感器影响,有助于抑制多个传感器中的部分传感器对其它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产生影响,具体如发热型传感器的温度对如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的影响。
附图说明
26.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底板的一部分和换热芯。
27.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底板。
28.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的仰视图,其中省略了底板,箭头表示流经传感器单元的气流的行进方向。
29.图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箭头表示流经传感器单元的气流的行进方向。
30.图5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中的传感器单元的立体图。
31.图6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中的传感器单元的另一立体图。
32.图7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中的传感器单元的基座的立体图。
33.图8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中的传感器单元的湿度传感器的立体图。
34.(符号说明)
[0035]1ꢀꢀꢀꢀꢀꢀꢀꢀꢀꢀꢀꢀꢀꢀꢀꢀꢀꢀ
空气处理设备
[0036]
10
ꢀꢀꢀꢀꢀꢀꢀꢀꢀꢀꢀꢀꢀꢀꢀꢀꢀ
壳体
[0037]
11
ꢀꢀꢀꢀꢀꢀꢀꢀꢀꢀꢀꢀꢀꢀꢀꢀꢀ
第一侧壁
[0038]
111
ꢀꢀꢀꢀꢀꢀꢀꢀꢀꢀꢀꢀꢀꢀꢀꢀ
新风口
[0039]
112
ꢀꢀꢀꢀꢀꢀꢀꢀꢀꢀꢀꢀꢀꢀꢀꢀ
排风口
[0040]
12
ꢀꢀꢀꢀꢀꢀꢀꢀꢀꢀꢀꢀꢀꢀꢀꢀꢀ
第二侧壁
[0041]
121
ꢀꢀꢀꢀꢀꢀꢀꢀꢀꢀꢀꢀꢀꢀꢀꢀ
送风口
[0042]
122
ꢀꢀꢀꢀꢀꢀꢀꢀꢀꢀꢀꢀꢀꢀꢀꢀ
回风口
[0043]
13
ꢀꢀꢀꢀꢀꢀꢀꢀꢀꢀꢀꢀꢀꢀꢀꢀꢀ
第三侧壁
[0044]
14
ꢀꢀꢀꢀꢀꢀꢀꢀꢀꢀꢀꢀꢀꢀꢀꢀꢀ
第四侧壁
[0045]
15
ꢀꢀꢀꢀꢀꢀꢀꢀꢀꢀꢀꢀꢀꢀꢀꢀꢀ
底板
[0046]
151
ꢀꢀꢀꢀꢀꢀꢀꢀꢀꢀꢀꢀꢀꢀꢀꢀ
维修口
[0047]
16
ꢀꢀꢀꢀꢀꢀꢀꢀꢀꢀꢀꢀꢀꢀꢀꢀꢀ
顶板
[0048]
17
ꢀꢀꢀꢀꢀꢀꢀꢀꢀꢀꢀꢀꢀꢀꢀꢀꢀ
吊装件
[0049]
20
ꢀꢀꢀꢀꢀꢀꢀꢀꢀꢀꢀꢀꢀꢀꢀꢀꢀ
电气部件盒
[0050]
20a
ꢀꢀꢀꢀꢀꢀꢀꢀꢀꢀꢀꢀꢀꢀꢀꢀ
电气部件盒的一端
[0051]
30
ꢀꢀꢀꢀꢀꢀꢀꢀꢀꢀꢀꢀꢀꢀꢀꢀꢀ
传感器单元
[0052]
31
ꢀꢀꢀꢀꢀꢀꢀꢀꢀꢀꢀꢀꢀꢀꢀꢀꢀ
基座
[0053]
311
ꢀꢀꢀꢀꢀꢀꢀꢀꢀꢀꢀꢀꢀꢀꢀꢀ
第一通孔
[0054]
312
ꢀꢀꢀꢀꢀꢀꢀꢀꢀꢀꢀꢀꢀꢀꢀꢀ
第二通孔
[0055]
313
ꢀꢀꢀꢀꢀꢀꢀꢀꢀꢀꢀꢀꢀꢀꢀꢀ
第三通孔
[0056]
314
ꢀꢀꢀꢀꢀꢀꢀꢀꢀꢀꢀꢀꢀꢀꢀꢀ
第四通孔
[0057]
315
ꢀꢀꢀꢀꢀꢀꢀꢀꢀꢀꢀꢀꢀꢀꢀꢀ
第五通孔
[0058]
316
ꢀꢀꢀꢀꢀꢀꢀꢀꢀꢀꢀꢀꢀꢀꢀꢀ
第六通孔
[0059]
3161
ꢀꢀꢀꢀꢀꢀꢀꢀꢀꢀꢀꢀꢀꢀꢀ
限位件
[0060]
317
ꢀꢀꢀꢀꢀꢀꢀꢀꢀꢀꢀꢀꢀꢀꢀꢀ
第七通孔
[0061]
318
ꢀꢀꢀꢀꢀꢀꢀꢀꢀꢀꢀꢀꢀꢀꢀꢀ
第八通孔
[0062]
32
ꢀꢀꢀꢀꢀꢀꢀꢀꢀꢀꢀꢀꢀꢀꢀꢀꢀ
安装板
[0063]
3911
ꢀꢀꢀꢀꢀꢀꢀꢀꢀꢀꢀꢀꢀꢀꢀ
湿度传感器
[0064]
3921
ꢀꢀꢀꢀꢀꢀꢀꢀꢀꢀꢀꢀꢀꢀꢀ
空气质量传感器
[0065]
39211
ꢀꢀꢀꢀꢀꢀꢀꢀꢀꢀꢀꢀꢀꢀ
引风风扇
[0066]
3922
ꢀꢀꢀꢀꢀꢀꢀꢀꢀꢀꢀꢀꢀꢀꢀ
罩壳
[0067]
39221
ꢀꢀꢀꢀꢀꢀꢀꢀꢀꢀꢀꢀꢀꢀ
卡定片
[0068]
39222
ꢀꢀꢀꢀꢀꢀꢀꢀꢀꢀꢀꢀꢀꢀ
卡定片
[0069]
3931
ꢀꢀꢀꢀꢀꢀꢀꢀꢀꢀꢀꢀꢀꢀꢀ
温度传感器
[0070]
3932
ꢀꢀꢀꢀꢀꢀꢀꢀꢀꢀꢀꢀꢀꢀꢀ
安装座
[0071]
39321
ꢀꢀꢀꢀꢀꢀꢀꢀꢀꢀꢀꢀꢀꢀ
环形座部
[0072]
394
ꢀꢀꢀꢀꢀꢀꢀꢀꢀꢀꢀꢀꢀꢀꢀꢀ
布线引导件
[0073]
3951
ꢀꢀꢀꢀꢀꢀꢀꢀꢀꢀꢀꢀꢀꢀꢀ
螺钉
[0074]
3952
ꢀꢀꢀꢀꢀꢀꢀꢀꢀꢀꢀꢀꢀꢀꢀ
螺钉
[0075]
41
ꢀꢀꢀꢀꢀꢀꢀꢀꢀꢀꢀꢀꢀꢀꢀꢀꢀ
风阀架
[0076]
42
ꢀꢀꢀꢀꢀꢀꢀꢀꢀꢀꢀꢀꢀꢀꢀꢀꢀ
风阀
[0077]
50
ꢀꢀꢀꢀꢀꢀꢀꢀꢀꢀꢀꢀꢀꢀꢀꢀꢀ
换热芯
[0078]
60
ꢀꢀꢀꢀꢀꢀꢀꢀꢀꢀꢀꢀꢀꢀꢀꢀꢀ
接线端子盒
[0079]
70
ꢀꢀꢀꢀꢀꢀꢀꢀꢀꢀꢀꢀꢀꢀꢀꢀꢀ
送风风扇
[0080]
80
