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除尘降温的中低压细水雾化喷头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除尘降温的中低压细水雾化喷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降温的中低压细水雾化喷头。


背景技术:

2.在一些工矿及生产制造企业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粉尘,如轮胎生产的炼胶车间,不仅炼胶导致环节温度较高,而且炭黑投料环节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具有风尘轻、扬尘点分散等特点,很难有很好的办法对粉尘进行收集,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降低生产效率,且易导致设备电路短路,甚至可能引发电路着火爆炸,危害性较大。
3.目前,为了降低粉尘量和降低温度,部分采用局部工业鼓风、雾炮等方式除尘,但不仅会造成细粒原料飞散,而且也会扩大粉尘的污染范围;因此,为了防止粉尘扩散,部分生产企业采取单点隔离并减少厂房通风的方式,虽然能够减少对整个生产车间的污染,但隔离措施会加重隔离点的粉尘量和危害性。为此,也有引入农业灌溉用的喷淋系统喷水来除尘降温,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喷出的是水易形成水珠,不仅对操作人员不友好,而且水珠滴落到设备中易导致电路短路引发设备故障,甚至可能引发电路着火爆炸,危险系数大。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也有引入灭火领域的细水雾喷头来解决除尘降温的难题,虽然应用效果较好,但需要配套较高压力的供水系统,导致整个除尘系统的获取成本和使用成本提高,对于少量需局部单点除尘降温的使用场景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降温的中低压细水雾化喷头。
5.本实用新型是这些实现的:包括喷头体、喷嘴,所述喷头体为空心回转体结构并包括混合腔、导流道、喷嘴连接孔、供水管、高压管,所述供水管竖直设置于喷头体中部且下端插入喷头体下部的混合腔内,所述高压管设置于喷头体内且下端与供水管成锐角连通,所述供水管的上端设置有接口并与水管连通,所述高压管的上端设置有接口并与高压气管连通,所述导流道设置于喷头体上部的供水管侧且下端与混合腔连通,所述喷头体的上部沿圆周至少均布有三个与导流道连通的喷嘴连接孔,所述喷嘴下部与喷嘴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喷嘴的中部设置有喷射孔。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喷头体的混合腔上部将高压管与供水管成锐角连通,形成初步的水汽混合,并通过高压气体的快速流动使供水管形成负压,避免水汽返流;初步混合的高压水汽通过撞击混合腔壁进一步混合,通过两级充分混合形成气液两相混合流体,最终进入导流道从上部的喷嘴喷出形成均匀、弥漫效果好的细水雾,从而加大水雾的比表面积,既可以充分捕捉悬浮的细小颗粒物,又能通过细水雾的蒸发降低局部温度,还能避免形成较大的水滴而下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8.2、本实用新型通过喷头体内的高压管与供水管成锐角连通,仅需要连通普通生活
或工业用水及遍及生产车间的高压供气管就可以形成细水雾,解决了直接采用灭火领域的细水雾喷头需要配套较高压力供水系统的成本问题,可以灵活布置于能够供水和工业高压气体的生产车间各扬尘点,应用较为简便。
9.3、本实用新型在喷头体上设置多个螺纹连接的喷嘴,通过喷嘴覆盖角度的重叠,即可以弥补单一喷嘴的水雾盲区,而且可提高细水雾的弥漫性,从而提除尘降温效果;喷嘴与喷头体螺纹连接也便于日常维护更换。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简便、雾化效果好、能除尘降温、不会形成水滴的特点。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下连接部为空心筒结构);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下连接部为球状结构);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喷头体与喷嘴局部放大图;
14.图中:1

