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消防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
背景技术:2.抢险救援车的结构组成包括汽车底盘,上装厢体(内装抢险救援器材),取力器及传动装置,发电机(轴带式或独立发电机组),绞盘(液压或电动),随车吊(一般为折臂式,在车体后方),升降照明系统,电气系统,根据抢险救援消防车的用途不同,车的具体配置也不一样,如随车吊,绞盘,发电机,升降灯等不一定所有的抢险车都有。抢险救援消防车分为普通抢险救援车,化学救援消防车,特殊抢险救援车(如地震救援车等)。
3.现有技术中的抢险救援车的升降照明系统受到其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式的影响,从而使得升降照明系统的照明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照明效果不佳,从而在特殊环境下影响救援工作,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抢险救援车的升降照明系统受其安装位置与方式的影响,其照明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包括驾驶舱端,所述驾驶舱端的一侧设置有箱体端,所述驾驶舱端与箱体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液压装置,所述驾驶舱端与箱体端的顶部设置有运动座,所述液压装置的输出端与运动座底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运动座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运动座内表面一侧的两端皆转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外周面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皆设置有转动板,所述活动轴外周面的上下两端皆固定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靠近对应位置转动板的一端皆与转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的表面皆安装有多个照明灯。
6.优选的,所述运动座内表面另一侧的两端皆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固定筒。
7.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皆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端皆穿过对应位置固定筒并延伸至对应位置开口的外部。
8.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皆与对应位置活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与对应位置固定筒的内腔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运动座底部表面的两侧皆开设有杆槽,所述杆槽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周面皆活动套设有运动套,所述驾驶舱端与箱体端顶部的表面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座,所述运动座的底部皆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座,所述第一夹座与对应位置第二夹座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活动杆。
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皆与对应位置第一夹座的中间位置处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皆与对应位置第二夹座的中间位置处活动连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本实用新型在照明时,通过使用者开启电机,进而使得蜗杆做圆周运动,进而与齿轮发生啮合作用,从而使得两个活动轴做方向相反的圆周运动,进而使得转动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并带动照明灯运动,从而通过多个照明灯在同一水平方向上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话,在该装置通过照明灯进行照明时,可以扩大照明灯的照明范围,进而使得该装置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也能够具备较好的照明效果,从而有利于救援抢险工作,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立体剖面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座的俯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驾驶舱端;2、箱体端;3、液压装置;4、运动座;5、电机;6、活动轴;7、齿轮;8、连接套;9、蜗杆;10、转动板;11、照明灯;12、开口;13、固定筒;14、弹簧;15、活动块;16、杆槽;17、固定杆;18、活动套;19、第一夹座;20、活动杆;21、第二夹座。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21.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包括驾驶舱端1,所述驾驶舱端1的一侧设置有箱体端2,所述驾驶舱端1与箱体端2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液压装置3,所述驾驶舱端1与箱体端2的顶部设置有运动座4,所述液压装置3的输出端与运动座4底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运动座4一侧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9,所述运动座4内表面一侧的两端皆转动连接有活动轴6,所述活动轴6外周面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套设有齿轮7,所述齿轮7的一端皆设置有转动板10,所述活动轴6外周面的上下两端皆固定套设有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靠近对应位置转动板10的一端皆与转动板10
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10的表面皆安装有多个照明灯11,通过开启电机5,进而使得蜗杆9做圆周运动,进而使得两个齿轮7做方向相反的圆周运动,进而使得转动板1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进而将两个转动板10展开,通过多个照明灯11使得该装置具备较好的照明效果。
2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运动座4内表面另一侧的两端皆开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3,所述固定筒13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一端皆设置有活动块15,所述活动块15的一端皆穿过对应位置固定筒13并延伸至对应位置开口12的外部,通过开启电机5,使得电机5的输出端反向做圆周运动,进而使得两个齿轮7做方向相反的圆周运动,进而使得两个转动板10向靠近的方向运动,直至进入运动座4的内部,进而与活动块15发生抵触,进而使得弹簧14发生形变,通过弹簧14的回弹力减小转动板10与运动座4内表面之间的抵触作用力。
24.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14的一端皆与对应位置活动块1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另一端皆与对应位置固定筒13的内腔面固定连接,当转动板10与活动块15发生抵触时,活动块15向对应位置固定筒13的内部运动,进而可以直接与弹簧14发生抵触,进而使得弹簧14可以充分发生形变。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运动座4底部表面的两侧皆开设有杆槽16,所述杆槽16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外周面皆活动套设有运动套18,所述驾驶舱端1与箱体端2顶部的表面皆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座21,所述运动座4的底部皆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夹座19,所述第一夹座19与对应位置第二夹座21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活动杆20,当液压装置3带动运动座4做竖直运动时,从而使得活动杆20发生角度变化,进而带动运动套18在固定杆17的外周面滑动,进而通过活动杆20对运动座4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杆20的一端皆与对应位置第一夹座19的中间位置处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0的另一端皆与对应位置第二夹座21的中间位置处活动连接,当运动座4做圆周运动时,由于活动杆2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第一夹座19与第二夹座21活动连接,故使得活动杆20可发生角度变化,进而使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发生改变。
27.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使用者需要通过照明灯11进行照明时,通过控制液压装置3,进而使得液压装置3带动运动座4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发生改变,使得运动座4的高度提升至合适高度,当运动座4的高度提升时,活动杆20的角度发生改变,使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发生改变,进而活动杆20带动运动套18在固定杆17的外周面滑动,从而当运动座4停止运动时,通过活动杆20对运动座4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随后通过控制电机5,使得蜗杆9做圆周运动,在蜗杆9与齿轮7的啮合作用下,使得两个齿轮7做方向相反的圆周运动,进而带动连接套8做方向相反的圆周运动,进而使得转动板10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转动板10从运动座4的内部脱离后展开,最后通过开启照明灯11进行照明工作,进而扩大了照明灯11的照明范围,从而提高了照明灯11的照明效果,当救援工作结束后,通过控制电机5,使得电机5的输出端反向圆周运动,进而使得蜗杆9做反向圆运动,从而使得转动板10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直至进入运动座4的内部从而将转动板10收起,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抢险救援车的升降照明系统受其安装位置与方式的影响,其照明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的问题。
28.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