ꢀꢀꢀꢀꢀꢀꢀꢀꢀꢀꢀꢀꢀꢀꢀꢀꢀ
排风风扇
[0081]
90
ꢀꢀꢀꢀꢀꢀꢀꢀꢀꢀꢀꢀꢀꢀꢀꢀꢀ
过滤器
[0082]
j1
ꢀꢀꢀꢀꢀꢀꢀꢀꢀꢀꢀꢀꢀꢀꢀꢀꢀ
角部
[0083]
az1
ꢀꢀꢀꢀꢀꢀꢀꢀꢀꢀꢀꢀꢀꢀꢀꢀ
安装部
[0084]
az2
ꢀꢀꢀꢀꢀꢀꢀꢀꢀꢀꢀꢀꢀꢀꢀꢀ
安装部
[0085]
az3
ꢀꢀꢀꢀꢀꢀꢀꢀꢀꢀꢀꢀꢀꢀꢀꢀ
安装部
[0086]
sf
ꢀꢀꢀꢀꢀꢀꢀꢀꢀꢀꢀꢀꢀꢀꢀꢀꢀ
送风路径
[0087]
pf
ꢀꢀꢀꢀꢀꢀꢀꢀꢀꢀꢀꢀꢀꢀꢀꢀꢀ
排风路径
[0088]
pt
ꢀꢀꢀꢀꢀꢀꢀꢀꢀꢀꢀꢀꢀꢀꢀꢀꢀ
旁通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89]
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底板的一部分和换热芯,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底板,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的仰视图,其中省略了底板,图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中的传感器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中的传感器单元的另一立体图,图7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中的传感器单元的基座的立体图,图8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中的传感器单元的湿度传感器的立体图。
[0090]
此处,为方便说明,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且将x方向的一侧设为x1,将x方向的另一侧设为x2,将y方向的一侧设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设为y2,将z方向的一侧设为z1,将z方向的另一侧设为z2。
[0091]
(空气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
[0092]
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处理设备1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具有新风口111、与新风口111经由送风路径sf连通的送风口121、回风口122以及与回风口122经由排风路径pf连通的
排风口112;并且,如图2至图4所示,在送风路径sf和排风路径pf上分别设置有传感器单元30。
[0093]
此处,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内设置有电气部件盒20,电气部件盒20位于壳体20内的靠近回风口122的角部j1。
[0094]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排风路径pf上设置有风阀42和支承该风阀42的风阀架41,电气部件盒20的一端20a被卡在风阀架41与壳体20的侧壁之间。
[0095]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内的与电气部件盒20的设置区域连通的区域设置有换热芯50,该换热芯50用于使流经送风路径sf的气流与流经排风路径pf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并且,换热芯50例如由纸芯热交换器或高分子膜热交换器构成。
[0096]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的外壁面的靠近回风口122的位置设置有接线端子盒60。
[0097]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内还设置有送风风扇70和排风风扇80,其中,送风风扇70设置在送风路径sf上,排风风扇80设置在排风路径pf上。
[0098]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内还设置有将回风口122与送风口121连通的旁通路径pt,并且,在壳体10内还设置有过滤器90,该过滤器90的一部分设置在送风路径sf上,另一部分设置在旁通路径pt上。
[0099]
(壳体的结构)
[0100]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整体呈长方体状。
[0101]