喷头体,1a

上连接部,1b

下连接部,101

混合腔,102

导流道,103

喷嘴连接孔,104

供水管,105

高压管,2

喷嘴,201

旋流腔,202多棱紧固面,203

喇叭形喷射孔,3

水管,4

高压气管,5

过滤网,6

环形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6.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喷头体1、喷嘴2,所述喷头体1为空心回转体结构并包括混合腔101、导流道102、喷嘴连接孔103、供水管104、高压管105,所述供水管104竖直设置于喷头体1中部且下端插入喷头体1下部的混合腔101内,所述高压管105设置于喷头体1内且下端与供水管104成锐角连通,所述供水管104的上端设置有接口并与水管3连通,所述高压管105的上端设置有接口并与4连通,所述导流道102设置于喷头体1上部的供水管104侧且下端与混合腔101连通,所述喷头体1的上部沿圆周至少均布有三个与导流道102连通的喷嘴连接孔103,所述喷嘴2下部与喷嘴连接孔103螺纹连接,所述喷嘴2的中部设置有喷射孔。
17.所述喷头体1包括上连接部1a、下连接部1b,所述上连接部1a为空心二级台阶轴结构且底台直径大于顶台直径,所述底台与顶台间通过锥台连接,所述上连接部1a的底台设置有外螺纹且供水管104自顶部竖直向下固定设置中部,所述高压管105倾斜设置与上连接部1a的底台内且在底台的上端面设置有接口,所述上连接部1a的内壁与供水管104间为导流道102;所述下连接部1b为上部设置有外螺纹的空心筒或上部设置有带外螺纹圆柱段的球状结构,所述下连接部1b与上连接部1a的底台螺纹连接。
18.所述下连接部1b的上部内侧设置有圆柱形凹槽,所述下连接部1b的圆柱形凹槽内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供水管104的底端穿过过滤网5向下连接部1b内延伸;所述过滤网5的外侧设置有与弹性环并与上连接部1a的端面及下连接部1b的圆柱形凹槽底部抵接。
19.所述空心筒状的下连接部1b底部为以供水管104为中心的半弧球形结构。
20.所述上连接部1a内的底台底部及与顶台的连接部设置为弧形过渡结构。
21.如图3所示,所述喷嘴2近喷嘴连接孔103一端设置有旋流腔201,所述旋流腔201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两条旋流槽,或者旋流腔201内设置有喷嘴芯。
22.所述喷嘴连接孔103上设置有与喷嘴2连接的螺纹沉孔,所述喷嘴连接孔103的螺纹沉孔底部设置有连通导流道102的通孔;所述喷嘴2的上部外径上设置有多棱紧固面202且下部与喷嘴连接孔103螺纹连接。
23.所述喷嘴连接孔103的螺纹沉孔的底部与喷嘴2的端部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圈6,和/或喷嘴2近螺纹沉孔底部的外径上设置有“o”形密封垫圈。
24.所述喷嘴2的外侧端面设置有开口不小于120
°
的喇叭形喷射孔203,所述喷嘴连接孔103轴线与喷头体1回转轴线垂直。
25.所述水管3上近喷头体1设置有阀门,可通过调节阀门的大小来控制雾化水中的水汽比例,既可以根据粉尘量调节水量避免地面湿滑,而且也能避免出现水滴下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27.如图1和3所示,在工作喷雾时,打开高压气管4的开关向高压管105供气,同时调节连接车间供水管路的水管3上的阀门向供水管104供应适量的雾化用水,高压管10内的高压气体以锐角射入供水管104的下部,与上部下流的水混合后射入混合腔101内,水汽混合液撞击混合腔101壁进一步混合,然后在压力和混合腔101壁的反射下折返进水导流道102内,最后经喷嘴连接孔103进入喷嘴2的旋流腔201,在旋流腔201内的旋流槽或喷嘴芯引导下,将中低压直流水导向转换为切向旋流,旋流在脱离旋流腔201并进入喷射孔前碰撞混合,进一步混合形成气液两相流最终从喷射孔喷出,喷出的气液两相流因压力骤降膨胀,其中的气泡通过剪切、破碎作用,形成锥形细水喷雾。由于喷头体1上设置多个水平方向的喷嘴2,通过喷嘴2覆盖角度的重叠,即可以进一步弥补单一喷嘴的水雾盲区,而且可提高水雾的覆盖范围。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