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粉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2.干粉是采用全硅化工艺,流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多做为灭火材料,干粉粉末落在可燃物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阻断火焰继续燃烧,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工矿企业、宾馆、酒店学校等各种场所,现多使用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发挥干粉的灭火作用,实际使用具有操作简单、灭火精准、灭火效率高和使用稳定等优点。
3.然而现有的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多使用安装板配合安装螺丝,将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与空间顶部固定连接,此操作中,需要操作工人长时间托举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双手无法同时进行安装操作,降低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安装效率,同时,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内部干粉喷出时,部分干粉吸附在滤网筒表面,当操作工人卸下时,会使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晃动,吸附的干粉受惯性作用,会再次扬起,最终落在操作工人身上,干粉吸入操作工人肺部或落入操作工人眼部,会对操作工人身体造成一定伤害,为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具备安装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时,能够使用肩部将其顶起同时解放双手、能够避免吸附的干粉再次扬起,充斥整个工作空间内部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安装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时,能够使用肩部将其顶起同时解放双手、能够避免吸附的干粉再次扬起,充斥整个工作空间内部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的远离面均贯穿安装有密封塞,下方一组所述密封塞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引发器,且引发器的内部设置有加药柱,所述引发器的下部安装有药柱连接导线,两组所述密封塞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管,且中心管的侧壁开设有通气孔,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固定安装有铝箔筒和滤网筒,所述中心管和铝箔筒之间设置有干粉灭火剂,所述滤网筒的侧壁套接安装有双向开口塑料袋,所述下端盖的下方安装有两组橡胶弧形板,上方一组所述密封塞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
10.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的下部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凹槽板,并且两组所述凹槽板的端面均贯穿安装有转轴,两组所述转轴的侧壁均套接安
装有安装孔板,且两组所述安装孔板的一端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螺杆,并且两组所述螺杆的侧壁均套接安装有螺母和螺纹管,两组所述螺纹管的一端端部与两组所述橡胶弧形板的凸起面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螺纹管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磁铁板。
11.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为铁制,两组所述螺杆与两组所述螺母和两组所述螺纹管相互啮合。
12.进一步的,两组所述螺母内部的直径长度均大于两组所述凹槽板的内部宽度。
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下部固定安装有铁制收集管,且铁制收集管的下端开设有环形内置槽,并且环形内置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多组导杆,多组所述导杆的侧壁均滑动套接安装有抵触弧形板,所述环形内置槽的侧壁均开设有多组螺纹通孔,且多组所述螺纹通孔的内部均贯穿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双向开口塑料袋的一端端部位于多组所述抵触弧形板与环形内置槽的内壁之间,所述双向开口塑料袋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胶水,且胶水的下部安装有磁铁孔板。