此处,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10具有:第一侧壁11,该第一侧壁11设有新风口111和排风口112(在图示的例子中排风口112比新风口111靠y1方向侧,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二侧壁12,该第二侧壁12与第一侧壁11相对(在图示的例子中在x2方向侧与第一侧壁11相对),且设有送风口121和回风口122(在实际安装时送风口121和回风口122靠室内侧设置,在图示的例子中送风口121比回风口122靠y1方向侧,但并不局限于此);第三侧壁13,该第三侧壁13将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连接(在图示的例子中将第一侧壁11的y2方向侧的端部与第二侧壁12的y2方向侧的端部连接);以及第四侧壁14,该第四侧壁14与第三侧壁13相对(在图示的例子中在y1方向侧与第三侧壁13相对),并将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连接(在图示的例子中将第一侧壁11的y1方向侧的端部与第二侧壁12的y1方向侧的端部连接)。
[0102]
此外,如图1所示,壳体10还具有底板15和顶板16,该顶板16与底板15相对(在图示的例子中在z1方向侧与底板15相对)。并且,与第三侧壁13相邻的底板15具有与换热芯50对应的维修口151(在图示的例子中,换热芯50整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且沿z方向观察时各边相对于x方向及y方向分别倾斜,与此对应,维修口151也大致呈长方形且沿z方向观察时各边相对于x方向及y方向分别倾斜)以及开闭维修口151的维修板(未图示,例如可旋转地开闭维修口151)。
[0103]
此外,如图1至图3所示,在壳体10的沿z方向观察时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吊装件17,在实际安装时,例如可通过吊装螺栓等将吊装件17与房间的天花板连接,从而将空气处理设备1固定。
[0104]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内,在排风路径pf上的换热芯50与回风口122之间设置有风阀42和支承该风阀42的风阀架41,并且,在送风路径sf上的换热芯50与新风口111之间也设置有风阀和支承该风阀的风阀架。
[0105]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内,在排风路径pf上的换热芯50与排风口112之间设置有排风风扇80(例如由离心风扇、轴流风扇、贯流风扇等构成),并且,在送风路径sf上的换热芯50与送风口121之间设置有送风风扇70(例如由离心风扇、轴流风扇、贯流风扇等构成)。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在送风路径sf上的换热芯50与送风风扇7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90的一部分。
[0106]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0的第二侧壁12上的送风口121和回风口122之间设置有接线端子盒60。
[0107]
(传感器单元的结构)
[0108]
如图5所示,传感器单元30包括基座31,基座31具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三个,但并不局限于此)安装部az1、az2、az3,在多个安装部az1、az2、az3以能装拆的方式设置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0109]
此处,如图5所示,基座31呈长条状,基座31的多个安装部az1、az2、az3设置在一直线上,在基座31上沿该基座3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多个传感器,其中,部分传感器经由安装板32固定于基座31。具体而言,在基座31上沿该基座3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作为传感器的湿度传感器3911、空气质量传感器3921(例如pm2.5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3931,其中,湿度传感器3911固定于基座3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安装部az1,空气质量传感器3921经由安装板32固定于基座31的长度方向中部的安装部az2,温度传感器3931固定于基座3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安装部az3,并且,在基座31上的湿度传感器3911与安装板32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布线引导件394。更具体而言,如图5至图7所示,在基座31上沿该基座3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有第一通孔311、第二通孔312、第三通孔313、第四通孔314、第五通孔315、第六通孔316、第七通孔317和第八通孔318,其中,第一通孔311和第八通孔318供未图示的螺钉贯穿以便将基座31固定于壳体10内,第二通孔312和第三通孔313供覆盖湿度传感器3911的罩壳3922(在图示的例子中具有多个透气孔)的卡定片39221、39222插入并卡定,第四通孔314供螺钉3951拧入以便将布线引导件394(在图示的例子中具有过线孔,传感器单元30的传感器的接线通过过线孔集束)固定于基座31,第五通孔315供螺钉3952拧入以便将安装板32(在图示的例子中大致呈方形,且具有一种或多种用于固定空气质量传感器3921的安装位)的一端固定于基座31,在第六通孔316处设有相对于基座31的主体翻起的片状的限位件3161,该限位件3161供安装板32的另一端沿基座31的长度方向抵接,且与基座31的主体一起从安装板32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夹着安装板32的另一端,第七通孔317供安装座3932的卡合部插入并卡定,安装座3932具有供温度传感器3931贯穿并固定的环形座部39321。
[0110]
此外,如图5所示,在空气质量传感器3921的内部设置引风路径(参照图5中的箭头),在引风路径上设置有引风风扇39211。并且,在设置于送风路径sf的传感器单元30中,引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与送风路径sf的行进方向垂直,在设置于排风路径pf的传感器单元30中,引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与排风路径pf的行进方向垂直。
[0111]
此外,如图3所示,设置在送风路径sf上的传感器单元30位于比换热芯50靠近新风口17的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该传感器单元30位于风阀架与换热芯50之间,且该传感器单元30的基座31的长度方向与z方向垂直)。并且,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在排风路径pf上的传感器单元30位于比换热芯50靠近回风口122的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该传感器单元30位于
风阀架41与换热芯50之间,且该传感器单元30的基座31的长度方向与z方向一致)。
[0112]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0113]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1,在壳体10内的送风路径sf和排风路径pf上设置有传感器单元30,因此,气流能顺畅地流过传感器单元30包括的传感器,无需设置将气流引向传感器的专门的引风装置,有利于设备整体的小型化;并且,传感器单元30包括基座31,基座31具有可供多种传感器装拆的多个安装部az1、az2、az3,因此,在维护时,多个传感器可以在设备外安装到基座31上之后统一安装到壳体10内,装拆方便,且可根据需要在基座31上选择安装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或是根据需求选择在部分安装部上设置传感器,安装灵活度高;并且,在传感器单元30中,供传感器安装的多个安装部az1、az2、az3沿与送风路径sf和/或排风路径pf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也就是说,安装于多个安装部az1、az2、az3的多个传感器在与送风路径sf和/或排风路径pf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排,因此,与将多个传感器设置成沿送风路径sf和/或排风路径pf的行进方向排列的情况不同,不会因气流在流过上游侧传感器之后再流过下游侧传感器而导致下游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受到上游侧传感器影响,有助于抑制多个传感器中的部分传感器对其它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产生影响,具体如发热型传感器的温度对如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的影响。
[011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设备1,空气质量传感器3921安装于安装板32,安装板32通过卡合结构和螺钉3952的组合结构固定于基座31,因此,在拆卸时,只需拆下安装板32的一端的螺钉即可,装拆方便。