14.进一步的,多组所述螺纹通孔与多组所述紧固螺栓相互啮合。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橡胶弧形板,当需要将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安装在空间顶部时,操作工人分别以两组转轴为圆心,将螺杆移出环形凹槽的内部,当两组螺杆与下端盖垂直时,利用两组螺杆与两组螺母和两组螺纹管相互啮合,操作工人顺时针旋转两组螺母,当两组螺母的一端端部与两组凹槽板的下部紧密接触时,两组螺杆稳定固定,再逆时针旋转两组螺纹管,分别带动两组橡胶弧形板旋转下移,当两组橡胶弧形板移动到预期位置时,操作工人将肩部上移抵触两组橡胶弧形板的凹面,通过两组螺杆和两组螺纹管,推动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上移,当安装板的上部与空间顶部紧密接触时,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稳定固定,此操作解放操作工人双手,由于下端盖为铁制,两组磁铁板会与其吸附固定,将两组螺纹管内置环形凹槽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橡胶弧形板,安装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时,能够使用肩部将其顶起同时解放双手,增加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安装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向开口塑料袋,当干粉灭火剂喷出完毕时,部分干粉灭火剂会吸附在滤网筒的表面,当需要拆卸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时,操作工人先用手下移磁铁孔板,带动双向开口塑料袋另一端导出环形内置槽,当双向开口塑料袋覆盖滤网筒时,操作工人用手将双向开口塑料袋的下端开口处收紧闭合,此时双向开口塑料袋与铁制收集管形成密闭空间,滤网筒晃动扬起的干粉灭火剂被限位拦截,无法充斥整个工作空间,当双向开口塑料袋使用完毕后,上移磁铁孔板,将双向开口塑料袋内置环形内置槽的内部,当铁制收集管与磁铁孔板吸附接触时,双向开口塑料袋被密闭收集,利用多组螺纹通孔与多组紧固螺栓相互啮合,逆时针旋转多组紧固螺栓,多组抵触弧形板失去多组紧固螺栓的抵触,可将双向开口塑料袋拆卸,通过设置的双向开口塑料袋,能够避免吸附的干粉再次扬起,充斥整个工作空间内部,为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滤网筒的立体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纹管的仰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1中a的放大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1中b的放大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1中c的放大图。
26.图中:
27.1、上端盖;2、下端盖;3、密封塞;4、引发器;5、药柱连接导线;6、中心管;7、通气孔;8、铝箔筒;9、滤网筒;10、双向开口塑料袋;11、安装板;12、橡胶弧形板;13、干粉灭火剂;14、环形凹槽;15、凹槽板;16、转轴;17、安装孔板;18、螺杆;19、螺母;20、螺纹管;21、磁铁板;22、铁制收集管;23、环形内置槽;24、导杆;25、抵触弧形板;26、螺纹通孔;27、紧固螺栓;28、胶水;29、磁铁孔板;30、加药柱。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3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包括上端盖1和下端盖2,上端盖1和下端盖2的远离面均贯穿安装有密封塞3,下方一组密封塞3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引发器4,且引发器4的内部设置有加药柱30,引发器4的下部安装有药柱连接导线5,两组密封塞3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管6,且中心管6的侧壁开设有通气孔7,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固定安装有铝箔筒8和滤网筒9,中心管6和铝箔筒8之间设置有干粉灭火剂13,滤网筒9的侧壁套接安装有双向开口塑料袋10,下端盖2的下方安装有两组橡胶弧形板12,上方一组密封塞3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上端盖1、下端盖2、密封塞3、引发器4、加药柱30、药柱连接导线5、铝箔筒8、滤网筒9和干粉灭火剂13均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31.在一个实施例中,下端盖2的下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4,且环形凹槽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凹槽板15,并且两组凹槽板15的端面均贯穿安装有转轴16,两组转轴16的侧壁均套接安装有安装孔板17,且两组安装孔板17的一端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螺杆18,并且两组螺杆18的侧壁均套接安装有螺母19和螺纹管20,两组螺纹管20的一端端部与两组橡胶弧形板12的凸起面固定连接,两组螺纹管20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磁铁板21,当需要将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安装在空间顶部时,操作工人分别以两组转轴16为圆心,将螺杆18移出环形