[011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0116]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0整体呈长方体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壳体10也可形成为其它形状。
[0117]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气处理设备1具有送风风扇70和排风风扇80,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与空气处理设备1独立地设置包括送风风扇70和/或排风风扇80的风扇单元并与空气处理设备1组合使用。
[0118]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送风路径sf和排风路径pf上分别设置有传感器单元30,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仅在送风路径sf和排风路径pf中的一方上设置传感器单元30。
[0119]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座31具有多个安装部az1、az2、az3,多个安装部az1、az2、az3沿与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至少两个安装部在送风路径和/或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上并排即可,也就是说,只要安装于至少两个安装部的传感器的检测点位在送风路径(排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而不是呈上下游关系、确保安装于至少两个安装部的传感器所检测的气流具有基本相同的状态性质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在送风路径上,流经一个安装部的气流的方向与流经另一个安装部的气流的方向并不平行,安装于一个安装部的传感器的形状、尺寸、检测的气流状态值也与安装于另一个安装部的传感器的形状、尺寸、检测的气流状态值不同,但总体来看安装于一个安装部的传感器的检测点位和安装于另一个安装部的传感器的检测点位在送风路径的行进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012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座31呈长条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基座31的形状可根据需要适当变更。
[0121]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传感器单元30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3921和温度传感器,在空气质量传感器3921的内部设有引风路径,空气质量传感器3921的引风路径的出风口远离温度传感器。由此,能抑制空气质量传感器本身的热量影响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012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单元30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人体检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0123]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板32上安装有一个传感器,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也可安装多个传感器(例如同时安装pm2.5传感器、co2传感器、气味传感器、voc传感器、tvoc传感器中的多个)。
[0124]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在布线引导件394的过线孔内设置环形的捆扎线。由此,传感器的接线可穿过捆扎线的圆环形内部集束,避免多个传感器的接线复杂化。也就是说,传感器数量种类多了之后,固定尺寸的过线孔存在无法固定所有传感器接线的问题,使用捆扎线之后,无论传感器数量多少都可以。
[0125]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其范围内,能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自由组合,或是将实施方式中的各个部分适当变形、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