凹槽14的内部,当两组螺杆18与下端盖2垂直时,利用两组螺杆18与两组螺母19和两组螺纹管20相互啮合,操作工人顺时针旋转两组螺母19,当两组螺母19的一端端部与两组凹槽板15的下部紧密接触时,两组螺杆18稳定固定,再逆时针旋转两组螺纹管20,分别带动两组橡胶弧形板12旋转下移,当两组橡胶弧形板12移动到预期位置时,操作工人将肩部上移抵触两组橡胶弧形板12的凹面,通过两组螺杆18和两组螺纹管20,推动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上移,当安装板11的上部与空间顶部紧密接触时,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稳定固定,此操作解放操作工人双手,由于下端盖2为铁制,两组磁铁板21会与其吸附固定,将两组螺纹管20内置环形凹槽14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橡胶弧形板12,安装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时,能够使用肩部将其顶起同时解放双手,增加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安装效率。
32.在一个实施例中,下端盖2为铁制,两组螺杆18与两组螺母19和两组螺纹管20相互啮合,便于调节两组螺母19和两组螺纹管20的使用位置。
33.在一个实施例中,两组螺母19内部的直径长度均大于两组凹槽板15的内部宽度,避免两组螺母19导入两组凹槽板15的内部。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11的下部固定安装有铁制收集管22,且铁制收集管22的下端开设有环形内置槽23,并且环形内置槽2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多组导杆24,多组导杆24的侧壁均滑动套接安装有抵触弧形板25,环形内置槽23的侧壁均开设有多组螺纹通孔26,且多组螺纹通孔26的内部均贯穿安装有紧固螺栓27,双向开口塑料袋10的一端端部位于多组抵触弧形板25与环形内置槽23的内壁之间,双向开口塑料袋10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胶水28,且胶水28的下部安装有磁铁孔板29,当干粉灭火剂13喷出完毕时,部分干粉灭火剂13会吸附在滤网筒9的表面,当需要拆卸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时,操作工人先用手下移磁铁孔板29,带动双向开口塑料袋10另一端导出环形内置槽23,当双向开口塑料袋10覆盖滤网筒9时,操作工人用手将双向开口塑料袋10的下端开口处收紧闭合,此时双向开口塑料袋10与铁制收集管22形成密闭空间,滤网筒9晃动扬起的干粉灭火剂13被限位拦截,无法充斥整个工作空间,当双向开口塑料袋10使用完毕后,上移磁铁孔板29,将双向开口塑料袋10内置环形内置槽23的内部,当铁制收集管22与磁铁孔板29吸附接触时,双向开口塑料袋10被密闭收集,利用多组螺纹通孔26与多组紧固螺栓27相互啮合,逆时针旋转多组紧固螺栓27,多组抵触弧形板25失去多组紧固螺栓27的抵触,可将双向开口塑料袋10拆卸,通过设置的双向开口塑料袋10,能够避免吸附的干粉再次扬起,充斥整个工作空间内部,为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
35.在一个实施例中,多组螺纹通孔26与多组紧固螺栓27相互啮合,便于调节多组紧固螺栓27的使用位置。
36.工作原理:
37.当发生火灾时,引发器4启动,产生大量燃气,产生高压气体向中心管6内部流动和充气,由中心管6侧壁的多组通气孔7向四周高速喷出高压气体,使干粉灭火剂13相互碾磨、挤压,从而有效地细化干粉,冲破铝箔筒8,均匀向四周喷射,当需要将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安装在空间顶部时,操作工人分别以两组转轴16为圆心,将螺杆18移出环形凹槽14的内部,当两组螺杆18与下端盖2垂直时,利用两组螺杆18与两组螺母19和两组螺纹管20相互啮合,操作工人顺时针旋转两组螺母19,当两组螺母19的一端端部与两组凹槽板15的下部紧密接触时,两组螺杆18稳定固定,再逆时针旋转两组螺纹管20,分别带动两组橡胶弧形板
12旋转下移,当两组橡胶弧形板12移动到预期位置时,操作工人将肩部上移抵触两组橡胶弧形板12的凹面,通过两组螺杆18和两组螺纹管20,推动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上移,当安装板11的上部与空间顶部紧密接触时,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稳定固定,此操作解放操作工人双手,由于下端盖2为铁制,两组磁铁板21会与其吸附固定,将两组螺纹管20内置环形凹槽14的内部,通过设置的橡胶弧形板12,安装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时,能够使用肩部将其顶起同时解放双手,增加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安装效率,同时,当干粉灭火剂13喷出完毕时,部分干粉灭火剂13会吸附在滤网筒9的表面,当需要拆卸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时,操作工人先用手下移磁铁孔板29,带动双向开口塑料袋10另一端导出环形内置槽23,当双向开口塑料袋10覆盖滤网筒9时,操作工人用手将双向开口塑料袋10的下端开口处收紧闭合,此时双向开口塑料袋10与铁制收集管22形成密闭空间,滤网筒9晃动扬起的干粉灭火剂13被限位拦截,无法充斥整个工作空间,当双向开口塑料袋10使用完毕后,上移磁铁孔板29,将双向开口塑料袋10内置环形内置槽23的内部,当铁制收集管22与磁铁孔板29吸附接触时,双向开口塑料袋10被密闭收集,利用多组螺纹通孔26与多组紧固螺栓27相互啮合,逆时针旋转多组紧固螺栓27,多组抵触弧形板25失去多组紧固螺栓27的抵触,可将双向开口塑料袋10拆卸,通过设置的双向开口塑料袋10,能够避免吸附的干粉再次扬起,充斥整个工作空间内部,为喷气式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